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问题内容摘要:
位:% 年份 1898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77 1980 1996 城市化率 11. 9 18. 0 24. 0 37. 7 37. 3 63. 3 72. 1 76. 0 76. 2 78. 0 资料来源: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研究所:《人口统计资料集》,第 168页, 1999 年。 王桂新:《中日两国人口分布、迁移与城市化之比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20(3)。 . 2. 2 美国的城市化与社会保障 美国的城市化可划分为四个阶 段。 第一阶段为城市化的准备阶段 (1830 年以前 )。 这个阶段,畜力和风力是最重要的动力,马车和帆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农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城市人口流动量小,城市化进展缓慢。 1800 年城市化率为 6. 1%, 1830 年为 8. 8%。 这一时期,主要是引入了 1601 年英国 的《伊丽莎白济贫法》,对那些没有能力照顾自己或没有能力抚养家庭的人提供公共服务;联邦议会颁布独立战争养老金法案 (1818 年 ),向独立战争中的老兵提供帮助和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第二阶段为城市化的发生阶段 (1830— 1880 年 ),在工业革命的 推动下,工厂制的盛行,城市数目与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使城市化水平由 1830年的 8. 8%上升到 1880年的 26. 4%,美国已有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 在 18611910 年间,大约有 2 300 万移民迁入美国境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定居在美国日益发展的城市中。 农村居民迁往城市以及外国移民入境使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 19世纪美国农村的生活毕竟还很艰苦,几乎所有的农民及其子女都向往城市。 城市有一流的学校和教育,有最好的艺术馆和音乐厅,有各种各样的娱乐场所,有设备齐全的医院。 因此,在农村通往城市 的大道上挤满了离乡背井、一心想去城市寻找快乐和好运气的农村青年男女。 第三阶段为城市化加速时期 (1880— 1950 年 )。 一系列社会、经济变化使城市化加速并向纵深方向推进,最终实现了基本城市化。 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个子阶段, 1880— 1920 年的迅猛发展阶段和 19201950 年的郊区化雏形阶段。 1920 年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农村人口,城市化水平达到 51. 2%。 1950 年美国进入工业化后期,在三次产业中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产值占 95%左右,非农劳动力占 87%左右,城市化水平达到 64%。 自工业革命开始,农 村人口大量涌人城市,势必带来工人失业、老年保障、医疗保健、社会贫困化加剧等问题,社会保 障制度的建立势在必行。 1935 年国会通过社会保障立法,规定社会保险包括养老金、失业保险、老年保险、对盲人以及需赡养的儿童和其他遭遇不幸者的救济。 该法案失业救助的对象不包括农业工人、家庭仆人、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公务员以及其他特殊就业者,但通过1950 年、 1952 年、 1954 年三次修订,将这些人覆盖了进来。 社会保障法的颁布,宣告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在美国的确立。 第四阶段为成熟城市化阶段 (1950 年以后 )。 城市化速度 放慢,水平逐渐稳定, 1998 年,美国的城市化率为 76%。 这一阶段主要是调整和完善社会保障制, 1950 年通过立法确定了养老保险待遇标准,到 1998 年,根据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此标准先后被修改了 32次,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不断提高。 1. 1. 3 城市化为社会保障提供了物质基础 1. 1. 3. 1 城市化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城市化又促进了工业化,二者则共同促进了经济社会结构地变化和发展,不仅改变了产业结构、社会人口结构,而且还影响了人们的消费需求结构和文 化心理意识,进而带来了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变化规模经济下的聚集效应。 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城市化使城市的规模得到扩张,在一定范围内,城市的效率是随着城市规模地扩大而不断提高的。 当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时,只要这种规模报酬递增带来的好处没有穷尽,企业就会不断地加入,就会不断地扩大生产,从而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城市这个平台,相关的产业被有效地集中起来,实现了不 同产业间的优势互补,从而达到生产的规模经济和效率的提高;城市化实现了生产要素地集聚,带动了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城市工 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了经济产业投资,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需要解决户口、住房、就业、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促进了城市社会事业投资,共同推动社会总需求得到稳定和快速增长;城市化使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高度聚集,使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辐射力增强,在这种吸引和辐射的作用下,经济要素得到了优化配置,区域内部产业布局更趋合理,城市在促进区域经济和流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过程中,也使自身的经济得到了长足地发展。