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教案工程内容摘要:
体课件进行教学。 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复习上讲内容,说明本讲的要点和应掌握的内容;在讲授完本讲内容后用课件进行复习和总结。 利用状态方程推导 组分 逸度系数的计算公式在数学上很烦琐,这部分内容用 课件讲授,只要求学生了解方法,在需要用这种方 法计算时,可以查阅有关手册或资料。 教学内容 混合物中组分 逸度和逸度系数定义和计算, 温度和压力对 逸度的影响。 理想混合物,逸度的标准状态。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复习 混合物中组分 逸度和逸度系数的计算, 理想混合物与逸度的标准状态。 习题 41 习题 41 习题 418。 课后小结: 时 间: 化工热力学 教案 — 11 — 第 9 周 授课日期 授课章节:第 4 章 均相混合物的热力学性质 混合过程性质变化 ,超额性质,活度与活度系数,活度系数与组成的关联式,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和计算热力学数据 教学目的: 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 混合过程性质变化, 掌握 超额性质的定义,了解超额性质的应用,理解活度系数与组成的关联式,了解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和计算热力学数据。 教学重点: 超额性质,活度与活度系数 教学难点:利用实验数据确定 活度系数中的参数 教学实施 过程设计 本讲课程采用 板书 和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复习上讲内容,说明本讲的要点和应掌握的内容;在讲授完本讲内容后用课件进行复习和总结。 为了培养学生的获 取数据的能力和利用这些数据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 本讲课程 增加了化工热力学数据资源和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和计算热力学数据的内容,这部分内容 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 教学内容 混合过程性质变化。 活度与活度系数。 超额性质,活度系数与组成的关联式。 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和计算热力学数据。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和计算热力学数据。 习题 42 习题 42 习题 425。 课后小结: 时 间: 化工热力学 教案 — 12 — 第 9 周 授课 日期 授课章节:第 5 章 相平衡 相平衡基础,汽液平衡关系,完全理想系的汽液平衡计算 教学目的: 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了解一般正偏差、一般负偏差和具有共沸点系统的相图特征,掌握汽液平衡关系式及其应用条件,掌握 完全理想系的汽液平衡计算。 教学重点: 汽液平衡关系式 ,完全理想系的汽液平衡计算 教学难点: 汽液平衡关系式 教学实施 过程设计 本讲课程采用 板书 和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复习上讲内容,说明本讲的要点和应掌握的内容;在讲授完本讲内容后用课件进行复习和 总结。 重点要讲清楚各种 汽液平衡关系式的特点,什么情况下可以对汽液平衡关系式进行合理简化。 教学内容 相平衡基础。 汽液平衡关系。 完全理想系的汽液平衡计算。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复习汽液平衡关系。 习题 5 习题 5 习题 58。 课后小结: 时 间: 化工热力学 教案 — 13 — 第 10 周 授课日期 授课章节:第 5 章 相平衡 利用简化 K 法进行低压汽液平衡计算 教学目的: 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 ,掌握 利用简化 K 法进行 泡点计算,露点计算,等温闪蒸计算。 教学重点: 利用简化 K 法进行低压汽液平衡计算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 简化 K 法 教学实施 过程设计 本讲课程采用 板书 和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复习上讲内容,说明本讲的要点和应掌握的内容;在讲授完本讲内容后用课件进行复习和总结。 教材中是利用烃类物质的 PTK 图进行计算的,这些图是 C. L. DePriester 在 1953 年提出的,在烃类物质的汽液平衡计算中得到过比较广泛的应用。 但是读图时容易产生误差,查图法也不适合上机计算。 在本讲课程要推导 出 简化 K 的计算公式,利用状态方程计算简化 K 值,虽然计算量大,但是 上机计算并不困难。 教学内容 简化 K 值的计算公式。 利用简化 K 法进行 泡点计算、露点计算和等温闪蒸计算。