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规划方案内容摘要:

据处理功能实现数据翻译、转换等功能,包括:处理大数据 量的并发请求、负载均衡身份校验、格式解析与翻译等功能。 数据资源目录层 数据资源目录体系的核心目标是数据资源的发现和定位,可以为数据整合层的数据处理平台的数据检查、校验等提供语义支撑,同时可以为数据中心提供了基于资源目录的数据检索。 资源目录平台包括以下功能:  编目系统 编目系统辅助信息资源提供方完成对信息资源按照目录方案或者核心元数据进行格式化编辑。  目录管理系统 目录管理系统为信息资源管理者提供对各编目系统提交的元数据、目录内容进行审核以及发布管理的功能。 同时,目录管理 系统还负责对使用目录服务的各类用户的身份、以及权限进行管理。 对于已经授权的用户使用系统的情况,目录管理系统还进行行为审计  目录服务系统 目录服务系统为信息资源消费者提供发现与定位资源的服务。 同时,在拥有提取信息资源权限的情况下还提供信息资源获取的服务。  资源访问系统 资源访问系统为资源消费者提供获取物流信息资源的服务,它在资源消费者通过身份认证和授权后,依据请求的物流信息资源标识符从物流信息资源提供部门提取信息资源并返回给物流信息资源消费者。 浙江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 技术规划方案 18 4 系统功能说明 系统框架 浙江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作为一个连接物流链上企业和相关信息系统的公共信息平台,它将提供数据交换的基本服务和各种增值应用。 它的最终架构由 1+3N组成,其实就是由不同功能的 4个子系统组成,分别是管理中心、公共应用中心、物流企业通用软件、外部物流及相关信息系统联网。 管理中心只有 1个,提供整个系统的管理功能;公共应用中心有多个,提供系统的基本和增值服务,基本服务指数据交换服务,由多个数据交换中心提供,每一类增值服务由一个公共应用中心提供;物流企业通用软件指系统中 包含的,免费提供某一类物流企业使用的物流企业管理系统。 多个数据交换中心指本项目建设一个免费的示范数据交换中心,用户可以接入该交换中心实现数据交换,其它地区或企业可以搭建自己的数据交换中心,如宁波第 4方物流平台就有自己的数据交换中心,交换中心之间按照中心间交换的标准规范实现对接,并由管理中心对数据交换中心实现统一的管理。 浙江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 5年后将建成 “1+5+10+50”的基本框架,包括 1个管理中心、 5个公共应用中心、 10个物流通用软件、以及与 50个外部物流及相关信息系统相连。 系统架构图如下所示: 浙江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 技术规划方案 19 各个部分的功能描述如下: 交换管理中心交换监控 B数据交换中心数据交换服务器数据交换服务器用户认证 A数据交换中心数据交换服务器数据交换服务器用户认证小件快运信用中心综合应用中心货物跟踪中心运输交易中心仓储应用中心普通运输物流站场集装箱企业货代堆场配送水运通用网站 LDAP 服务器 10个物流企业通用软件数据中心数据库服务器 50个重要物流及相关信息系统政府公共服务类信息系统国内行业主流物流平台类国内主流物流管理软件类重要企业的 ERP系统其它相关系统类数据交换中 心管理中心卡中心系统门户接入方式使用 Web Service接口连接通用软件数据层直连标准规范采用系统制定标准采用非系统制定标准非通用软件接入  1 个管理中心:实现对公共信息系统的管理功能,包括交换管理、管理中心门户、数据总库和卡中心管理 4 部分功能;  5 个公共应用中心:实现数据交换的基本服务,以及货物跟踪、信用、运输交易、行业监管、公共信息等增值服务,包括数据交换中心、货物跟踪中心、信用中心、综合应用中心、运输交易中心等;  10 个物流通用软件:通过通用软件推广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 同时使 我省物流企业信息系统使用率提高 30%, 90% 的重点联系物流企业使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处理物流业务。 包括通用网站、小件快运、普通运输、物流站场、集装箱、仓储、货代、堆场、配送和水运等通用软件。  与 50 个重要物流及相关信息系统联网:这些物流及相关信息系统包括政府公共服务类、国内行业主流物流平台类、国内主流物流管理软件类、重要 ERP 系统、其它相关系统类等 50 个重要信息系统。 