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市政工程职业健康及安全生产作业指导书内容摘要:

吊运作业时,不得在输电线下方工作;起重臂、钢丝绳、吊物与架空输 电线路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得小于规定的安全操作距离。 2. 8 吊运中发现捆绑松动或吊索具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将吊物降至安全区域后停 车进行检查,及时排除隐患。 2. 9 吊运零星物件,必须正确使用专用吊篮、吊斗等吊具,严禁使用劳动车作为吊具。 2. 10 吊运选用千斤绳长度必须符合要求,起吊状态时千斤绳之间的夹角要适当,最 大不能超过 120176。 三、目标: 通过技术措施控制,达到吊运作业安全的目标;上述作业应符合 ZBJ80012《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 GB5082《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JGJ59— 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第三章 悬空、登高作业指导书 一、范围对象 1. 悬空、登高作业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2m以上 (含 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2. 针对该危险源所制定的管理方案主要适用于支拆模、扎铁、小面积浇砼、砌筑、安装、装饰、吊装等悬空、登高作业及相关工种人员。 二、管理、技术控制措施: 1. 悬空、登高作 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列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2. 安全技术措施确定后,应认真、及时做好落实工作,并要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 术交底。 3. 悬空、登高作业处应有牢靠的立足处,无防护措施时不得直接站立在模板、支撑件等物件 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上操作。 4. 悬空、登高作业所用索具、脚手板、平台、梯子、高凳需经过检查或验收后方可使用。 5. 登高作业中凡使用的任何形式的脚手架,必须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6. 操作平台: 6. 1 移动式操作平台应经专门设计,计算书及图纸应编人施工组织设计。 6. 2 移动式操作平台面积不应超过 10m2,高度不应超过 5m,装设轮子的移动式操作平台,立柱底端离地面不得超过 8cm,轮子与架体的接合处应牢固可靠,轮子应有停靠措施。 6. 3 操作平台高度超过 2m,四周必须按临边作业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并应布置登高 扶梯。 6. 4 操作平台上人员和物料总重量,严禁超过设计的允许荷载。 6. 5 安全监护人员对操作平台及其使用,要严加监护。 6. 6 移动式平台在移动过程中,严禁上面有人员。 7. 梯子: 7. 1 梯脚底部应坚实有防滑措施,不得垫高使用;梯子上端应有固定措施。 7. 2 立梯工作角度为 75176。 177。 5176。 为宜:,踏步上下间距以 30cm为宜,不得缺档。 7. 3 折梯使用时上部夹角以 35‘~ 45‘为宜,铰链必须牢固,防扒拉撑保护必须可靠有效。 8. 在某些特殊部位施工,无法设置作业平台、脚手架、梯子等登高设施的情况下,凡作业高度≥ 2m 时,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佩带安全带;安全带必须使用合格供应商供应的产品;安全带的生根部位必须可靠有效 (特殊作业中的安全带使用时的生根形式、措施应在方案中反映出来 );安全带不准低挂高用;针对这类部位施工,应有专人监护。 9. 高凳必须牢固无损伤,放置平稳。 10. 不得使用有结疤、腐朽 、开裂、损伤的脚手板,使用时脚手板搁置需可靠平稳。 三、目标: 通过控制,达到悬空、登高作业安全的目标;上述作业应符合 JGJ800— 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符合有关脚手架、安全带等技术规范及规定。 第四章 TN— S 系统,保护接零指导书 一、范围对象: 1. 在施工现场专用电源 (电力变压器等 )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 TN— S接零保护系统,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 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2. TN— S 系统即三相五线,保护零线 PE 与工作零线 N 分开的系统;保护接零即将电器设备外露 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 PE 线接地。 二、管理、技术控制措施: 1. 必须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按《组织设计》实施后需进行验收,填写“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验收单”。 2. 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向电工和各种用电设备人员分别进行交底。 3. 机电管理人员及电工应定期检查复查连接的保护零线状况,并测试接地阻值 (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值≤ 4Ω ,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值≤ 10Ω )。 4. 