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内容摘要:
9 1124 工程材料 B Engineering Material 36 4 10 1153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50 6 11 1160 工程热力学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50 6 12 1159 工程流体力学 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4 56 8 4/ 13 1475 计算机绘图 Computer Aided Drawing 1 8 16 1 14 1104 泵与风机 Pump amp。 Fan 2 30 2 /2 选 修 15 1083 控制工程基础 Fundamentals of Control Engineering 3 42 6 3/ 11 16 1426 微机原理及应用 Principle amp。 Application of Microc omputer 3 40 8 3 17 1348 热工测量原理及技术 Instrument for Thermal Engineering Measuring 2 30 2 /2 18 1042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Tolerance amp。 Technical Measurement 2 26 6 2 19 1755 液压与气压传动 Hydraulic amp。 Pneumatic Transmission 2 32 2 20 1756 电气与 PLC 技术 Electric and PLC Technology 3 42 6 3 21 2419 程序设计语言( C) Programming Language C 3 32 32 3 3 22 2228 程序设计语言( VB) Programming Language VB 3 32 32 3 23 1560 节能原理与技术 Theory and Techniques of Energy Saving 24 3 24 1485 新能源技术与应用 Technology amp。 Application of New Resources 24 25 1757 能源工程管理 Energy Project Management 24 26 1758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英语 Specialized English in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4 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46 表 91( 4)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序 号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 分 学时类型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应 选 学 分 授课 实验 实践 上机 一 二 三 四 1 2 3 4 5 6 7 8 专 业 课 模块Ⅰ 必修 1 1481 汽轮机原理 Principle of Steam Turbine 3 46 2 3/ 8 2 1282 锅炉原理 Principles of Boiler 3 46 2 /3 3 1351 热力发电厂 Thermal Power Plant 2 30 2 /2 模块Ⅱ 必修 1 1759 制冷原理与设备 Refrigeration Principle amp。 Equipment 3 46 2 3/ 8 2 1760 空调技术 Technology of Air Conditioning 3 46 2 3/ 3 1761 锅炉与锅炉房设备 Boiler and its Auxiliary Facilities 2 30 /2 模块Ⅰ 选修 1 1483 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 GasSteam Combined Cycle 2 32 2/ 6 2 1484 热工过程自动控制 Automatic Control for Thermal Process 2 32 2/ 3 1486 电气设备 Electrical Equipment 2 32 2 4 1762 单元机组集控运行 Central Controlled Operation of Unitized Sets 2 32 2/ 5 1763 热力系统及设备优化 Optimization of Thermal System and Equipment 2 32 2 模块Ⅱ 选修 1 1764 热泵技术 Technology of Heat Pump 2 32 2/ 6 2 1482 制冷压缩机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2 32 2 3 1765 制冷装置自动化 Automation of Refrigeration Machine 2 32 2 4 1766 采暖与通风 Heating amp。 Ventilation 2 30 2 2/ 5 1767 流体输配管网 Pipe Net for Fluid Supply 2 32 2/ 毕业应修学分 必修课总学分 101 19 11 8 0 180 选修课最低应选学分 39 2 1 6 6 8 0 实践环节应修学分 40 3 5 3 1 4 8 总 计 180 24 23 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47 表 92 热能与动力工程 专业 集中实践教学安排表 课程性质 序 号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分 学时 各学期周学时(周数)分配 应选学分 课 时 周 数 一 二 三 四 1 2 3 4 5 6 7 8 必 修 1 5163 军事训练 Military Exercise 2 2 2 31 2 1434 工程训练Ⅰ (基础训练 ) Engineering PracticeⅠ :(Basic Training)。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相关推荐
他课程 30%以上由企业兼职教师讲授的授课目标。 继续与沈阳重型集团合作,进一步完善“订单式联合培养”模式下的课程开发、教材建设、专兼师资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11 互补,形成比较成熟的校企合作“订单式联合培养”的新模式。 (二)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 ( 1)通过和沈阳重型集团、特变电集团、大陆激光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合作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企业需求
性 — 通过专利的路由热备份技术,在整个堆叠架构内实现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所有信息的冗余备份和无间断三层转发,极大的增强了堆叠架构的可靠性和性能,同时消除了单点故障,避免了业务中断。 分布性 — 通过分布式链路聚合技术,实现多条上行链路的负载分担和互为备份,从而提高整个网络架构的冗余性和链路资源的利用率。 完备的安全策略 当前的园区网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威胁和挑战,如何实现安全的接入控制
管理,为现场提供生产技术保证。 一是有重大操作及时驻扎现场,对所有操作及安全措施进行检查,发 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是认真做好设备运行分析,按时参加检修协调会、设备分析会,认真传达落实上级对设备管理的要求,并思考可靠的措施。 三是认真学习研究技改后的新设备,编制新的运行规程,积极开展现场技术讲课,保证新设备投入生 (使用请双击 此处 删除页眉文字) 专业好文档为您倾心 整理 ,谢谢使用 产
3 1440 230 D( U) 48 12 M115 3— 9w 1626 1230 360 E( W) 55 4 Ф 145 1740 1500 290 F( X) 59 4 M155 4— 9w 1721 1650 300 G( Y) 61 14 M140 4— 9w 1689 1500 282 K( L) 63 4 M115 3— 9w 1626 1230 345 高压内缸螺栓热紧伸长量
QU) c=F( MCp) c(Tf,oTs) 当 (Tf,oTs)≥△ (设定温差 )时, F=1,水泵工作;当≤△时, F=0 时,水泵停止工作。 根据前述公式,忽略管道热损,运用欧接数值积分法,可以预测水箱内水温 在一日之内的变化。 根据计算选用如下型号水泵: —— 太阳能强制循环泵 型号: PH123 流量: 6 立方 /小时、扬程: 7M 轴功率: 0. 5K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