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东二环至邢村立交拓宽改造工程第二合同段燕山互通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内容摘要:

负责 A 工区东外环主线桥右幅( DHR4— DHR12l 联)、 左幅( DHL4— DHR1l联)梁体浇注,单幅梁长 1392 米。 负责 B 工区经十路以北的 H 匝道桥( H1H6 联)、 E 匝道桥 (E1E7 联 )、 B匝道桥 (B1B5 联 )梁体结构施工任务,单幅梁长 1337 米。 桥梁施工三队 负责 C 工区经 十路以北的 G 匝道桥( G4G6 联)、 F 匝道桥 (F8E12 联 )、 A匝道桥 (A1A4 联 )的梁体浇注施工,单幅梁长 1003 米。 道路综合施工队 负责本标段的路基土石方工程的施工、场地清理及建筑垃圾的清运等施工任务。 负责本标段全部路面基层、路面面层、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施工。 负责桥面系的施工任务,并负责地面辅道人行道板、路缘石的铺砌,护栏的预制安装,以及各种管线系统等附属工程的施工。 主要工程量是:填方 万立方, 施工挖方 万立方,挖除建筑垃圾 万立方,主线引道长 323 米(宽 26 米),地面辅道长 2038 米 (宽 2*14 米),承担桥面铺装 3777 米(单幅)。 现场组织机构方案 1. 3. 4. 1 施工组织机构 为保证本工程的顺利实施,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局将按照职能明确、精干实效、运转灵活、指挥有力的原则组建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中铁第十四工程局燕山立交桥工程项目部”。 并配备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按照项目法全面负责本工程的组织实施。 本工程的实施采取项目部、施工队两级管理模式。 项目部负责宏观施工计划、管理和验 工,内设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安全长和施工技术部、计划财务部、安全质监部、物资设备部、调度室、现场试验室、综合办公室等四部三室,共 7个职能部室,项目经理部下属设立 6 个施工队负责本工程的具体施工及劳务管理。 1820 具体组织机构详见本合同工程组织机构框图。 1. 3. 4. 2 施工机构职责 ⑪ 项目经理部的主要责任和权利如下 : 施工质量实施项目法人终身责任制。 本工程将作为我单位的重点工程,施工中切实加强质量控制,严格执行质量标准,按程序文件作业,搞好过程控制。 项目 部必须确保施工质量目标的实现。 项目部要履行保证工期、安全和文明施工等目标实现的责任。 燕山互通立交桥二 A标段项目部经理( 1人) 总工程师 (1人 ) 施工技术部 10 人 中铁第十四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基 础 施 工 一 队 140人 安全长 (1 人 ) 副经理 (1 人 ) 计划合同部 5 人 物 资 设 备 部 4 人 财 务 部 3 人 安 全 质 监 部 7 人 调 度 室 3 人 综 合 办 公室 8 人 试 验 室 4 人 桥梁 施 工 一 队 190 人 基 础 施 工 二 队 120 人 基 础 施 工 三 队 120 人 桥梁 施 工 二 队 180 人 桥梁 施 工 三 队 120 人 道路综合 施 工 队 100 人 1821 项目部有服从甲方和监理的指示及地方有关交通、环保、防火、防汛等部门的管理,确保工程正常进行的责任。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有关质量、安全、工期的保证和落实,工程进度款的拨付,各种报表的填报以及接受各类检查等,项目部作为本单位的全权代表行使管理职权及履行合同的权利及义务,并负直接管理责任,确保工程按期、优质、安全地完成。 项目部按照项目法全面负责本工程的组织实施、调度指挥、施工管理、进度控制、工程创优、安全管理、对外协调等组织 指挥工作。 