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c盖板施工作业指导书暂行、路基支挡工程作业指导书暂行、路基电缆槽等工程作业指导书暂行、桥梁遮板预制及安装作业指导书暂行内容摘要:
定。 锚杆挡土墙应自上而下进行施工,施工前应清除岩面松动石块,整平墙背坡面。 锚杆挡土墙的锚杆施工应与路堑开挖同时进行,开挖前应先做好施工周边的防、排水 ,保证开挖断面不受水的侵蚀,使土体的稳定不被破坏。 锚杆类型、规格及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按设计尺寸下料、调直、除污、制造。 锚杆施工前,选择与正式施工相同的地层进行拉拔工艺性试验,试验根数为工作锚杆数量的 3%,且不少于 3 根,以验证锚固段的抗拔拉设计指标,确定钻孔、注浆施工工艺。 钻孔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 1)根据设计孔径及岩土性质合理选择钻孔机具,并应采用干钻。 ( 2)钻孔位置、直径、倾角、深度及锚杆的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孔轴应保持与墙面垂直,钻孔完整。 ( 3)钻孔后用高压 风清孔,水清孔,清除孔内粉尘、石渣。 用水清孔影响锚杆抗拔拉力时,应用高压风清孔。 ( 4)在岩层破碎或松软泡水等地层中应采用套管跟进钻孔。 钻进到设计孔深后应用高压风清孔,及时在套管内放入保护钢管。 ( 5)钻进过程中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地下水及一下特殊情况应做好现场施工记录,并核对地质。 位于破碎带或渗水量较大的岩层时,应对锚孔进行固结灌浆处理,然后进行扫孔。 ( 6)钻孔孔径、孔深不应少于设计值,钻孔深度应大于设计深度。 锚杆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 1)锚杆安装前应检查杆 体质量,杆体组装应满足设计要求。 ( 2)锚杆应安装在钻孔的中心,安装前应在锚杆上设置定位支 18 ( 3)锚杆露出坡面外部分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锈处理。 在腐蚀环境下,钢筋表面采用环氧涂层等进行处理。 ( 4)有水地段安装锚杆,应排净孔内积水或采用早强速凝药包式锚杆。 ( 5)砂浆应按设计配合比拌制,随拌随用。 ( 6)锚杆注浆应采用孔底注浆法,注浆管随锚杆一同放入钻孔内,注浆管应插至距孔 底5~ 10cm 处,并随浆液的注入逐渐拔出。 注浆应自孔底一次性压注浆,中途不应停浆,注浆压力应达到设计或试验确定的压力,不宜少于。 孔内注浆时应一直到孔口流出新鲜浆液后方可停止注浆,确保注浆饱满密实,并在浆液初凝前进行二次补浆。 ( 7)砂浆锚杆安装后,普通砂浆锚杆在 3d 内、早强砂浆锚杆在 12h 内,不应敲击、摇动和在杆体上悬挂重物;肋柱或墙面板应在砂浆达到设计强度 70%以上方可进行安装。 锚定板挡土墙 锚定板挡土墙基础施工应符合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 2020】 241 号) 条和 条规定。 墙身施工应符合《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 2020】241 号) 节的有关规定。 拉杆钢材及锚固件的品种、规格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进场应安相关规定抽样检验。 拉杆埋入土中部分,应按设计要求时进行防锈处理。 肋柱严禁前倾,而应适当向填土一侧倾斜,其倾斜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肋柱吊装时,应在肋柱基础杯槽内铺垫 2cm 厚度的沥青砂浆。 肋柱与锚定板均应预留拉杆孔洞。 锚定板、肋柱与螺丝端连接处,在填土前宜用沥青砂浆充填,并用沥青麻筋塞缝,外露的端杆和部件应在填土下沉基本稳定后,再用水泥砂浆封填。 墙后回填应符合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 2020】 241 号 ) 条规定。 19 墙背宜采用袋装砂砾或土工织物作为反滤层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应随填土随施工反滤层。 土工织物反滤层应按设计要求铺设,幅与幅之间搭接方法和搭接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墙后填料为细粒土时,顶面应采取防、排水措施,设置柔性封闭层。 