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医院手术室净化工程设计方案内容摘要:

装中,应分区分阶段试压,合格后方可与另一段相接;全部安装后须另做总压力泄漏试验。 2)强度试验压力为各管段设计压力的 倍,保压 30 分钟。 氧气管道一级箱 出口至病区进口段试验压力为 ,各病房终端试验压力为 ;吸引系统试验压力为。 3)耐压试验合格后应对系统进行气密性试验,气密性试验压力为各管段设计压力,试验时间为 24 小时;氧气管道一级箱出口至病区进口段试验压力为 1MPa。 各病房终端试验压力为 ;吸引系统试验 20 压力为。 要求供氧系统平均小时泄漏率< %;吸引系统平均小时增压率< 1%。 3)供氧、吸引管道安装中应分段进行吹扫,完工后还应进行系统总吹扫,吹扫用气体为氮气或压缩空气,氧气管道吹扫压力为 ,吸引管道吹扫压力为。 4)供氧系统吹扫合格后 ,须用氧气进行置换。 5)氧气、吸引系统工程质量应符合 YY/T018794《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YY/T018694《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第四节 电气系统安装 一、主要施工关键点 “横平竖直”、“规范”、“安全”。 二、电气管线敷设工艺 1. 本工程电气安装线路均采用暗管敷设,所有管线均敷设在墙板及吊顶以内。 21 图纸,必须了解电气工程技术、装饰墙板、吊顶和电气设备、线路元件安装的位置和要求,以便正确施工。 ,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子外径 6倍;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子外径的 4 倍。 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子外径的 6 倍。 1) 管长度每超过 30m,无弯曲。 2) 管长度每超过 20m,有 1 个弯曲。 3) 管长度每超过 15m,有 2 个弯曲。 4) 管长度每超过 8m,有 3 个弯曲。 管,允许偏差为 ‰,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 1/2。 ,管内应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应平整,管口应光滑。 GB5025896 的 条要求。 、光滑。 10. 明配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应均匀,钢管管卡最大距离应符合 GB50258 96 表 要求 .管卡与终端 ,弯头中点 ,电气器具或 (箱 )边缘的距离宜为 150~ 500mm。 11. 电气照明及插座用电采用镀锌电线管敷 设,照明及动力的主线路全采用桥架敷设。 12. 塑料管管口应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件应采用插入法连接;连接处接合面涂密封胶。 13. 塑料管穿楼时,应用钢管保护。 22 14. 明配塑料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应均匀,管卡间最大距离应符合 GB50258 96 表 要求。 15. 管与器件连接时,插入深度宜为管外经的 ~ 倍。 16. 管内配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要求时,可按 GB5025896施 工。 17. 管内配线不同相线颜色应分开,零线采用淡兰色绝缘导线,保护线( PE 线) 采用黄绿颜色相间的绝缘导线。 18. 导线在管内不得有接头。 19. 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可穿于同一根管内,但导线总数不超过 8 根。 (包括绝缘层)不超过管子内径截面积的 40%。 三、配电箱的安装工艺。 ,并绑扎成束,在活动部位应该两端固定,盘面引出及引进度的导线应留有余地。 ,导线的压头应牢固可靠,多股导线不应盘圈压接,应加装压线端子(有压线孔除外),如必须穿孔用顶丝压接时,多股线应烫锡后 再压接,不得减少导线股数。 PE 线接地。 PE 线不允许利用盒、箱体串接。 ,其电源应接至总开关的外侧,并应装单独熔断器(电源侧),盘面闸具体位置应与支路相对应,其下面应装设卡片,标明路别及容量。 ( A 相)、绿( B 相)、红( C 相)、蓝( N相)零线等颜色、黄绿双色为保护接线( PE)。 PE 线的截面应符合规范 23 要求。 绝缘嘴,一孔只穿一线,但对于指示线、控制线等允许多线穿一孔。 ,应对各相线之间、相线与零线、相线与地线、零线与地线之间进行绝缘试验,并作好记录。 三、开关灯具及插座安装 1. 开关安装 1) 开关、灯具等安装应在各种管线、盒子已敷设完毕。 管内已穿好线,并做好绝缘检测。 土建的墙面内装修和吊顶已完成。 2)安装开关首先要清理盒内灰块杂物,擦干净螺钉孔。 