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学院实习实验大纲内容摘要:

1. 预习实验内容,详细说明各种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 2. 认真整理试验数据。 比较各项试验数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3. 按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撰写实验报告。 4. 除完成规定任务外,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一些设计型、创新型实验的开发。 四、 考核方法 1. 组织纪律、出勤和实验态度考核。 2. 现场实验水平、调试水平的考核。 3. 实验报告的文字表达及数据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603401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时数: 8 学分数: 五、 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 试验 的目的是通过实验环节巩固和加深对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相关理论的理解, 使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从实验中熟悉各种继电器特性,掌握线路及变压器的常规保护的基本原理, 达到对学生进行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训练的目的。 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能拟定实验方法、实验步骤、测取数据,并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和提出问题,最后写出报告。 六、 实验项目 1. 常规继电器特性实验。 了解继电器基本分析 方法及其结构。 熟悉几种常用继电器的构成原理。 学会调整、测量电磁型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计算返回系数。 2. 输电线路电流、电压常规保护实验。 了解电磁式电流、电压保护的组成。 学习电力系统电流、电压保护中电流、电压、时间整定值的调整方法。 分析电力系统中运行方式变化对保护灵敏度的影响,三段式电流、电压保护动作配合的正确性。 3. 输电线路电流、电压微机保护实验。 学习电力系统中微机型电流电压保护时间和电流、电压整定值的调整方法。 了解电磁式保护与微机保护的区别。 熟悉三相一次重合闸与保护配合方式的特点。 4. 输电线路距离保护实验。 熟 悉阻抗继电器原理、特性及调整整定值方法。 掌握阻抗继电器在线路距离保护中的应用和实现方法以及与重合闸继电器的配合方式。 了解不同运行方式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5. 变压器差动保护实验。 熟悉变压器纵差保护的组成原理及整定值的调整方法。 了解差动保护制动特性的特点,观察差动保护制动特性上 A 点或 B 点大小的变化对保护灵敏度和保护避不平衡电流能力的影响。 七、 实验要求 1. 预习实验内容,详细说明各种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 2. 认真整理试验数据。 比较各项试验数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3. 按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撰写实验报告。 4. 除完成规定任务外,鼓励学生充分 利用现有资源,进行一些设计型、创新型实验的开发。 八、 考核方法 1. 组织纪律、出勤和实验态度考核。 2. 现场实验水平、调试水平的考核。 3. 实验报告的文字表达及数据分析。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603408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时数: 6 学分数: 九、 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 》 试验 的目的是通过实验环节巩固和加深对电力系统 励磁控制和准同期等 相关理论的理解, 使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从实验中掌握励磁系统控制原理和不 同励磁系统的特点, 达到对学生进行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训练的目的。 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能拟定实验方法、实验步骤、测取数据,并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和提出问题,最后写出报告。 十、 实验项目 1. 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实验。 加深理解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原理,掌握准同期并列条件,熟悉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过程。 掌握微机准同期控制器及模拟综合整步表的使用方法。 掌握 手动准同期、半自动准同期、全自动准同期的试验方法和准同期条件的整定方法。 2. 同步发动机励磁控制实验。 加深理解同步发电机励磁调节原理和励磁控制系统的基本任务。 了解自 并励磁方式和它励磁方式的特点。 掌握励磁调节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了解几种常用励磁限制器的作用。 包括同步发电机 起励实验(恒 UF、恒 IL、恒α、恒 Q 及四种控制方式的切换)、灭磁实验、伏赫限制实验、欠励限制实验、过励限制实验等。 十一、 实验要求 1. 预习实验内容,详细说明各种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 2. 认真整理试验数据。 比较各项试验数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3. 按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撰写实验报告。 4. 除完成规定任务外,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一些设计型、创新型实验的开发。 十二、 考核方法 1. 组织纪律、出勤和实验态度考核。 2. 现场实验水平、调试水平 的考核。 3. 实验报告的文字表达及数据分析。 《电能系统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603303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时数: 16 学分数: 十三、 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 电能系统基础 》 综合试验 的目的是通过实验环节巩固和加深对电力系统相关理论课程的理解,达到对学生进行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训练的目的。 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能拟定实验方法、实验步骤、测取数据,并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和提出问题,最后写出报告。 十四、 实验项目 1.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及负荷调整实验。 了解和掌握对称稳定情况下,输电 系统的网络结构和各种运行状态与运行参数值变化范围。 通过实验分析,掌握电力系统潮流分布的概念。 包括网络结构变化对系统潮流的影响、投切负荷对系统潮流的影响。 2. 电力系统潮流分析。 