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n内容摘要:

控制线 控制高程 , 摊铺机的找平仪沿钢丝前进,达到控制高程 和横坡度 的目的 ,两台摊铺机保持速度一致,各种技术控制指标一致, 相隔 5~ 10m 梯队作业 ; ( 2) 摊铺中严格控制 摊铺 速度 在 ~ , 使摊铺能连续、匀 速 前进 ; ( 3) 开始施工前 ,摊铺机前 应 保证 运料车 3~ 4辆在等候,第一辆车在摊铺机前 20~30cm 停住挂空档,由摊铺机接住,推动前进 ; ( 4) 在摊铺 机 后设专人 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铲除局部粗集料“窝”, 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碾压 ( 1) 摊铺 70m即进行碾压,做到摊铺一段,碾压一段,并注意摊铺延滞时间 (即从开始拌和到压实成型, 一般控制在 3h以内 ),争取在 3 小时以内完成碾压 (经过试验水泥初凝时间为 3小时 40分) ; ( 2) 碾压时,先用压路机由低侧向高侧行返静压 1 遍,时速 ,然后用振动压路机 轻 振碾压 2 遍,时速 , 再 用振动压路机 重 振碾压,时速 , 压 7 实 两 遍检测压实度,如不符合要求,增加压实遍数,直至压实度检测符合要求; 最后用胶轮压 路机收光 2遍, 时速 , 使基层表面平整定型 ; ( 3) 碾压时,两相邻碾压道 重叠 1/2 轮宽 左右。 碾压接头处为阶梯形,每次碾压接头错开 ~ 1m; ( 4) 压路机倒车换档平顺进行,不得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掉头或急煞车,并保证在水泥终凝之前及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 3h)之前完成,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无明显的碾压轮迹; ( 5)为保证结构层边缘强度,边缘每边各超宽 10cm,并用压路机碾压。 接缝处理 接缝处理是基层施工中 的 重要环节。 本项目 基层 采用 2台 RP751型 摊铺机 梯队摊铺 ,试验路段 基层第一层 的 摊铺 工作 约需 4小时左右,正常施工 不存在纵向接缝的问题, 由于中间吃饭可能短时间中断施工,我们控制时间在 30~ 40min,一般不设置 横向接缝。 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特殊原因超过 2h 或每天收工之后,需要设置横缝时,按以下方法处理: ( 1)横缝应与路面车道中心线垂直设置 ,接缝断面呈竖向平面方向位置; ( 2) 用三米直尺纵向放在接缝处,定出底基层离开三米直尺的点作为接缝处理位置,沿横向断面挖出坡下部分 混合料,清理干净后,摊铺机从接缝处起步摊铺; ( 3)压路机沿接缝横向碾压,由前面压实层向新铺层压实,碾压完毕后再纵向正常碾 压。 检查接缝的有关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养生 及交通管制 ( 1)养生 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的方法进行养生工作,在 养生期内,保持下基层表面始终处于潮湿状态,养生期为 7天。 ( 2)交通管制 养生期间,封闭该段交通,除洒水车外其他车辆禁止通行,养生期满验收合格后尽快进行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施工。 (三)质量检验 施工中的质量检验 ( 1) 集料级配:按 2020m2一次,试验路段 2 次,并随时观察,发现有异常时增加 8 检验次数; ( 2)集料含水量:开拌前检测,并调整配合比,施工过程中随时观察,发现有异常时增加检验次数; ( 3)压碎值:随时观察,发现有异常时增加检验次数; ( 4)水泥剂量:开拌后 10min 取样检验,按 2020m2一次至少 6 个样品,试验路段2次至少 12 个样品; ( 5)拌和均匀性:随时观察,混合料应无灰团、灰条,色泽均匀,无离析现象; ( 6) 松铺厚度、压实厚度、高程检测:每施工约 60m,检测一次,检测后的数据用于调整后面施工的松铺厚度等控制指标。 技术质量标准 : 1) 主要实测项目(本试验路段检测频率按下表的 2倍检测)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 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压实度(%) 代表值 98 按 《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 (JTG F80/12020)附录 B检查 , 每 200m每车道 2处 极值 94 2 平整度 (mm) 8 3m直尺:每 200m测 2处 10尺 3 纵断高程 (mm) +5, 10 水准仪:每 200m测 4个断面 4 宽度 (mm) 不小于设计 尺量:每 200m测 4个断面 5△ 厚度(mm) 代表值 8 按 《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 (JTG F80/12020)附录 H检查,每 200m每车道 1点 合格值 15 6 横坡 (%) 177。 水准仪:每 200m测 4个断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