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sncr内容摘要:

量应不小于 20% 尿素 溶液 输送系统 多台 锅 炉可共用一套尿素溶液输送系统。 尿素 溶 液输送泵宜采用多级离心泵。 每套 输 送系统应设计两台输送泵,一台运行,一台备用。 输送 系 统应设置加热器。 加热器的功率应能满足补偿尿素溶液输送途中热量损失的需要。 尿素 溶 液输送系统应设置过滤器。 尿素 溶液 计量分 配系 统 每台 锅 炉宜配置一套计量分配系统。 计量 分 配系统应设置空气过滤器。 尿素 溶液 喷射系统 尿素 SNCR 是在锅炉炉膛高温区域( 850~1250℃ )喷 入 尿素溶液。 喷射 系 统应尽量考虑利用现有锅炉平台进行安装和维修。 多喷 嘴 喷射器应有足够的冷却保护措施以使其能承受反应温度窗口区域的最高温度,而不产生 任何损坏。 多喷 嘴 喷射器应有伸缩机构,当喷射器不使用、冷却水流量不足、冷却水温度高或雾化空气流 6 HJ 563— 2020 量不足时,可自动将其从锅炉中抽出以保护喷射器不受损坏。 每台 锅 炉应设置一套炉膛温度监测仪。 宜结 合 常用煤种及运行工况进行 SNCR 计 算流体力学和化学动力学模型试验,以确定最优温度 区域和最佳还原剂喷射模式。 二次 污染 控制措施 脱硝 系 统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二次污染的控制措施,废气、废水、噪声及其它污染物的防治与排 放,应执行国家及地方现行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的有关规定。 脱硝 系 统应采取控制氨气泄漏的措施,厂界氨气的浓度应符合 GB 14554 的 要 求。 单独 采 用 SNCR 法时,应严格控制脱硝系统产生的氨逃逸,当 SNCR 法和 SCR 法联合 使 用时, 应采取控制氨逃逸和 SO2/SO3 转化 率 的措施。 脱硝 系 统应采取有效的隔声 、 消 声 、 绿化等 降 低噪声的措施 , 噪声和 振 动控制的设计应符合 GBJ 87 和 GB 50040 的规定 , 厂界噪声应符合 GB 12348 的要求。 突发 事故 应急措施 若采用液氨作为还原剂 , 液氨储存与供应区域设置完善的消防系统 、 洗眼器及防毒面罩等。 氨站 还应设防雨、防晒及喷淋措施,喷淋设施要考虑工程所在地冬季气温因素。 7 主 要 工 艺 设备和 材 料 尿 素 SNCR 工艺的 主 要设备有 : 尿素溶解罐 、 尿素溶液循环泵 、 尿素溶液储罐 、 供料泵 、 稀释水 泵、背压控制阀、计量分配装置、尿素溶液喷射器等,设备性能和要求见本标准第 6 章。 材料应 根 据经济、适用的原则选择,满足脱硝系统的工艺要求。 通用材 料 应与燃煤锅炉常用材料的选择一致。 对于接 触 腐蚀性介质的部位,应择优选取耐腐蚀金属或非金属材料。 金属材 料 宜以碳钢材料为主。 对金属材料表面可能接触腐蚀性介质的区域 , 应根据脱硝系统不同 部位的实际情况,衬抗腐蚀性和磨损性强的非金属材料。 当承压 部 件为金属材料并内衬非金属防腐材料时,应考虑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之间的粘结强 度,且承压部件的自身设计应确保非金属材料能够长期稳定地粘结在基材上。 防腐蚀 和 磨损的非金属材料主要选用玻璃鳞片树脂、玻璃钢、塑料、橡胶、陶瓷等。 8 检 测 和 过 程控制 烟气 连续 检测系统 出口烟气连续检测装置至少应包含以下测量项目:烟气流量、 NOx 浓度(以 NO2 计 ) 、烟气 含 氧 量。 热工 自动 化及控 制系 统 7 HJ 5632020 脱硝 系 统与机组同步建设时,宜将脱硝系统的控制纳入机组单元控制系统,不再单独设置脱硝 控制室。 已建 锅 炉增设脱硝系统时 , 可 两台炉设置一个独立的脱硝控制室 , 宜采用 分 散控制系 统 ( DCS) 或可编程逻辑控制 器 ( PLC)。 当 条 件具备时 , 宜将脱硝系统控制室与机炉集控室合并 , 或将脱硝系 统的控制纳入已经建成的机组单元控制系统,以达到与机炉统一监视或控制。 控制 子 系统包括:还原剂流量控制系统、喷射控制系统、冷却水控制系统、空气和空气净化控 制系统、温度监测系统等。 热控 系 统应能在无就地人员配合的情况下,通过远程控制实现还原剂的输送、计量、喷枪系统 等启停及调节和事故处理。 热控 系 统与管理信息系统( MIS)进行通讯时,应采用经国家有关部门认证的专用、可靠的安 全隔离措施。 9 辅 助 系统 电气 系 统 供 电 系统 脱 硝 系统低压厂用电电压等级应与厂内主体工程一致。 脱 硝 系统厂用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应与厂内主体工程一致。 脱 硝 系统反应器区工作电源宜并入单元机组锅炉马达控制中心( MCC) 段 ,不单独设低压脱 硝变压器及脱硝 MCC。 还原剂区工作宜单独设 MCC, 其 电 源宜引自厂区公用电源系统 , 采用双电源 进线。 除 满 足上述要求外,还应符合 DL/T 5153 中的有关 规 定。 直 流 系统 脱 硝 系统控制电源宜采用交流电源控制 , 当直流电源引接方便时 , 也可以考虑采用直流电 源。 直 流 系统的设置应符合 DL/T 5120 的规 定。 交 流 保 安电源 和交 流不停 电电 源 ( UPS) 脱 硝 系统宜根据系统的自身情况确定是否使用交流保安电源及设置交流保安段。 其 它 要求应符合 DL/T 5136 中 的有关规定。 二 次 线 脱 硝 电气系统宜在程控室控制,控制水平与工艺专业协调一致 其 它 二次线要求应符合 DL/T 5136 和 DL/T 5153 的规 定。 建筑 及结构 建筑 脱 硝 系统的建筑设计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8 HJ 563— 2020 脱 硝 系统建筑设计应根据生产流程、功能要求、自然条件等因素,结合工艺设计,合理组织 平面布置和空间组合,注意建筑群体的效果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脱 硝 系统的建筑物室内噪声控制设计标准应符合 GBJ 87 的规 定。 脱 硝 系统的建筑物采光和自然通风宜优先考虑天然采光 , 建筑物室内天然采光照度应符合 GB 50033 的要 求。 脱 硝 系统建筑物各车间室内装修标准应按 DL/T 5029 中同类性 质 的车间装修标准执行。 结构 脱 硝 系统工程土建结构的设计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屋 面 、楼(地)面在生产使用、检修、施工安装时,由设备、管道、材料堆放、运输工具等 重物引起的荷载,以及所有设备、管道支架作用于土建结构上的荷载,均应由工艺设计专业提供。 脱 硝 系统建、构筑物抗震设防类别按丙类考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 防烈度的要求。 暖通 及消 防系统 一 般 规定 脱 硝 系统内应有采暖通风与空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