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复习所讲内容。 习题 5 习题 513。 课后小结: 时 间: 化工热力学 教案 — 14 — 第 10 周 授课日期 授课章节:第 5 章 相平衡 低压至中压汽液平衡计算 教学目的: 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 掌握完全互溶体 系在中低压下汽液平衡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完全互溶体系在中低压下汽液平衡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对 汽液平衡计算过程的理解 教学实施 过程设计 本讲课程采用 板书 和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复习上讲内容,说明本讲的要点和应掌握的内容;在讲授完本讲内容后用课件进行复习和总结。 本讲课程重点讲解不同类型、不同类型 汽液平衡计算的解题思路、计算步骤和计算框图。 教学内容 利用活度系数法和状态方程法计算完全互溶体系在中低压下的汽液平衡。 课后复习及作业或思考题: 复习 完全互溶体系在中低压下汽液平衡的计算方法。 习题 5 习题 5 习题 514。 课后小结: 时 间: 化工热力学 教案 — 15 — 第 11 周 授课日期 授课章节:第 5 章 相平衡 利用 Matlab 进行汽液平衡计算 教学目的: 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 理解利用 Matlab 进行汽液平衡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 利用 Matlab 进行汽液平衡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 Matlab 进行汽液平衡计算的方法 教学实施 过程设计 本讲课程采用多媒体课件进 行教学。 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复习上讲内容,说明本讲的要点和应掌握的内容;在讲授完本讲内容后用课件进行复习和总结。 本讲课程 先给学生讲解教师编写的计算程序,这些程序简单易学,计算方便、准确和快速,通用性强。 然后演示利用求解例题,接着换一个相同类型的例题,说明只需要改变数据输入语句即可进行计算。 目的是让计算机语言和计算方法基础不好的学生也能够利用计算机求解汽液平衡问题,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计算的兴趣。 教学内容 利用活度系数法和状态方程法计算。热力学教案工程
相关推荐
期为准; ,无渗漏; ,绝缘满足要求。 15 带冲洗、防堵装置(除雾器前后差压、脱硫塔压力、脱硫塔密度等)的仪表功能检查 3月 ,不憋压,就地表计和远传仪表参数正常; 16 气体分析仪表保持恒温恒湿 1月 ,环境温度应在 2025度之间。 17 主要热工仪表示值比对 3月 相同测量原理或不同测量原理的同一被测量示值之间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18 给煤机称重装置检查分析 3月 信息,如负荷率、转速
倍或敷设至非金属隔离垫处 3)立式设备和垂直管道的隔热层应从支撑件开始由下往上敷设。 4)保温成的厚度大于或等于 100mm,保冷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 80mm,应分层进行施工,各层的厚度宜接近。 如采用异种绝热制品,每种材料的厚度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5) 绝热层采用分层保温时,同层错缝,错缝距离不小于 100mm,上、下层压缝,压缝距离不小于 50mm。 层 间不得有缺肉现象,并应逐层捆扎。
QU) c=F( MCp) c(Tf,oTs) 当 (Tf,oTs)≥△ (设定温差 )时, F=1,水泵工作;当≤△时, F=0 时,水泵停止工作。 根据前述公式,忽略管道热损,运用欧接数值积分法,可以预测水箱内水温 在一日之内的变化。 根据计算选用如下型号水泵: —— 太阳能强制循环泵 型号: PH123 流量: 6 立方 /小时、扬程: 7M 轴功率: 0. 5KW ●
该系统任意一台设备的安全开关动作。 该系统任意一台 设备就地操作箱选择开关选择就“地位”。 皮带机的任意一个保护开关动作。 某些设备的其它异常,这种异常可能严重影响该设备或该系统正常运行。 这些异常将在每个单个设备的有关章节详细说明。 在以上这些条件中,除第一条外,其它条件均使上游设备紧急停车。 如果发出“系统紧急停车”命令,将发生以下动作: 监控站上的“系统”指示灯熄灭
事 综 合 部 宣 传 员 储 配 部 宣 传 员 送 货 部 宣 传 员 机构职责 6S 现场管理推进委员会 6S 现场管理推进委员会职责 确定 6S现场管理的方针 和目标 物流中心 6S 现场管理推进手册 8 任命审核组长 明确内部各部门的职责 提供 6S推进所需的资源 做好 6S推进中的沟通协调; 对 6S推进进行评估; 确保内部持续改进机制形成。 6S 现场管理推进委员会主任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