3)开关安装高度距地面为 ,成排开关高低差不应大于 1mm,安装时先接线,电器灯具的相线应由开关来切断。 然后将开关盖推入盒内,对 正盒眼,用螺丝刀固定牢固,固定时要注意保持面板端正与墙面平齐,开关上下方向不要搞错,同房间多开关时应按灯具控制顺序进行排列。 4) 开关的进出线颜色应分开。 1) 灯具安装应牢固,面排灯具安装时应拉直线安装,中心线允许偏差≤ 5mm,并考虑送风箱散流器、嗽叭、喷淋等配置的位置。 2) 应急灯应灵敏可靠,指示方向应正确无误,应安装在明显的位置,安装高度应合适。 3) 灯具安装前必须擦试干净,嵌入吊顶内的暗装灯具,其灯罩的框架与吊顶接缝必须进行密封处理。 1) 暗装插座及插座 箱内接线盒必须清扫干净,紧贴墙面,安装端正。 24 2) 插座的各相线及零线和接地线颜色应分开,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3) 插座安装底边距地不少于 30cm。 四、电气安装安全保证措施 ( PE 线)进行可靠连接。 ,并报请监理单位审查。 ICU 室的总进线均应先进漏电保护开关。 其配电箱应作等电位接地。 室内所有器柜均应与墙板连接可靠,且每间 ICU 室墙板最少作两处等电位接地。 ,应作好绝缘电阻及接地电阻检 查,作好记录,并报请监理单位审查。 ( PE线)及各种保护装置均应可靠,且作好试验记录。 ,方能投入使用。 符合 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第五节 地板施工 一、主要施工关键点 “平整”、“密封”及“洁净”。 二、主要施工工艺 1. 基层地面应采用合适的混凝土浇灌平整,并应具备一定的硬度(注:地基应满足地板的铺设要求 )。 ,待水泥地板做平后,应在上面铺设一层自流平地 25 面,加强地面的平整 度。 ,即可铺地板(具体施工方法根据地板使用说明书进行)。 第六节 工程验收 ,工程负责人组织各工种负责人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情况及时修补。 ICU 区外部污物区和清洁区进行清扫,擦洗,消毒。 ICU 区的物体表面进行全面清洗和消毒,清洗和消毒顺序为先上再下,先里后外。 然后封锁现场,以免无关人员进出从而污染洁净区,以后人员进出必须穿上洁净鞋和洁净衣。 4. 工程负责人邀请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相关人员对工程进行全面的竣工验收,并作 好记录。 : 1) 竣工报告; 26 2) 施工联系单及设计修改证明文件; 3) 竣工图纸; 4) 工程设计方案书; 5) 工程使用说明书; 6) 工程维护保养说明书; 7) 主要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和仪表的出厂合格证明或检验资料; 8) 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记录表; 9) 材料及设备报验单; 10) 自检综合性能检测记录; 11) 由施工方、建设方和监理单位三方签字的工程验收记录; 12)招标文件和建设方要求的其它文件及资料。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一、实施质量控制的 目标: 质量目标:项目经理是质量的第一责任者,负责质量方针,目标的制订和实施,定期对质量体系进行评审,以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产品质量安全可靠、稳定受控。 质量方针:科学管理,优化施工,实现工程质量优良等级交付,并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质量目标:总体工程为优良。 分部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 100%;保证整体工程达到优良验收标准。 杜绝施工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 二、质量管理职责 1. 项目经理职责 1)质量管理组织 27 在公司总质办领导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执行有关的法规、标准和规范,实施项目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手册 ; 2)负责组织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修订和贯彻实施,审核质量手册,对手册有解释权,对违反手册的行为有权制止和纠正。 3)主持项目质量体系的运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对质管体系的工作进行组织、协调、监督、检查; 4)负责质管体系责任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保障和支持质量体系责任人员的工作,有权向总部提出奖惩和任免建议。 