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重点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运行与检修专业”、“变电运行与检修专业”、“发电厂电气安装专业”、“送变电安装专业”的“技能要求”,参照《甘肃省电力公司岗位培• • • • • • 硬 件 质 量 监 控 组 织 结 构 软 件 规 范 管 理 队 伍 建 设 • • • • • • • • • • • • • • • • • • 技能培养支撑条件 硬 件 件 质 量 监 控 组 织 结 构 软 件 件 件 规 范 管 理 队 伍 建 设 实 验 室 实 习 基 地 实 训 基 地 实 验 室 实 习 基 地 实 训 基 地 实 验 室 实 验 室 实 习 基 地 实 训 基 地 实 习 基 地 实 训 基 地 工 学 基 地 实 验 室 • • • • • • • • • • • • • 17 训标准》中“变电运行” 和“变电检修”的“技能要求”和《甘肃省电力公司岗位技能考核标准》中 “变电运行”和“变电检修”的“操作技能考核模块”,开展实训教学,尽量使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保持一致性。 ( 2)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将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结合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相应职业岗位对应的职业资格的要求,归类 为 行动领域 , 将 行动领域 转 换成对应的学习 领域课程 ,再 学习领域分为为主题学习情境。 其 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如图 6 所示。 遴选企业的典型项目和典型产品,引入教学环节,以企业实际项目和实际产品制造为内容组织课程教学内容。 根据工作过程中涉及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 工作过程 六要素 专业学习领域 基于工作过程的情景性教学方案设计 项目教学方案 2 项目教学方案 1 项目教学方案 n 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 由基本能力到综合能力 学习情 景 1 学习情景 n 学习情景 2。 教学 实施。 核心课程 1 核心课程 2 . . 核心课程 n . 图 6 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18 工作对象、工具方法、工作组织、工作要求,与企业技能型专家共同研讨,选择反映石油装备制造过程中的典型加工过程为载体,或选择典型的石油装备产品为载体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或任务驱动式教学。 以培养完成职业岗位工作必须的知识、技能与素质为中心建设课程内容。 核心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实施采用项目教学或任务驱动的 形式来完成,以产品或过程为载体组织课程教学。 将职业资格标准引入 课程教学内容, 学生获证率达 100%。 建设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电子技术》3 门优质核心课程 ;建成 1 门省级精品课程, 2 门校级精品课程。 ( 3) 配套教学材料 建设 在选用优秀教材的同时,加强自身特色工学结合教材建设,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标准, 按照 工学结合 、 项目驱动原则 , 引入企业标准、工作规范和实际工作案例, 严格参照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 所必需的知识和核心能力 , 改革和重构课程体系 , 编写 3 门工学结合的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项目 教学式核心课程校本教材。 ( 4) 专业教学资源库 建设 以 5 门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建立规范的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实训、19 教学指导、考试考核体系等教学文件,仿真实训软件、案例教学素材库、 数控加工典型零件实例库、电子图书、光盘课件、网络课件、视频流课件等教学参考资料, 以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动画、课件等载体形式,形成多层次、多功能、交互式的教学资源体系。 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建专业技术标准资源库、专业资料库、电力系统自动化与专业前沿信息库,针对企业的实际状况和需求 ,开发培训项目, 2020年实现全部教学资源上网, 在同类院校推广应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 5)教学方法 改革 采用 “理论和实践一体化 ” 教学方式 , 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实施过程中,贯穿 “案例教学法 ”或 “项目专题 ”教学法 等方式 ,挖掘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和潜能,促进学生积极自主、自行发力,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突出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培养逻辑与抽象思维。 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来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高效率。 (6) 考核 方式 改革 改革考核 方式,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 合,开卷考试与答辩相结合,笔试与操作考核相结合,突出学生的能力考核和技能考核。 在项目课程中,参照企业的评价方式,推行等级评价方式。 生产性实习和顶岗实习的评价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完成。 20 本项目资金预算为 58 万元。 重点课程模块教学资源库建设投资规划 建设 ( 1) 专职教师队伍 建设 通过学校“名师”工程 , 在现有教师中选拔 2~ 3 名有 10 年以上本专业工作经验、副高以上职称、具备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通过国内外进修考察;主持专业建设及开发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主持实训基地建设;主持科技服务和社会培训项目等形式进行重点培养,逐步形成 在本专业教学与科研开发等方面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的带头人。 选择 5 名有 5 年以上丰富实践工作经验、有较深的理论基础、具备硕士学位、并能独立承担生产项目的教师给予重点支持 , 通过采用赴国内外进修、企业挂职、专项技术培训、参与科研项目、参与或主持课程开 发等多种途径,培养 成为 本专业教学与科研开发等方面发挥骨干作用的教师。 建立健全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制度,两年内选派 15 名中青年教师到电力生产企业参加不少于 3 个月的实践轮训,强化实际操作能项 目 经费(万元) 2020年 2020年 3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10 7 3门精品课程建设 7 10 4门特色校本教材 5 7 1个 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7 5 合 计 29 29 21 力。 力争二年内“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 90%以上。 ( 2)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双师”工程,使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化,培养 “双师”素质教师。 从电力研究所、电力设计院、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装置生产企业等聘请掌握前沿技术的高级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 , 建成拥有 50 名兼职教师的师资库 , 形成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兼职教师队伍。 兼职教师 在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参加专业培养计划修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专业实践教学、现场实习指导、毕业设计指导等教学环节。 两年内力争校内实训有 50%的兼职教师参加指导,校外基地实训 80%由兼职教师指导,顶岗实习全部由兼职教师指导。 ( 3) 师德 师风 建设 通过“师德”工程,树立教书育人标兵,形成敬业爱岗的优良教风;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工程,形成教师培训、评价和激励的机制。 本项目资金预算为 100 万元。 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投资规划 项目名称 人数 经费(万元) 合计(万元) 2020年 2020年 专业带 头人 2 20 20 40 骨干教师 10 15 15 30 专任教师“双师型”素质提升 15 15 15 30 合计 27 50 50 100 22 ( 1) 校内实训条件建设 校内基地建设坚持以学生实训、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为主,兼顾企业员工与社会人员培训、教师实践锻炼、科技服务 等 原则,完善职业能力训练功能,成为“生产车间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① 20KV 变电站仿真实训基地 建设 投入 20 万购置“ 220kV 变电站仿真机(常规站)软件” 和计算机及相关附设,建设“ 20KV 变电站仿真实训 基地 ”。 学生 可以独立完成变电站的运行操作,运行维护及事故后处理 ,也 可以任意设置输电线路上的故障位置,可以灵活设置故障类型、故障性质,继电保护的动作与继电保护的定值关联与故障类型、故障性质关联。 该基地除了能完成我系电力系统自自动化技术专业 学生学习、实训外,还可为电力企业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本项目资金预算为 20 万元。 20KV变电站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投资规划 实验实训 场所名称 拟添购典型设备 型号 /配置 数量 合计(万元) 投资(万元) 2020年 2020年 20KV变电站仿真实训基地 操作员站 软件 常规变电站 40点 18 18 教练员站软件 控制软件、模型软件 1点 附设 2 2 合 计 20 ②“ 电力系统 综合自动化实训基地”扩建 结合电力系统工业现场运行实际情况, 在 现有 “ 电力系统及其综合自动化实训基地 ”基础上,拟再投入 22 万添置 2 台发电机动模实23 验台,使原单机 无穷大 电力系统变成 3 机 无穷大 系统 ,以实现发动机并网实训 ,使 学生 接受到最真实的 发电厂、变电站、供配电系统及电气设备运行 技能训练和当今先进的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 技术培训。 本项目资金预算为 22 万元。 