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文字部分内容摘要:

固工程数目数量时; ( e)在进行计划以外的附加土石方工程(排水沟、截水沟、疏导工程等)时。 b、遇下列隐蔽工程时,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和本规范有关规定进行中间检查验收,凡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不得进行下一工序。 ( a)路基渗沟回填土以前; ( b)填方或挖方地段,按设计规定所做的换土工作完成后; ( c)对需采取特殊措施才能保证填方稳定的路基在地基处理后(如泉水、溶洞、地下水处理后); ( d)各类防护加固工程基础开挖后,应检查基底地质、标高、地下水情况。 c、交工竣工验收时,应对下列项目进行检查、验收: ( a)路基的平面位置; ( b)路基宽度、标高、横坡和平整度; ( c)边坡坡度及边坡加固 ( d)边沟和其他排水设施的尺寸及位置; ( e)填土压实和表面弯沉; ( f)弃土堆、护坡道、截水沟、渗水井等到位置和形式、 ( g)隐蔽工程记 录。 d、路基工程全部完成时的交工及竣工验收的质量检查评定应遵照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有关规定办理。 不符合设计、标准和规范的,应按标准和规定进行整修或处理。 ( 3)路基维修 a、路基工程完工后路面未施工前及公路工程初验后至终验前,路基如有损毁,应负责维修,必须维修,并保证路基排水设施完好,及时清除排水设施中淤积物、杂草等。 对较长时间中途停工和暂时不做路面的路基,也应做好排水设施,复工前应对路基各分项工程予以修整。 b、整修路基表面。 应使其无坑槽,并保持规定的路拱,在路 堤经雨水冲刷或其他原因发生裂缝沉陷时,应即修补、加固或采取其他措施处理,并查明原因作出记录。 遇路堑边坡坍方时,应及时清除。 c、当构造物有变形时,应详细查明原因予以修复,并采取相应的稳定措施。 d、路基工程完成后,每当大雨、连日暴雨后,应控制施工机械和车辆在土质路基上通行。 若不可避免时,应将碾压的坑槽中的积水及时排干,整平坑槽,对修复部分重新压实。 排水工程: 排水工程 路基及沿线构造物经常受到水的侵袭,严重时危害路基,甚至被彻底 冲毁。 因此路基排水在路基设计、施工和养护上 须给予充分重视。 地面排水结构物按设计要求 主要为边沟。 边沟 边沟主要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以及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 沟底宽度 ,深度也不应小于。 设计 边坡一般为 1:,具体 根据工程实际 地质情况 参照挖方边坡 而定。 边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挖方地段和填土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均应设置边沟。 路坦靠山一侧的坡脚应设置不渗水的边沟。 b、为了防止边沟漫溢或冲刷,边沟应分段设置出水口,多雨地区梯形边沟每段长度不宜超过 300m,三角形边沟不宜超过 200m。 c、平曲线处边沟施工时,沟底纵坡应与曲线 前后沟底纵坡平顺衔接,不允许曲线内侧有积水或外溢现象发生,曲线外侧边沟应适当加深,其增加值等于超高值。 d、边沟的加固,土质地段当沟底纵坡大于 3%时应采取加固措施;采用干砌片石对边沟进行铺砌时,应选用有平整面的片石,各砌缝要用小石子嵌紧;采用浆砌片石铺砌时,砌缝砂浆应饱满,沟身不漏水;若沟底采用抹面时,抹面应平整压光。 防护工程: 本合同段防护工程主要形式有 衡 重式挡土墙、 上挡墙、路肩墙。 均采用 浆砌片 、块 石进行砌筑。 ?材料要求: a、石料 ①应坚固、密实、耐久、质地适当、细致、色泽 均匀、表面不得有妨碍砂浆正常粘结的有害物质,并且 20cm 试件抗压强度应大于 30Mpa。 ②单个石料厚度应大于 15cm,镶面应选择尺寸稍大且较大平面的石料。 ③挡土墙基底埋深应满足地基强度及稳定性要求在开挖后可视地基承载力要求适当调整基底标高,基底必须置于清除强风化层的基岩上。 基础开挖后应及时检验地基承载力,并以 砂浆封面,不得暴露于外,以免雨淋或风化加快。 墙后回填土应待砂浆结硬后进行,并分层夯实,注意墙身不受夯实影响,墙身倾斜且较高时可沿墙分层填筑。 挡土墙锥坡基础可按实际地形设置,以保证锥坡基础稳定。 b、砂浆 ①砂浆所用水泥、 石粉 质量可靠。 符合现行质量标准的要求。 ②砂浆试块 28 天标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所有勾缝砂浆应比砌体砂浆高一个标号。 ?施工方法 路基防护工程的施工,组织专业队配备适量的机具,一般情况下在路基完成一段经验收后即可安排进行施工。 对半挖半填或路堤挡土墙的路段应计划提前施工,先挡护后路基。 其施工质量应符合公路技术规范有关章节的要求。 a、按标志线进行砌筑施工,所有石块应座于新拌砂浆之上,垂直灰缝应先在砌好的石块侧面抹灰,然后压砌下一块石块,砌筑时应按层砌筑,所有石块应组砌合理, 勾缝紧密,在砂浆凝固前所有灰缝均应灌浆,砌筑前应严格注意砌体表面平整,边线整齐。 b、砌筑砂浆凝固前应将外露缝勾好,勾缝深度不小于 2cm。 c、砌体完工后,应在 714 天内予以保护,不受日晒且保持湿润,可采用覆盖养护。 路面工程 为了减少反射裂缝,需要对原水泥面板进行破碎处理。 利用 锤式 破碎机对水泥砼路面进行破碎。 施工前须考察论证破碎、碾压施工对桥涵、边坡 、居民建筑物等的影响,且都需将原有路面破碎成较小粒径:底部不超过 30cm,中间不超过 20cm,表面不超过 的碎石,使水泥砼路面应力得到释放,破碎完后用 Z 型压路机碾压 2~ 4 遍稳定, 钢轮振动压路机压实3遍 ,作为大修后路面的垫层。 