拉杆锚定板埋设时,应在填土碾压至拉杆高度以上 20cm 后再挖槽就位,槽位宜比锚定板设计位置高 3~5cm。 锚定板前方超挖部分应用混凝土或灰土回填夯实。 埋入土中部分的锚定板拉杆及锚定板肋柱与螺丝端杆连接处、肋柱外露锚头,应按设计作好除锈、防锈处 理。 预制挡土板进场 应进行检验,其结构尺寸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外观光洁,无裂纹、露筋、掉角等缺陷。 预制挡土板应待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以上方可进行吊装和运输。 锚定板挡土墙应随安装挡土板随填土。 墙后填土时严禁直接碾压拉杆和锚定板,且碾压方向应垂直于拉杆,距挡土板 2cm 范围内应采用小型压实机具施工。 分级平台应按设计采用混凝土进行封闭,并应设 2%的向外横向排水坡。 锚定板、挡土板、肋柱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设计要求。 加筋土 挡土墙 加筋土挡土墙基础应符合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 2020】 241 号) 条规定和第 条的相关规定。 加筋土挡土墙拉筋的品种、规格、尺寸、性能应设计要求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拉筋应用设计规范》( TB10118)的要求,并进行进场检验。 土工合成材料拉筋应妥善保管, 严禁暴晒。 墙面板的尺寸和预埋件、预留孔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外表光洁、无裂纹、企口分明,线条顺直,不应露筋、掉角。 预制墙面板、整 体式墙板应待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方可进行吊装和运输。 20 挡土墙混凝土条形基础埋置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墙前应设 4%的横向排水坡。 安装组合式墙面板或现浇整体式护墙应按不同填料和拉筋预设仰斜坡,墙面板或墙面适当后仰,不应前倾,倾斜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整体式面墙施工宜在包裹式加筋土体完工后,现场立模浇筑。 筋材之间的连接或筋材与墙面板之间连接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连接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墙面板的预埋连接件与钢筋混凝土板条拉筋之间应采用焊接。 ( 2)墙面 板与土工格栅或复合土带拉筋之间应采用金属连接件连接。 ( 3)钢塑复合带与墙面板连接,应穿过穿筋孔后进行绑扎连接。 ( 4)钢筋与钢筋、钢筋与锚杆之间连接,应采用双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 4 倍主筋直径。 包裹式加筋土挡土墙加筋土体内锚杆的预埋僧和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锚杆埋设应符合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 2020】 241 号) 条的相关规定,锚杆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 墙面板上的金属连接件用金属拉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锈处理,钢筋混凝土板条拉筋所有的连接部分应采用沥青砂浆 封闭。 拉筋的长度、位置、间距、层数、铺设形式及包裹式挡土墙压载体后拉筋回折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拉筋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 1)拉筋在平面上的布置应垂直于墙面板,土工格栅拉筋筋材强度大的方向应垂直于墙面。 ( 2)拉筋应水平铺设在有 1%~3%仰坡的填层上,底部应与填土密贴。 ( 3)连续铺设的拉筋接头应置于其尾部。 土工合成材料拉筋应完整连续,无破损和接头。 ( 4)条带式拉筋尾部宜采用拉紧器拉紧,各拉筋的拉力应基本均匀。 21 ( 5)铺设满铺 拉筋时,应绷紧、铺平,中间每隔 1~2m 梅花形布置 U 形卡或卡钉固定,不应褶皱或损坏,可以在中部重叠但不应连接,并用厚度不小于 5cm 的填料隔开;上、下层拉筋应错缝铺设。 未覆盖填料的筋材上严禁施工机械直接行走。 