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管道设备保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倍或敷设至非金属隔离垫处 3)立式设备和垂直管道的隔热层应从支撑件开始由下往上敷设。 4)保温成的厚度大于或等于 100mm,保冷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 80mm,应分层进行施工,各层的厚度宜接近。 如采用异种绝热制品,每种材料的厚度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5) 绝热层采用分层保温时,同层错缝,错缝距离不小于 100mm,上、下层压缝,压缝距离不小于 50mm。 层 间不得有缺肉现象,并应逐层捆扎。 6)绝热层的对接缝应进行严缝处理,保温缝隙不大于 5mm,保冷缝隙不大于 2mm. 7)绝热后外径等于或小于 600mm 的圆柱面设备和管道通常应采用预制绝热材料,且应: 第 18 页 共 44 页 施工组织设计 ① 按 300mm 的中心间距用 8铁丝捆扎。 ② 捆扎钢丝的端头应弯曲并压入到绝热材料内 ③ 在任何情况下,每段保温的捆扎钢丝不少于 2 道。 8)外径大于 610mm 的圆柱面设备及管道应采用斜形快、平快、弧形快或毡毯绝热。 且要求: ① 使用块状或弧状绝热制品时,应使端部接缝完全错开,最好能采用可使整个接缝数量减成最少的弯曲状快或弧形状快。 ② 曲面上用的绝热快必须尺寸合适,以消除表面与块状绝热之间的缝隙。 9)外径大于 610mm 时圆柱面的绝热应采用 19mm* 的不锈钢捆扎带以 封扣固定。 捆扎带或捆扎线的中心间距为 300mm. 10)管道端部,或有盲板的部位,应敷设绝热层,其厚度与该管道其他绝热层厚度相同,并应密封。 11)软质材料制品捆扎应松紧均匀,厚薄一致;经压缩后的容重必须 符合设计规定。 12) 水平管道绝热层的纵向接缝,不得布置在管道垂直中心线两侧 45176。 范围内。 对于大管径管道,当采用多块硬质成型 隔热制品时,绝热层的纵向接缝可不受此限制,但应偏离管道垂直中心线的位置。 13)保温间距设计有规定时,可按管束进行保温,否则均应单独进行保温。 第 19 页 共 44 页 施工组织设计 14)采用硬质绝热材料施工时,可按规定留设伸缩缝,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设备和管道的伸缩缝宽度: a. 公称直径大于 800mm 的设备或管道宜为 25mm b. 公称直径小于 800mm 的设备或管道宜为 20mm ② 立式设备或垂直管道应在支撑件下面留置伸缩缝 ③ 卧式设备在筒体上距切线 100~ 150mm 部位,均应留置一道伸缩缝 ④ 弯头两端的直管段上应各留置一道伸缩缝,公称直径大于 300mm 或温度在 400 度的高温管道还应在弯头中部架设一道伸缩缝。 П形伸缩节,在拐弯处也要设置伸缩缝 ⑤ 伸缩缝内应先清除杂物,然后按下列要求填充: a. 保温层的伸缩缝应选用大于或等于设计温度的软质材料填充严密。 b. 保冷层的伸缩缝可选用软质泡沫塑料条填充 严密,其外用不干胶带密封。 ⑥ 设计温度大于或等于 400℃的设备或管道保温和低温设备或管道保冷时,在其伸缩缝外边增设一层绝热层,其厚度与设备或管道本体的绝热层厚度相同,且与伸缩缝的搭接宽度不得小于 50mm; ⑦ 当绝热层为双层或多层时,其各层均应留置伸缩缝,且应错开,错开间距宜不小于 100mm. 15)设备上的铭牌不得覆盖,并应按下列要求: 第 20 页 共 44 页 施工组织设计 ① 铭牌有座架时,周边应防水密封。 ② 铭牌无座架时,应 将铭牌移至保护层外表面,或将铭牌处的隔热层切割成喇叭形开口,开口处应密封规整。 16)伴热管道的绝热采用软质材料时,应采取防止绝热材料堵塞传热通道的措施。 17)方形设备或管道,采用绝热制品敷设时,四角处的绝热层角缝应做成封盖式,不得形成垂直通缝。 管道和设备的主要施工方法: 1)管道的绝热 施工: : 管道采用软质绝热制品保温时,按下列要求施工: ① 软质制品宽度宜为 500mm~ 1000mm,下料长度宜为绝热层外径周长加 150mm~200mm。 ② 软质制品的敷设应紧贴管壁,环向接缝应对接紧密,纵向接缝搭接,压缝应严密; ③ 水平管道施工时,纵向接缝应符合下列规定: ⑪ 单层绝热层纵向接缝以及双层或多层绝热层的外层纵向接缝,应在水平中心线上、下 45176。 范围内,并应上口搭下口。 ⑫ 双层或多层绝热的里层绝热层纵向接缝,宜偏离垂直中心线,且应同层错缝,内 第 21 页 共 44 页 施工组织设计 外层压缝敷设。 ④ 双层或多层绝热层敷设时,环向接缝应外层压内层,内外层错缝,其错缝距离宜为保温材料的 1/2。 ⑤ 绝热层敷设后,应采用 14 号~ 18 号镀锌铁丝或 *20mm 钢带捆扎,捆扎时松紧应均匀,捆扎后应对绝热层表面进行找平及严缝处理。 二)设备的绝热施工 保温施工主要采用捆扎法施工。 