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专业丙烯腈工艺车间设计毕业课程设计内容摘要:
2N 2HO AN HCN ACN ACL 2CO pC 25=( 129 .78 15+ 174 .16 66+ 396 .96 414 +5 434 .15 46+ 185 4 83+ 713 .19 74+ 96. 43 06+ 117 .98 93 +9 .20 43+355 .29 21) ( 76 0) =8 .91 10 kJ /Qh (c)蒸汽在塔内冷凝放热 3Q 蒸 汽 在 塔 内 的 冷 凝 量 = 进 塔 气 体 带 入 蒸 汽 出 口 气 带 出 蒸 汽==含 量 温 度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化工专业 毕业设计 13 蒸汽的冷凝热为 /kJ kg 53 4 7 9 . 1 6 2 2 4 6 . 6 1 0 .7 6 1 0 /Q k J h (d)有机物冷凝放热 4Q AN 的 冷 凝量 /kg h .其 冷 凝热为 615 /kJ kg ACN 的冷凝量 /kg h .其冷凝热为 728 /kJ kg HCN 的冷凝量 /kg h ,其冷凝热为 /kJ kg 4 0 . 2 1 5 3 6 1 5 0 . 1 4 3 5 7 2 8 0 . 1 1 4 8 8 7 8 . 6 3 3 7 . 7 4 /Q k J h (e)氨中和放热 5Q ; 每生成 1mol 硫酸铵放热 55 22 7. 80 10 00 27 3. 8 4. 60 10 /132Q k J h (f)硫酸稀释放热 6Q 硫酸的稀释热为 749kJ/ kg 56 74 9 18 0. 89 1. 35 10 /Q k J h (g)塔釜排放的废液带出热量 7Q 塔釜排放的废液中, 2HO与 4 2 4(NH ) SO 的摩尔比为 ,查氮肥设计手册得此组 成的硫酸铵水溶液比热容为 47 / ( )kJ kg K。 57 7 1 7 . 6 7 3 . 3 4 7 ( 8 0 0 ) 1 . 9 2 1 0 /Q k J h (h)新鲜吸收 剂 带 入 热 8Q 2430 93%C H SO 、 的比热容为 / ( )kJ kg K。 8 1 8 0 . 8 9 1 . 6 0 3 ( 3 0 0 ) 8 6 9 9 . 0 0 /Q k J h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化工专业 毕业设计 14 (i)求循环冷却器热负荷 9Q 因 操作温度不高,忽略热损失。 把有关数据代 入 热平衡方程: 6 5 5 555 92 . 5 3 1 0 1 0 . 7 6 1 0 3 3 7 . 7 4 4 . 6 0 1 0 1 . 3 5 1 0 8 6 9 9 . 0 04 . 6 0 1 0 1 . 9 2 1 0 Q 解得 69 3 .1 2 1 0 /Q kJ h (J)循环冷却器的冷却水用量 W 设循环冷却器循环水上水温度 32℃ ,排水温度 36℃ , 则冷却水量为 6 53 . 1 2 1 0 1 . 8 6 4 1 0 / 1 8 6 . 4 /4 . 1 8 4 ( 3 6 3 2 )W k g h t h E. 求循环液量 m 循环液流量受 入 塔 喷 淋液温度的限制。 70℃ 循环液的比热容为 68 / ( )kJ kg K,循环 液 与新鲜吸收液混合后的 喷 淋液比热容 64 / ( )kJ kg K。 设循环 液 流量为 m kg/h,循环冷却器出口循环液温度 t℃。 对新鲜暖收剂与循环 液 汇合处 (附图中 A 点 )列热平衡方程得: 3 . 3 6 8 9 2 6 7 ( 1 9 2 . 7 ) 3 . 3 6 4 7 0m t m (1) 对循环冷却器列热平衡得: 693 .3 4 7 8 1 3 .3 6 8 3 .5 6 1 0m m t Q (2) 联解式 (1)和 (2)得 88204 / kg htC 换热器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计算依据 进口气体 76℃ ,组成和流量与氨中和塔出口气相同 出口气体温度 40℃ ,操作压力。 (2)物料衡算 出口气体温度 40℃ , 40℃ 饱和蒸汽压力为 2 5 5 .3 2 7 .3 7 5HOp m m H g kP a 设出口气体中含有 X kmol/h 的蒸汽 ,根据分压定律有 : 11 5. 5 7. 37 537 1. 36 10 2. 78x x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化工专业 毕业设计 15 解得 1 5 .1 1 / 2 7 1 .9 9 /x k m o l h k g h 蒸汽的冷凝量为 1 8 5 0 .0 4 2 7 1 .9 9 1 5 7 8 .0 5 /k g h 因此得到换热器气体方 (壳方 )的物料平衡如下 (3)热衡算 A.