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石脱硫调试方案内容摘要:

2 工艺水泵 1/2 断开 3 工艺水泵顺序控制功能组断开 工艺水供 水系统启动前检查 (1) (2) (3) (4) (5) a. 序号 阀门名称 KKS编码 状态 工 艺 各 分 系 统 说 明 烟气系统 37 1. 工艺水箱补水隔离阀 打开 2. 工艺水箱疏水阀 关闭 3. 工艺水泵 1进口阀 关闭 4. 工艺水泵 2进口阀 关闭 b. (1) (2) 通过功能 组启动工艺水泵、事故冲洗水泵启动顺序如下 Ⅰ .工艺水泵 1 工艺水泵 1进口阀打开→工艺水泵 1 出口阀打开→工艺水泵 1 Ⅱ . 工艺水泵 2 工艺水泵 2进口阀打开→工艺水泵 2 出口阀打开→工艺水泵 2 Ⅲ . 事故冲洗水泵进口阀打开→事故冲洗水泵出口阀打开→事故冲洗水泵启动; (3) 检查泵的运行 状态,主要检查项目如下 Ⅰ . Ⅱ . Ⅲ . Ⅳ . (4) Ⅰ . 工艺水泵 1 Ⅱ . 工艺水泵 2 Ⅲ . 3. 工 艺 各 分 系 统 说 明 烟气系统 38 (1) (2) (3) (4) (5) 参加试运的人员要 (6) (7) (8) (9) 调试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时,如水泵或管道发生剧烈振动以及运行参数 (10) 试运人员应严格遵守《安规》及现场有关安全规定,确保现场工作安全、可靠进行。 (11) 在试运转期间如发生运行设备有可能危及设备及人身安全时,应立即停 止试 4. 调试启动程序框图 工 艺 各 分 系 统 说 明 烟气系统 39 烟气系统 设备系统简介 工艺系统描述 如 300MW 机组石灰石 — 石膏湿法脱硫系统采用一炉一塔的模式,每台锅炉的 BMCR 出力为 1025t/h,每台烟气脱硫装置的处理烟气量为 1116150Nm3/h。 脱硫装置的烟气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未处理烟气(原烟气)从锅炉侧引出,送 入烟气吸收设备(吸收塔),并将处理后的烟气(净烟气)送入烟囱排入大气。 烟气系统主要由 原烟道和净烟道、烟气进出口挡板门(原烟气挡板门、净烟气挡板门)、旁路挡板门、增压风机、 GGH(气 气加热器)、吸收塔及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 烟道系统与锅炉两台引风机出口之间现有垂直烟道相连,垂直烟道通往原有烟道的区段装设有旁路挡板,原烟气烟道由引风机出口开始,与主烟道之间设有原烟气挡板,经过升压风机、烟气再热器到吸收塔烟气入口;净烟气烟道由吸收塔烟气出口开始经烟气再热器回到主烟道通过烟囱排放,净烟气与主烟道之间设有净烟气挡板。 烟气系统的运行方式:在原引风机出口与原有烟道之间的垂直烟道上设有旁路挡板门, 当 FGD 装置运行时,烟道旁路挡板门关闭,原烟气和净烟气挡板门打 工 艺 各 分 系 统 说 明 烟气系统 40 开,烟气经 FGD 系统处理后排放; 当 FGD 装置停运时,旁路挡板门打开,原烟气和净烟气挡板门关闭,烟气从原有烟道直接进入烟囱排入大气。 在正常运行时,烟气系统将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引入 FGD 系统;在故障时,烟气系统则将烟气直接导入旁路烟道,进入烟囱,避免对 FGD 系统造成损坏。 为克服 FGD 装置烟气系统设备、烟道的阻力,在 FGD 原烟气上游热端设置了一台轴流静叶可调升压风机,风机 出口烟气进入烟气换热器。 在烟气换热器中,原烟气和吸收塔出来的净烟气进行热交换,使原烟气降温、净烟气升温,降温后的原烟气进入吸收塔,而升温到 80℃以上的净烟气经烟囱排入大气。 含有高浓度污染物的烟气从吸收塔下侧进入吸收塔与吸收浆液逆流接触,其中的酸性组分在塔内被吸收,部分灰尘被洗脱,净化后的烟气从吸收塔顶部排出。 主要设备简介 主要设备及技术规范表 序 号 设备名称 KKS 单位 数 量 规格及主要技术参数 1 原烟气挡板门 台 2 6000 5000 450,双叶挡板,电动执行器: 2 净烟气挡板门 台 1 5000 6000 450,双挡板,电动执行器: 3 旁路挡板门 台 2 6000 5000 450,双挡板,电动执行器: 4 挡板门密封风机 台 2 Q=11800 m3/h , P=3770Pa 电动机功率: 22kW 5 升压风机 台 1 轴流式,静叶可调, Q=1862020m3/h P=3700Pa 电动机功率: 2500kW 6 GGH 台 回转式,处理烟气量 1116150 m3/h 原烟气入口温度 134℃ ,净烟气 出口温度 ≥ 80,漏风率 ≤ 1% 注:上述设备资料仅供参考,以现场实际设备为准。 