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川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内容摘要:

路面上流淌,影响封缝带粘贴。 c.封缝带的宽度大于裂缝的宽度 3— 5cm,严禁污染封缝带的粘贴面。 d.为加强与旧路面的粘结,用液化气喷枪烘烤路面或封缝带。 e.具体施工工艺可参见相关产品说明。 改性乳化沥青粘层 在沥青面层施工时,应注意其它工程施工的安排和衔接,尽量避免对沥青路面已铺筑的各层的污染;为加强沥青面层的粘结,上、下面层间和下面层、同步碎 石下封层间必须 洒粘层沥青;粘层沥青宜采用快裂的洒布型乳化石油沥青(采用与下面层所使用的 70石油沥青经乳化制成),喷洒量一般为 — (以沥青质量计),应试洒后确定,应注意洒布的均匀性,不得过量,不得漏洒。 粘层乳化沥青洒布后,应待破乳,水分蒸发完后进行沥青混凝土的铺筑。 粘层沥青的技术要求见表 3。 表 3 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技术指标要求 试验项目 技术指标 试验方法 粒子电荷 阳离子 (+) T 0653 筛上剩余物含量( 筛)( %) 不火于 T 0652 粘度 沥青标准粘度计 (s) 1260 T 0621 恩格拉粘度 E25 330 T 0622 与矿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不小于, % 90 T 0654 蒸发 残留物 含量,不小于 (%) 60 T 0651 针入度 (lOOg, 25℃, 5s) () 4090 T 0604 软化点,不小于 (℃ ) 53 T0606 延度 (5℃ ),不小于 (cm) 20 T 0605 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 (%) 97 5 T 0607 存储稳定性 ld,不大于 (%) l T0655 Sd,不火于 (%) 5 T0655 沥青混凝土面层 1)用于沥青面层的碎石材料应采用大型成套专用设备进行加工,加工过程中应使用除尘设备,确保集料洁净;集料按规格筛分分级,集料按规 格筛分分级,材料应分四级(分级界限建议为:分级界限建议为:上面层: 0~ 、 ~、 ~ 、 ~ 16mm; 下面层: 0~、 ~ 、 ~、 ~ 16mm、 16~ 19mm)堆放,并有有效的隔离措施。 分级界限可根据碎石机的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所有进场材料应进行均匀性及质量抽检,不符合技术指标要求的材料不得进场。 2)采用间歇式拌和楼拌和,且必须配备计算机设备,能自动打印每盘的拌和记录,拌和设备有不少于五个的热料仓, 装有温度检测系统及保温的成品贮料仓和二次除尘设施,拌和设备的产量应和生产进度相匹配。 3)建议本路面工程每处沥青混凝土拌和场占地不小于 60 亩,并有完善的排水设施拌和场堆放材料处和进出场道路应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料进行硬化处理以免杂质混入材料中,所有进场材料应进行均匀性及质量抽检,不符合技术指标要求的材料不得进场。 并且各类材料应严格隔离、严禁窜料,为避免灰尘污染和雨水影响,各类材料上面应遮盖,其中细集料堆放地必须搭建钢架顶棚;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尽量减少材料过大的变异性。 4)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应严格按照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的步骤和要求来进行,最后确定出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作为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控制和质量检验的标准;设计合成级配必须顺滑,且在 范围内不出现“驼峰”,当反复调整不能满意时,更换材料重新进行设计。 5)每天检测的矿料级配与经过验证的生产配合比的级配之差应满足下表的要求,并编制配合比质量控制图。 如有偏差应及时调整级配,材料变化较大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沥青拌和厂必须按规范要求对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间歇式拌和机的振 动筛 规格应与矿料规格相匹配,不同级配混合料必须配置不同的筛孔组合,另外拌和楼应配备添加抗剥落剂的自动添加设备,且计量系统准确。 