换热器入口气体带入热 1Q (等于 氨 中和塔出口气体带出热 ) 51 10 /Q kJ h B. 蒸汽冷凝放出热 2Q : 40℃ 水汽化热为 2401 lkJ/ kE 62 15 78 .0 5 24 01 .1 3. 79 10 /Q k J h C.冷凝 液 带出热 3Q 53 1 5 7 8 . 0 5 4 . 1 8 4 ( 4 0 0 ) 2 . 6 4 1 0 /Q k J h D.出口气体带出热 4Q ; 出口气体各组分在 0~ 40℃ 的平均摩尔热容为 组分 36CH 38CH 2O 2N 2HO AN ACN HCN ACL 2CO pC 45( 9 61. 92 6 72. 38 12. 41 29. 46 194 .08 29. 29 15. 11 36. 75 13. 4663. 35 6 52. 09 7 62. 76 6 65. 61 7 38. 6 6) ( 40 0) 6 10 /Qk J h E.热 衡算求换热器热负荷 5Q 平衡方程: 1 2 3 4 5Q Q Q Q Q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化工专业 毕业设计 16 代入数据求得: 65 10 /Q kJ h 水吸收塔 物料衡算和热量衡 算 (1)计算依据 A.入塔气流量和组成与换热器出口相同。 B.入塔器温度 40℃ ,压力 112Kpa。 出塔气温度 10℃ ,压力 101Kpa C.入塔吸收液温度 5℃ D.出塔 AN 溶液中含 %( wt) (2)物料衡算 A.进塔物料(包括气体和凝水)的组成和流量与换热器出口相同 B.出塔干气含有 36CH 3 .0 9 / (1 2 9 .7 8 / )km ol h kg h、 38CH 3 .9 6 / (1 7 4 .1 6 / )km ol h kg h、 2O 1 2 .4 1 / ( 3 9 6 .9 6 / )km o l h kg h、 2N 1 9 4 .0 8 / ( 5 4 3 4 .1 5 / )km o l h kg h、 2CO 8 .0 7 / ( 3 5 5 .2 5 / )km ol h kg h 10℃ 水的饱和蒸汽压2 1228 ,HOp Pa ,总压为 101325Pa 出塔器中干气总量 =++++=出塔气中含有蒸汽的量按分压定律求得,计算如下: 1228 2 2 1 .6 1 2 .7 2 / 4 8 .9 4 /1 0 1 3 2 5 1 2 2 8 k m o l h k g h 出塔气总量为: 1 2 9 . 7 8 1 7 4 . 1 6 3 9 6 . 9 6 5 4 3 4 . 1 5 3 5 5 . 2 5 6 4 9 0 . 9 0 /k g h C.塔顶加入的吸收水量 ( a)出塔 AN 溶液总量 出塔 AN 溶液中, AN为 %( wt), AN 的量为 ,因此,出塔 AN 溶液总量为 ( b)塔顶加入的吸收水量 作水吸收塔的总质量衡算得: AN3 9 6 3 2 . 7 8 6 4 9 0 . 9 0 8 1 7 3 . 9 9 1 5 7 8 . 0 5 3 6 3 7 1 . 6 4 /k g h 入 塔 吸 收 液 量 塔 底 溶 液 量 出 塔 气 体 总 量 入 塔 气 量 凝 水 量 D.塔底 AN 溶液的组成和量 AN、 ACN、 HCN、 ACL 全部被水吸收,因为塔底 AN 溶液中的 AN、 CAN、 HCN、 ACL 的量与进塔气、液混合物相同, AN 溶液中的水量按全塔水平衡求出。 A N = + = 3 6 3 7 1 . 6 4 + 2 7 1 . 9 9 + 1 5 7 8 . 0 5 4 8 . 9 4 = 3 8 2 7 0 . 6 2 k g /h溶 液 中 的 水 塔 顶 加 入 水 进 塔 气 液 混 合 物 中 的 水 出 塔 气 带 出 的 水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化工专业 毕业设计 17 E 水吸收塔平衡如下: F. 检验前面关于 AN、 ACN、 ACL、 HCN 全部溶于水的假设的正确性 因 系统压力 小于 1Mpa, 气相可视为理想气体, AN、 ACN、 ACL、 HCN 的量相对于水 很小,故溶液为稀溶 液.系统服从亨利定律和分压定律。 压力和含量的关系为 l l lp Ex 或 i i ip Ex 塔底排出液的温度为 15℃( 见后面的热衡算 ) 查得 l5 ℃ 时 ACN、 HCN、 ACl.和 AN 的亨利系数 E 值为 4 18 18243333 8 810ACN E at m k PaH C N E at m k PaACL E m H g k PaAN E at m k Pa (a)AN 塔底 0 .0 5 2 1 1 2 5 .8 2ANp kP a * 810ANAN ANpx E 从以上计算可看出, 06 20 3AN ANxx,可见溶液未达饱和。 (b)丙烯醛 ACL 0 . 0 0 0 6 0 6 1 1 2 0 . 0 6 8A C Lp k P a * ACLpx E 塔底 ACL。 