项目部负责本合同段的全面管理,总工程师负责技术、质量和计划的管理,副经理负责现场工程进度计划的落实和对外协调工作,安全长负责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内、外的安全保障工作,各部室的工作职能见下表: 部 门 职 能 施工技术部 施工技术方案编制、现场技术指导、测量控制、分析处理质量问题 安全质监部 安全管理制度的检查、落实和质量检查、质量监督、分析处理质量问题 计划合同部 制定施工计划、统计报表、计量、合同管理、经济核算、费用控制、资金筹集和控制 财务部 经济核算;财务管理。 物资 设备部 材料、物资、机械设备的供应及管理 试验室 各种试验及检测工作 调度室 设备和人员的调度、施工进度控制 综合办公室 外部协调、秘书、劳资、公务、后勤、治安、党务、政工、工会等 备 注 各科室在履行各自职责的同时,加强科室之间的协作。 ⑫ 施工队的主要责任和权利如下: 施工队按项目部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负责实施,其实施过程由项目部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 施工队严格按照项目部制定的质量、安全、工期等各项保证措施组织实施,项目部将经常检查各施工队的落实情况,并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本工程将作 为我局的重点工程项目,在工程的施工中,我单位在人力、物力、技术、资金上将优先予以保证。 施工中切实加强质量控制,严格执行质量标准,确保工程创优,同时加强项目管理,合理组织,科学施工,确保工程按计划完成。 1822 1. 3. 4. 3 施工人力部署 本项目总计投入施工人员 1100 人。 按照施工计划逐步投入,逐步退场,劳动力动态分布详见“劳动力动态布置图”。 施工人员驻地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施工测量、试验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 ⑪ 测量依据 ①根据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点与水准点为基准进行复测和 引测。 根据业主提供的有关测量资料、设计结构图、复测资料进行计算和测量放样。 ②以本工程执行的施工规范中的有关规定作为精度标准。 ⑫ 平面控制测量 ①对施工现场及控制点进行实地踏勘,结合本工程平面布置图,创建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 要求达到考虑通视条件、稳固状态、放样方便等各种因素,在现场每 200 米建立一个控制点。 控制点在高架桥中心线两侧间隔分布,以建立通视情况良好的导线控制网。 放样时每点至少有两个控制点做后视,便于校核。 “测量三角控制网示意图”如下 : ②定期对导线控制网进行闭合校验 ,保证各点位于同一系统。 随着施工的进展,每平面控制网墩中心线桥中心线测量施工放样示意图桥梁中心点放样示意图承台轮廓线测站后视点间隔200M建立一个控制点平面控制网示意图平面控制点 1823 个月至少复测一次,以求控制网达到精度要求。 ⑬ 平面轴线测量 ① 按图纸中结构不同的施工部位 ,分别制定不同的测量方法 ,以满足精度要求和施工进度要求。 ② 桩基础施工时所需要的轴线,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放样,用全站仪直接放出桥墩中心点。 然后将仪器架至桥墩中心点,后视控制点,定出切线,再转 90 度定出法线桩。 如果一次无法投测到位,可以在附近适当位置临时转点,但转点次数尽量控制一次。 ③ 桩施工结束,采取同样方法确定承台位置。 ④ 承台浇注完毕后,所需要的轴线采取后方交会,定出偏移轴线,测站为承台上的 任意点,根据该点坐标值计算出到中心点角度和距离,以极坐标法定出其它轴线。 ⑤ 梁板施工阶段轴线放样 现浇连续梁梁底腹板轴线控制 ●在墩身施工完,而支架尚未搭设之时,对墩身顶进行中心点投测,并做好标志,为下道工序做好准备。 ●在底模铺设和支架预压完毕,而墩顶尚未掩盖之时,以上述放样好的中心点为测站,以另一桥墩中心点为后视,后视尽可能远,定出连续梁梁底模上的侧模边线。 ●侧模的投测方法可采用支距法或坐标法。 ●投测完毕之后,用钢卷尺校验底模两侧相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 该距离为理论的计算长度。 连续梁翼缘轴线的控制 此部分要控制的是桥面结构最外端的侧模轴线。 由于连续梁翼缘与水平面存在一个角度,且全部朝向中心线倾斜。 所以仍然采用桥墩中心点对其进行控制。 连续梁桥面轴线控制 ●桥面轴线的放样主要包括桥梁纵向轴线及部分横桥向轴线,尽量利用周围建筑物顶向桥面进行放样。 