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基地规划说明内容摘要:

统的建设。 道路系统规划 长沙市城市规划将项目区用地进行了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后用地周围道路均为城市主要通道,宽 35~40m,本项目区的 3 个入口设在用地的北向、东向及南向,其中北侧入口为参观游览主入口,东侧入口为次入口,南侧入口为生产科研出入口。 除南侧入口由农科院园艺所进入外,其余入口均设在城市规划大道上。 项目区规划将道路分为四级: 一为主干道,路宽 ,连接东北两侧出入口,为连通各个区域的主要道路。 二为游览支路,路宽 3m,各个区域的内部道路。 三为科研生产道路,路宽 3m,为整个园区的科研生 产道路。 7 四为游览小路,路宽 ,为上山游览的小步道。 道路标准 基地新建的主要、次要道路均为混凝土路面,采用单坡平道牙,路边设明沟排水。 步行小路可采用碎石子、石板铺砌。 道路平整坡度最小 5‰ ,最大 %。 农业生产观光规划 现状分析 该用地为园艺所果树资源圃实验基地,基地内种植大面积的果树,其中包括柑橘、猕猴桃、合欢果、费约果等果树,主要集中在基地的西南面。 基地北部为梅林和梨树林,梅花坡的下方为两个鱼塘,东侧鱼塘的北岸为一组民居建筑群落,南岸为现农科院园艺所办公区及民居,控规将此区域划为规划外用地。 基 地内现有一处木材加工厂及一处养猪场,北入口右侧为一处对外租赁的加工厂。 整个基地内部没有统一管理,建筑材质参差不齐,道路系统不完善,没有景观绿化,环境较差。 生产系统规划 科研试验小区 科研试验小区总用地约 亩,规划中将原有木材加工厂进行改造,保留其中一处厂房,对其修缮,作为该区域的办公用房,办公用房总面积 618m2,为单层砖混结构。 办公用房东面增设两处科研实验室,两实验室规模相同,总面积 840m2,为单层砖混结构。 区域内考虑停车场及一定面积的绿化景观,其余为硬质铺砌地面。 农业设施小区 农业设施小区总 占地 亩,此处原为一养猪场,考虑到养猪场的条件对未来园区的环境会造成一定得影响,规划中将其拆除,用于建设农业设施,为基地进行果树花卉的育苗提供条件。 其中共建四栋建筑:组培车间、炼苗温室、育苗温室和辅助用房。 组培车间为单层建筑,建筑面积 288m2;炼苗温室建筑面积 691m2,育苗温室建筑面积为 1411m2,辅助用房建筑面积 288m2。 区域内考虑停车场及一定面积的绿化景观,其余为硬质铺砌地面。 加工展示小区 将原有柑橘加工厂改造为农产品加工展示工厂,总用地 亩,共由四个加工车间组成,改造总建筑面积 1456m2。 区域内考虑停车场及一定面积的绿化景观,其余为硬质铺砌地面。 观光系统规划 根据观光系统的功能需要以及场地实际情况,将该分区细化为以下六个子分区:精品花卉展示、古樟广场、工艺花卉培训馆、中心水景、专家公寓和两处观景亭。 精品花卉展示 将规划区原来的梅花坡和梨树林规划为精品花卉展示区,种植精品花卉面积约 亩,以供游人观赏及进行插花,编织工艺品。 古樟广场 为基地原有一处古樟树的保护工程,为保护古树,规划中将其作为一处古木景观,在其周围设置圆形硬质广场,广场中布置一定的绿化景观,樟树下设置一圈木 质休闲座椅,凭借巨大古樟可为游人遮荫,同时设置铭牌为游人讲述古樟的沧桑历程及发生在它身上的历史故事。 工艺花卉培训馆 东侧鱼塘北岸有一 2 层砖混结构建筑,规划修缮和改造后将其作为工艺花 8 卉培训馆,总建筑面积 880m2。 培训馆前广场中设置一定的绿化景观,并在广场中设置休闲座椅,供游人驻足休息。 同时在水边设置亲水平台供游人在这里赏荷、垂钓。 中心水景 将原鱼塘改造为中心水景。 现鱼塘为两个独立水体,中间没有连通,周围缺少绿化景观,水面未进行种植美化。 规划后,将两个水体沟通,并设置一处石拱桥,以使两塘通船。 水体的西北角 因与基地边界较近,为增加绿植厚度与景观深度,规划种植水杉,并修建一木质亲水小桥,供游人与环境亲近,同时,水体南侧驳岸沿线,修建一条亲水小路。 由于水塘的南面坡地为一处规划区域外的通讯用地,里面建筑参差不齐,破败不堪,如不遮挡,会影响以后水体周围的观赏效果,故在沿塘岸边种植水杉,将不利环境遮挡,为沿岸增色。 专家公寓 项目区内东面的水塔将予以保留,并拆除其周围的建筑,将此区域平整后,新建两栋专家公寓楼(总建筑面积 432m2)和一栋综合 管 理 办公楼(总建筑面积 792m2)。 两栋专家公寓楼与综合管理办公楼围合成一 个半开敞的院落,结合院落空间进行景观设计,形成园林庭院风格的高雅庭院。 院落内考虑停车场及一定面积的绿化景观,其余为硬质铺砌地面。 观景亭 在基地的北部及东部高地,分别设置两处景观亭。 