墙背填料应符合《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 2020】 241 号)第 节的相关规定,且应采用砂类土(粉砂、黏砂除外)、砾石类土、碎石类土,筋带与填料接触部分不应有尖锐棱角的块体。 填料应分层填筑、碾压,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填料的碾压顺序应从拉筋中部开始并 垂直于拉筋碾压,先由拉筋中部逐步碾压至拉筋尾部,再由拉筋中部逐步碾压至面板,严禁平行于拉筋方向碾压,先静压后再振动碾压。 填料未压实前碾压机械不应作小半径转向操作。 距面板小于 1m 范围内应采用小型夯实机械或人工夯实。 严禁使用羊足碾碾压。 反滤层及排水层施工应随安装墙面板进行,并随后施工墙后填土。 反滤层及排水层设置位置、构造尺寸及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加筋土体内的泄水管孔径、埋设位置、管身钻孔型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向外排水坡不应小于 4%,管身和进水口应用透水土工布包裹,并应与护墙身泄水孔连 通,确保排水通畅。 加筋土挡土墙宜每 20m 或基底地层变化处设置沉降缝(伸缩缝),并在面板内侧沿全墙铺设透水土工布以防止填料渗漏。 土工布铺设应随填筑反滤层进行。 台阶式加筋土挡墙上墙墙面板基础不应直接放在下墙拉筋上,中间应用厚不小于 的垫层隔开。 分级平台应按设计采用混凝土进行封闭,并应设 2%的向外横向排水坡。 墙体、墙面分期施工时宜待墙体变形及地基沉降稳定后再开始墙面结构的施工。 帽石应采用混凝土现场浇筑,分段不应大于。 设计有栏杆时, 应在帽石内预埋 U 22 形螺栓。 组合苷剖面板、整体式护墙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设计要求。 抗滑桩 抗滑桩的位置、结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开挖施工中应核对桩孔地质情况,滑动面实际位置与设计出入较大时,应及时向设计单位反馈。 抗滑桩施工前应整平孔口地面,设置地表截、排水及防渗设施。 孔口应做好锁口,孔口地面以上加筑适当高度的围埂。 雨季施工时,孔口应搭设雨棚。 孔口附近不应堆放重物,不应有重型设备、载重汽车等重活载走行。 抗滑桩施工应制定挖孔作业和撤离人员 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设置对滑坡变形、移动的观测标桩并制定观测方案。 桩孔开挖施工中应及时记录地质剖面、滑动面位置,填绘地质柱状图。 开挖及支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开挖及支护应尽量避免在雨季施工,严禁在桩顶以上边坡设置施工便道。 ( 2)开挖及分节,每节高度宜为 ~ 并及时浇筑混凝土护壁。 护壁混凝土应紧贴围岩,浇筑前应清除孔壁上的松动石块、浮土。 地层较松软、破碎或有水时,分节不宜过长。 严禁在土石层变化处或滑动面处分节。 ( 3)滑动面处的护壁应加强,承受较大推力的护壁和锁口混凝土应增加钢筋。 ( 4)下一节桩孔开挖应在上一节护壁混凝土拆模后进行。 ( 5)围岩松软、破碎或有滑动面的节段,应在护壁内顺滑动方向用临时支撑加强支护,并经常观察其受力情况,及时进行加固。 发现横撑因受力变形、破损而失效时,孔下施工人员必须立即撤离。 ( 6)开挖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装渣不应超出盛渣器皿上边沿,孔内垂直提升运输吊具应采用有自锁功能的绞架。 孔下爆破应采取减振措施。 弃渣不应堆放在滑坡范围内。 23 ( 7)开挖桩群应从两端向滑坡主轴方向隔桩开挖。 桩体混凝土浇筑 1d 后,方可开挖邻桩。 ( 8)开挖时应做好孔内排水和通风,确保挖 孔作业安全。 浇筑桩身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 1)浇筑前,应检查桩孔基底及断面尺寸,凿毛混凝土护壁,清理孔底的松动石块、浮土,抽干积水,并应检查净空断面尺寸,符合要求后安装钢筋稳定笼。 ( 2)钢筋笼宜预先绑扎成型,在桩孔内搭接,搭接接头不应设在土石分界或滑动面处。 抗滑桩钢筋骨架安装就位后,应采取固定措施避免上浮。 钢筋笼绑扎时应按设计要求同时绑扎声测管,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措施避免声测管堵塞。 ( 3)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并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 2020】241 号)的要求。 