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量 材料 安全 项目经理部 项目总工程师 工程技术部部 质量安全部组 工地实验室 物质设备部 计量财务部 17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图 43 质量检查、控制程序图 申请开工 每道工序完工后 填写质量检查报告单,编制分项工程完工证书 自检是否合格 填写工序质量检验评定表 监理工程师进行质量抽检,是否签认自检结果 审定是否符合要求 分项工程已完工 签认分项工程完工证书 自检是否合 格 监理工程师汇总抽检资料进行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审查分项工程完工证书 返工或返修 返工或返修或进一步整理资料 18 (3) 选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成立技术攻关组,研究制定各工序施工方案,做到每项工程、各个工序施工有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同时对每个作业点设技术人员值班,确保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的落实。 (4) 调集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管理、技术过硬的队伍, 选派优秀的项目经理及技术过硬的工程师分别担任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配置一名业务水平较高、责任心较强的专职质量检验人员。 建立严格的工地质量管理制度: (1) 坚持“三检”、“三不交接”和“五不施工”制度。 “三检”即:施工中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 工序交接检即: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须进行合格检验,并经质检工程师或监理签证,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 “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技术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 清楚不施工;测量桩橛和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者不施工;上道工序不经检查签证不施工。 ( 2)坚持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制度 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作业班组、队、项目部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检验申请报告,连同有关资料,呈报检验签证,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证,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隐蔽工程不经签证,不能进行隐蔽。 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按三级进行,即“跟踪检测”、“复测”、“抽检”三级。 施工队试验员负责跟踪检测,项目经理部中心试验室负责复核及配合监理进行抽检,对路基填筑碾 压、隧道喷锚支护、结构防排水及二次衬砌等关键项目的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要做到及时,以便了解工程质量状态,解决存在问题,使项目质量一次达标。 (3) 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 充分做好质量自检工作的同时,有专职质检人员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对工程进行质量监督检查。 自检合格后,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隐蔽工程经监理工程师签证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4) 严格执行质检组“一票否决权”制度。 项目施工全过程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 派具有资质和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质检工程师,负责内部质检工作,并赋予质检工程师一 票否决权力。 凡进入工地的所有材料、半成品、成品,质检工程师同意后才能用于工程。 对工程验工,必须经过质检工程师的签认,一切需经监理签认的项目,必须经质检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上报。 保证施工作业始终在质检人员的严格监督下进 19 行。 质检工程师 有质量否决权,发现违背施工程序、不按设计图、规则、规范及技术交底施工,使用材料半成品及设备不符合质量要求者,有权制止,必要时下停工令,限期整改并有权进行处罚。 (5) 认真执行质量管理制。 执行施工图审签制,技术交底制,测量复核制,质量自检、互检、专检“三检制”,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 安全质量检查评比奖罚制,验工计量质量签证制,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制,质量事故(隐患)报告处理制等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贯穿到施工全过程,并落实到工班,使质量控制做到干群结合、上下结合、内外结合。 (6) 实行质量责任制,逐级落实到工班,责任到人, 人员保证 上 明确职能、制定奖罚、签订责任状。 根据工程项目,确定上场质量管理人员的人数,达到项目工程质量有人管。 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将主要工程项目的技术质量管理分区划段逐项落实到人,明确每个技术人员工程质量管理范围、技术质量管理标准,制定技术质量管理奖罚办法,并和每个技 术人员签定含有奖罚数额兑现办法的技术质量包保责任状,根据质量管理业绩实施重奖重罚。 ( 7)坚持与质量挂钩的奖惩制度 项目经理部制订质量奖罚措施,从总价中提出相应的费用建立质量奖励基金,实行内部优质优价制度,优质按 103%计价,合格按 98%计价,不合格项目不计价,返工合格后按 96%计价,同时实行质量风险抵押金制度,项目经理部各级人员均按其所负责质量责任,交付质量风险金,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 ( 8)坚持编制作业指导书及技术交底制度 每项工程开工前,项目部工程技术部根据设计及技术要求及时编写路基填筑,路堑 开挖、混凝土及钢筋工程、支护、防排水、排水等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并向参与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各项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工序间的相互关系、施工方法和作业安全注意事项等,使全体人员在彻底了解施工对象和掌握施工方法的情况下投入施工。 技术交底工作必须认真做好,各级技术部门都应监督实施,没有进行技术交底的工程不准施工,技术交底的有关文字、图表资料均应建立严格的审查和复核制度,避免出现差错。 各级进行技术交底时应明确下级技术交底的项目、内容,重大的技术交底应邀请上级主管部门参加。 项目部对施工队技术交底工作必须 进行定期检查,一是督促技术交底工作的实施,杜绝无技术控制的施工;二是检查交底书和交接手续是否齐备,防走形式;三是核查交底的内容是否正确,避免出现违背施工规范、设计意图的技术性错误,确保技术交底对施工正确的技术指导作用。 ( 9)坚持施工资料记录整理和追溯制度 内业资料必须按规定填报,做到真实、及时、准确,并按规定办理签证手续。 施工 文件记 20 录由工程项目 技术 负责人填写整理;质检工程师 负责质检记录及 质量保证文件 的填写和整理。 技术人员每天记录工程日志,真实记录施工过程,杜绝写回忆录,施工班组按规定坚持填写自检记录。 调度 室记录整理施工大事记和晴雨表,对甲方、监理关于工程质量的指示,包括电话、传真、和书面指示分类列入工程挡案。 