设备保温层捆扎法施工和除与管道有很多共性,还有下面的几个方面: 基本要求: 1) 捆扎硬质保温材料时。 捆扎间距不应大于 400mm。 直径大于 600mm 的设备,在一般性捆扎后,应根据设备的大小选择不同的捆扎带 ,捆扎间 距与管道相同。 2) 双层或多层保温时,应纵横错缝,并逐层绑扎。 3) 不允许穿孔的硬质保温制品,钩钉位置应布置在制品的接缝处;允许穿孔的,应穿孔穿挂,其孔缝应用矿物棉纤维塞填。 4) 立式设备采用硬质或半硬质制品保温时,施工应从支撑件开始,自下而上拼砌,并用铁丝或包装带进行环向捆扎,当卧式设备设有托架时,保温层应从托架处开始拼砌,且用镀锌铁丝进行网状捆扎。 第 22 页 共 44 页 施工组织设计 5) 封头、拱顶的保温层施工,应按实际尺寸把制品加工成扇形状,错缝敷设。 捆扎材料的一端应系在切点位置的固定环或托架上,捆扎成辐射状扎紧条。 6) 对于大型立式设备,在进行竖向立面保 温施工时,应用橡胶带临时固定保温制品,待该层无间隙地敷设好后,用钢带缠绕,并用紧固器固定到一定程度后, 最后用铝封器固定。 7) 为了防止捆扎的保温制品因震动或自重过大而脱离、变形或塌陷,在设备上往往要增加一些服饰设施,如支撑环、定距环、保温钩钉等。 如设备是用普通碳钢制造,且在制造厂未经过热处理或衬胶、防腐处理时,附属设备可以现场焊接。 如属于不锈钢、铝镁和其他合金制造的设备,以及在制造厂热处理过或已衬胶的设备 不许焊接保温附件,而应采用紧箍法来固定保温附件。 2. 塔、容器类设备的保温 塔类设备主要包括塔、反应器、容 器、过滤器、换热器及一般小型储罐、其直径远小于贮罐;有立式,有卧式;有圆柱形,也有方形或锥形。 所以为保温施工设置的保温钉、承重环、不同于一般设备。 如为立式装置,支撑保温材料一般设有环形托板,托板往往成为冷通道,说以保温要处理好。 另外这些设备引出件比较多 ,也要处理好绝热问题。 1) 温度变化引起的开裂,在护面接头处搭接不少于 40mm,允许自由变形 第 23 页 共 44 页 施工组织设计 2) 接缝处要处理好防水。 改变外包铝板的咬接方式,顶部装有防水板,边缘地方用防水密封材料密封。 3. 保护层的施工 1.一般规定 1)绝热层施工完成并进行验收合格后,应及 时进行保护层的施工,对于带防潮层的隔热层,应待防潮层干燥后再进行保护层的施工。 施工时保护层要紧贴绝热层或防潮层。 2)当使用薄铝合金板作保护层时,不得与铁质材料相接触。 3)金属保护层接缝采用搭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设备的纵向接缝、环向接缝搭接量不少于 50mm ② 管道的环向接缝搭接量宜为 50mm,纵向接缝搭接量宜为 30~ 50mm。 ③ 弯头与直管段的搭接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400℃的管道宜为 75~ 150mm。 400℃的管道宜为 60~ 70mm。 30~ 50mm 4)金属保护层遇障碍时,开口缝隙误差不得大于 3mm。 当设计温度大于或等于 400℃,其金属保护层不得直接和管道或设备接触。 5)金属保护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其障碍开口缝隙应涂密封剂或加设密封带: ① 保温时,露天或潮湿环境中设备或管道易呛水部位 ② 保冷时,所有室内外设备或管道的障碍开口缝隙。 6)设备或管道保护层在有热膨胀要求时,应设置活动接缝,并符合下列规定 : ① 金属保护层接缝至少搭接 75mm。 第 24 页 共 44 页 施工组织设计 ② 应与绝热层设置的膨胀缝位置一致; ③ 半硬质和软质绝热材料的金属保护层的环向活动间距,应符合下表规定 活动缝设置间距 介质温度 t/℃ 间距 /m 介质温度 t/℃ 间距 /m T< 250 6 T≥ 400 34 250≤ t< 400 46 7)立式设备、垂直及斜立管道绝热的金属保护层应自下而上进行敷设,上口搭下口,并应将金属保护层分段固定在支承件上。 2.设备金属保护层的预 制安装 1)圆筒形立式设备或容积为 500m3 及以下的储罐,金属保护层的纵向接缝凸筋应相互 平等 交错地排列在同一中心线上, 环向接缝凸筋应始终与纵向凸筋垂直,并在同一水平线上。 2)圆筒立式储罐,当容积大于 500m3 时,绝热的金属保护层应按下述规定施工: ① 筒体部分的金属保护层应采取竖槽形压型板拼装,自下而上每条槽应对准,其相邻 环缝应错位 1/2 板长且互相平行,纵缝始终保持在同一中心线上且互相平行。 ② 压型板安装时,应由下至上进行,压型板与绝热支架用抽芯铆 钉或自攻螺丝紧固。 ③ 储罐灌顶无绝热层时,则将筒体金属压型板上部边顶住防水檐并固定;储罐罐顶有绝热层时,且设计文件无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施工: 第 2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