北面景观亭为木质结构,建筑面积 72m2;东面为混凝土结构,亭下做硬质铺装,亭中设座椅供游人休息,观赏四周山野情趣。 原基地西侧,有一处二层砖混结构工具房,规划后将其作为一处游人休息的地方,周围做一定数量的硬质铺装和绿化景观,两边 为 主路,沿路设置葡萄架绿色长廊,供游人体验采摘的乐趣。 种植规划 项目区的果树种植区,根据农科院种质 资源保护的要求,种植大面积柑橘,面积约 亩,并在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尝试新水果和落叶水果的种植与推广,其中新水果面积 亩 、 落叶水果 亩,柑橘、新水果、落叶水果的具体品种由 **农科院选定。 项目区的绿化种植中,选择适应性强,易于管理的乡土绿化植物,乔灌草有机结合,尽量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 精品花卉种植区,种植花卉 亩,形成大片的花海景观,使人在游览观赏时,仿佛置身花海之中。 精品花卉可选种类:美女樱、鸡冠花、千日红、麦秆菊、矢车菊、罂粟、鸢尾、郁金香、虞美人、三色堇、铃兰、凤仙花、凤尾 兰、金鱼草等。 竖向设计规划 现状条件 基地自然地势起伏比较大,高差 ,且有部分池塘需要填实。 根据规划功能区的要求,局部地区竖向需要进行调整。 竖向布置 现基地西面的鱼塘,因城市控制规划的限制,已被划去大部分面积,因景观需求将要回填的土方量为 4101m3,加工展示小区和农业设施小区,因其地势较低,因此需要进行部分回填,土方量为。 东部专家公寓区,其地势较高,为了与其道路能连接起来,此处需进行挖方平整,土方量 m3。 工程量计算 初步规划估算约需填方 m3;挖 方 m3。 9 给水排水规划 给水工程规划 规划范围 包括科研试验小区、农业设施小区、加工展示小区、工艺花卉培训馆及专家公寓等的给水工程。 加工展示区现有生活生产用水量为 80m3/d,水源为现有的水井和水塔,水源的水量和水压及给水管网布置能满足各加工车间的用水要求,因此加工展示区的给水系统均采用原有设计,本次规划不作调整。 设计水量 ( 1)生活用水 各区生活用水量估算见表 32。 计算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 表 32 各区生活用水量估算表 序号 名称 人数(人) 最高日生活用水 定额( L) 用水量( m3/d) 一 科研试验小区 1 办公用房 20 50 2 科研试验室 35 50 二 农业设施小区 1 育苗温室 10 50 2 炼苗温室 5 50 3 组培车间 5 50 4 辅助用房 2 50 三 工艺花卉培训馆 30 50 四 专家公寓 1 综合管理楼 80 50 2 专家公寓 16 150 五 门卫 6 100 六 合计 ( 2)未预见用水 未预见水量按上述用水量之和的 10%估算,则未预见水量为 3/d。 ( 3)总用水量 园区总用水量为 3/d, 见表 33。 表 33 总用水量表 名称 用水量(m 3/d) 生活用水 未预见用水 合计 ( 4)消防用水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20)及园区规划,园区室外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为 1 次,最大一次灭火用水量按消防用水量最大的一座建筑物即综合管理楼的用水量计算,室外消火栓用水量 20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5L/s。 水源及给水系统 水源为市政水和池塘水。 在园区的西侧有市政给水管网,园区内北侧有水塘。 园区西侧目前已引入了 DN100 的给水管给工艺花卉培训中心和综合办公楼供水,其它新建建筑的生活生产用水从现有给水管上接入。 规划将池塘水作为消防用水的水源,在园区内池塘南侧新建 1 座消防泵房,消防泵可抽取池塘水供室内外消防系统用水。 给水管网布置 ( 1)园区室外给水管网为生活、生产共用,给水管网呈枝状,管径为DN100,沿道路铺设,给各用水点供水;室外消防管网与生活、生产用水分开 10 单设, 在园区内呈环状布置,管径为 DN100~DN150。 ( 2)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上式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大于 120m,消火栓保护半径不大于 150m。 ( 3)给水管道管顶上覆土不得小于 ,在管道相互碰撞时按照以下原则:小管让大管,压力流让重力流。 ( 4)管道凸起处应设自动排气阀,低处设置检修泄水阀。 