设立专业资料员,及时收集原始施工资料 (含照片、录像带 )并 分类归档,做到资料记录真实可靠。 所有 施工资料编撰做到与工程施工同步 , 工程竣工时竣工文件同时移交业主, 竣工文件按规定编制,做到有效、齐全、完整,一次交验合格。 ( 10)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电工、砌石工、混凝土工、木工、架子工、起重工、各种司机、试验员、材料员、核算员、工程技术人员、安全员、项目经理等均要经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保证工序、工种的操作和管理 质量。 ( 11)仪器、仪表和砼电子计量等检测装置的标定制度 各种仪器、仪表和电子计量等检测装置 (如全站仪、经纬仪、水平仪、钢尺、油压表、压力机、核子密度仪、天平、磅秤、砼 拌合 电子计量装置等 )均按照计量法的规定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标定。 工地设专人负责计量工作,设立帐卡档案,进行监督和检查。 仪器由中心试验室专人管理,砼电子计量装置由项目部相关部门指定专人管理。 (12) 严格施工纪律,把好工序质量关,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否则质量问题由下道工序的班组负责。 对工艺流程的每一步工作内容认 真进行检查,使施工作业标准化。 (13) 在施工中,对每道工序、每个工种、每个操作工人,做到质量工作“三个落实”。 A、 施工前,每个施工操作人员明确操作要点及质量要求。 B、 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必须随时检查指导施工,制定工序流程图,确定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关键点,进行连续监控,对比分析质量偏差,及时纠正质量问题,把质量隐患消灭在施工过程中。 C、 每个工序施工结束后,及时组织质量检查评比,进行工序交接,并根据检查结果对施工班组及操作人员进行相应奖罚,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建立严格的材料 进场管理制度: 严格把好原材料质量关,要求各种原材料要有出厂质保书、合格证,水泥、人行道板、砂、石等材料须经试验室检验合格方准使用。 花岗岩人行道板外观要求颜色统一、无缺角、裂缝等。 建立完善的施工试验及送检制度 : (1)加强材料的试验鉴定工作,所有用于本工程的材料均有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及出厂证明, 21 杜绝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2)水泥混凝土做好抗折,抗压试件,及时送检测部门进行测试。 各工序要有质量评定,各质检资料要记录及时、有效,做到取样合理,检查认真,反映真实。 (3)根据工程施工进度 ,做好原材料 (包括水 泥、钢筋、各种管材、地材等 )的复检,及时做好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试块的取样及送检工作。 (4)取样及送检人员为 :项目部质检员或试验员。 (三 )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我单位将对本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四个阶段(施工准备、施工、竣工验收和交工后服务)的质量加强控制,一切与质量有关的工作均处于可控之中。 ( 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A、 坚持图纸学习与会审,领会设计意图,提出修改建议,避免产生技术事故和工程质量问题。 B、 不断完善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使施工方案科学合理 ,措施详实、可行、可靠。 C、 严格组织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主要包括设计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工序施工技术交底、质量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 a 图纸会审:工程开工前由工程项目经理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图进行全面学习、审核并做图纸会审纪录。 b 技术交底:根据工程施工进度,由工程项目经理部组织对各施工段认真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 , 每道工序均应有详细的技术交底,并备有记录。 做到没有技术交底不施工,不理解设计意图的不施工,没有安全质量措施的不施工,将质量隐患消灭在每道工序施工前。 c 严格施工纪律,施工人员必须按设计图纸, 施工技术交底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对违纪人员应进行严肃处理。 D、 控制物资采购。 做好分供方的评价和材料的进货检验,用于本工程的材料均按规定进行抽检、试验,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进入现场。 E、 为加强施工和质量负责人的责任感并便于监督 ,分项工程的施工实行现场挂牌管理 ,标示牌上注明分项工程作业名称、简要工艺和质量要求、施工和质量负责人姓名。 ( 2)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22 A、 严格进行材料、构配件检验、试验和工程试验。 B、 实行工序质量监控。 一是监控工序活动的条件,即“人、机、料、法、环”必须符合质量要求;二是 监控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 C、 加强质量检查,包括质量自检、互检、专业检查、工序交接检查、隐蔽工程验收检查、工程预检、基础和主体工程检查验收等,对关键工序实行旁站监察。 D、 严格设计变更管理。 E、 加强对成品保护,施工过程中对已完分项、分部工程制定防护措施加以保护;对产品的保护,着重抓施工顺序和防护措施,不颠倒工序,按正确的施工流程组织施工,防止前道工序损坏或污染后道工序。 F、 质保资料的整理、存档工作 a 为保证工程质保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便于对各工序、各部位的检查和在工程竣工 后的资料整理,在工地项目经理部内设立资料整理人员,以便定期收集整理保存质保资料。 b 主动与监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质量监督站等部门密切联系,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虚心接受他们的检查、监督和指导,共同提高工程的质量,达到预期合格工程的目标。 ( 3) 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A、 坚持竣工标准。 B、 做好竣工预检,待确定全部工程项目符合竣工验收标准后,再向建设单位申请竣工验收。 C、 按规定整理、编制竣工验收文件。 ( 4) 保修回访阶段的质量控制 工程竣工后,我单位在一定期限内对工程进行回访,听取建设单位意 见,对属于施工质量问题,负责返修,不留隐患。 2. 材料检验程序 我公司实验检测中心是获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和合格试验检测机构。 ( 1)建立健全现场试验检测机构 1)为方便施工,拟在工地建立现场试验室,试验室经验收通过、审批认可,方可投入使用。 2)配备先进、充足的检测试验设备,详见第六章“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 3)挑选长期从事试验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工地试验室。 设试验主管工程师和试验 23 工程师各一名、试验员两名,以上人员均持有试验资格证书。 ( 2)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强化检测试验工作 1)根据市 建委和业主有关文件规定,积极配合见证员、监督员做好见证检验和监督抽查工作。 2)建立健全检测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台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