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技术基础(第3版)课后答案陆绮荣内容摘要:
VM精密程度的一个基本参数。 所谓位数是指能显示 0~9共十个完整数码的显示器的位数。 ( 2)量程的范围 DVM的量程范围包括基本量程和扩展量程。 基本量程是测量误差最小的量程,它不经过衰减和放大器;扩展量程是采用输入衰减器和放大器来完成的,它的测量精度比基本量程的测量精度降低。 ( 3)超量程能力 超量程能力是 DVM的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1/2位和基本量程结合起来,可说明 DVM是否具有超量程能力 2.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 DVM 能够显示的被测电压的最小变化值,即显示器末位跳动一个数字所需的电压值。 3.测量速率 测量速率是指每秒钟对被测电压的测量次数,或一次测量全过程所需的时间。 4.输入特性 输入特性包括输入阻抗和零电流两个指标。 直流测量时, DVM输入阻抗用 iR 表示。 量程不同, iR 也有差别 ,一般在 10MΩ ~1000 MΩ之间。 交流测量时, DVM 输入阻抗用 iR 和输入电容 iC 的并联值表示,一般 iC 在几十至几百皮法之间。 5.抗干扰能力 DVM的干扰分为共模干扰和串模干扰两种。 仪器中采用共模抑制比和串模抑制比来表示DVM的抗干扰能力。 一般共模干扰抑制比为( 80~150) dB;串模抑制比为( 50~90) dB。 6.固有误差和工作误差 DVM的固有测量误差主要是读数误差和满度 误差,通常用测量的绝对误差表示。 图 数字多用表的框图 VDC K IDC变换器 Ω DC变换器 数字电压表 ACDC变换器 VAC I Ω 13 )( mx UUU %% (515) 工作误差指在额定条件下的误差,通常也以绝对值形式给出。 5. 10 直流电压的测量方案有哪些。 答: 直流电压的测量一般可采用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两种。 可用数字式万用表、模拟式万用表、电子电压表、示波器等设备运用零示法、微安法等测量直流电压。 5. 11 交流电压的测量方案有哪些。 答: 交流电压的测量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一定内阻的交流信号源,另一类是电路中 任意一点对地的交流电压。 交流电压的常用测量方法有电压表法和示波器法。 5. 12 甲、乙两台 DVM,甲的显示器显示的最大值为 9999,乙为 19999,问: ( 1)它们各是几位的 DVM,是否有超量程能力。 ( 2)若乙的最小量程为 200mV,其分辨率为多少。 ( 3)若乙的固有误差为 )%%( mx UUU ,分别用 2V 和 20V 档测量VUx 电压时,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各为多少。 答: ( 1) 超量程能力是 DVM的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1/2位和基本量程结合起来 ,可说明 DVM是否具有超量程能力。 甲是 4位 DVM,无超量程能力;乙为 4 位半 DVM,可能具有超量程能力。 ( 2)乙的分辨率指 其末位跳动 177。 1所需的输入电压,所以其分辨率为。 ( 3)用 2V挡测量 绝对误差 )%%( mx UUU V1 1 )2%%( 相对误差 %%%100 UUx 用 20V挡测量 绝对误差 )%%( mx UUU V4 7 )20%%( 相对误差 %%%100 UUx 第 6章习题 6. 1 目前常用的测频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答: 目前常用的 频率测量方法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直接法和比对法两大类。 ( 1)直接法 是指直接利用电路的某种频率响应特性来测量频率的方法。 电桥法和谐振法是这类测量方法的典型代表。 直接法常常通过数学模型先求出频率表达式,然后利用频率与其它已知参 14 数的关系测量频率。 如谐振法测频,就是将被测信号加到谐振电路上,然后根椐电路对信号发生谐振时频率与电路的参数关系 LCf x 2/1 ,由电路参数 L、 C的值确定被测频率。 ( 2)比对法 是利用标准频率与被测频率进行比较来测量频率。 其测量准确度主要取决于标准频率的准确度。 拍频法、外差法及计数器测频法是这类测量方法的典型代表。 尤其利用电子 计数器测量频率和时间,具有测量精度高、速度快、操作简单、可直接显示数字、便于与计算机结合实现测量过程自动化等优点,是目前最好的测频方法。 6. 2 通用电子计数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画出其组成框图。 答: 电子计数器一般由输入通道、计数器、逻辑控制、显示器及驱动等电路 构成。 6. 3 测频误差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 什么叫量化误差。 使用电子计数器时,怎样减小量化误差。 答: 电子计数器测频是采用间接测量方式进行的,即在某个已知的标准时间间隔内,测出被测信号重复的次数 N,然后由公式计算出频率。 其误差主要 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计数的相对误差,也叫量化误差;二是 闸门开启时间 的相对误差。 