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质量管理和控制质保工程师地位作用教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工后,不合格的程度有所减 轻,能够回用,但仍未达到规定的要求,属于不合格品。 习惯用的“焊缝返修”今后应改为“焊缝返工”。 “返修”应慎用。 ) ( 13) 报废 scrap 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 14) 让步 concession 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 ( 15) 偏离许可 deviation permit 产品实现前 , 偏离原规定要求的许可 ( 16) CQE Chief Quality Engineer 总质量师 ( 可称 “ 质量保证工程师 ” ; QAE Quality Assurance Engineer 总质量师 , 相当 GB/T1900120xx idt ISO9000:20xx《 质 量管理体系要求 》 标准中的管理者代表 ) 28 ( 17)关于缺欠与缺陷的区别 使用要求 最低使用验收水平 劣质 须修补 、 否则报废 规格要求 正常质量管理水平 改进方向 努力方向 优质 质量一般 , 不必修补 质量Q QB QA 缺欠 缺陷 图 41 质量标准示意图( IIWV) 29 美国焊接学会 AWS ——术语与定义中,分别给出了定义: • 缺欠( imperfection Discontinuity) ——焊接结构上出现的不连续,诸如材料或产品中存在的力学性能、冶金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上的不均匀性。 “缺欠”不一定是“缺陷” • 缺陷( defect) ——一种或多种不连续或缺欠,按其特性或累加效果,使零件或产品不符合所提出的最低合用要求。 “缺陷”标志着判废。 • 根据上述定义,缺陷是必须予以清除或修补的,是意味着不合格,所以要慎重地使用“缺陷”这个词,工程界已开始用“缺欠”来代替“缺陷”一词。 • 缺欠( imperfection) ——泛指在质量上偏离技术规范要求的一切不连续性、不完善性、不健全性、不均匀性等的总称。 • “缺欠”不一定是“缺陷”。 按照危害情况和合用原则,可将缺欠分为三类: A)正常的,难于消除的,可忽略不计的缺欠; B)不希望存在且无害的缺欠(称为“伤” flaw) C)不能否定的有损质量而又不能满足产品最低使用要求的缺欠, (这时应称为“缺陷”)。 30 2 质量管理思想、理论、原则和方法 ( 1)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① 以顾客为中心;②领导作用;③全员 参与;④过程方法;⑤系统管理方法;⑥持续改进;⑦以 事实为决策依据;⑧互利的供方关系。 ( 2)质量管理体系( QMS)十二项基础(八项原则的应用和其他 问题的说明) ① QMS的理论说明;② QMS要求与产品要求(对产品没有任何 要求);③ QMS方法;④过程方法;⑤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⑥最高管理者的作用;⑦文件;⑧质量管理体系评价; 持续改进; 统计技术的作用; QMS与其他管理体系的 关注点; QMS与优秀模式之间的关系。 9 10 11 12 31 3 压力容器制造(设计)质量体系的建立(有章可循) ( 1)世界上八种质量认证方法中最复杂、要求最严的第五种认证 方法 ——制造许可证(市场准入证)和强制的产品质量监督 检验制度。 ISO9000是适用各行业的质量管理标准,但是仅 有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产品没有任何具体要求,这要靠法 规标准、合同协议作出规定。 ( 2) 22号令附件 194号文 “ 制造许可条件 ” 明确规定了 17项质量管 理体系要素 ① 管理职责; ② 质量体系; ③ 文件和资料控制; ④ 设计 控制; ⑤ 采购与材料控制; ⑥ 工艺控制; ⑦ 焊接控制; ⑧ 热处理控制; ⑨ 无损推测控制; ⑩ 理化检验控制; 压 力试验控制 ; 其它检验控制; 计量 与 设备 控制; 不合 格品控制; 质量改进; 人员培训; 执行中国压力容器 制造许可制度的规定。 压力容器制造 ( 设计 ) 单位的质量 方针应首选 “ 恪守法规标准 , 持续改进 , 让客户满意 ”。 11 12 13 14 15 16 17 32 • 中国加入 WTO后 , 消除内外有别的统一国民待遇是 22号令出台的背景。 总起来说过去对国内要求严于国外: ① 国内许可级别细;② 国内基本条件严; ③ 国内审查内容和要求严; ④ 许可证有效期境外四年 , 国内五年 , 每 20年境外比国内要多进行一起换证复查;⑤ 境外收费标准高。 ( 3)质量管理链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控制系统 质量控制环节 质量控制(要)点( E/I、 R、 H、 W)层层展开的系统管理方法。 ( 4) 授权任命质量保证工程师 , 建立质量体系组织 、 协调 、 监督 、检查的质量管理中心机构 ( 质管办 、 质保部 ┉┉ ) ( 5) 授权任命设计 、 工艺 、 材料 、 焊接 、 理化 ( 金相 ) 、 热处理 、无损检测 、 压力试验 、 最终检验。 