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在于劳动力的转移,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低效率的部门转移 到相对高效率的部门,从而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城市化促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第一产业附加值低,随着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同时第二产业生产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第三产业投资数量小、回收期短,并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因此,城市化有利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而促进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地发展。 城市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地拉动作用可通过城市化水平与人均 GDP 之间的关系得到证明。 一般来说,城市化与 GDP 之间存在着某种正相关的关系,较高的城市化水平都是与较高的人均 GDP 相对应的。 (参见 表 1— 表 1— 表 1— 4 和图 1— 1)据国家统计局专家估计,在现有发展水平上,城市化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直接消费可拉动 GDP 增加 0. 5 个百分点。 表 1— 2 美国的城市化水平与人均 CDP 年 份 1850 1870 1880 1900 1920 1930 1950 1970 1980 1990 1993 城市化率 (% ) 12. 0 25. 7 28. 2 38. 0 51. 0 56. 0 64. 1 73. 6 73. 7 75. 0 76. 0 人均 CDP (美元 ) 1819 2457 3193 3396 5559 6220 9573 14854 160S0 21783 21922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年鉴》,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统计集 (1848— 1950)}, P7, P319, P419,《 96国际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表 1— 3 英国的城市化水平与人均 CDP 年 份 1820 1851 1921 1939 195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88 城市化率 (% ) 32. 0 50. 0 77. 0 80. 4 80. 5 87. 0 88. 5 89. 8 90. 8 91. 5 92. 0 人均 GDP (美元 ) 1756 2361 4651 5979 6847 9668 10694 11701 12777 14046 15731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年鉴》,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统计集 (1848— 1950)》, P177, P314,《 96国际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表 1— 4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与人均 CDP 年 份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城 市化率 (% ) 17. 90 19. 39 23. 71 26. 41 29. 04 36. 22 37. 70 39. 09 40. 50 41. 76 42. 99 人均 GDP (元 ) 379 460 855 1634 4854 7084 7651 8184 9371 10561 13955 资料来源:陈锦华主编:《第八个五年计划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中国物价出版社, 1996; {中国统计年鉴 2020);国家统计局有关信息。 1965 年美国地理学家贝里选用 95 个国家的 43 个变量进行主要经济成分分 析,分析表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有密切关系。 周一星采用 137 个国家的城市化与人均国民产值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了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对数成正比的 关系式。 ①王小鲁认为,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化对经济的贡献竟可达 3. 6 个百分点。 ② 理论和实证分析都表明:城市化是推动经济的主要力量。 1. 1. 3. 2 城市化促进了财政收入增加 经济决定财政,在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将与 GDP 同步增长。 从理论上讲,政府收入占 GDP 的比重与人均收入成正相关。 按照世界 银行统计,人均 GDP 20200美元以上的国家,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一般为 40% — 60%,人均 GDP 为 3 000— 10 000美元的国家,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一般为 30% — 40%,人均 GDP 300 美元以下的国家,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一般为 20% 30%。 根据我国的人均 GDP 水平,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应在25%左右的水平。 我国近几年的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约在 20%左右,具体情况见表 1— 5。 ① 周一星:《城市化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的规律性探讨》,《人口经济》, 1982(1)。 ② 王小鲁:《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20(1)。 