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方案编写提纲20xx71院内容摘要:

的弃渣量、容量等进行分析。 (2)根据各单元的施工扰动时间,结合产生土壤流失的季节,按最不利 条件确定 预 测时段。 超过雨 (风 )季长度不足一年的按全年计,未超过雨 (风 )季 长度的按占雨 (风 )季长度的比例计算。 (3)自然恢复期即指各单元施工扰动结束后未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条件下 ,松散裸 露面逐步趋于稳定 、 植被自然恢复或在干旱 、 沙漠地区形成地表结皮 , 土壤侵蚀强度减 弱并接近原背景值所需的时间。 同一 地区,自然恢复期长度应相同,一般取 2~ 3年。 各单元自然恢复期的起始时间可不同,施工扰动结束后即进入自然恢复期。 13 预测 的内容和 方法 预测的内容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504332020) 结 合 本项目 特点叙述 水土流失预测的内容。 预测的方法 叙述以下预测工作所采用的方法 (1)扰动地表面积 通过查阅建设项目技术资料,利用设计图纸,分区确定扰动地表面积。 (2)弃渣 (土) 量 通过查阅项目技术资料,根据施工和生产工艺、结合土石方平衡分析确定各时段、各分区的弃渣 (土、石、灰 )量。 (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数量 根据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关于水土保持设施的有关规定,通过查阅 项目技术资料,利用设计图纸,结合实地查勘,对因 本 建设而损坏的 水土保持设施数量进行 统计 测算。 ( 4) 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面积 该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主要通过调查水土流失现状,内业图面量测、数据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算。 ( 5) 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量预测 水土流失量预测采用下面的公式进行分析预测:    3 1k kkn 1i iii TMFW 新增水土流失量采用下面的公式进行分析预测:    3 1k kkn 1i iii TMFW 2 MM 0ik0ikk iii MMM  )( 14 式中: W:扰动地表水土流失量, t; W :扰动地表新增水土流失量, t; i:预测单元( 1, 2, 3, ……n ); k:预测时段, 1, 2, 3,指施工准备期,施工期,自然恢复期; Fi:第 i 个预测单元的面积, km2; Mik:扰动后不同预测单元不同时段的土壤侵蚀模数, t/( km2a );  Mik:不同单元各时段新增土壤侵蚀模数, t/( km2a ); Mi0:扰动前不同预测单元土壤侵蚀模数, t/( km2a ); Tik:预测时段(扰动时段), a。 对于 排土场以 弃渣流失为主的区域,用流弃比法进行预测,其预测公式如下: W弃 =∑( Sia) 式中:W弃 ——弃渣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 t; Si——弃渣量, t; ai——弃渣流失系数; i——不同的地貌单元; 在具体计算时,将根据有关调查资料并结合工程区域的自然条件,经综合分析确定有关的计算参数。 ( 6) 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预测 根据工程的实施规模、施工工艺及 场地地形条件 ,结合区域自然环境条件,预测由于工程建设引起新的水土流失可 能造成的危害,为制定项目区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侵蚀模数取值 说明土壤侵蚀背景值、扰动后的模数值的取值依据。 (1)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可直接引用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中所确定的各单元数据,对于无实测资料,无参考资料的项目,可在对比分析基础上,结合《土壤侵蚀分级分类标准》为各地类赋予一定量值,加权平均后作为各单元的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 (2)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应根据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时序、扰动方式和强度、 15 地面物质组成、汇流状况及相关试验、调查等方法综合确定。 主要方法有: ①类 比法。 采用与本工程土壤侵蚀条件和施工工艺等相近的类比工程实测数据分析确定,需说明类比工程实测的背景条件、监测方法,并明确修正系数。 ②试验观测法。 可 通过试验、观测等方法进行土壤流失模数测定,取得不同预测单元的土壤流失模数。 水土流失预测 成果 应说明项目建设 扰动地表面积、 产生 的弃土(石、渣、矸)量和 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 与数量。 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预测 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 主要是 通过 收集项目工程技术资料统计计算结合实地调查和图面量测获得。 插表 71 表 7- 1 工程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表面积统计表 序号 分区 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 面积( hm2) 小计( hm2) 合计 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和数量 根据项目占地情况结合现场调查分析,叙述可能 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和数量。 见 插表 7 表 7 2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表 分区 占地类型及面积( hm2) 合计 16 可能造成 的水土流失面积 根据项目特点对 可能造成水土流失 情况及面积 进行分析。 插表 73 表 7- 3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统计表 序号 分区 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面积 面积( hm2) 小计( hm2) 1 2 合计 工程弃渣量预测 根据项目特点叙述工程建设及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弃土弃渣量。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 原生水土流失量预测 结合预测时段划分、原生土壤侵蚀模数、工程占地类型 等,按 节公式进行预测计算。 预测结果用表 74 表示。 表 7- 4 项目区原生水土流失量预测计算表 预测分区 水土流失面积 ( hm2) 预测时段 ( a) 侵蚀模数( t/km2 a) 原生流失量 ( t) 合 计 扰动后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 对 项目建设区在施工期、 生产 运行期扰动后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 进行分区预测。 (表 75) 17 表 7- 5 水土 流失量预测表 序号 预 测分区 水土流失 量 预测 施工期 生产运行期 扰动后流失量( t) 面积( hm2) 预测时段(a) 土壤侵蚀模数( t/km2a ) 流失量( t) 预测时段 (a) 土壤侵蚀模数( t/km2a ) 流失量( t) 1 2 合 计 新增水土流失量预测 按 节公式预测计算 新增水土流失量。 见 插表 76 表 7- 6 新增水土流失量预测成果 汇总表 预测分区 流失面积 ( hm2) 流失时段 ( a) 原生流失量 ( t) 扰动后流失量 ( t) 新增流失量( t) 合计 可能产生的 水土流失危害分析与评价 针对工程实际,分析对水土资源、项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和下游河道淤积及防洪的影响,分析导致土地沙化、退化,以及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和地面下陷的可能性,所指 危害应切合实 际。 从对当地水土资源、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江河防洪、公共设施 (村庄、个,地表植被等方面分析可能带来的影响,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 或加剧的崩泥石流进行分析,对超过设计标准而导致的水土流失危害进行分析。 预测结论 及 指导性意见 预测结论 叙述预测结果, 可 列表给出 各单元、各时段土壤流失总量和新增流失量。 (表77) 18 表 77 各分区土壤流失量计算表 预测单元 预测时段 土壤侵蚀 模数背景值 扰动后 侵蚀模数 侵蚀面积 (hm2) 侵蚀时间 (a) 背景 流失量 (t) 预测 流失量 (t) 新增 流失量 (t) 合计 综合 分 析及指导意见 在预测水土 流失总量和强度基础上,明确产生水土流失 (量或危害 )的重点区域和 时段,提出防治措 施布设及进度安排的指导性意见,指出重点防治和监测的区段和时段。 重 点关注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分析。 8 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 应包括下列内容: 防治目标 提出定性与定量的防治目标。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GB504342020) , 结合工程区地形地貌、降雨量 、土壤侵蚀强度 等因素,对防治目标加以修 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