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评建工作方案内容摘要:

充分保障新建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 4)学 校在制定各专业培养方案时,如何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等方面体现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实际需要。 ( 5)学校的培养方案及其制定(修订)、执行、评审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改进。 、执行与调整 课程资源 教务处 ( 1)学校课程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如何。 课程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 ( 2)学校课程总量多少。 课程结构如何。 双语课程、实践课程比例,是否符合培养目标需要。 ( 3)学校的教材建设规划执行情况 如何。 如何保障所选用教材的先进性与适用性。 使用优秀教材和境外原版教材的比例 ? ( 4)学校是如何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 建设成效如何。 利用率与使用效果如何。 ( 5)学校在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改进。 、结构及优质课程资源建设 信息中心 社会资源 、合作育人的措施与效果 教务处 办公室 科技处 团委 ( 1)学校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效果如何。 ( 2)学校在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专业技 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效果如何。 ( 3)学校与社会共建教学资源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效。 ( 4)近三年接受社会捐赠的情况怎样。 其中校友捐赠有多少。 设备处 规划处 课堂教学 况 教务处 ( 1)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执行与调整情况如何。 ( 2)是否有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的相关制度与要求。 教学内容如何体现人才培养目标。 ( 3)学校对教学方法、教 学手段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 有哪些先进的做法。 效果如何。 ( 4)学校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方面有哪些措施。 成效如何。 ( 5)学校在考试方法上进行了哪些改革。 在加强考风考纪方面制订了哪些措施。 取得了哪些成效。 现,科研促进教学的情况 在 — 7 — 在 分解项 目组 审核要素 审核要点 牵头 单位 参与单位 引导性问题 四、 培养过程项目组 组长单位: 教务处 实践教学 教务处 设备处 ( 1)学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是什么。 如何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如何。 ( 2) 学校是否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的条件与资源能否达到教学要求。 ( 3)学校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设与实验室开放情况如何。 学校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情况如何。 ( 4)学校是如何保障实习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的。 ( 5)学校是如何保障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教学质量的。 近 3 年参加省毕业设计(论文)评优与抽检情况如何。 ( 6)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改进。 、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的落实及效果 第二课堂 措施 团委 学生处 ( 1)学校是否将第二课堂建设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有哪些政策措施保障第二课堂建设。 ( 2)学校的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是如何紧密结合的。 建设效果如何。 ( 3)学校是否制定了关于学生校(海)外学习经历的政策和措施。 成效如何。 ( 4)学校在第二课堂建设及发挥第二课堂作用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改进。 、科技活动及育人效果 学生处 办公室 教务处 教学改革 施 教务处 ( 1)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是否有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 2)学校是如何激励和促进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 效果如何。 ( 3)学校在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改革取得哪些成效。 ( 4)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改进。 ,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 招生及生源情况 学生处 ( 1)学校总体及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结构特征如何。 (如学生性别、民族、区域、家庭经济 /社会背景、学生教育背景等) ( 2)学校在现有条件下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生源质量。 效果如何。 ( 3)在校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如何。 学校为学生在学期间是否提供了转专业的机会。 ( 4)学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改进。 效 在 — 8 — 在 分解项 目组 审核要素 审核要点 牵头 单位 参与单位 引导性问题 五、 学生发展项目组 组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