电 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训基地建设投资规划 实验实训 场所名称 拟添购典型设备 型号 /配置 数 量 合计(万元) 投资(万元) 2020年 2020年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训基地 发变机组动模实验台 WDJS8000 2 22 22 合 计 22 ③工厂供电 实训基地 建设 投入 100 万购置“ WGJS800 工厂供电实训装置”,建立 工厂供电实训基地。 该基地设备 能逼真的模拟工业现场实际的电气投切操作、倒闸操作、投入运行操作及各种运行方式的调整操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实践平台。 本装置综 合智能测量、微机继电保护等微机智能检测控制的相关技术,构建成集控制、保护、测量和信号为一体的综合自动化 实训 平台。 本项目资金预算为 100万元。 工厂供电实训基地建设投资规划 实验实训 场所名称 拟添购典型设备 型号 /配置 数量 合计(万元) 投资(万元) 2020年 2020年 工厂供电实训基地 工厂供电教学训装置 WGJS8000 8 100 100 合 计 100 24 主要硬件配置(单套配置) 序号 产品名称 规格型号 品牌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微机线路保护测控装置 WXH820 许继 套 1 电力系统现场运行装置 2 微机备自投保护测控装置 WBT820 许继 套 1 电力系统现场运行装置 3 微机电动机保护测控装置 WDH820 许继 套 1 电力系统现场运行装置 4 异步电机变频器 ATV31HU15N4A Schneider 套 1 工业级现场运行 5 加载刹车控制器 许继 套 1 实验定制系统 6 无功功率补偿器 JKFC12 许继 套 1 工业级现场运行 7 智能电量仪表 GR80 格锐电子 台 2 工业级现场运行 8 有功、无功电度表 台 2 工业级现场运行 ④配电实训基地 结合电力系统配电运行实际情况,投入 50 万购置“配电实训设备”,建立 配电实训基地, 学生通过实训能够掌握配电系统的主要电气设备,配电系统的一、二次接线和一些操作机构的结构和原理以及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系统的安装与维护等。 本项目资金预算为 50万元。 实验实训 场所名称 拟添购典型设备 型号 /配置 数 量 合计(万元) 投资(万元) 12 年 13 年。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重点专业建设方案
相关推荐
因分析及确定责任归属报告。 监理工作目标 1 质量控制目标: 达到施工合同规定的 合格 标准; 2 工期控制目标: 按照施工合同约定的目标; 3 投资控制目标: 暂定不超合同价款 30,000, 元; 4 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目标: 杜绝安全生产事故、文明施工达到广东省建筑业文明施工标准要求。 监理工作依据 1 经业主确认(盖章)的全部设计图纸及审查意见,设计变更文件,《地质勘察报告》,规划、消防
r)数字视频服务器 6. 系统总 体设计 10 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是由 门禁系统、 紧急报警 系统 、环境监控系统 及 视频监控(含移动视频监控)系统、视频行为分析等系统组成,各子系统既单独的运行,又相互联系。 . 系统架构 . 用户界面层 用户终端提供给用户交互操作接口,供用户访问系统。 用户界面层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了不同的用户应用界面。 用户界面层从功能上包括了报警管理、门禁管理
技术装备及管理水平 有必要的技术装备及固定的工作场所。 有较完善的质量体系和技术、经营、人事、财务、档案管理制度。 二 . 专业 资质 申请条件 ( a) 资历和信誉 具有 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社会信誉良好, 注册资本不少于 300 万 元人民币。 企业完成过所申请行业相应专业设计类型大型项目工程设计不少于 1 项,或中型项目工程设计不少于 2 项,并已建成投产。 ( b) 技术条件
) 4 200 6 300 8 400 12 600 16 800 24 1200 32 1600 48 2400 64 3200 96 4800 128 6400 192 9600 384 19200 表 采样频率标准二 每周期采样点数 采样频率 (电网额定频率 50Hz) 4 200 8 400 10 500 16 800 20 1000 32 1600 40 2020 50 2500 64
点 ,明白到变电运行的重要性。 变电运行的正常和千千万万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 不管遇到什么问题 ,不管出现了什么问题 ,都需要虚心诚恳的请教随时笔记随时总结随时反省 ,绝对不允许出现自欺欺人 ,让师傅以为你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电力行业是不需要这样的聪明 ,在这个行业对自己不认 真就是对生命不负责。 工作在不同的时间段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这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
会,大力宣传先进事迹。 持续组织业务大讲堂、人才库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道德讲堂等活动,大力开展文明单位、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党性修养、业务素质,引导他们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在生产经营、项目建设、设备维护、增收节支、节能减排等工作中,冲在前、争优秀。 严格规矩从严管理。 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到自治区廉政警示教育 中心、监狱等地照镜子、正衣冠,制作违规违纪案件汇编手册,组织党员职工对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