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广东历年20xx—20xx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语基、文言、诗歌鉴赏、默写、必考、选考、语用、作文内容摘要:

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 澍 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巡南漕 ① ,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 二十四年,出 为. 川东道。 总督蒋攸 铦 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道 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 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 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分别应劾、应偿、应豁,于是三十馀年之纠轕,豁然一清。 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 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淮。 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保障农田。 各县设丰备仓 于 乡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 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 ② 而去其弊。 创辑 《 安徽通志 》 ,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 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 澍毅然以身任, 亲赴上 海,筹雇商船 ,体恤商艰,群情踊跃。 事竣,优诏褒美,赐花翎。 江苏频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畅。 疏言: ‚ 太湖尾闾在吴淞江及刘河、白茆河,而以吴淞江为最要。 治吴淞以通海口为最要。 ‛于 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贤任事,至八年工竣。 澍自巡漕时, 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 ,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后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於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后咸丰中乃 卒 . 行之。 十九年,卒。 遗疏上,优诏轸 ④惜,称其 ‚ 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 府。 用人能尽其长, 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 ,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 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 为 . 婚姻,后俱为名臣。 (选自《清史稿 陶澍传》有删节) 【注】 ① 漕:水道运粮。 ② 社仓法:用义积谷备荒的方法. ③ 风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症. ④ 轸:痛。 10 5 . 对 下 列 句 子 中 加 点 的 词 解 释 , 不正确. . . 的一项是 ( 3分) A .陶澍就 擢 . 巡抚 擢:提升 B.分别应劾、应偿、应 豁. 豁:免除 C.将以次 举 . 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举:推举 D.后咸丰中乃 卒 . 行之 卒:最终 ks5u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做题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并结合语境来确定实词义项,力求做到‚信达雅‛。 举,兴起,发动。 6 . 下 列 各 组 句 子 中 , 加 点 词 的 意 义 和 用 法 都 相 同 的 一 组是 ( 3分) A. 出 为 . 川东道 B. 于是三十余年 之. 纠葛,豁然一清 结 为 . 婚姻 并开引河,导 之. 入淮 C. 灾民赖之无失 所. D. 澍毅然 以 . 身任 淮水 所 . 经,劝民修堤束水 于 是 以 . 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A 项第一个‚为‛是动词担任,第二个动词。 B项第一个‚之‛是助词,的,第二个‚之‛是代词,沙洲阻水; C项第一个‚所‛是名词,处所,第二个‚所‛是所字结构,不译; D项均是介词。 ks5u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陶澍 ‚ 实心任事 ‛ 的一组是 ( 3分) ① 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② 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 ③ 亲赴上海,筹雇商船 ④ 条奏厉害,至是先浚徒阳河 ⑤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 ⑥ 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的要求,再用排除法;①表现 陶澍 政治操守;②表现 陶澍 应对水灾所采用的策略;⑤表现 陶澍 见义勇为的性格特征。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 . . . 的一项是 ( 3分) A.陶澍调查了安徽的账务账目,解决了财务上的难题;他还鼓励老百姓修筑堤坝以防止水灾。 B.陶澍在担任安徽巡抚的时候,在各县乡村设置了丰备仓,命令老百姓在秋收后量力捐献,丰备仓中的粮食不得拿出去交易或借贷。 C.道光五年,在漕运受阻的时候, 陶澍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漕运。 D.陶澍除了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外,还善于发现人才,善于利用人才。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 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 由原文‚ 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 ‛可知,首先倡导了 以海运代漕运 的是 协办大学士英和 而非 陶澍。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 10分) ( 1)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 ( 4分) ( 2)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 3分) ( 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 ( 3分) ks5u 【答案】( 1)年成不好的话就把准备好的粮食用于救济,丰年再捐献,大体上像‚ 社仓法 ‛,却又避免了‚ 社仓法 ‛的弊端。 11 赈:救济。 ( 1分)乐岁:丰年。 ( 1分)略:大体上、( 1分)全句大意翻译正确。 ( 1分) ( 2)( 陶澍 )最先编修了《安徽通志》,表彰忠孝节烈来勉励民风(改良风俗)。 旌表:表彰。 ( 1分)以:(表示目的),可翻译为‚来‛。 ( 1分)全句大意翻译正确。 ( 1分) ( 3)( 陶澍 )晚年的时候打算把淮北的方法推广到淮南,但已经患上风痹症,来不及完成这项工作。 病:患病。 ( 1分)竟:完成。 ( 1分)全句大意翻译 正确。 ( 1分)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翻译时要结合上下句读懂大意,抓住古汉语特殊句式及重点实词和虚词等。 ( 1)‚歉‛,粮食歉收;‚乐岁‛,丰年;‚去‛,除去;( 2)‚ 旌表 ‛,用 表彰 ;‚ 以 ‛,目的连词,用来;翻译时需要补充被省略主语;( 3)‚已‛,后来,‚风‛,中风,‚竟‛,完成。 此句中‚ 于淮南 ‛句为倒装句,翻译时需要调整到正常语序。 文言文参考译文 陶澍,字云汀,是湖南安化人。 嘉庆七年进士,被选任 庶吉士(官名),传授编纂修书知识,后升任御史、给事中。 陶澍弹劾 治河的工人不合格而 被 滥予 任用 ,以及外省吏治的诸多 积久相沿的弊病。 视察南漕时,革除 不好的惯例 ,招工疏浚京口运河。 二十四年,出任川东的道台(官名)。 总督 蒋攸 铦 推荐陶澍的治理能力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被提拔为巡抚。 安徽公库款项,经过五 次清查,都没有头绪。 陶澍从任藩司开始,就核实档案,分别给他们弹劾的弹劾,赔偿的赔偿,豁免的豁免,于是三十多年的 纠缠不清 的事情,一下子就被厘清了。 江边发生水灾,陶澍买了十万石的粮 食赈灾,仔细核对赈灾的细目,受灾民众因此而受益。 又怀远初次出现涨水,水流被沙洲堵塞,陶澍一并将它们凿开,并引导水流入淮河。 淮河 流经的地方,陶澍告诫民众修筑堤坝贮存河水,用来保障农业用水。 每个县都在乡村设立储备粮仓,命令民众秋收后量力捐出公粮,捐粮不经过官吏之手,粮食不能出售,不能与别的商品交换,也不能借贷给别人,收成不好(就把粮食储存起来)以备赈灾,等到丰年再捐出粮食,此法大略像‚社仓法‛,但是去除了‚社仓法‛的弊端。 陶澍创作编辑了《安徽通志》一书,表彰忠臣孝子节妇烈女,以此来勉励人们崇尚好的风气和沿袭好的习俗。 道光五年,陶澍被调任到江苏任职。 一开始洪泽湖决堤,漕运不通,协办大学士英和上书提出海运策略,但是朝廷内外纷纷议论并阻 挠他。 陶澍毅然承受了这个重任,亲自去上海筹措雇佣商船,他能体恤商家的艰难,所以得到了商人的热烈支持。 海运开通之后,被皇帝重赏赐予花翎。 由于太湖水流不畅通,江苏多次遭遇水灾。 陶澍上书说:‚太湖下游在吴淞江和刘河、白茆河,其中吴淞江是最重要的。 治理吴淞江又是以通海口为最重要。 ‛于是把海运节省下来的二十余万的银两用于治理吴淞江,选择贤能之人来负责事务,到了道光八年竣工。 陶澍当初巡视南漕时,就条分缕析陈述利害上奏皇帝,到这里就先疏通徒阳河,要依次发起 刘河、白茆、练湖、孟渎 这些工程。 后来在总督任上,和巡抚林则徐戮力 同心疏浚诸河,吴中人称他们做了利在数十年的好事,此语在《则徐传》中有详细记载。 陶澍晚年的时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来生病且中风麻痹,没有能实施这政策,后来咸丰年间才最终施行。 道光十九年,逝世。 临终奏表,皇帝下诏褒奖,称他‚ 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 陶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 用人能让他充分展示他的才能,在江南治理河水,漕运,管理盐铁贩卖上面成就斐然,也依赖 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 这些 人 的帮助。 和 左宗棠、胡林翼 在未做官时就认识了,他们结为儿女亲家,他们后来全都成为一代名臣。 【 2020年】 二、本大题 7小题,共 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 9小题。 东乡罗提督战功,见于《圣武记》者详矣。 其智能亦自可韬,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 公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 ,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晨必发火器惊之。 公问故,令获一猴来,剃其毛, 画面为大眼诸丑怪状。 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皆惊走。 后不复至。 12 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山水迅急,瞬息千里,盐枭至则鸣金叫呼,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两旁系大竹,弯如弓,他船追及,断系发之,船必覆,人莫敢撄。 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 , 俟船过,附而锯其舵 ,抵关适断,船不能行,触石破,尽获之。 罗少亡赖 ,数行窃,令捕之杖毙,弃诸野。 中夜而苏,匍匐至一老妪家,周之, 乃改行,投身军营 ,骁勇冠绝侪辈。 当赵金龙之乱,罗受命,与总督卢公坤往平之,贼已困,将擒矣。 时宣宗以尚书宗室禧恩来督军,未至,诸公议待禧至, 罗曰:‚围久师怠,贼必遁。 ‛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 罗每对人言生平作贼事,不少讳, 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 改行后,始娶妻,忽患奇疾,百方不治,一道人过门曰:‚有方可救,但得钱三十千乃能配药。 ‛罗自念贫窭,安得三十千钱,语其妻曰:‚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 苟鬻汝, 得钱买药,则两活矣。 ‛妻泣而从之,病果瘳。 罗 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 痛苦 B.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 腾跃 C.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 做官 D.抵关适断,船不能行 碰到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其智能亦自可韬 语其妻曰…… B.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 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 C.令捕之杖毙,弃诸野 妻泣而从之,病果瘳 D.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 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 7.下列各组词语,都能表现罗提督‚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3分) ①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 ②画面为大眼诸丑怪状 ③俟船过,附而锯其舵 ④乃改行,投身军营 ⑤罗曰:‚围久师怠,贼必遁。 ‛ ⑥得钱买药,则两活矣。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南山的一个村子里,群猴偷吃庄稼,村民深受齐其害。 罗提督巧用计策,帮助他解决了猴患。 B.为了对付盐枭,罗提督因地制宜,巧妙部署,他令下属避其锋芒,暗中袭击,取得了辉煌战果。 C.罗提督年轻时曾经误入歧途,后洗手不干,投身行伍,在平定赵金龙之乱时,立下了汗马功劳。 D.罗提督功成名就后,并不忌讳那段行窃经历,让他人提醒 自己,引以为鉴,再也不做违法之事。 9.断句和翻译。 ( 10 分) ( 1)用‚ /‛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 4分)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 6分) ①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 ②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 【参考答案】 ( A.为……所苦,苦于……,使困苦,困于。 例:《列子汤问》:‚何苦而不平。 ‛(苦于山挖不平)《史记陈涉世家》:‚天下苦 秦久矣。 ‛ B.释放;放走。 例:纵火,纵虎归山,七擒七纵。 D.到达,抵达。 例:抵京,抵临,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