掌握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 PSASP)进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掌握 PSASP 的基本使用方法,掌握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各类节点的处理方法、潮流调节的方法和结果的分析处理。 3. 电力系统故障运行实验。 了解和掌握不同短路故障,输电系统的电流、电压的变化。 通过实验分析,掌握电力系统短路的基本概念。 4. 电力系统故障分析。 掌握用电力系统分 析综合程序( PSASP)进行电力系统短路计算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掌握对称和不对称短路,简单和复杂故障的定义方法及求解故障相电流、故障后任意节点电压、支路电流的计算方法。 5. 电力系统实时监控实验。 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等功能。 了解和掌握微机监控试验台的操作方法。 掌握和了解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的概念和调节措施。 掌握和了解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和电压调整的概念和方法。 十五、 实验要求 1. 预习实验内容,详细说明各种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 2. 认真整理试验数据。 比较各项试验数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3. 按实验指 导书的要求撰写实验报告。 4. 除完成规定任务外,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一些设计型、创新型实验的开发。 十六、 考核方法 1. 组织纪律、出勤和实验态度考核。 2. 现场实验水平、调试水平的考核。 3. 实验报告的文字表达及数据分析。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实验学时: 32 学时 先修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汇 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 开课对象:大三学生 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 使学生巩固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基本 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微机硬件系统分析,微型计算机系统与 接口设计、编程以及开发应用的能力。 作为我系特色课程,本课程以“十六位微机教 学实验机”(以下简称实验机)为基础展开教 学。 整个学期贯穿 4 条线,一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基本 知识(以下简称“知识”);二是微型计算机 特别是在台式机中、在实验机中这些知识的实际运 用(即微机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三是 在实验机上手动操作,实现的简单接口功能(以下简称“动手 ”);四是以一个能够在实验机上运行的比较 完整的程序为例,引导学生自己编程实现较复杂功能(以下简称 “编程”)。 “动手”部分也就是本门课程的基本实验技能 ,而“编程 ”部分也就是本课程的课程设计。 本课程围绕实验机展开教学,教师讲课重点在 “原理”、“编程”。 由于学生对于“编程” 接受能力比对“原理”的理解快些,在安排教学时应当“ 编程”在前、“原理”在后。 本课程学生学法:学生应该在根据教学进度课 前预习“知识”“原理”部分,阅读教材相应 章节、研究网上公布的实验机相应部分原理图、原理说 明,把遇到的问题及时询问教师或同学。 实验 课之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报告基本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 验目的要求、计划实验步骤等等。 上课应当积 极思考、做好笔记。 课后要花大量时间编写程序,除了完成 教师给出的 题目外,还应该自己提出一些目标,编程完成。 在实验课上,应当熟练掌握“动手”部分技能 ,认真想办法调试程序,编写的程序必须调试 成功,不可以未完成调试就放弃。 实 验结束后一周内交上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微机原理与应用 学时数: 48 学时 授课对象: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物理 内容提要: 系统介绍 Intel8086/8088 系列微机的基本原理,微机结构、存储器、接口电路、输入 /输出控制、中 断控制、寻址方式,指令系统和程序设计。 考核方式: 考试 使用教材: 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 编 者: 杨素行 序 号 实 验 名 称 实验室 名称 学时数 必开 选开 每套仪器人数 目 的 要 求 1 熟悉 DEBUG 计算机实验 室 2 必开 1 熟悉用调试程序 DEBUG 建立、修改、调试汇编程序 2 初级程序的编写与调试 计算机实验 室 2 必开 1 熟悉指令系统,掌握用加法指令实现二进制的乘法 3 分支和循环程序练习 计算机实验 室 2 必开 1 学会编写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的汇编程序; 掌握程序中字符串输出显示的方法。 4 二个数相乘的实验 计算机实验 室 2 必开 1 掌握乘法指令和循环指令的用法 5 8253 计数器 /定时器的实验 计算机实验 室 2 必开 1 学会通过 62 芯总线、驱动器、译码器等,在 PC/XT 机外扩展新的芯片; 掌握 8253 定时器的编程原理、用示波器观察不同模式下的波形 6 8255A 并行口的实验(一) 计算机实验 室 2 必开 1 掌握 8255A 编程原理; 了解键盘结构,学会读取探险键的方法。 7 8255A 并行口的实验(二) 计算机实验 室 2 必开 1 掌握通过 8255A 并行传输数据的方法,以及控制 LED 发光二极管的亮灭。 8 8255A 并行口的实验(三) 计算机实2 必开 1 掌握通过 8255A并行口读取开关数据的方法 验 室 9 8251A 串行口的实验 计算机实验 室 2 必开 1 了解串行通信的一般原理和8251A 的工作原理; 初步了解 RS— 232 串行接口标准及与 TTL 电路的连接方法。 10 8259A 中断控制器实验 计算机实验 室 2 必开 1 掌握 8259A 中断控制器工作原理,熟悉实验中涉及到的中断屏蔽寄存器 IMR和中断服务寄存器 ISR 等的使用方法; 学会中断处理程序的编写。 11 DMA 实验 计算机实验 室 2 必开 1 掌握 DMA 工作方式的设 置和 DMA 控制器 8237A— 5 的编程使用方法; 掌握如何在 PC 机工作环境下进行 DMA方式的数据传送。 微特电机及系统实验大纲 所属课程名称:微特电机及系统 英文名称: Micromotors and Systems 所属课程编号: 面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课程总学时: 48 ;实验学时 10 ; 课程学分: 3 本大纲主撰人:程明 ( Tel: 83794152 Email: ) 一、 实验目 的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加深对主要种类微特电机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和主要用途等的理解,掌握微特电机主要特性的实验测试方法、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锻炼学生对实验数据、结果和误差等的分析能力,提高实验报告撰写水平。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一些设计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