表 4 热拌沥青混合料允许偏差 项 目 检查频率及单点检验评价方法 允许偏差 试验方法 矿料 级配 逐盘在线检测 士 2% 计算机采集 数据计算 ≤ 士 5% ≥ 士 6% 逐盘检查,每天汇总 1 次取平均值评定 士 1% JTG F402020 附录 G总量检验 ≤ 士 2% ≥ 士 2% 每台拌和机,每天 12 次,以 2 个试样平均值评定 士 2% T0725 抽提筛分与标准级配比较的差 ≤ 士 5% ≥ 土 6% 沥青用量 逐盘在线检测 土 % 计算机采集数据计算 逐盘检查,每天汇总 1 次取平均值评定 士 % JTG F402020 附录 F 总量检验 每台拌和机,每天 12 次,以 2 个试样平均值评定 士 % T072 T0721 注: 1. 单点检验是指试验结果以一组试验结果的报告值为一个测点的评价依 据,一组试验有多个试样时,报告值的取用按现行《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规定执行。 2.油石比抽提试验应事先进行空白试验标定,提高测试数据准确度。 6)沥青路面不得在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 沥青面层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 1m 以上,纵向热接缝应错开 15cm。 沥青路面下面层和构造物上沥青面层摊铺时采用基准钢丝绳进行找平,上面层采用浮动基准梁找平, AC13 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 7)为了保证沥青混合料能够在有效压实时间内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一个作业面需配备的基本压实设备应为:双钢轮振动压路 机(振幅和频率可根据需要调整)AC 层施工不少于一台(静态不小于 11 吨),根据混合料类型、温度和层厚选择频率和振幅; 25 吨以上的胶轮压路机不少于一台。 其余压实设备参照规范配置。 沥青下面层采用轻型胶轮压路机进行收压。 桥面沥青铺装层碾压不采用振动压路机,应采用水平振荡压路机,以免损伤桥梁结构。 8)温度控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矿料温度 180200℃,沥青温度为 165175℃,混合料出厂温度为 175185℃,初碾温度不低于 160℃,碾压终了温度:钢轮压路机不低于 120℃,终了表面温度不低于 90℃。 废料温度控制: 改性沥青混合料温度高于 195℃应废弃。 热拌沥青混合料必须自然冷却,温度低于 50℃方可摊铺上层或开放交通。 下面层采用胶轮压路机收压。 9)为保证摊铺机能以合适的速度进行均匀、连续地摊铺,必须确保拌和楼的拌和能力和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的运输能力与摊铺机的摊铺能力相配套;在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及摊铺过程中,加强施工工艺管理,尽量降低混合料的离析;压实度以现场空隙率指标和标准密度(作为标准密度的实测密度应与生产配合比设计时一致,满足设计空隙率要求,试验时应严格控制试件的成型温度)的基准压实度指标作为双控制标 准;基准压实度不低于 97%,路面空隙率(最大理论密度)不大于 7%。 10)掺加抗剥落剂的工艺要求:沥青脱桶后应先进入一个带搅拌的掺配罐,经 加入要求量的抗剥落剂并充分搅拌均匀后,方可用于混合料的拌和。 11)严禁改性沥青与普通沥青混合使用,现场应有足够数量的脱桶设备和沥青罐,沥青罐应带有搅拌装置。 12)沥青路面施工时的运输车辆进入路面施工现场时应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轮胎干净,以免污染沥青路面。 13)运料车应用完整无损的双层蓬布覆盖,卸料过程中继续覆盖,直到卸料结束后方可取走,以 最大限度减少混合料温度损失和氧化。 14)对于沥青面层局部修补须采用小型摊铺机或沥青路面修补车,尽量减少人工摊铺,摊铺机性能应稳定,保证修补后的路面平整度满足要求。 修补机具应包括:液压镐或风镐、切割机、铣刨机、平板夯、可震动碾压的小型压路机。 修补应加强新旧路面接缝位置的压实,保证不渗水。 15)局部修补工艺主要为:①对需要处治的部分划线确定区域,利用铣刨机将路面破损处开槽,开槽后应逐层判断逐层铣刨,彻底处治病害,铣刨应顺直;②清除槽中破碎后的旧料,用专用的路面清扫机及压缩空气将槽内石屑清理干 净;③对病害按相应处治方式处治合格验收后,将改性乳化沥青粘层均匀喷洒到路槽表面,并在侧壁涂刷粘层沥青;④利用小型摊铺机或沥青路面修补车将拌制好的沥青混合料送入路槽内,然后采用机械或人工整平;⑤利用压实机具将槽内的沥青混合料铺层压实成型。 