本工程路面结构按设计要求 为: 20cm 厚 二灰碎石基层 , 透层油 , 稀浆封层(厚 ) , AC13C 沥青 SBS 改性混凝土面层(厚 6cm) , C20 片石混凝土路肩。 施工时间安排在路基交验后及路基排水、防护工程施工基本结束后进行。 二灰碎石基层施工 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板结性、水稳性和一定的抗冻性能,其抗冻性较一般石灰土高得多,其初期强度低,但随龄期的增长幅度大。 但由于干缩、冷缩,易产生裂缝。 施工准备 ( 1)、准备下承层,检查下承层手摆片石层的强度、平整度、路拱横坡等,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施工基层; ( 2)、测量,测量下承层手摆片石层的中桩偏位情况,竖曲线高程;同时在两侧设置指示桩用红油漆标出基层施工高度; ( 3)、备料,粉煤灰的运输、堆放必须使其含有足够的水分(一般为15%~20%),以防飞扬,使用时如部分粉煤灰有结块,必须将其打碎后方能使用;粉煤灰中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的总含量应大于 70%,粉煤灰的烧失量不应超过 20%;粉煤灰的笔表 面积宜大于 2500cm2/g(或 90%通过 筛孔), 70%通过 筛孔。 ( 4)、二灰碎石所用的石灰质量应达到Ⅲ级消石灰或生石灰的技术标准,应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如存放时间较长,应采取覆盖封存措施,妥善保管。 石灰在使用前 710 天充分消解,消解后必须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免过于飞扬,但也不能成团。 ( 5)、集料,碎石的粒径不得大于 4cm,压碎值应不大于 35%。 ( 6)、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的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应不小于 97%,7 天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为 ;混合料中石灰与粉煤灰的 比例可用 1: 21: 4,石灰粉煤灰与碎石的比应是 20: 8015: 85,实际施工中与施工配合比为准。 ( 7)、计算材料用量,根据各段基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各段所需的混合料数量,根据混合料的配合比、材料的含水量以及所用运料车的吨位,计算各种材料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混合料的运输及摊料 预定堆料的下承层在堆料前应先洒水,使其表面湿润; 堆料每隔一定的距离应留一缺口,材料在下承层上的堆置时间不应过长; 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各种材料及混合料的松蒲系数。 整形碾压 ( 1)、采用人工摊铺整形,在高程标记处挂线,挂纵横线,并加密交叉线控制摊铺高度;压路机初压后对断面的控制点用水平仪进行复测,保证成型后的高程与路拱、横坡。 ( 2)、碾压 ( a)找平成型后,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177。 ( 1— 2) %时进行碾压,如表面水分不足应适当洒水。 ( b)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制定碾压方案,以求各部位碾压到的次数相同,压实度以规范和试验路段的数据为准(通常路面的两侧应多压 2— 3 遍)。 ( 3)、找平后,当混合料含水量处于最佳含水量时,用 16T 压路机进行碾 压。 直线段由两侧路边外 30 Cm 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超高段,由内侧路边外 30 cm 向外侧进行碾压。 碾压后轮应重叠 1/2 的轮宽,并必须超过两面对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碾压进行到要求的压实度为止。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宜采用 1 档( )为宜,以后用 2 档( ),碾压后测试压实度,应于当天一次碾压合格。 ( 4)、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二灰碎石基层表面不受损坏。 ( 5)、碾压过程中,混合料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 如表面水分 蒸发得快,应及时补洒少量水。 ( 6)、对构筑物附近碾压不到的地方,应用人力夯、振动夯板等机具夯打密实。 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的养生 碾压完成后第二至三天开始养生,通常采用洒水养生法,每天洒水的 次数视气候条件而定,应始终保持表面潮湿或湿润,养生期一般为 7d,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分层施工时,下层碾压完毕后,可以立即在上铺筑另一层,不需专门养生期,也可养生 7d。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