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制药教案打印内容摘要:

( 2)、意义 对医学有重大意义,疗效优于传统治疗;对药学,研究清楚这些药物的结构和功能,可帮助利用生物技术来制备新药。 二、人体来源药物的种类和用途 血液是一种流动性结缔组织,循环于心血管系统内,它将身体必须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输送到各个器官、组织、和细胞;同时将机体 不需要的代谢产物运送到排泄器官。 血液还对入侵的微生物、病毒、寄生虫等,以及其它有害物质发生反应,保护机体免遭损害;血液是体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体液,人体内含有大量液体,包括水分和其中溶解的物质,成人,约占体重的 60%,总称为体液。 体液三分之二在细胞内,三分之一在细胞外,存在于血管内的血浆、淋巴管内的淋巴液、细胞间隙的和组织间隙的组织液。 血液的组成:血细胞 45%(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浆 55%(水、蛋白质、脂质、糖类、无机盐、代谢产物),容积百分比。 从正 常人体抽出的血液,放入内有抗凝剂的试管中,经离心沉降,分为两层,上层淡黄色透明液体为血浆,下层是血细胞,血细胞层中最上面一薄层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呈红色的是红细胞。 如果抽出的血液不加抗凝剂,几分钟后会凝固成血凝块,血凝块收缩,析出淡黄色澄明液体,成为血清。 人血液成分制品 可分为全血制品、血液成分制品、血浆成分制品和体液细胞内成分制品。 血液成分制品包括红细胞、白细9 胞、血小板和血浆。 通过离心和过滤的方法得到。 ( 1)、红细胞制剂 适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和补充血红蛋白,而又不需要补充维持血容量的场合。 压积红细胞可直接输注,必要时可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稀释,以改善流动性。 是心脏病、慢性肾病和肝病患者补充血红蛋白的手选品种,对于骨髓功能衰竭性贫血、术前和术后需要补充血红蛋白者和其他原因造成的低血红蛋白者都十分有效。 少含白细胞的压积红细胞,对于需要经常输血的慢性病人特别适用。 冰冻储藏红细胞在零下 80 度到零下 196 度可长期保存,稀有血型的红细胞可以包藏多年,重融后回收良好,缺点是保藏费用昂贵,适用于给肾脏移植患者输用。 ( 2)、白细胞浓缩液 肿瘤病人经细胞药物治疗后,处于骨髓细胞抑制期间遭受感染且各种抗生素 治疗无效时采用,疗效显著。 白细胞成分需用单采粒细胞技术(即将所有其他血液成分全部回输给供体)自供血者血循环中采集。 过滤或离心细胞存活率很低。 白细胞有几个组织相容性的 HLA(human leucocyte locus A)位点,即人 A位点,使得输入体内的白细胞存活率很低,应输入 HLA组织抗原相容的白细胞,供体不易获得。 离体白细胞保存问题尚未解决。 白细胞是生产干扰素的重要原料,干扰素是由干扰素诱生剂诱导有关生物细胞所产生的异类高活性、多功能的诱生蛋白质,可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 3)、血小板制剂 适应症 为白血病、淋巴瘤及其它肿瘤因治疗而导致的骨髓抑制症状。 血小板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营养支持作用 — 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 人体输注血小板很快会产生抗体,使输入的血小板遭到破坏,还会引起短期的白细胞减少,最好使用 HLA相容的血小板输入。 ( 4)、新鲜冰冻血浆( FFP) FFP 能有效保存血浆中各种生物活性成分的功能,产品规定自采血到血浆冰冻的时间不超过 8 小时,在零下30 度保存。 可用于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免疫球蛋白缺乏症。 血浆的综合利用 血浆中除去水外,主要成分为蛋白,即白蛋白和球蛋白。 ( 1)、传 输蛋白类 能在血液中对机体的营养物质、代谢产物、激素、药物等进行传输的血浆蛋白,第 28 页表 22 列出了主要的血浆传输蛋白及其功能,含量最高的是白蛋白,白蛋白的主要功能是结合并传输脂肪酸、各种色素、阳离子、维生素 C,各种药物(抗生素、磺胺类);类脂蛋白传输脂质、固醇、和激素等;触珠蛋白结合并传输循环中游离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结合蛋白专一结合并传输游离的血红蛋白。 ( 2)、免疫球蛋白 构成机体防御感染的体液免疫系统,和细胞免疫一起对机体抵抗外来病原物的侵袭,发挥重要作用。 G、 A、M、 D、 E。 ( 3)、凝血系统蛋 白 维持机体正常凝血机制,保护血管渗漏方面起重要作用。 包括与凝血有关的蛋白质、酶或因子等。 如纤维蛋白酶原、凝血酶原;与溶纤有关的酶,如纤溶酶原、纤溶酶,有溶栓作用。 ( 4)、补体系统蛋白 是机体的主要防御体系之一,在许多生物学反应中,如吞噬、趋化和细胞溶解等,均起重要作用。 另外补体在自身免疫性及循环免疫复合物性疾病中起着损伤机体的作用。 ( 5)、蛋白酶抑制物类 抗胰蛋白酶含量最高,保护机体正常细胞不受蛋白酶的破坏和损伤,能协助控制感染和炎症,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10 人体液细胞中的活性物质 体液细胞包括红 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成纤维细胞等。 活性物质主要是干扰素α、白介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等。 人类来源的其他原料的利用 ( 1)、人胎盘的利用 主要有人胎盘丙种球蛋白、人胎盘白蛋白、人胎盘 RNA酶抑制剂,人胎盘能分泌多种激素如绒膜促性激素、绒膜促乳激素。 ( 2)、人尿的综合利用 从健康男性尿液中可制备尿激酶、激肽释放酶、尿抑胃素、蛋白酶抑制剂、睡眠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表皮生长因子。 从妊娠妇女与绝经妇女尿液中可制备绒膜促性激素。 细胞因子 ( 1)、特点和生理作用 在体内或体外对效应细胞的生长、增 殖和分化起调节控制作用的一类物质。 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和多肽,许多生长因子在靶细胞上有特异性受体,如细胞生长因子和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细胞因子可促进受损组织的恢复,对正常组织无作用, ( 2)、主要种类 100 种以上,大部分来源于动物,见表 28。 人体激素 激素是调节机体正常发育和活动的重要物质,是由一类动物体内腺体细胞和非腺体组织细胞所分泌的化学信息分子。 激素主要有:蛋白质激素、多肽激素、氨基酸衍生物激素、脂类激素。 激素在体内含量很低,研究目的不是用生物体来提取,而是用于指导用其他原料进行生产和如何 正确使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 现在的生产方法有:用动物提取,半合成法,基因工程法。 三、人体来源药物的制备实例 人血浆白蛋白制剂的制备 ( 1)、结构和性质 白蛋白又称为清蛋白,约占血浆总蛋白的 65%,同种白蛋白制品无抗原性,可传输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人体中分离的白蛋白有两种,从健康人血浆中分离的人血清白蛋白和从健康产妇胎盘中分离的胎盘白蛋白。 ( 2)、工艺路线 人血浆在搅拌下加入碳酸氢钠调节 pH 至 ,加入等体积的 2%的利凡诺溶液,充分搅拌后静置 24 小时,分离上清夜与络和物沉淀。 向络和物沉淀中加 入无菌水,用 摩尔每升的盐酸调节 pH 至弱酸性,加氯化钠至 %%,搅拌下进行解离。 充分解离后, 65℃恒温 1 小时,离心分离出上清夜。 热处理, 60℃, 10 小时,灭活病毒。 将热的处理液除菌过滤,收集滤液,即白蛋白溶液,将溶液进行冷冻干燥得到白色疏松物质。 检验方法:外观为白色疏松物质,白蛋白含量达 95%以上,水分小于 1%,水溶后 pH 为 ,硫酸铵残量小于 %,细菌学和热源检测合格。 工艺要点见上面。 尿激酶的制备 ( 1)、结构与性质 有多种分子形式,主要为 *103和 *103两种,分子量为 *103的天然尿激酶是由分子量为 *103和 *103 两条肽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的。 该酶是丝氨酸蛋白酶、丝氨酸、组氨酸是活性中心必需的氨基酸。 专一性很强,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是它唯一的天然底物,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 该酶可广泛应用11 于治疗各种新血栓形成或血栓梗塞疾病。 ( 2)、工艺路线 收集男性尿液在 8 小时以内处理,在 10℃下调 ,离心收集上清夜。 将上清夜调 以下,电导 203摩尔每欧姆,细菌数 1000 个每毫升以下。 向处理好的尿液中加入 1%的硅藻土, 5℃下搅拌吸附 1 小时。 5℃下用无菌水洗涤硅藻土。 洗脱,将洗后的硅藻土装柱,用 %氨水内含 摩尔每升氯化钠的溶液洗脱,当洗脱液由清变浑时开始收集。 上述收集的洗脱液用饱和磷酸二氢钠调 ,加氯化钠调电导至 22 摩尔每欧姆,通过 DEAESephadexA50,收集流出活性部分,将热源和色素吸附在柱子上。 上述收集液用 1 摩尔每升的醋酸调 ,用蒸馏水调电导至 1617 摩尔每欧姆,通过 CMC层析柱,吸附、浓缩。 洗脱,用 10 体积的 醋酸钠缓冲液洗涤柱子,洗后 ,用 0. 1%氨水 0. 1摩尔每升氯化钠溶液洗脱尿激酶,收集洗脱液。 洗脱液在 4℃下用水进行透析,将透析液冷冻干燥制成成品。 工艺要点见上面。 白介素 2 的制备 ( 1)、性质 由活化的淋巴细胞所产生含 133 个氨基酸残基的糖蛋白。 ( 2)、工艺路线 人血液白细胞用鸡瘟病毒和丝裂原培养液联合刺激, 37℃下,通二氧化碳培养,收集诱生白细胞培养液。 将收集的诱生白细胞培养液用 6 摩尔每升的盐酸调节 6 摩尔每升的氢氧化钠调节 ,病毒灭活,离心除去变性杂蛋白。 硫酸铵分级沉淀:上清 夜加饱和硫酸铵溶液至 饱和度, 4℃静置 24 小时,离心,弃去沉淀,上清夜中补加固体硫酸铵至 饱和度, 4℃静置 24 小时,离心,收集沉淀。 除盐:将沉淀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