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井巷工程复习重点与考试试题内容摘要:
置 图。 36. 巷道掘进中,都采用 局部通风机通风。 通风方式可分为 压人式、 抽出式、 混合式三种, 其中以 混合式通风效果最佳。 37. 当岩层占掘进工作面积 1/5‐ 4/5 时 , 即称为 煤 ‐ 岩巷道。 ‐ 岩巷道掘进时,采石位置有 挑顶、 卧底、 挑顶兼卧底三种情况。 39. 煤 ‐ 岩巷道施工组织: 煤 ‐ 岩巷道的施工组织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煤、岩不分掘分运, 全断面一次掘进,另一种 是煤、岩分掘分运。 全断面一次掘进时,工作组织简单.能加快掘进速度,但煤的灰分很大, 煤的损失也很大。 这种施工组织方式用在煤厚小于 、煤质不好的煤 ‐ 岩巷道较为合适。 分掘分运的方式能够克服上述缺点,但工作组织较为复杂,掘进速度较慢。 .与掘进和回采比例有关,对于那些掘进跟不上回采的矿井,采用全 断面掘进方式的仍属多数。 采掘可以达到平衡的矿井,还是应当采用分掘分运的方式。 采用煤、岩分掘分运的方式时,形成煤工作面超前岩石工作面的台阶工作面。 ,主要有 木材、竹材、金属材料、石材、混凝土、钢筋混凝土、 砂浆等,其中 水泥是广泛使用的胶凝材料。 42. 水泥凝结时间分为 初凝和 终凝。 初凝时间:为从水泥加水拌和起至标准稠度净浆开始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 终凝时间:从水泥加水拌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 43.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很多,其中 水泥强度等级与 水灰比是主要因素。 木支护、砌碹支护、型钢支护、锚杆支护的漫长过程。 45. 锚杆的结构类型:木锚杆和竹锚 杆、普通圆钢黏结式锚杆、摩擦锚固锚杆、高强度锚杆、 玻璃钢树脂锚杆、注浆锚杆、钻锚注锚杆。 46. 锚杆支护理论 : 1)悬吊理论; 2)组合梁理论; 3)组合拱 (压缩拱 )理论; 4)最水平应力理论; 5)围岩强度强化理论。 47. 喷射混凝土支护的作用原理 : 1)加固与防止风化作用; 2)改善围岩应力状态作用; 3)柔性支护结构作用; 4)与围岩共同作用。 48 .锚杆联合支护 :锚喷支护、锚网支护、锚杆 、小孔径预应力锚索支护、锚注支 护、联合支护。 49. 巷道施工有 两种方法,一是 一次成巷,二是 分次成巷。 50. 一次成巷 :把巷道施工中的掘进、永久支护、水沟掘砌三个分部工程视为一个整体,在一 定距离内 , 按设计及质量标准要求,互相配合,前后连贯地、最大限度地同时施工,一次做 成巷道,不留收尾工程 . 51. 根据掘进和永久支护两大工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相互关系, 一次成巷施工法又可分为 掘 支平行作业、 掘支顺序作业 (亦称单行作业 )和 掘支交替作业 . 52. 正规循环作业 :是指在掘进、支护工作面上,按照作业规程、爆破图表和循环图表的规 河南理工大 学《井巷工程》复习重点 5 定,在一定的时间内,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技术装备 , 完成规定的全部工序和工作量,取 得预期的进度,并保证生产有节奏地周而复始地进行。 : 综合掘进队和。河南理工大学井巷工程复习重点与考试试题
相关推荐
化等专项工程设计工作应分列,单独计算设计费。 本项目招标范围内(详见附录 18《基础资料和设计任务书》 ) 各项设计工作 的 设计费应包括在设计费报价中。 主体设计及专项设计的设计费均已包含在报价中,若中标人委托其他设计单位进行 专项设计,则受委托单位必须经过甲方同意,且设计费由中标人支付,招标人不再另行支付设计费。
源、机械设备资源的负荷能力,组织搞好均衡生产。 在施工调度中,发现有重大危险要及时进行调度指挥,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施工调度会议,应将安全生产列入会议内容,应吸收安全人员参加。 保证安全防护设施准备到位。 对因施工组织不当,无故不安排安全防护设施工程施工 而 造成的事故负责,对工地临建的安全可靠性负责。 项目技术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编制安全技术交底书,并向作业人员进行现场交底,签认。
招标人的损失超过投标保证金 数额的,中标人应当对超过部分予以赔偿;没有提交投标保证金的,应当对招标人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中标人在投标过程使用的投标人名称、银行名称和账号至完成竣工结算不得变更,否则,招标人有权停止工程款项的拨付及至解除合同,由此造成的一切责任由中标人承担。 33.履约保证金 在收到中标通知书后的十五天内,中标人应按投标须知前附表第 22 项规定的金额向招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
Dupont) 巴斯夫化工集团 (BASF) 辉瑞制药 (Pfizer) 施贵宝制药 (Squibb) 强生公司 (Johnson amp。 Johnson) 联合利华 (Unilever) 法国航空公司 (Air France) 吉列(中国)有限公司 (Gillette) 百事可乐 (Pepsico) 美国总统轮船(中国)有限公司 (A 柯达 (Kodak) 联邦快递 (FedEx)
.............................................................................. 81 17. 计量与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