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发酵床健康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内容摘要:

每个栏舍设计一个渗漏水集水器,收集从一个栏舍流出的渗漏水,有效容积为。 集水器应高出地面 15cm 并做防渗处理,避免雨水倒灌或所收集的渗漏水下渗和侧渗污染环境。 我国农村的老猪舍地面大多都是水泥地面,墙体一般不高于两米,这样对改成标准的发酵床有一定的影响,往下挖的话地基很浅,水泥地坪也要砸,很费劲。 也不好做,重新建设猪舍,还得一笔 投资。 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改建,同样实现了发酵床养猪,具体做法如下: 猪舍屋面要求不能漏雨漏雪,因发酵床没法排水,所以整个猪舍的屋顶要求完好无损。 把走廊中间的水泥墙换成栅栏或者在上面开一些孔洞。 这样可使墙体开窗之后形成空气对流。 老猪圈基本上窗户很少,把猪圈沿墙体 60 公分以上对应开小 窗户。 每个猪舍都开,在开窗的时候方便冬季遮盖保暖。 这样能形成猪舍的空气对流,改善猪舍空气质量。 把拌好菌液的垫料铺到猪舍,厚度有 60 厘米左右即可,这样再每养一批猪添加一半新垫料。 使用 秸秆等普通的垫料要加工粉碎,就可以少用锯末。 这样,每隔三到四批猪出栏的时候一起清理出去,达到猪和粪一起出栏。 清理出去的垫料堆积发酵十天左右也就是很好的微生物肥料,当作有机肥使用。 如果猪舍的顶可以方便加高,就加高到 米左右,留下发酵床厚度为 60~90厘米左右,一般墙体到猪平面有。 这样和正常的地上式发酵床一样,就可以使用很多年了。 二、发酵床健康养殖工艺流程及方法。 发酵床养猪,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当地土壤中的多种有益微生物(菌种),经采集进行分离培养、扩繁,然后按一定的比例将菌种、土壤菌营养剂(天惠绿汁、氨基酸)、麸夫、米糠、锯木屑、食盐、泥土和水配制成有机垫料,经 2~6 天的发酵后,将有机垫料填满发酵床(猪舍设计时一同进行),厚度约 6090cm。 将猪养在发酵床上,其粪便可被有机垫料中的微生物迅速分解、发酵、转化。 从而使猪舍内无臭味,达到零排放,无污染。 其工艺流程如下: 、分离培养 土壤微生物到处都有,尤其在腐殖质多的地方,如树林、竹林等处易于采集,采集的菌种要经分离、培养、选择有益菌种,通常由好氧菌和厌氧菌等组织成,如酵母菌、乳酸菌等,采集的菌种放在室内阴凉、干燥处保存,可长期备用。 活性剂是供给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质,主要用于菌种的扩繁。 它包括天惠绿汁(采取植物的鲜嫩枝叶经发酵处理制成),加上氨基酸(小鱼及肉骨加工形成)、米醋、牛奶等配制,再经发酵后形成。 将菌种和营养液混合扩繁 7~10 天。 即可拌入垫料中。 当垫料中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时,可以添加活性营养剂以提高土壤菌的活力,加快粪便的分解转化速度。 发酵床分为地下和地上两种形式。 建在地下,可向下挖 90~100cm深;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宜建在地上,即在地面上用砖砌成 90~100cm高的池,建成后填上垫料一周左右形成发酵床,即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