16)局部路面修补所用材料较少,考虑部分路段修补运距较远,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具有保温设备的小型混合料运输车,防止由于修补分散料车转场较多,混合料温度过低。 采用沥青路面修补车或小型摊铺机小面积修补热拌沥青混合料时装入混合料箱的混合料温度不能低于要求的使用温度,摊铺 机混合料箱须有玻璃棉、矿棉等保温层。 混凝土 1)水泥混凝土在以下情况不能施工:现场降雨;风力大于 6 级,风速在 以上的强风天气;现场气温高于 40℃或拌合物摊铺温度高于 35℃;摊铺现场连续5 昼夜平均气温低于 5℃,夜间最低气温低于 3℃。 2)要求至少采用小型成套机具施工设备,拌和采用强制式搅拌机。 施工前检查各项准备措施,无误后方可浇筑水泥混凝土。 横向施工缝设在横向缩缝或胀缝 处。 3)水泥混凝土应具有微膨胀性能,以抵抗干缩裂缝,确保新旧接缝界面的结合;采用强制式搅拌机集中拌和混合 料,并振捣密实。 混凝土原材料、拌和物的检测项目和频率见表 5 及表 6。 表 5 混凝土拌原材料的检验项目和频率 材料 检查项目 检查频度 水泥 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安定性 小型机具 500 吨一批 凝结时间,标稠需水量,细度 小型机具 500 吨一批 游离氧化钙、氧化镁、三氧化硫含量、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干缩率、耐磨性、碱度、混合材料种类及数量 每标段不少于 3 次,进场前必测 温度、水化热 夏季施工随时检测 粗集料 针片状、超径颗粒含 量,级配 小型机具 500m3 批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含泥量、泥块含量 小型机具 500m3 批 坚固性、岩石抗压强度、压碎指标 每种粗集料每标段不少于2 次 碱集料反应 怀疑有碱活性集料进场前测 含水量 降雨或温度变化随时测 砂 细度模数,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级配 小型机具 500m3 批 含泥量、泥块、石粉含量 小型机具 500m3 批 坚固性 每种砂每标段不少于 3 次 云母含量轻物质与有机物含量 目测有云母或杂质时测 含盐量(硫酸盐,氯盐) 必要时测.淡化海砂每标段 3次 含水量 降雨或湿度变化随时测 外加剂 减水剂减水率液体外加剂含固量和比重粉状外加剂的不溶物含量 小型机具 1 吨一批 引气剂引气量、气泡细密程度和稳定性 小型机具 1 吨一批 水 pH 值、含盐量、硫酸根及杂质含量 开工前和水源有变化时 注: 开工前,所有原材料项目均应检验; 当原材料规格、品种、生产厂、来源变化时,必检。 表 6 混凝土拌和物的质量检验项目和频率 检查项目 检查频度 水灰比及稳定性 500m3抽检 1 次,有变化随时测 坍落度及其均匀性 每工班测 3 次,有变化随时测 坍落度损失率 开工、气温较高和有变化随时测 振动粘度系数 试拌、原材料和配合比有变化时测 含气量 每工班测 2 次 泌水率 必要时测 视密度 每工班测 1 次 温度、凝结时间水化发热量 夏季施工,气温最高低时,每工班最少测 12 次 离析 随时观察 4)运输到现场的混凝土拌和物必须具有适宜摊铺的工作性。 混凝土拌和物从搅拌机出料到运输、铺筑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应符合表下的规定。 不满足时应通过试验、加大缓凝剂或保塑剂的剂量。 表 7 混凝土拌和物运输、铺筑完毕允许最长时间 施工气温 (℃ ) 运输允许最长时间 (h) 铺筑完毕允许最长时间 (h) 小型机具 小型机具 59 2 0 1019 1 0 1 5 2029 0 75 3035 5)严格控制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特别是水灰比的控制;摊铺后应 进行充分捣实,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表面应避免过多的人工修饰。 6)采用节水保湿养护膜覆盖保湿的方式养生或喷洒养生剂养生,必须保证覆盖物底部在养生期间始终处于潮湿状态。 节水保湿养护膜的技术要求见下表。 表 8 节水保湿养护膜的技术要求 检验项目 要求 3d 有效保水率 (%) ≥ 90 一次性保水时间 (d) ≥ 7 保温性能(用膜内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