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制度基本知识概述内容摘要:
制度,其实施范围开始在 100人以上的国营、公私合营、私营和合作经营的工厂、矿场及附属单位实行。 1953 年扩大到工厂、矿场和交通事业的基本单位和国营建筑公司等。 改革前社会保险的实施范围仅在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部分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中实行。 区县以下城乡集体企业、三资企业的职工、城镇个体劳动者、临时工等人的保险基本没 有建立。 当时农村劳动者保险问题还是个空白点。 对于一个具体国家或地区来讲,社会保障的保障范围到底应包括哪些社会成员取决于以下诸种因素:即国家财政、企业财务及个人负担的能力、工业化发展程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否、社会保障部门自身管理水平高低、社会制度和现代文明的发展快慢等。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之初,保障范围比较小,一般限于城市。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步在扩大。 再从目前来看:经济发达国家一般都实行了广泛的社会保障,无论是生活在城市或者在农村,都可以享受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障 计划的项目。 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能力的制约,社会保险范围一般只限于城市,有的甚至只限于首都或主要大城市才实施社会保险,受保人员也只限于国家公务员、 10 军人、城市的工商企业雇员。 九保险项目来看:发达国家目前已建立了对社会成员的生、老、病、死、伤、失业等方面提供保障的所有项目,而发展中国家只有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等项目。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 尽管当代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类型不同,但却显示出这样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规律: 依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 在现代社会里,社会保障是由 政府管理的一项社会事务,政府本身就是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重要主体。 社会保障法律所调整的是利益冲突关系,经营者为追求利润,降低人工成本,不会主动为社会保障基金增加投入,而社会成员为了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又要求实现社会公平。 国家应当而且也能够主动地利用对社会的干预手段,通过立法,调整利益冲突,建立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从“家庭自我保障”和“慈善救济”发展到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正是各国政府运用法津手段强制推行的结果。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与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所确定的社会保障对象、项目、待遇水平,无一不受到本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与影响。 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都随着本国经济的发展,呈现出社会保障范围由窄到宽、项目由少到多、标准由低到高的共同特点。 例如,德国于 1883 年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时,其保障对象仅为工商业和手工业工人,直到 1957 年,农业工人才被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 美国从 1935年公布《社会保险法案》以后,到 1950 年才通过立法确定了养老保险待遇标准。 从 1950 年到 1998 年,美国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此标准先后修改了 32次,养老保险待遇 水平不断提高。 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新加坡经济衰退, 1998 年 11 月24 日,新加坡政府宣布从 1999 年 1 月起在两年内把雇主向国家缴纳的养老抚恤基金的缴款数额由工人工资的 20%下降到 10%,工人和政府官员的薪水削减 5%8%。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和模式选择,具有鲜明的国情特点。 丛观当今世界各国的保障制度,虽然内容非常广泛,但在内容和模式的选择上都有自已的重点,同时重点内容的选择又离不开各自的国情特点。 例如,人口进入老龄化以后,出生率下降,引起政府和社会的不安,就加强家庭补贴的立法,以鼓励生育。 在一定时期 内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就加强失业保险的立法。 一些国家还针对离婚率增高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增加了对单亲家庭的补贴和对非婚生子女的补贴等等。 在一些妇女主要从事家务劳动,男子是家庭主要生活来源的国家,社会保障法中则加强了寡妇补贴等。 各国根据自已的需要,在社会保障法中还有一些特殊类别或特殊项目的规定。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与调整。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 要求各国积极参加国际经济合作,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处理双边甚至多边的国际经济关系,要求各国的法律作 出相应的调整。 例如,劳动力的跨国流动,必须带来劳动者在就业、养老、失业、医疗等方面的社会保障问题,需要通过调整社会保障制度加以解决。 近年来,许多国家如德国、法国、美国、意大利、瑞士等,已经采取了互相签订双边协议的办法,解决两国劳动者在对方国家就业遇到的社会保障问题。 11 德国、美国和韩国也对中国提出了类似的问题,要求中国在这些国家设立的公司为其员工参加所在国的社会保险。 还有的国家为了增强本国对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其他国家的经济竞争力,采取了削减本国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的做法。 四、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社 会保障制度对于实现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它在社会进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概括起来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历史进步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经济发展阶段,而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保护劳动力的再生产和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所形成的优胜劣汰,必然会造成部分劳动者被迫退出劳动岗位,从而使其本人和家庭因失去收入而陷于生存危机;社会保障通过提供各种帮助使这部分社会成员获得基本的物质资料, 维持基本生活水平,从而使劳动力的再生产成为可能。 