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名师工作室学员手册--20xx年度内容摘要:

得有效的发展,为了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准备,也即我们的备课行为,备课除了教案的常规要求外,还应对教材、学生、方法、问题及教师自身等角度进行整体考虑。 对教材要钻研透彻,理解深刻,在书写教案前要先对一个章节的内容进行整体把握,才能在教学中承前启后, 做到各知识的连贯教学。 备课的即时性。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无疑是预设的结果,但是教学又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师生在教室教学情景中互动“对话”的结果,具有动态生成性的特点。 3 备课的长期性。 我们要在平时日积月累地汲取新的与教学相关的业务知识、与学生相关的心理知识、以及课外丰富的拓展知识,才能在备课中围绕教学内容,整合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为背景,赋予学科知识以生命活力。 — 10 — 表二 名师工作室活动自我评价与反思表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温州 教师教育院 活动主题 专家讲座和公开课 活动内容 李海林教授讲座:《卓越型教师的成长轨迹》 活动自我评价与反思 李海林校长 是一位研究型校长,他作报告的思路非常清晰、严谨,他用几年的时间研究《卓越型教师的成长轨迹》,通过研究,得到了一些观点和结论: 一个教师要走向成功,仅有第一次成长是不够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第二次成长。 当前教师成长遇到的瓶颈,不是第一次专业成长,而是第二次专业成长。 第一次成长与第二次成长比较 : 第一次成长方式主要是模仿;在第二次成长中,教师反思自己教育教学行为及效果这一环 节不可或缺。 第一次成长主要靠经验的积累;第二次成长主要靠 “ 用理论 ” 来反思自己的经验。 第一次成长主要表现在行为方式的变化;第二次成长更重要的是看问题的立场方法的重大变化。 第一次成长很多是自然开始的,第二次成长则有很多是受到较大挫折后开始的,或者是在受到外力的强力推动后开始的。 第一次成长所依靠的外部支持主要是同伴的示范;第二次成长所依靠的外部支持则主要是专家的指导。 — 11 — 表二 名师工作室活动自我评价与反思表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平阳中学 活动主题 上、观、议课 活动内容 集 体备课、学员上课、评课活动 活动自我评价与反思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清晰授课:能使要点易于理解;清晰地解释概念,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口齿清楚不含糊。 一方面, 要求 对教材的灵活掌握,教学手段 要丰富多样 ;另一方面, 要 深入地去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使得提出的问题 有 足够的针对性。 多样化教学:丰富教学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提问题。 老师要掌握提问的艺术,能够区分出问题的类型。 包括课堂里老师安排的活动和提供的材料要力求多样化,力争达到该节课的教学目的。 任务导向:有研究表明,老师用于 教授待定课题的时间越多,学生的学习机会就越多。 如果课堂上师生的互动集中于思维内容,使学生获得学习机会,那么这个课堂上的学生的成功率可能更高。 我觉得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简洁而准确地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更好地指导教学。 如看书,独立围绕思考题看,寻求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疑等,都有待于我们的自主运用。 确保学生成功率。 学生学习的成功率,是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 — 12 — 表二 名师工作室活动自我评价与反思表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永嘉二中 活动主题 学案编写、学员讲座 活动内容 学案编写 讲座:缪仁威《高中地理问题设计浅析》 叶克鹏《地理教学有效性浅析》 李兆查《区域地理的复习策略》 林元龙导师讲座《说课 教师在教育教学行动中成长》 活动自我评价与反思 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 : “ 学案 ” 的编写首先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充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站在发展学生的角度去编写 “ 预学案 ” 内容,找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结合点。 基础性原则 : 无论是 “ 过程与方法 ” ,还是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都要建立在“ 知识与能力 ” 的基础之上。 所有教学都必须高度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落实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 基础 ” 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红线。 梯度性原则 : 学案的编写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因此,根据学科特点,学案编写可以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可以先整体感知,然后是局部探究,可以先概念的理解,再到实际的运用,等等。 探究性原则 : 编写学案时,要突出知识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同时要尽可能地把学生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社会热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地探究,提高 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 13 — 表二 名师工作室活动自我评价与反思表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温州教育教学研究院 活动主题 阶段性总结 活动内容 林老师对学年工作的总结,并布置下一学年的学习任务和设想 学员谈一学年学习的体会和感想及今后的发展思路 活动自我评价与反思 以 “导师制 ”活动为载体,可以进一步推动教学教研教改活动深入开展。 就全体学员而言,经常性地开展相互听课、评课,相互取长补短,互受启发,共同提高;导师认真总结几十年的教学经验,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不断向他们传授教学的艺术,尽快使青年教师成长。 既提高个体素质,又优化了群体结构;既培养了青年教师 严谨治学精神和良好教风,又发挥群体功能,营造活跃的教研教改氛围。 并且明确了下阶段的工作重点,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和发展方法。 — 14 — 表二 名师工作室活动自我评价与反思表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温州 22 中 活动主题 制订本学 年 计划 活动内容 观议课、外出学习计划安排、课题研究、网页、反思记录 活动自我评价与反思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认识。 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 +反思。 通过与 教师的互动交流,我们看到教师都能清醒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反思缺乏深度。 要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正面反思,即寻找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的教学行为,通过反思将其提升到理性高度,充分展示它的闪光点,可以思考:成功的教学行为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发生的。 背后支撑它的教学理念是什么。 提供的教学策略是什么。 成功行为给我的启示是什么。 第二,负面反思,即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或缺失,并把它提升到理性高度作归因分析。 可以这样思考:教学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原因是什么。 如果再教一次,我如 何解决这类问题。 这个问题给我的启示是什么。 第三,对比反思,根据前后两次教学效果的不同,抓住教学前后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变化进行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