浙江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 技术规划方案 20 多数据交换中心的架构 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采用多数据交换中心的 架构,多个数据交换中心由以下组成: ( 1) 本项目新建一个数据交换中心,提供接入用户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 2) 公共信息系统的一些共同应用中心由第三方建设,如车货交易中心由宁波第四方物流平台承建,而该平台包含一个数据交换中心,实现用户的接入。 本项目新建的数据交换中心与该数据交换中心以公共信息系统定义的标准规范和接口对接,管理中心对他们实现统一管理和监控。 ( 3) 还与其它物流信息系统的对接,如义乌国际物流中心,浙江电子口岸等,这些物流信息系统也包含了数据交换中心,需要与这些数据交换中心实现对接,这 些数据交换中心也可以实现公共信息系统的用户接入。 ( 4) 其它地区、大型企业可以遵循公共信息系统的标准规划自建数据交换中心,并接入公共信息系统。 系统管理中心 整个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包含 1个管理中心,该中心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管理功能。 具体来说,包括交换管理、管理中心门户、数据总库和卡中心管理 4部分功能。 交换管理 系统管理中心的一项重要功能是提供对数据交换中心的管理。 主要是对中心所属的数据交换中心的管理和监控,也包括对其它多个数据交换中心相关部分的管理。 系统管理中心与数据交 换中心之间拟采用联邦式连接,每一个数据交换中心都是对等的,系统管理中心没有中心数据交换中心,数据交换中心之间的交换也不通过系统管理中心进行。 每一个数据交换中心都具有完整的数据交换的功能,均包含传输,交换,整合和管理等功能,能够在系统管理中心关闭时,不依赖于系统管理中心,独立完浙江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 技术规划方案 21 成数据的交换。 系统管理中心负责数据交换中心之间的路由表的更新。 系统管理中心负责所有物流代码的申请,但审核由各地区的授权管理员分别审核。 公共信息系统还详细规定各数据交换中心之间 数据交换的规范,并由系统管理中心进行发布。 系统管理中心对各个数据交换中心数据交换的数据,维护共同的字典表,各数据交换中心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下载。 系统管理中心对数据交换中心需要完成的功能做出规定,在符合统一规范的情况下,数据交换中心可以选择不同的数据交换平台产品构建。 系统管理中心提供所有交换用户的登录门户,各个数据交换中心的数据不发送到中心。  物流代码管理:所有物流代码的申请,由系统管理中心的网站上统一申请,然后分区域的行业管理人员进行审核、注销、恢复等工作。 申请了物流代码的企业均可以登录网站 ,并进行物流代码密码的修改。 也可以进行相关企业的物流代码的查询。 物流代码申请后即可使用,系统管理中心管理所有的物流代码。 物流代码和密码可以通过 LDAP服务器或其它方式同步到各个数据交换中心。  对路由表的管理:管理中心维护一张路由表,包括每个接入系统的物流代码和当前接入的数据交换中心的地址,该 表动态更新,并实时同步到各数据交换中心。  交换中心的监控:系统管理中心提供专门的监控工作,相关的监控界面,对多个数据交换中心的关键指标以及数据交换中心之间的交换业务进行监控。 管理中心 门户 管理中心门户包括内门户和外门户。 内门户是提供给系统内部管理人员登陆进行相关业务操作,外门户是提供给相关企业和社会公众登陆使用,相关企业和社会公众可通过外门户进行注册、查询以及申请相关业务等操作。 浙江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 技术规划方案 22 数据总库 数据总库收集的是企业愿意要求跟踪公共服务的数据和数据头。 不涉及企业具体单据和企业不授权的数据。 包含系统的相关数据库,首先是基本数据库,指各个数据交换中心将交换和采集的数据从数据交换服务器的数据库输出到数据库服务器的基本数据库。 然后,将对这些基本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形成各个应用中心需要的数据。 卡中心 目前是满足车辆使用 RFID卡统一管理的需要,对 RFID卡及对应的车辆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同时也将满足随着系统业务拓展而衍生卡的统一管理的需要。 公共应用中心 浙江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将在 5年内建设若干个公共应用中心,这些应用中心除了分别是数据交换中心、货物跟踪中心、综合应用中心自建外、其它如信用中心、运输交易中心等均由第三方建设,本系统完成与他们的集成。 