表 1— 5 中国近几年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 年份 指标 2020 2020 2020 GDP(亿元 ) 117251. 9 136875. 9 182321 财政收入 (亿元 ) 21715 26396 30000 财政收入占 C. DP 比重 (% ) 18. 5 19. 3 17. 0 资料来源:根据各时期有关统计资料整理而成。 1. 1. 3. 3 城市化为社会保障奠定了物质基础 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范围、社会保障水平,受许多因素制约,其中经济和财政状况是其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扩大承保面需要国家财政拿钱,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需要国家投资。 90年代初美国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 30%左右,而德国则达到 50%左右,几个有关发达国家的相关数字见表 1— 6。 而 2020 年我国社会福利救济费 (包括抚恤金、离退休费、社会福利救济费、救灾支出、其他 )占国家财政支出的 1. 2%,抚恤和福利救济费、社会保障支出占地方财政收入的 7. 9%。 表 1— 6 几个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与福利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单位:% 国 别 年 度 美 国 日 本 德 国 英 国 社会保障与福利占财 1981— 1990 29. 9 48. 9 30. 0 政收入的比重 (% ) 1991— 1995 28. 5 37. 5 45. 3 30. 5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1997 年世界发展报告》。 1. 2 城市化进程中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理论支点 1. 2. 1 社会公平理论 1. 2. 1. 1 社会公平 内涵 对于公平《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和品质,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 (法律、道德、政策等 ),正当的秩序合理的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重要活动的重要道德品质。 公平在英文中有两个单词: Justice,词义为正义、正当、公正、公平、合理、公道等;Quity,词义为同等、平等、均等、公平、均衡、公正、合理等。 通常,文献在作为公平、均衡和平等的名词使用这两个单词时并不作特别仔细的划分。 实际上,公平或社会公平可以定义为①: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受人的观念、规范和实际承受力所支配的,对社会物质分配、社 会地位与精神享受之所得与其所付 (劳动与贡献 )的关系按一定“尺度”衡量并在纵向与横向比较之后所产生的肯定评价与认可;对它的否定评价和不认可则属。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问题
相关推荐
2 履约担保证件有效期 承包人应保证履约保函或履约担保书证书在发包人颁发保修责任终止证书前一直有效,发包人 应在保修责任终止证书颁发后 14 天内把上述证书退还给承包人。 在通用合同条款中规定履约保函和履约担保书均需颁发保修责任终止证书前一直有效,若发包人仍有可能在保修期内承担较大的风险时,则应采取这种方式以保护发包人的利益不受损害;但若保修期内缺陷修复工作量不大
2.领会文章中语句的意蕴,分析其如何体现作者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3.掌握文中相关知识,扩大知识面。 4.文章语言精彩,细心揣 摩可提高写作能力。 ◆ 过程与方法 l.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 2.讨论法、问答法、诵读法、点拨法。 ◆ 情感态度价值观 l.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2.了解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历史,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 ◆ 重点
是局部粗集料窝或粗集料带应该铲除,并用新混合料填补,或补充细混合料并搅拌均匀。 ,每天的工作缝应做成横向接缝,摊铺机应驶离混合料末端。 (七 )碾压 ,应立即在全宽范围内按设计要求进行碾压,直线 段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超高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每道碾压应与上道碾压相重叠,使每层整个厚度和宽度完全均匀地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为止,压实后表面应平整无轮迹或隆起,且断面正确,路拱符合要求, 2.
递交,并标明 “ 修改 ” 字样。 5. 开标 开标时间和地点 招标人在本章第 项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投标人须知前附表规定的地点公开开标,并邀请所有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准时参加。 开标程序 主持人按下列程序进行开标: ( 1)宣布开标纪律; ( 2)公布在投标截止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的投标人名称,并点名确认投标人是否派人到场; ( 3)宣布开标人、唱标人、记录人
机座 5一也控 箱。 6一 液 压 装 j曰。 7一履带 行 走 机 构 : 8一装载铲板。 9一稳定俗 (四 )为保证作业的稳定 性 , 履带位于机器的下部中间,前有落地铲板,后有稳定器支 撑,整个机器的童心在履带接地面积的形心面积范围内 (五 )为了保护司机安 全 , 同时又便于观察、操 作 , 将司机位置在机器后部左侧或右 侧 , 这与地面挖掘明显不 同。 (六 )由于掘进机是地下巷道作业
4 页 共 5 页 支持性文件和质量记录 支持性文件 《监理规划管理程序》 《监理细则管理程序》 《顾客满意度测量程序》 质量记录 QRBG01《顾客满意度调查表》 程序流程图 编号: 第 A 版 第 0 次修改 第 5 页 共 5 页 责任部门 流 程 相关文件 相关记录 监理部 项目监理部 项目监理部 《监理规划管理程序》 《监理规划》 主管副经理 项目监理部 项目监理部 《监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