质控系统主要责任人员 ( 锅炉有标准化 、 计量 ∕ 设备 、 质管 ┉┉ 各单位可按具体情况增设 , 但不得少于八名 ) 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领导下有充分明确对本系统 、环节 、 控制 ( 要 ) 点负责的职责。 33 ( 6) 制订 “ 质量手册 ” 等一整套管理文件 , 有章可循 , 统一思想 ,统一方法 , 统一步调 , 规范人们的质量行为和活动。 ① 质量手册的格式和要点 • 封面 文件号 版次 ∕ 修订号 受控本 ∕ 非受控本 编号 ∕ 持有人 批准页 厂长 ( 经理 ) 发布 ∕ 实施日期 授权任命名单送发证单位 ( 要抄送有关安全监察和监督检验 ) • 前言 企业特点简介 • 目录 修订状态 •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 主要是 22号令 、 194号文中 ( 1) “ 执行中国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制度的规定 ” 和对客户的公开承诺 ) • 质量手册正文目录 、 质控程序图 ( 见教材附录 B~ L) 34 依据 22号令 194号文 ① 执行中国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制度和强制监督检验制度 总要求 ② 管理职责、 ③ 质量体系、 ④ 文件和资料控制 资源管理 ⑤ 人员培训、 ● ⑥ 设备(工装、基础设施) 质控系统 ⑦ 设计、 ⑧ 采购与材料、 ⑨ 工艺、 ⑩ 焊接、 热处理、 检测手段 无损检测、 理化检验、 ● 计量、 压力试验 、 最终检验 分析改进 不合格和纠正预防措施 、 质量改进 附件 引用 “ 程序文件 ” 和 “ 记录报告 ” 11 12 13 14 15 16 17 35 ② 附录 A压力容器制造(设计)全过程质量控制程序图( 42) 执行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制度的规定 管理职责 质量体系 文件和资料控制 人员教育培训 质量 改进 设计控制 工艺控制 焊接控制 (焊工资格 、工艺评定 、焊接工艺与设备 ) 材料控制 (含焊接材料 ) 压力容器 制造过程与设备 (焊接、热处理等 ) 检验控制 压力试验 无损检测 计量与理化金相试验 不合格品控制 客户 /市场 监督检验 产品实现 输入 输出 输出 输入 图 42 36 ③ 质量手册每章正文的格式和目录 单位名称或标志 标题 ∕ 主题 文件号 发布部门 批准人 日期 版次 ∕ 修订号 页次 ⅹ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ⅹⅹⅹ ⅹ∕ х х 1目的 /总则 引用法规标准对管理的要求 2范围 适用范围 3职责 ( 4质控系统程序图 ) 5质量活动 ( 环节 、 控制要点 、 即实施措施和方法 ) …… 6程序文件 7记录报告 续页格式 单位名称或标志 标题 /主题 文件号 页次 х 37 ④ 程序文件 参照: ● GB/T1549620xx 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 ● GB/T1549720xx 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 GB/T1549820xx 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和工作标准 ● GB/T1927320xx 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 程序文件有: •管理标准 ( 制度 ) 、 •技术标准 ( 通用工艺 守则或规程 ) 、 •质量职能分配表 /工作标准 、 •记录报 告 、 •适用的现行法规标准目录 、 •企业资源条件总览。 ( 备有文件总 /分目录 , 以便检索 ) 38 ⑤ 压力容器制造 ( 设计 ) 质量体系主要质量职能分配一览表 质量 职能 经 理 经营和生产副经理 质量实施 技术总负责人 (总工程师 )质量实施 车间或工程部门.3…… 质量保证工程师 (管理者代表 )质量监督 \验证 监督检验 教育培训部门 财务部门质量成本 综合档案室 备注 质量体系要素 质量活动(程序 ) 营销部门 采购部门 生产部门 技术负责人 设计部门 工艺部门 焊接试验室 热处理 设备部门 质量管理部门 标准化部门 质量检验部门 质量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 总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 质量保证工程师 标准化工程师 检验质量工程师 无损检测质量工程师 材料质量工程师 理化金相质量工程师 计量工程师 会计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焊接控制 焊工资格管理 〇 〇 ● 〇 □ 〇 〇 △ 〇 考核上岗率 焊接工艺评定与试样陈列保存 〇 〇 ■ ● □ 〇 〇 △ 考核评定覆盖率 39 质量 职能 经理 经营和生产副经理 质量实施 技术总负责人 (总工程师 )质量。压力容器质量管理和控制质保工程师地位作用教程(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