这些应用中心对外提供数据交换的基本服务,以及货物跟踪、信用、网上运输交易、行业监管、公共信息等增值服务。 数据交换中心 数据交换中心提供数据交换的基本服务,是企业平台与公共平台联网的基础,也是公共应用中心提高公共服务的基础,物流企业通用软件和外部物流相关信息系统都通过数据交 换中心接入本系统。 本系统的数据交换中心采用多数据交换中心的结构。 如下图所示: 浙江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 技术规划方案 23 多个数据交换中心之间的关系类似于邮件服务器,它们遵循相同的交换规范,由系统管理中心对它 们进行统一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物流代码的更新和同步、路由表的更新和同步、数据交换中心的代码注册与同步、交换用户的迁移和数据交换中心的监控等。 一个物流企业要接入本系统参与数据交换,需经过以下步骤: 1) 申请物流代码,设置交换密码; 2) 如果选用某一种物流企业通用软件,则已经内嵌了与数据交换中心的标准接口;如果不是选用通用软件,则要对该软件按照接口标准规范进行接口改造,使其能与数据交换中心相连; 3) 选择某个数据交换中心作为接入数据交换中心; 4) 系统管理中心将物流代码和路由表同步到各个数据交 换中心; 5) 该物流企业接入指定数据交换中心,身份认证通过,参与数据交换; 6) 如果接收企业或系统不是属于同一个数据交换中心,则通过跨数据交换中心的交换实现整个交换过程。 数据交换中心提供的功能包括交换用户认证的功能,提供传输适配器实现可靠传输的功能,数据交换的功能,数据的转 换和翻译等数据整合的功能,数据入库的功能等。 数据交换中心该提供交换用户身份认证的机制,并且可以与系统管理中心之间实现交换用户和密码的同步。 物流代码用于唯一标识参与数据交换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接入数据交换中心后,数据交换中心 需要进行用户身份进行认证。 认证通过后,即可通过数据交换中心收发数据。 数据交换中心提供 Web Service接口、 ftp、 JMS等多种传输适配器供接入系统使用,数据传输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企业间的数据交换,包括小件快运企业之间传递的货运单据信息,运输类通浙江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 技术规划方案 24 用软件之间的货运单据和单据状态信息的传递,小件快运企业和运输类企业之间的转单需求等。 有可能发生 1份货运单据或者状态信息抄送多个收件人的情况。 企业与中心应用的数据交换,包括数据的采集和数据的发布。 数据采集,就是企业将托运单、作业单的信息,以及托运单和作业单的状态变更发送给中心的货物跟踪应用中心,进行相应的处理,或者企业将需要发布的信息通过数据交换中心上传,在网站的相关页面上进行发布。 中心应用主动将相关信息发送给企业,如小件快运中心应用将站点表、运价表发送给小件快运企业。 企业可以调用中心提供的服务,进行密码的修改,标准的下载,标准版本的比对,物流代码的查询,企业信息的下载,公共信息的订阅等。 由于通用软件都采用标准的数据格式,不需要进行数据的转换和翻译,一些异构的系统很多也是在接入侧将异构数据转换成 标准格式后再进行上传,某些异构数据由中心完成数据的转换和翻译。 数据交换中心将交换的数据通过相关处理后,主要是去除敏感字段后,将其写入数据总库中。 系统将首先新建 1个数据交换中心作为示范数据交换中心,称为 1号数据交换中心,宁波第 4方物流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中心称为 2号数据交换中心,浙江电子口岸的数据交换中心称为 3号数据交换中心。 其它数据交换中心按照系统制定的规范,加入本系统,提供数据交换服务。 新增数据交换中心可能的原因包括: 1) 提供专业领域的数据交换 ,对于此类需求的企业通过该交换中心进行数据交换; 2) 某些大型龙头企业对数据的安全性有特殊要求,此龙头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可通过该数据交换中心进行交换。 3) 其它需要独立数据交换中心的情况,如按照地区建立独立的交换中心以减轻原有数据交换中心的负荷。 货物跟踪中心 货物跟踪中心为用户提供货物跟踪的增值服务。 货物跟踪包括静态跟踪和动态跟踪,并提供货物跟踪 Web服务调用。 本期项目搭建货物跟踪中心的框架,浙江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 技术规划方案 25 实现对小件快运、普通运输类和集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