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劳动力合理流动机制,社会保障通过建立全社会统一的保障网络,打破了劳动者自我保障或单位保障的局限,使劳动者在更换劳动岗位和迁徙时没有后顾之忧,促进了劳动力合理流动与合理配置。 可以说,社会保障具有调节市场经济中供求关系的蓄水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平抑经济过热或过冷的现象,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社会保障不能被简单地看做是国家的一种负担,而且该把这看做是为了在经济中使生产能力、效率和动力保持高水平的一种手段。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公平的“调节器” 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稳定发展的客观需要。 社会公平体现在经济利益方面主要是社会成员之间没有过分悬殊的贫富差别,即所谓“不患贫,患不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机制与竞争机制相联系,必然形成社会成员之间在收入配方面的不均等,甚至收入差距十分悬殊,强者成为富翁,弱者陷于困境。 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政府必须对社会经济进行干预,通过提供社会保障措施和对社会成员的收入进行必要的再分配调节,将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适当转移给另一部分缺少收入的社会成员,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 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 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期“安全网” 没有社会的稳定,就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社会保障正是社会稳定的重要防线。 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安全体系,它通过对没有生活来源者、贫困者、遭遇不幸者和工薪劳动者在失业劳动能力或工作和岗位后,给予救助,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通过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消除社会成员的不安全感,以维护社会稳定。 因此,社会保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网” 和“减震器”。 五、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价标准 衡量各国社会保障体制模式的优劣 ,在一般情况下是一个不好解决的复杂问题。 它既包括经济制度,还包括外部的政治、社会、文化、历史传统及风俗习惯等因素,各国所奉行的政策 12 对它也有很大的影响。 社会保险制度的评价标准:一是社会保障制度运行对经济增长或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二是社会保障制度运行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即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关系的一至性或偏离性;三是社会保障制度运行对稳定性的作用(包括社会稳定、经济周期性稳定、通货膨胀、失业等);四是社会保障制度运行对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的影响程度。 现将它们条述于后: (一)社会保障制度运行对经济增长或生产力发展的 影响 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经济实力是发展一切事业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 社会保障基金无论是来源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还应来源于再次分配,都是源于国民总收入的一部分。 社会保障基金的多少,直接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 社会保障超前或水平太高,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制约经济发展;社会保障滞后,劳动者遭遇的风险待遇不能及时解决,则会挫伤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相反,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也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如福利国家实行高福利、高消费,结果是带来高税收、高财政赤字、高通货膨 胀,会影响企业主投资和居民储蓄的积极性,最终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 (二)社会保障制度运行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经系 所谓“公平,是指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的公正、公平、合理均等化;所谓“效率”,则意味着资源的最佳有效配置。 从增进福利来说,一个社会既要保证公平,通过公平分配起到调节各阶层收入,避免贫富差距过于悬殊;又应追求效率,即通过公平分配以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或是在优先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兼顾社会公平、或是通过公平分配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使两者相互并进。 但在贯彻过程中,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有时也会 发生矛盾,如福利国家的高福利待遇或采取的绝对平均主义不但牺牲效率,而且使制度缺乏竞争,并助长了劳动者的隋性和依赖性;再如一些发展中国家强调经济效率而又缺乏起码的公平保障,出现了两极分化。 (三)社会保障制度运行对社会、经济待方面稳定性的作用 “稳定”是一个广泛的社会概念。 这里所指的是积极动态中的稳定,即是矛盾运动中的稳定,在不断进步发展中的稳定,在不断改革调整中的稳定。 其中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理论的和社会成员人心的诸种稳定。 经济稳定是基础,是指经济增长不发生大的波动,维持可接受的失业率和避免过度的周期性 的通货膨胀。 政治稳定是保证,当以思想理论稳定为前提,人心稳定为核心。 四个领域里的稳定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社会稳定的有机体系。 因此,各国社会保障制度运行对社会稳定影响的比较是衡量一种制度功能优劣的重要标志,并通过它对社会稳定程度的分析,来揭示某一制度差异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作用。 