工 艺 各 分 系 统 说 明 烟气系统 41 烟气系统调试启动 烟气系统调试启动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安装结束、系统完整,已经验收合格; 电气、热工控制系统已经调试,投入运行; 烟气通道挡板门及其附属设备完成调试; 系统调试完成; 风机辅助系统调试完毕; 烟气通道内已清理干净,各人孔门关闭,调试现场也已清扫干净,现场的沟、洞应有覆盖物并具有明显的警示标志; 系统图、规程措施准备齐全 ; 现场附近无易燃易爆物,并有消防设施; 有充足照明,调试所需工具及仪器、通讯设备准备就绪; 参加烟气通道的调试人员熟悉本方案及设备现场环境; 准备好需要的记录、签证单。 烟气系统设备的联锁保护试验 ( 1)旁路挡板门保护开: 烟气系统故障 1 锅炉保护 烟气脱硫系统上游压力> 10mbar 原烟气温度< 120℃或> 180℃ 升压风机保护 ( 2)原烟气挡板门保护关: 升压风机已停 且旁路挡板已开 且炉原烟气温度< 120℃或> 180℃ 或 FGD保护 2 ( 3)升压 风机保护停: 升压风机保护 原烟气挡板门在升压风机启动后 1 分钟内未开 工 艺 各 分 系 统 说 明 烟气系统 42 旁路挡板已开且 原烟气温度< 120℃或> 180℃ 或 烟气系统故障 或 FGD保护 烟气系统功能组试验 ( 1)烟气系统功能组 ◆ 启动程序 序号 步骤说明 动作 备注 1 GGH 子功能组启动 2 吸收塔排空阀 关闭 3 净烟气挡板 打开 4 升压风机子功能组启动 5 手动关闭旁路挡板门 升压风机压力调节手动 手动 6 升压风机闭环调节 开度< 5%,自动 7 启动 GGH 净化风机 启动 8 功 能组启动 完成 ◆ 停止程序 序号 步骤说明 动作 备注 1 升压风机压力闭环调节 手动 2 旁路挡板门 打开 3 升压风机导叶开度 < 5% 4 升压风机子功能组 停止 5 GGH 净化风机子功能组 停止 6 吸收塔排空阀 打开 7 净烟气挡板门 关闭 8 延时 2 小时 2 小时 9 GGH 子组 停止 10 功能组停止 完成 工 艺 各 分 系 统 说 明 烟气系统 43 ( 2)升压风机子功能组 ◆ 启动程序 序号 步骤说明 动作 备注 1 升压风机冷却风机 启动 2 原烟气挡板 关闭 3 升压风机压力 控制 导叶开度 手动 最小 4 升压风机出口挡板 打开 5 升压风机 启动 6 原烟气挡板 打开 7 功能组启动 完成 ◆ 停止程序 序号 步骤说明 动作 备注 1 升压风机压力控制 手动 2 导叶开度 最小 3 升压风机 停止 4 原烟气挡板 关闭 5 延时 2 小时 2 小时 6 升压风机冷却风机 停止 7 功能组停止 完成 ( 3) GGH 系统子功能组检查 ◆ 启动程序 序号 步骤说明 动作 备注 1 GGH 密封风机启动 已启 2 GGH 密封风机 1 或 2 已启,且 GGH 主电机没启 启动 未启 3 启动 GGH 辅电机 已启 4 延时 6 分钟 5 停 GGH 辅电 机 已停 6 启 GGH 主电机 已启 7 功能组启动 完成 ◆ 停止程序 工 艺 各 分 系 统 说 明 烟气系统 44 序号 步骤说明 动作 备注 1 停 GGH 主电机 停 GGH 辅电机 已停 已停 2 停 GGH 支持轴承油泵 停 GGH 导向轴承油泵 已停 已停 3 延时 2 秒 4 停 GGH 密封风机 1 或 2 已停 5 功能组停止 完成 ( 4)净化风机子功能组 ◆启动程序 序号 步骤说明 动作 备注 1 关闭净化风 机出、入口电动门 关闭 2 净化风机启动 启动 3 延时 10 秒 4 净化风机出口电动门打开 打开 5 净化风机入口电动门打开 打开 6 功能组启动 完成 ◆ 停止程序 序号 步骤说明 动作 备注 1 净化风机停止 已停 2 净化风机出口电动门关闭 关闭 3 净化风机入口电动门关闭 关闭 4 功能组停止 完成 ( 5) GGH 高压水冲洗子功能组 ◆ 启动程序 序号 步骤说明 动作 备注 1 开高压水泵放水门 已开 2 开高压水泵入口门 已开 3 高压水入口 压力 2bar 4 停 GGH 主电机 已停 5 启 GGH 辅电机 已启 工 艺 各 分 系 统 说 明 烟气系统 45 6 关 GGH 顶吹灰器高压水门 已关 7 开 GGH 底吹灰器高压水门 关高压水泵放水门 已开 已关 8 GGH 底吹灰器运行 运行 9 GGH 底吹灰器未运行 未运行 10 开 GGH 顶吹灰器高压水门 运行 关 GGH 底吹灰器高压水门 已关 11 GGH 顶吹灰器运行 运行 12 GGH 顶吹灰器未运行 未运行 13 开高压水泵放水门 已开 14 开 GGH 底吹灰器高压水门 已开 15 停高压水泵 已停 16 延时 120 秒 17 关高压水泵入口门 已关 停 GGH 辅电机 已停 19 启 GGH 主电机 已启 20 关 GGH 顶底吹灰器高压水门 延时 300 秒 已关 21 关高压水泵放水门 已关 22 功能组启动 完成 ◆ 停止程序 序号 步骤说明 动作 备注 1 开高压水泵放水门 已开 2 延时 80 秒 3 开 GGH 顶吹灰器高压水门 已开 开 GGH 底吹灰器高压水门 已开 4 停 GGH 辅电机 已停 5 启 GGH 主电机 已启 56 停高压水泵 已停 7 延时 120 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