若无法从周围建筑物顶向桥面放样,则采用自地面基准点,使用全站仪向桥面引入转站。 ●以桥面上的转站为测站,后视地面控制点,进行桥面轴线的放样,定护栏的线形。 ⑭ 高程控制测量 ① 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1824 根据业主提供的等级水准点,用精密水准仪进行引测和必要的施工测量 ,布置在施工区域附近。 为保证施工期间高程点的稳定性,点位设置在受施工环境影响小,且不易遭破坏的地方。 考虑季节的变化和外在环境的影响,定期对水准点进行复测。 ② 梁板以下部分的高程测量 ③ 梁板以下部分主要包括承台高程控制、墩身高程控制等。 各部分的标高均直接采用高程控制网中的点位引测到施工部位,并按规定误差范围进行精度控制。 梁板以上部位的高程测量 梁板以上部分主要包括连续梁底板高程控制、翼缘高程控制、桥面高程控制等。 采用精密水准仪控制标高。 连续梁底板部分的高程放样直接使用控制网中的点位,引测至梁两端的 墩身上。 使用模线连接两端标高,从而为底模的高程建立控制线。 翼缘部分存在一个倾斜的底面,该部分采用控制网中的点,引测至桥跨两上端面翼缘的下方。 由于翼缘是倾斜的,所以建立高低两个控制标高。 将两端标高点联系起来,便形成了翼缘底模的高程控制线。 桥面系施工阶段,连续梁砼面已经达到设计强度。 所以只要将高程从地面高程控制点引至桥面进行施工控制。 试验方案 ⑪ 工地试验室的组建 利用我单位中心试验室作为本工程的试验室,并在施工现场设立工地试验室负责现场试验及试验取样等工作,并配备必要的试验仪器设备 ,房 屋面积 60~ 80 M2, 组建土工室、力学室、地材室、养护室等,工地试验室设专职试验室主任 1人,专职试验工程师 3 人,项目部和队级试验员 10 人,配备专用车辆 1辆,对讲机 2台。 ⑫ 试验规划和实施 根据本工程项目,工地试验室负责原材取样、钢筋原材力学性能试验和焊接试验、水泥性能试验、混凝土配比设计、混凝土取样、混凝土抗压、抗折、弹性模量试验、土样分析试验等。 对桩基检测、钢绞线和锚具检测、千斤顶、油泵、压力表的配套校核、支座检测可 1825 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具体实施项目见后页桥涵、路基、路面试验项目表。 基础与墩台施工方案 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本标段主线高架桥及匝道桥基础均为桩基础,共计 363根,其中φ 米的钻孔灌注桩计 297 根,φ 米的钻孔灌注桩计 66 根,桩长在 19~ 25米之间不等。 地质情况为:自上向下分别为杂填土或素填土、黄土状亚砂土和亚粘土、全风化闪长岩、弱风化闪长岩等。 根据本合同段桩基位置的地质情况,针对不同地质情况,结合我单位施工经验,本合同部分桩基础可采用挖孔桩,挖孔桩施工采用人工风镐开挖结合钢筋混凝土护壁进行施工,井口采用混凝土铺筑井台防护,施工提升机械采用 自制的挖孔桩提升机。 不利于采用挖孔桩的部分分别采用回旋钻机和冲击钻机进行成孔,孔口埋设钢护筒,泥浆护壁;钢筋笼采用钢筋加工厂分节加工成型,现场接长后吊车下笼,砼分别采用明灌和水下砼埋设导管法进行施工。 承台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 ,人工辅助清理后施工混凝土垫层或碎石垫层。 开阔地带的基坑,其开挖坡度根据土质情况设置,在基坑底部四周设置排水沟,以保证承台底面处于无水施工状态。 合同段桩基、承台施工顺序依照梁部施工顺序。 墩台身施工 本标段主线高架桥墩身为薄壁墩和方型墩,匝道桥为圆柱墩和方型墩,墩 身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共用墩上部呈喇叭形 ,无盖梁;方形墩和薄壁墩的棱角设有圆形倒角。 砼采用拌和站拌制,砼搅拌运输车运送,吊车起吊灌注砼。 台身施工采用挤浆法挂线砌筑。 桥台台身均为浆砌片石,料石镶面,台帽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墩身和台帽施工中,模板采用特制定型钢模板,螺栓联结 , 脚手架围护作业。 1826 梁部与桥面施工方案 普通连续板梁施工方案 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板梁采用满堂支架支撑。 模板采用竹胶板拼装外模,内模采用磷镁芯模(一种含磷镁的材料压铸成型),一次浇注成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