当质保体系责任工程师因故离岗时,有权指定其它相应人员代理其职务; 5)负责就该工程的质量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的各项联系工作,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行使质量否决权,负责向业主、监理及有关部门反映有关质量 的问题; 6)加强质量信息管理,建立健全内外质量信息反馈和处理系统; 7)处理项目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重大质量问题。 2. 项目工程师职责 1) 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法规、有关条例和标准规范,加强技术和质量管理 ; 2) 组织制订和审批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工艺文件、施工方案等质量技术文件并组织实施,对违反安装工艺的行为有权制止; 3) 负责领导组织新产品开发试制和产品鉴定工作; 4) 审批施工工艺评定报告; 5) 处理项目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重大技术问题。 6) 贯彻执行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7) 认真贯彻“质量第一”、“用户第一”的方针,支持质量检验部门工 作,共同把好产品质量关; 28 8) 负责组织项目生产和安装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实施; 9) 负责领导生产用的设备和动力能源设施的管理; 10)负责组织抓好文明生产和安全生产。 3. 质检工程师 1)负责组织编制检验工艺文件; 2)参加中间检查工作及管道试验检查工作,主持压力管道质量的终检工作; 3)审核不合格品通知单,负责不合格品上报并参加调查处理工作; 4)协助用户意见的收集并负责处理工作,并将用户意见和处理结果上报; 5)负责公司委托无损检测、理化试验外协承包方的能力调研和评定审核,并向项目经理作评审情况汇报。 4. 材料责任工程师 1)负 责项目外购、外协件的分供方的能力调研和考核; 2)负责审核项目材料订货计划的订货技术条件; 3)负责提出材料复验委托单,并提供材料复验用试件; 4)负责复核项目所用材料的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复验报告、材料代用单,审签材料入库验收检验报告; 5)负责材料、外购(协)件的入库验收、标识工作,负责项目所用材料不合格品的判定、隔离和处理工作。 三、质量控制措施 1.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以质量为计划龙头,过程管理为重心,按照 PDCA 循环原理展开。 1) 计划( PLAN):在施工质量计划阶段,明确目标并制订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 2) 实施( DO):包括计划行动方案的交底和按计划规定的方法 29 与要求展开施工作业技术活动。 计划交底的目的在于使具体的作业者和管理者,明确计划的意图和要求,掌握施工质量标准,从而规范作业和管理行为,正确执行计划的行动方案,步调一致地去努力实现预期的施工质量目标。 3) 检查( CHECK):指对计划实施计划过程进行各种检查,包括作业者的自检、互检和专职管理者的检验。 检查是否严格执行了计划的行动方案;实际条件是否发生变化;没按计划执行的原因。 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即施工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对此进行评价和确认。 4) 处置( ACTION):对于质量检查所发现的施工质量问题或质量不合格,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纠正,保持施工质量的受控状态。 处置分为纠偏处置和预防处置,前者采取应急措施,解决当前的质量问题和缺陷;后者是信息反馈管理部门,反映问题症结或计划时的不周。 为今后类似问题的质量预防提供借鉴。 2. 质量控制过程 1) 事前控制:预先进行周密的质量计划,编制施工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建立“预防为主”的行为指导思想,制定与质量管理有关的各种技术、组织、经济与管理措施,用以指导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活动。 2) 事中控 制:主要通过技术作业和管理活动行为的自我约束和他人监控,来达到施工质量控制的目的。 3) 事后控制:对质量活动结果进行评价和对质量偏差进行纠正 3. 质量控制措施 30 1) 施工人员的控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