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级江阴澄西船厂及上海沪东船厂实习总结报告内容摘要:

按区域协调设计与生产的关系。 现代造船的舾装作业任务,在根据区域舾装法划分为几大类之后,每一大类再按中间产品导向型的原则进行作业任务分解,将舾装任务分解为舾装单元、分段舾装或总段舾装、船内舾装,然后进一步细分为各种舾装托盘,最后分解出组成每个托盘的各种舾装件。 其组合方式则以舾装托盘为单位,根据壳、舾、涂一体化和区域舾装法的原则,按舾装制造级逐级进行组合。 胎架→铺板→划线→安装部件→检验→焊接(正反)→火工→完整性检验→精度测量。 总结:区域舾装模式 、计算机的应用和随着并行工程,也正是因为这些技术和模式的不断更新,才使我们的造船行业不断发展走向更高的台阶。 虽然里面的很多知识在我们上的专业课中都讲到过,但听起来自几十年现场工作的老师傅给我们讲,那种感觉却是不一样的。 下午,高云中老师给我们做了造船焊接方面的讲座,他主要向我们讲述了以下知识: 焊接技术的相关知识: 焊接技术在工业中应用的历史不长,但是它的发展却是非常迅速的。 应用面之广也是非常广泛的。 在短短的几十年中焊接已在许多工业部门的金属结构中,如建筑钢结构,造船、车辆、压力容器以及航空、航天工程 中几乎全部取代了铆接。 焊接在整个工业中的地位还可以从这样一个事实来判断,即世界主要工业国是每年生产的焊接结构约占钢产量的 45%左右。 焊接技术在造船中的应用 : 焊接在造船中的应用,引起了造船工业的革命,极大地促进了造船事业的发展。 船舶焊接代替船舶铆接后,不仅出现了全焊接船( 1920年在世界上出现了第一艘全焊接船),并使船体从散装建造方式发展到分段建造,以及现在的区域造船法,极大地缩短了造船周期。 在船舶的建造中,焊接是其中的关键和支撑技术,焊接的总工时和成本各占船体建造的总工时和成本的 3040%,焊接 技术的质量是反映船体建造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 因此,研究和开发机械化、自 动化的高效焊接技术就成为造船企业提高造船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建造成本、缩短造船周期的有效技术途径。 焊接技术的发展是与 20 世纪科技高速发展密切相关的。 目前船舶焊接技术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在手工电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的基础上发展成功能各异的高效机械化、自动化焊接方法;并将当代计算机、微电子、信息、机器人、激光、电子束、等离子等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广泛应用于船舶焊接技术,从而将船舶焊接技术推上了现代造船科学技术的领军地位。 船舶焊接技术正作为船舶建造工艺这门系统工程中主力而更广泛地应用于现代船舶制造业 当中。 造船焊接技术发展方向 总体上来看,先进船舶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是:高速化、大线能量 — 高性能化、高品质化 — 完全自动化。 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我国建造大型化船、高附加值船、高性能船的需要。 比如现在我国各大船厂普遍采用的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就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一种焊接技术,它可以单面焊、一次成型、焊接变形小、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极大地缩短了工艺周期,确保了焊接质量。 我国造船焊接技术的发展 我国造船焊接技术在二十世纪 50年代开始于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和埋弧半自动焊。 80 年代初,我国造船,特别是改革开放 以来,焊接技术、焊接工艺、焊接设备均有了极大的改善。 又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高焊接技术得到了显著进步,焊接机械化率得到了较大提高。 高效焊接工艺方法的种类,从 80年代初的 3~ 5种发展到 30多种;高效焊接化率(埋弧焊、二氧化碳焊)也大幅度提高,从 84 年的 %上升到 96 年的 %,机械化率从84年的 %上升到 96 年的 %。 由于时间原因今天未安排现场观摩内容。 2月 14日:实习的第四天 今天是在澄西船厂实习的最后一天,上午我们在高宇老师讲解下学习了生产设计和船舶下水方面的知识。 船舶生产设计 ,也叫详细设计。 设计院的图纸 ,目的主要是为了送审,直接拿过来制造是不行的。 送审设计考虑的方向是符合规范与法规,生产设计考虑的是加工方法,要根据船厂的加工能力 ,比如说船厂拥有的设备如吊车车床等 ,用船厂的现有工具 ,来实现设计院设计的功能。 比如说布置 ,设计院不考虑除主要设备以后的设备布置 ,但生产设计必须把设备的位置用三维坐标定下来;电力系统图是由送审设计出了 ,但是电缆多长走向设计院不出 (设计院只出主干电缆走向 ),这是生产设计考虑的了。 再比如 ,电缆穿舱件的大小数量位置电缆该经过哪些穿舱件设备的基座等 ,都 是属于生产设计的范畴。 生产设计 ,也就是详细设计 ,是对送审设计的细化。 而且 ,细化后经船厂车间等可能再经过一次细化。 一般来说 ,生产设计可以称之为一级工艺 ,车间细化可以称之为二级工艺。 船舶下水 是指将在船台 (坞 )总装完毕的船舶从陆地移入水域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