专用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 (或总配电箱 )电源侧的零线处引出。 5. 保护零线严禁穿过漏电保护器或装设开关熔 断器,工作零线必须穿过漏电保护器。 6. 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必须严格分开。 7. 严禁在同一电网内一部分用电设备采用保护接地,另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零。 8. 保护零线必须在配电室,配电线路中间、末端、分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严禁用螺纹钢作接地体。 9. 电缆上楼层时宜在中端及终端作重复接地。 10. 与电器设备相连接的保护零线应为截面不小于 2. 5mm2 的绝缘多股铜线,且中间不准有接头或串接攻头。 保护零线的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不准使用绿/黄双色线作负荷线。 11. 产生强烈震动的电动机械设备 ,其保护零线的连接点不少于两处。 三、目标: 达到 JGJ46— 202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及 JGJ59— 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要求,确保施工现场接零保护系统可靠。 第五章 悬挑式脚手架特殊部位 (阳台、转角等 )搭设 一、范围对象: 本指导书适用于悬挑式脚手架方案制定。 二、管理、技术控制措施: 1. 技术部门在制定悬挑式脚手架方案时,在确定在建物一般部位悬挑脚手架的悬 挑梁、悬挑结构制作方案的基础上,必须针对特殊部位 (如阳台、转角、采光井、架体开口处等部 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位 )提出详细的悬挑脚手搭 设要求,作出计算,绘制出节点详图,指导施工。 2. 悬挑脚手架专项方案 (包括计算 )成文后,必须报送公司技术部、安保部等相关部门审核批准。 3. 悬挑脚手架若采用租赁形式或由专业施工单位进行脚手架搭设施工的,其施工方案及计算书须报送监理单位或发包单位技术复审。 三、目标: 1. 通过控制,达到施工方案的进一步细化,防止悬挑脚手出现不完善,甚至隐患,达 到确保安全施工的目的。 2. 悬挑脚手架搭设方案的制定,必须符合 JGJ59— 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沪 建安质监 (2020)第 003 号文件《悬挑式 脚手架安全管理细则》。 第六章 电梯井内设置安全保护设施指导书 一、范围对象: 本方案适用于施工现场结构施工阶段及电梯安装阶段,电梯井内安全防护设施 的设置。 二、管理、技术控制措施: 1.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时应充分考虑电梯井施工形式及采取的相应安全防护措施。 2. 电梯井内安全设施的搭设、拆除及垃圾清除,均要进行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交底,不得安排夜间施工。 3. 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电梯井施工宜采用井内脚手架方案。 3. 1 电梯井内结构阶段作业时,在电梯井内搭设钢管脚手架。 脚手架搭设按现行落地钢管脚手架 的有关安全技术规定实施,如遇超高或特殊要求必须经计算而定;每隔 3. 6m,脚手架四周设置顶墙杆;脚手架的每排满铺脚手笆,每块笆必须四点绑扎,底笆外边缘距离井壁不得大于 150mm。 3. 2 电梯井内采用安全网防护,必须从电梯井基坑起每隔二层 (不大于 lorn)安装一道安全平网(还应考虑安装在相邻的楼层面的标高处 )。 安全平网四边与钢管绑扎固定平展,钢管与井壁固定点不少于 3 点。 3. 3 电梯井内搭设的脚手架荷载不得超过 200 公斤/ m’,脚手架上不得堆放材料。 3. 4 电梯井门口的防护采用角铁做框,高 1. 8m、 4X4cm,内用 4mm 钢丝网片,用 4 只 (4 点 ) 中国 3000 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膨胀螺丝固定在门洞两边墙体上,涂安全警示漆。 3. 5 安全网必须选用公司合格供应商产品,网眼不得大于 25mmX25mm。 4. 电梯井内及电梯井门口防护设施设置完毕后,组织技术、安全等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填写验收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 杂物清除与设施拆除: 5. 1 安排专人对电梯爿:内防护设施、及电梯井防护门进行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及时 清除脚手架或安全网内的垃圾。 5. 1. 1 脚手架杂物清除,必须从上而下, — 排排进行,杂物只许清至相近的楼层上堆 放,不准将上排的杂物翻倒到下面的脚手架上。 5. 1. 2 安全平网内垃圾的清除 . 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带。 自上而下一道道清除尽量用工具将网内的杂物钩出。 5. 2 脚手架与安全平网的拆除必须自上而下拆除。 拆除安全平网固定点时,先内壁,后左右两侧壁,再后拆除洞口壁;为防止拆除的安全平网坠落,另用绳将安全平网拉牢,待平网的扎点全部处理后,缓慢放到下一层楼面。 6. 电梯安装阶段井内的安全防护。 6. 1 安装电梯脚手架的搭设,由电梯安装单位自行解决;如委托我方搭设,必须办理相应手续;我方搭设完毕后,共同进行验收并 按移交手续进行移交。 6. 2 电梯井的门口的安全防护门应及时移交给电梯安装单位,办理移交协议书,明确移交范围及管理职责。 三、目标: 通过采用相应的管理和技术措施,有效的控制电梯井内务类作业安全隐患和事 故发生; 符合 JGJ59— 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第七章 模板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