按最坏结果考虑,频率测量的公式误差应是两种误差之和。 量化误差 是 利用电子计数器测量频率 ,测量 实质是已知的时间内累计脉冲个数 , 是一个量化过程 , 这种计数只能对整个脉冲进行计数 , 它不能 测出半个脉冲 , 即量化的最小单位是数码的一个字。 量化误差的极限范围是 177。 1个字,无论计数值是多少,量化误差的最大值都是 1 一个字,也就是说量化误差的绝对误差 1N。 因此,有时又把这种误差称为“ 1个字误差”,简称“ 1 误差。 ” 这种测量误差是仪器所固有的 , 是量化过程带来的。 当被测量信号频率一定时 , 主门开启的时间越长 , 量化的相对误差越小 , 当主门开启时 间一定时 ,提高被测量信号的频率 , 也可减小量化误差的影响。 6. 4 测量周期误差由哪几部分组成。 什么叫触发误差。 测量周期时,如何减小触发误差的影响。 答: 电子计数器测量周期也是采用间接测量方式进行的, 与测频误差的分析类似,测周误差也由两项组成,一是量化误差,二是时标信号相对误差。 测周时 输入信号受到噪声干扰,也会产生噪声干扰误差,这是一种随机误差,也称为触发误差。 触发误差是指在测量周期时,由于输入信号中的干扰噪声影响,使输入信号经触发器整形后,所形成的门控脉冲时间间隔与信号的周期产生了差异而产生的误差, 触发 误差与被测信号的信噪比有关 , 信噪比越高 , 放大 整形 主门 门控信号 ST 被测信号 晶体振荡 分频电路 计数 译码 显示 逻辑 控制 Tx 图 电子计数器组成框图 15 触发误差就越小 , 测量越准确。 6. 5 使用电子计数器测量频率时,如何选择闸门时间。 答: 电子计数器测量频率时, 当被测信号频率一定时,主门开启时间越长, 量化的相对误差就越小。 所以在不使计数器产生溢出的前提,扩大主门的开启时间 Ts,可以减少量化误差的影响。 但主门时间越长测量时间就越长,所以两者应该兼顾。 6. 6 使用电子计数器测量周期时,如何选择周期倍乘。 答: 电子计数器测量周期时, “周期倍乘”后再进行周期测量,其测量精确度大为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所乘倍数 k 要受到仪 器显示位数等的限制。 6. 7 欲用电子计数器测量 =200HZ 的信号频率,采用测频(闸门时间为 1s)和测周(时标为 s)两种方案,试比较这两种方法由177。 1误差所引起的测量误差。 答: ① 测频时,量化误差为 31051200 11 sx TfNN ② 测周时,量化误差为 37 102102020 cxcx fffTNN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测周方法的误差小些。 6. 8 使用电子计数器测量相位差、脉冲宽度时,如何选择触发极性。 答: 电子计数器测量相位差、脉冲宽度时时通常是 测量两个正弦波上两个相应点之间的时间间隔,触发极性可以取“ +”,也可以取“ ”,根据测量方便进行选择。 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可利用两个通道的触发源选择开关,第一次设置为“ +”,信号由负到正通过零点,测得 T1;第二次设置为“ ”,信号由正到负通过零点,测得 T2;两次测量结果取平均值。 6. 9 欲测量一个 =1MHZ的石英振荡器,要求测量准确度优于177。 1 106,在下列几种方案中,哪种是正确的,为什么。 ( 1) 选用 E312型通用计数器(≤177。 1 106),闸门时间置于 1s。 ( 2) 选用 E323型通用计数器(≤177。 1 107),闸门时间置于 1s。 ( 3) 通用计数器型号同上,闸门时间置于 10s。 答: 要看哪个方案正确,就是要比较哪种方案的测量准确度符合要求。 ( 1)选用 E312型通用计数器(≤177。 1 106),闸门时间置于 1s。 666 102)1011101 1(1 ccsxxxf f fTff f ( 2)选用 E323型通用计数器(≤177。 1 107),闸门时间置于 1s。 ( 3)通用计数器型号同上,闸门时间置于 10s。 776 102)10110101 1(1 ccsxxxf f fTff f 16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第 3种方法是正确的 ,它符合测量准确度的要求。 6. 10 利用频率倍增方法,可提高测量准确度,设被测频率源的标称频率为 =1MHZ,闸门时间置于 1s,欲把177。 1误差产生的测频误差减少到 1 1011,试问倍增系数应为多少。 答: 倍增前 量化误差为 66 1011101 11 sx TfNN 倍增系数为 5116 10101 101 M 6. 11 利用下述哪种测量方案的测量误差最小。 ( 1) 测频,闸门时间 1s。 ( 2) 测周,时标 100μ s。 ( 3) 周期倍乘, N=1000。 答: 对于一 确定频率 f,可以根据中界频率进行判断。 HzTf c 46 10410100 11 中界频率 HzTff sc 202020440 若题目中给定的被测频率低于中界频率,则采用测周法比测频法误差小,若先经过“周期倍乘”,再进行周期测量则误差最小。 第 7章习题 7. 1 低频信号源中的主振器常用哪些电路。 为什么不用 LC正弦振荡器直接产生低频正弦振荡。 答: 低频信号源中的主振器 一般由 RC 振荡电路或差频式振荡电路组成。 相对来说采用 RC振荡电路或差频式振荡电路比 LC 振荡电路简单,调节方便。 7. 