灌溉工程规划 规划范围 灌溉范围包括果树种植区内 215 亩果树、农业设施区的育苗温室和炼苗温室及绿地。 设计水量 ( 1)果树灌溉 根据有关果树灌溉用水定额,果树灌溉需水量每亩每年约 120m3,年灌溉用水量约 万 m3。 采用果树小管出流灌溉方式。 ( 2)温室灌溉 主要包括农业设施区的育苗温室和炼苗温室用水,育苗温室和炼苗温室面积分别为 1411m2 和 691m2,用水定额均取 10L/(m2d),则生产用水量共为,约 1920m3/a。 ( 3)浇洒绿地 浇洒绿地用水的定额参照《室外给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0132020),取(m2d)。 绿化面积按 20234m2 计算,则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量为 ,约 2110m3/a。 灌溉总用水量约 30030m3/a。 水源 及供水系统 ( 1)水源 灌溉用水优先采用地表水灌溉,由基地池塘提供水源。 项目区 多年平均降水量 1200~ 1700mm,按 1200mm 计,汇水面积约 240080m2,则年降水量约 288096m3;多年平均蒸发量 1316mm,池塘面积 20385m2,年蒸发量约26827m3。 池塘水能够满足灌溉用水的需要。 ( 2)供水系统 根据地形条件,基地分 2 路独立灌溉供水系统,一路是从池塘提水,通过恒压供水系统直接向基地西部的果树提供灌溉水源;另一路是从池塘提水至光头山现有蓄水池(改造),再通过新建泵房内恒压供水系统向 基地东部的果树提供灌溉水源。 恒压供水系统(含灌溉系统首部)主要包括变频恒压供水控制系统和 1 套离心式过滤器 +叠片式过滤器,并配置压差施肥罐和自动灌溉控制系统及其他测量、控制等其它设备,在池塘和蓄水池附近各新建一泵房以安装和保护首部设备。 灌溉给水管网布置 ( 1)灌溉供水管网由恒压供水机组、灌溉施肥首部及输配水管道组成。 地表水经过恒压供水机组加压后供输配水管网,供给果树需水时的灌溉;同时可通过施肥和控制系统实现随水施肥和自动灌溉。 ( 2)供水系统管网采用呈枝状布置,配水主管采用镀锌钢管,管径为DN80~DN100;支管和毛管采用 PE 管,管径为 DN16~DN63。 每行果树布置 1 11 根毛管。 向毛管供水的支管与毛管垂直布设,分干管与支管垂直布置,干管与分干管垂直布设。 管道系统的布置见设计图纸。 小管出流的灌水器由稳流器 +小管组成,每棵果树配置 1 套小管出流的灌水器,选择稳流器流量 20 L/h、工作压力范围为 ~。 ( 3)给水管道的布置遵照国家规范《室外给水工程设计规范》( GBJ1386)中的城市管道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综合设计。 在管道凸起处应设自动排气阀,低处设置检修泄水阀等。 根据具体情况在 直线管段一定距离和管道交叉口处设置控制阀门。 排水工程规划 排水体制 规划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 雨水排放工程 雨水沿道路边沟或路面排放,排入池塘。 雨水重现期采用 1 年,查表得q5=( s100m2),按面积加权平均计算得场内径流系数为 ,汇水面积约240080m2,计算得雨水设计流量为 1320L/s。 污水排放工程 ( 1)园区内加工展示区的加工车间的水单独设一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其余部分采用污废合流,科研试验室的试验废水经沉淀、调 pH 值等前处理后再排入污废水系统进行处理。 ( 2)污水量 果 树灌溉用水、育苗温室和炼苗温室用水及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不产生污水。 据调查,加工展示区的加工车间每日产生废水 60m3。 园区生活污水量按生活用水量 80%计算,则日排水总量为。 ( 3)污水处理 拟在园区新建两个污水处理站,一个建在加工车间附近,处理规模为60m3/d,处理加工展示区的废水。 另一个建在工艺花卉培训中心附近,处理规模为 10m3/d,处理园区的生活污水。 两个污水处理站拟采用地埋的 MBR 成套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出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T182912020)的要求, 出水排入池塘。 ( 4)污水管网 污废水经管网流向规划的污水处理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