含量 *0 .0 0 0 0 7 2 3A C L A C Lxx,溶液未达饱和。 (c)乙腈 ACN 0 .0 0 9 1 1 2 1 .0 1 6A C Np kP a * ACNpx E 塔底 ACN 含量 * 01 08AC N AC Nxx,溶液未达饱和。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化工专业 毕业设计 18 (d)氢 氰酸 HCN 0 .0 1 7 1 1 2 1 .8 9 2H C Np kP a * 1824H C NH C N H C Npx E 塔底 HCN 含量 * CN H CNxx 从计算结果可知,在吸收塔的下部,对 HCN 的吸收推动 力为负值,但若吸收塔足够高,仍可 使塔顶出口 气体中 HCN 的含量达到要求。 (3)热量 衡算 A.入 塔气带 入 热 1Q。 各组分在 0~ 40℃ 的平均摩尔热容如下 组分 36CH 38CH 2O 2N 2HO AN ACN HCN ACL 2CO pC 15( 3 .0 9 6 1 .9 2 3 .9 6 7 2 .3 8 1 2 .4 1 2 9 .4 6 1 9 4 .0 8 2 9 .2 9 1 5 .1 1 3 6 .7 5 1 3 .4 66 3 .3 5 2 .3 6 5 2 .0 9 4 .3 7 6 2 .7 6 0 .1 6 6 5 .6 1 8 .0 7 3 8 .6 6 ) ( 4 0 0 )3 .4 7 1 0 /Qk J h B. 入 塔凝水带人热 2Q : 52 1 5 7 8 . 0 5 4 . 1 8 4 ( 4 0 0 ) 2 . 6 4 1 0 /Q k J h C. 出塔气带出热 3Q。化工专业丙烯腈工艺车间设计毕业课程设计
相关推荐
,避免了重复施工现象的发生 ,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 从开始,他又主要参与了省电力公司东门1#、2#、3#楼的建设工程,由于这几项工程是系统内的工程,我们的业主又是我们的上级领导,对住宅楼的质量要求更加严格。 学然后知不足,在这几项安装工程中,他所学的是电气专业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管道和暖 通的有关知识
适用于大、中型规模的污水处理厂。 2)漂白粉 优点:投加设备简单,价格便宜 缺点:除与液氯相同的缺点外,尚有投配量不准确,溶解剂调制不便,劳动强大。 适用于消毒要求不高或间断投加的小型污水处理厂。 3)臭氧 优点:消毒效率高,能有效的降解水中残留有机物 、色味等,污水温度、PH 值对消毒效果影响小,不产生难处理或积累性残余物。 缺点:投资大,成本高,设备管理复杂。 综上三种消 毒剂的比较
有新项目或者换老化的设备可以与我们合作。 经过我的不懈努力,目前已经和电力公司招标处处长、生计处主任、基建处主任建立了良好的前期关系。 并且和银川供电局、固原供电局、中卫供电局、吴忠供电局,局长与生计处的 顺利建立了友好前期关系。 现正进一步维护中。 同期进行着与各大设计院,化工企业、宝塔项目、电力行业、工业、煤碳业、建筑业等行业的电气专工及主任的关系建立与维护。
a:梁柱箍筋接头位置应交错布置; b:提前做好砂浆垫块,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c:板负弯矩筋应加马凳,将受力筋放置上部; d:施工下层楼层时,应预留出上层楼梯筋。 ( 4)钢筋焊接: 每批钢筋正式焊接之前,必须进行现场条件下钢筋焊接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 钢 筋焊接前,必须清除钢筋焊接部位的铁锈、熔渣、油污等;钢筋端部的扭曲、弯折应矫直或切除。 钢筋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图(见图 7)
联系电话 031182065589 手机 18031269836 填 报 人 李建强 联系电话 031182065589 手机 15373971061 所属行业 机械加工制造 技术需求 名 称 PLC 编程自动控制技术 技 术 需 求 详 细 描 述 我公司现正开发一种手套摘分机,该设备是由 PLC 监控、控制的一项技术,该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 技术需求:目前国内,涉及 PLC
事件夹卡:用于记录巡检时发生的事件及巡检点的情况 通讯座:传输巡检器内的数据到 巡逻管理系统软 件 内 标识牌:标识信巡检点的位置 夜光标签:用于在黑暗的地方指示巡检点,便于巡检员操作 系统拓扑结构图 组网示意图 巡检系统的使用示意图 系统工作原理 该系统基本原理是在需要巡检的线路上安装一系列代表不同点的智能卡,提前设置并下载到巡检器的技术参数和需要巡检的线路,巡检到相应的设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