在社会保障这一问题上,有时人们常在物质利益上考虑得比较多,而忽视了心理上安定的需要。 人们在生理上对生存的需求和心理上以安全的需求往往是并存的。 社会保障通过对人们的基本生活的保障,满足了被保险者适度经济利益的需求和心理上的需求。 所 以,社会保障在维护社会安全方面负有特殊的使命。 (四)社会保障在运行过程中对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影响的程度 13 社会保障作为“调节器”在经济运行周期性的波动中,通常能起到自动地调整社会总需求达到平衡的作用;又能合理地调节收入差距与消灭贫困方面的作用。 在这两种作用中,前者是通过社会保障基金的征集和支付实现的;后者是采取所谓“转移性”的支出来保证的,即是以采取累进税、负所得税、支付最高与最低限额待遇的规定来实现的。 所以,社会保障在运动过程中对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是作为制度对保障收入再分配的比较标准,据以 能揭示不同体制下的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收入公平性方面的差距及其产生的原因。 总结这些经验和摸清这些状况,便可窥测一定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影响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会达到了怎样的程度。 第三章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 一、主要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 世界各国由于社会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状况、价值取向、法律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社会保障的项目内容体系各有差异。 有的国家社会保障项目非常庞大,包括十几种甚至上百种,项目内容体系也各不相同。 但概括起来,一般包括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互助和优抚安置等几大内容体系。 社会保障 体系,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社会成员给予物质帮助所采取的各种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各项社会保障子系统的总和。 易言之,也就是由各项社会保障子系统所构成的社会保障整体。 社会保障自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建立已经有 100 多年的历史了。 在这期间,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社会保障从萌芽、成长、壮大,直到发展成为独立的社会保障体系,变成各国社会政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各国社会保障体制的内容都是自成体系的,即根据各国的国情、经验、需求和传统来确定,并加以划分组合的。 但各国对其组成部分的划分并不是一样的。 (一)日本社会保障体系可分为四 部分: 社会保险,其中包括年金制度、医疗保险、工业伤害保险和雇佣保险等; 社会福利,包括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和老人福利等; 国家救济和公共卫生; 九年义务教育等。 (二)英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由三部分组成 社会保险,其中包括退休津贴、病假和丧失工作能力津贴、失业津贴、产假津贴、遗属津贴和死亡津贴等; 社会救助,包括失业救助、老龄救助和低收入家庭救助; 国民保健服务、个人生活的社会照顾等。 (三)瑞典是长期奉行民主社会主义政策的典型“福利国家”,被奉为世界福利国家的橱窗和楷模。 其社会 保障体系项目繁杂,归纳起来由五部分组成: 社会保险,其中包括老年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社会救助,包括失业救助、残疾人救助等; 14 免费教育; 家庭福利津贴,包括生育福利津贴、低收入家庭津贴、住房津贴、儿童津贴等。 各类职业培训。 (四)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由四部分组成: 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基金、残疾金保险、疾病保险和病假疗养保险、失业保险、工伤和职业病保险等; 社会救助,包括对失业救济、病人和残疾人以及老人的救济等; 社会补贴,包括儿童补贴、休假补贴及住院补贴等; 九年 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制度基本知识概述
相关推荐
内墙板头 的体积,不扣除梁头、梁垫、外墙板头、檩头、垫木、木楞头、沿椽木、木砖、门窗走头、砖砌体内的加固钢筋、木筋、铁件、钢管及每个面积在 ,突出墙面的窗台虎头砖、压顶线、山墙泛水、烟囱根、门窗套及三皮砖以内的腰线、挑檐等体积亦不增加。 、三皮砖以上的腰线和挑檐等体积,并入墙身体积内计算。 、通风道按其外形体积计算,并入所依附的墙体积内,不扣除每个横截面在,但孔洞内的抹灰工程量亦不增加。
道 公民群防群控的意识 还不够强,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动参与群防、群控、群治的积极性不够高;有的单位和部分居民防范意识较差,入室盗窃、行人物品被抢被劫案件时有发生。 财力物力投入还不够。 目前, 我街道 治安视频监控仍存有盲点和空白地带;部分要害部位的高科技防范设施尚未配套;有部分特种行业单位和 居民 小 区防控设施还不够完善
而造成涉 3 稳重大问题的,视情节追究主要领导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查究责任。 三 、 制定机制, 分级负责 经区委主要领导同意,由党政两办联合下发了 《南岔区建立社会稳定形势分析研判工作机制》、 《南岔区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操作制度》,下发到各党委、总支、 支部,区委各部委办,各党组,各党工委,行政各科局委办。 《制度》中,明确了乡、镇、街道办事处、机关
长篇累牍 汗流夹背 D、鞭长莫及 名门旺族 刚愎自用 心猿意马 二、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分别是 A、竖立 树立 交纳 缴械 B、尤物 犹豫 发泄 流泄 C、申请 伸张 功绩 古迹 D、画像 意像 订货 定额 A、作弊 弊端 隐蔽 民生凋敝 B、词典 修辞 楚辞 义正辞言 C、鱼民 渔业 鱼场 鱼龙混杂 D、园林 圆形 圆满 字正腔圆 A、赌博 通缉 摧枯拉朽 大言不惭 B、妨碍 谛听
审定设计文件属于项目决策管理层准备阶段的内容。 参见教材 P11。 【答疑编号 17469】 【该题针对 “ 项目管理层次与工程咨询 ” 知识点进行考核】 40. 【 正确答案 】 B 【 答案解析 】 本题考查的是项目管理层管理。 从管理层次上划分,可以把项目划分 为项目决策管理和项目执行管理两个层次。 前者主要是指项目投资者、贷款银行以及其他的资金来源提供者等对项目的管理。
切割机 ZX50 2台 福建 2020 电焊机 STC20 3台 福建 2020 20 砼喷射机 PZ7型 3台 上海 2020 强制式搅拌机 空气压缩机 KEB9 3台 广东 2020 55 9m3/min 空气压缩机 KEB12 1台 广东 2020 75 洗井 12m3/min 砼搅拌机 JZC350A 2台 河南 2020 11 潜水泵 8台 上海 2020 冲孔桩机 JKL10 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