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前期接管验收手册内容摘要:
20 冷冻水管道压力试验记录 工程名称 分布(或单位)工程 试验部位 试验时间 管道编号 试验介质 工作压力 (Mpa) 试验压力 (Mpa) 持续时间 (min) 压降(Mpa) 试验结果 验 收 意 见 建设单位 (公章) 代表 年 月 日 施工单位 (公章) 代表 年 月 日 21 制冷系统气密性试验记录 工程名称 分布(或单 位)工程 试验部位 试验时间 管道编号 气密性试验 试验介质 试验压力 (Mpa) 定压时间 (h) 试验结果 管道编号 真空试验 设计真空度 (kPa) 试验真空度 (kPa) 定压时间 (h) 试验结果 管道编号 充制冷剂试验 充制冷剂压力 (Mpa) 检漏仪表 补漏位置 实验结果 验收意见 建设单位 (公章) 代表 年 月 日 施工单位 (公章) 代表 年 月 日 22 设备单机试验记录 工程名称 分布(或单位)工程 系统名称 序号 系统 编号 设备名称 设备转速 (r/min) 功率 (kw) 电流 (A) 轴承升温(℃ ) 额定值 实测值 铭牌 实测 额定值 实测值 实测值 评定意见 调试人员: 建设单位 (公章) 代表 年 月 日 施工单位 (公章) 代表 年 月 日 23 采暖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 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横管道、纵横方向弯曲( mm) 每一米 管径 ≤100mm 1 用水平尺、直尺、拉线和尺量检查 管径 100mm 全长( 25米以上) 管径 ≤100mm ≯ 13 管径 100mm ≯ 25 2 立管垂直度( mm) 每一米 2 吊线和尺量检查 全长 (5米以上 ) ≯ 10 3 弯管 椭 圆 率(DmaxDmin)/Dmax 管径 ≤100mm 10% 用外卡钳和尺量检查 管径 100mm 8% 折皱不平度 (mm) 管径 ≤100mm 4 管径 100mm 5 注: Dmax,Dmin分别为管子最大外径及最小外径 采暖系统水压实验及调试 项次 项 目 要 求 检验方法 1 蒸汽采暖系统 应以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加 做水压试验 ,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 使用钢管及复合管的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 1mm 压降不大于 ,降至工作压力后检查 ,不渗不漏 使用塑料管的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 1h 内压力降不大于 ,然后降压至工作压力 ,稳压 2h压力降不大于 同时各连接处不渗、不漏 热水采暖系统 2 高温热水采暖系统 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 3 使用塑料管的热水采暖系统 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 做水压试验 ,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 使用复合管的热水采暖系统 24 4 系统 试压合格后 ,对系统进行冲洗 现场观察,直至排水不含泥沙、铁屑等杂质, 且水色不浑、浊为合格 过滤器 试压合格后进行清扫 除污器 5 系统 冲洗完毕后应充水、加热,进行试运行和调试 观察、测量室温应满足要求 中间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布(或单位) 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开工日期 年 月 日 工程地点 交验日期 年 月 日 交验简要说明 遗留问题 验收意见 建设单位 (公章) 代表 年 月 日 施工单位 (公章) 代表 年 月 日 25 金属管道工程验收及表格 一、质量检验 保证项目检验记录表 单位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性质: 序号 检 验 内 容 质量情况 1 固定件、支撑件的材质、规格 2 保温材料的材质、规格和性能 3 保冷材料的材质、规格和性能 4 粘结剂、耐磨剂和密封剂的材质和性能 5 绝热层分层厚度 6 设备铭牌覆盖 7 固定件穿透保冷层 8 隔垫设置 9 干砌填缝材料与湿砌灰浆材料 10 主管、伴管的加热空间 11 充填绝热层的密实 12 保冷可拆卸结构与固定结构之间的绝热与 密封 13 保冷附件、端部或盲板的绝热与密封 14 浇注、喷涂绝热层的施工配料及其性能 15 硬质制品绝热层伸缩缝的留设 16 绝热层的膨胀间的留设 17 保冷层伸缩缝外再保冷 18 保冷层和高温保温层的各层伸缩缝错缝 26 19 防潮层材料的材质、规格和性能 20 金属保温层材料的规格、品种 21 普通薄钢板的防腐 22 金属护壳不加固定件的部位 23 金属护壳的固定不得损坏防潮层 24 金属保护层的接缝 25 保冷结构金属、保护层的接缝密封 26 毡、箔、布类材料的品种、规格 27 毡、箔、布类保护层的接缝 28 抹面灰浆材料的配比、性能 允许偏差项目检验表 单位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性质: 序号 检验内容 允许偏差( mm) 实测值( mm) 1 2 3 4 5 6 7 8 9 10 1 捆扎、拼砌绝热层的厚度及安装 容重 2 充填绝热层的厚度及安装容重 3 粘贴绝热层的厚度 27 4 浇注、喷涂绝热层的厚度及安装 容重 5 伸缩缝的宽度 6 防潮层表面平面度 7 金属保护层表面平面度 8 毡、箔、布类保护层表面平面度 9 抹面保护层表面平面度 质量保证资料核查表 序号 资料名 份数 核查情况 1 绝热材料(制品)出厂合格证、试(检)验 报告 2 绝热材料耐燃性 能证明 3 绝热材料粘结剂、耐磨剂、密封剂出厂合格 证、试(检)验报告 4 捆扎用非金属材料出厂合格证 5 绝热层厚度检查记录 6 防水材料出厂合格证、试(检)验报告 28 7 防水材料耐燃性能证明 8 非金属外护材料出厂合格证、试(检)验报 告 9 非金属外护材料阻燃性能证明 10 金属外护材料出厂合格证 建筑排水用 UPVC硬聚氯乙烯螺旋管 横管坡度不得小于下列规定: 公称直径 d 坡度 公称外径 d 坡度 50 160 75 200 (1)房屋每组单位管排水系统最高层立管在接入横管处必须设置向上延伸至屋顶外与大气层连通的伸顶通气立管。 (2)在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 13℃地区,管径≤ 110mm时,宜从室内顶棚下 放大一级。 (3)伸顶通气管管径不得小于立管管径。 (4)伸顶通气管顶端管口伸出屋顶的高度不得小于下列规定: ①不上人屋顶不得小于 300mm。 ②上人屋顶不得小于 2020mm。 ③应比屋顶最大积雪或积灰厚度高出 300mm。 、检查口 (1)房屋底层的立 管上必须设置检查口(清扫口)。 (2)检查口中心位置可设在离地 1m 处。 (3)高层建筑宜每隔 6层设检查口,在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 13℃地区,立管还应在最高层离室内顶棚。 (4)横管在直管段上设置检查口(清扫口)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宜大于下表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可采用 ~ ) : d(mm) 50 75 110 160 29 距离 (m) 10 12 15 20 (1)立管穿越混凝土楼板时宜带止水环的专用套管。 (2)立管穿越屋面混凝土层时必须预埋套管,套管高 出屋面不得小于 50mm,再在其上做防水层。 (3)做活动支承的横管在穿越承重墙时,应采用套管,套管至少比穿越管大一级管径,其缝隙可用预想性嵌缝材料填实,有防水要求时还应在穿墙处迎水面上用防水材料做止水环。 穿越地下室处墙外时,穿墙处防水应结合地下室外墙防水采取相应防水措施。 (4)高层建筑内明设管道,当设计要求采取防止水灾贯穿措施时,应符合下要求: ①立管管径≥ 110mm 时,在楼板贯穿部位应设置防火灾贯穿措施时,应符合相应防水措施。 ②横管直径≥ 110mm 时,穿越管道井井墙的贯穿部位应设置防火套管或阻火圈,可 设在墙的外侧,防火套管长度不小于。 ③横管穿越防火分区隔墙时,管道穿越墙体两侧均应设置防火套管或阻火圈。 (1)立管垂直度、横管弯曲度、卫生洁具排水管接口的纵横坐标是否符合规定。 (2)连接点或接头的整洁、牢固和密封性。 (3)穿越楼板、墙等孔洞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4)固定和活动支架、吊。物业前期接管验收手册
相关推荐
理大厦”; “全国城市物业管理 优秀大厦”,“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示范大厦”;管理的住宅小区多次获得上海市级、区级“文明小区”等各种荣誉称号。 公司弘扬“高效、奉献、诚信、敬业”的企业精神,吸引和培养了一批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技术人才,形成了一支具有丰富物业管理经验和先进物业管理理念的专业管理队伍。 上海 XX 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经受了市场经济的锤炼,今后将不断超越自我,与时俱进,扎实开拓
1. 电梯 工 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禁止随意操作。 2. 电梯 工 每天对各电梯全面巡视不少于一次,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通知工程维修领班,并及时处理。 3. 特别是发现 安全隐患 时 ,要立即报领导及维保公司的维修工。 4. 相关部门及工程部组织人员按程序文件规定对电梯分包方进行凭审,凭审合格 后方能承担电梯维修保养工作。 5. 电梯 工 负责对维保公司维修工作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6.
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盈利中心,不存在相互间盈亏互补的情况。 但作为一个公司来讲,处于战略考虑,他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管理程序都是统一的,都实行标准化管理。 如具有 80年发展历史,排列世界 500强的 Service Master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物业管理的服务性公司。 它管理了 25万名员工,在 43个国家为超过 1200万家客户提供服务,年营业额超过 73亿美元,并创连续
程等不熟悉,我们安排在大厦工作时间较长,平时 表现较好的员工,对新队员进行传帮带,使其尽快进入工作角色,能够基本达到应有保安标准。 建全各项制度,加大保安队伍的管理 上半年根据保安队伍现状,重新制定了保安工作量化标准,具体到保安宿舍内务管理制度,清销假制度。 奖惩制度及保安工作的各岗位职责,质量标准和工作流程。 做到了每月有检查,有统计,有登记,有奖惩,有存档。 对存在问题的队员及时谈心
在本公司服务满 2 年,服务不满 2 年,将扣回相应的报销培训费(包括培训期间的工资费用)。 奖惩条例 第一条 总则 为增强公司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鼓励其积极性、创造性,认真贯彻“严格、系统、人性、协调”,“有功必奖、有过必罚、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方针。 第二条 奖励条件 员工表现有下列条件之一者,给予酌情奖励: 改进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重大贡献。 完成工作 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