地 下水发育时,应按水下混凝土灌注法施工。 ( 4)滑坡体有滑动迹象或需要加快施工进度时,宜采用速凝、早强混凝土。 桩间支挡结构及桩相邻的挡土、排水设施、排水纵坡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与 抗滑桩配套完成。 抗滑桩顶面及周围应按设计要求用混凝土或砂浆抺面封闭,封闭面应保持一定的排水坡度,避免积水。 抗滑桩桩身质量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无损检测。 桩板式挡土墙 桩板式挡土墙的锚固桩施工应符合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 2020】 241号) 第 节的相关规定。 锚固桩加设锚索或锚杆的施 工应符合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 2020】 241 号) 第 节或第 节的相关规定。 桩身预埋铁件或翼缘的规格、尺寸、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档土板进场应进行检验,其结构尺寸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外观光洁,无裂纹、露筋、掉角等缺陷。 预制挡土板应待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以上方可进行吊装和运输。rpc盖板施工作业指导书暂行、路基支挡工程作业指导书暂行、路基电缆槽等工程作业指导书暂行、桥梁遮板预制及安装作业指导书暂行
相关推荐
300 1150 1195 %1195 (1150 1195) 300 21195 300 2 10%% 《金融工程学》作业五 习题答案: 500 指数期货合约份数为: 1 .2 1 0 , 0 0 0 , 0 0 0 312 5 0 1 5 3 0 份 2. 瑞士法郎期货的理论价格为: 0. 1667 ( 0. 07 0. 02 )
51 10 90 3d。 2840 43 49 10 90 4d。 3 Ⅲ级 840 50 57 8 90 5d。 4 Ⅳ级 1028 70 6 90 5d。 注: d。 为钢筋直径; 钢筋直径大于 25mm 的冷拉Ⅲ、Ⅳ级钢筋,冷弯弯曲直径增加 1d。 热轧光 圆钢筋与带肋钢筋直径、横截面积和重量 公称直径( mm) 公称面积( mm2) 公称重量( Kg/mm) 6 615 8 10 12
、防伪 码等)。 采用 WINDOWS 界面,清晰直观。 支持键盘、鼠标操作,快捷简便。 开票软件的主要功能 是企业开票,因此系统把开票的各种功能以按钮的形式放到主界面中,功能直观简单,符合手工操作习惯。 充分考虑了企业可能开票量较大的情况,系统支持多个分开6 票机的使用,保证从办税服务厅领用的发票正确分配到各台分机,报送时 ,又能正确汇总各分机的发票数然后报送到地税局。 日交易、区间交易
标定位和无线寻呼,从而为生产指 挥调度、安全监测检查、人员验卡考 勤、区域禁入控制、紧急事件处理、为煤矿的安全生产 提供有效手段,系统可同时将有关数据传至各级管理部门,为各级领导监督指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10 如图所示 系统主要功能说明 KJ133C 型矿用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软件,是一套集数据采集与信息处理的综合数据库管理系统。 本系统主要包含考勤管理、实时数据显示、历史数据查询
作为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网络的高可用直接影响到业务系统的可用性。 网络层的高可用至少包括高可靠、高安全和先进性三个方面: 高可靠: 应采用高可靠的产品和技术,充分考虑系统 的应变能力、容错能力和纠错能力,确保整个网络基础设施运行稳定、可靠。 当今,关键业务应用的可用性与性能要求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高安全: 网络基础设计的安全性,涉及到 XX 业务 的核心数据安全。
触头外观检查 主要 洁净光滑,镀银层完好 观察检查 触头装配 主要 紧固、正确,钨铜合金触头无脱松、 裂纹 触头弹簧外观检查 完整、齐全 触头同心度误差 主要 动触头进出灵活轻快 用专用工具检查 触头动作检查 主要 接触过程中无卡阻 操动试验 绝缘油油位 主要 在油位计中间 观察 检查 传 动 装 置 拐臂回转角度 按制造厂规定 用专用量尺检查 制动装置 可靠,拆卸方便 操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