2 画出文氏桥 RC振荡器的基本构成框图,叙述正反馈桥臂的起振条件和负反馈桥臂的稳幅原理。 答: 图 fo R2 C2 R4 + A C1 R1 R3 17 图 为 文氏电桥振荡器的原理框图。 R C R C2 组成 RC 选频网络,可改变振荡器的频率; R R4组成负反馈臂,可自动稳幅。 在RCff 2 10 时,输入信号经 RC 选频网络传输到 运算放大器。 同相端的电压与运算放大器的反馈网络形成的电压同相,即有 0f 和 nfa 2。 这样,放大 器和 RC选频网络组成的电路刚好组成正反馈系统,满足振荡的相位条件,因而有可能振荡。 此时,反馈系数 F=1/3,因此只要后接的二级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A 3V ,那么就满足了振荡器起振的幅值条件 AVF≥ 1,可以维持频率RCff 2 10 时的等幅正弦振荡。 实际电路中,其中 R3是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在振荡器的起振阶段,由于温度低, R3 的阻值较大,负反馈系数小,使负反溃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大于 3,RCf 2 1的信 号产生增幅振荡。 随着该信号的增大,流过 R3 的电流增大,从而使 R3 的温度升高,阻值下降,反馈深度加深,负反馈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减小,只要 R R4选择恰当,最后将达到稳定的等幅正弦振荡。 当电路进入稳定的等幅振荡之后,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输出 电压增大时,由于 0V 直接接在 R R4的串联电路中,从而使流过 R3的电流增大, R3减小也会使负反馈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下降,令输出电压减小,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 7. 3 高频信号发生器主要由哪些电路组成。 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答: 高频信号发生器组成的基本框图如图。 主要包括主振级、缓冲。电子测量技术基础(第3版)课后答案陆绮荣
相关推荐
PN 结能带与接触电势差: 在热平衡条件下,结 区有统一的 EF;在远离结区的部位, EC、 EF、 Eν之间的关系与结形成前状态相同。 从能带图看, N 型、 P 型半导体单独存在时, EFN 与 EFP 有一定差值。 当 N型与 P 型两者紧密接触时,电子要从费米能级高的一方向费米能级低的一方流动,空穴流动的方向相反。 同时产生内建电场,内建电场方向为从 N 区指向 P 区。
因为学习不能立见成效而慢慢消沉。 为了让学生树立信心和 学习斗志,我主要做了这些工作: 班会早会对学生进行成绩和程度的分析,正确看待自己所处在的学习上的位置,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开开心心的迎接每一天的学习生活。 个别谈心,这很重要,对于不同的学生挖掘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所做所想,这样会使教育能抓住切入点,教育才能有效果,从本学期来看的确收效很大。
)促成当事人和解并达成调解协议( 5)做好回访工作( 6)对调解和好的民间纠纷进行统计并存档保管。 使人民调解工作更加规范和严谨。 提升人民调解工作的层次,推进人民调解工作的民主进程,增强社区群众对人民调解的公信力和威望。 3.组织健全制度完善其次要求社区调解委员会规范公章、挂牌、制度、台帐、四统一。 社区调解委员会有调解委员会的公章,可行使独立的工作程序;调解员一律挂牌上岗,便于社区群众识别
O O 7L A M PMR4T R I G2C V o lt5Q3D I S7T H R6VCC8GND1VCC8GND17555C70. 01 μ FK1H L S 8L D C 6V220V 图 24 延时控制电路 延时控制电路的核心部分是 555 集成电路, 555 集成电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并且应用十分灵活的集成电路。 555 集成电路的引脚图和功能表如下图所示,集成电路共有 8个引脚
判断故障部位,熟练运用各种维修方法与技巧查找并排除故障;掌握常用维修工具和仪器设备的功能及使用方法;能熟练拆装实习用整机;能注意维修安全,并能正确填写维修报告。 注:电子整机维修实习中典型整机的选择应与《电子整机原理》课程所选内容一致。 26. 单片机应用综合实习 (90学时 ) 了解单片机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能说明单片机编程的一般方法,能熟练使用单片机开发系统
第四环表示误差(金色表示 5%,银色表示 10%,无色表示 20%——— 即只有三色环) 标称值 =有效数字 *倍率 +误差 五色环法 比四色环法多一位有效数字 图 十六,五色环电阻 误差环,红色: 2%;棕色: 1%;绿色: %;蓝色: %。 一般是 E4 E9E192 系列,称为精密电阻。 由于红、棕、绿、蓝与有效数字容易混淆,造成读数困难。 识读时注意五色环电阻的如下特点: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