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内容摘要:

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b、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早晚呈红色。 正午太阳高度大,穿过路程短,仅蓝光被散射掉,因而天空呈蓝色 ;早晚阳光斜射,穿过路程长,短波各色光皆被散射,剩下红光投射地面,阳光红似火,地平线附近的天空呈红色霞光 c、 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d、为什么多云的白天气温低。 云层反射了太阳辐射 e、 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是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云量多,大气的反射作用强的原故 三 、大气环流 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 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 最简单的形式。 1) 如图 ,地表受热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上升,近地表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地表冷却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下降,近地表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 在水平方向上气压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 2) 等压面的变化规律 :同一水平面,形成高压的地方等压面上凸,形成低压的地方等压面下凸(高压高凸低压低凸)。 3)气压值:同一水平面上高压值高低压值低 ;对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 大气水平运动 —— 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 由高压 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影响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 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 类型 成因 风向特点 高空大气中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的结果 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四、全球 气压带和风带 1.三圈环流 —— 分别是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 7 个气压带, 6 个风带) 记气压带、风 带名称及各风带的风向 气压带 名称 分布 成因 气流运动 对气候的影响 赤道低压带 0176。 附近 热力作用 受热膨胀上升 高温多雨 副热带高压带 南北纬 30176。 附近 动力作用 受空气重力作用下沉 炎热干燥 副极地低压带 南北纬 60176。 附近 动力作用 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抬升 温和湿润 极地高压带 南北纬 90176。 附近 热力作用 冷却下沉 寒冷干燥 风带 名称 风向 对气候的影响 北半球 南半球 低纬信风带 东北风 东南风 炎热干燥 中纬西风带 西南风 西北风 温暖湿润 极地东风带 东北风 东南 风 寒冷干燥 、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导致气压带、风带也随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五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成因、特点汇总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典型地区 热 带 热带雨林 气候 南北纬 10176。 之间 赤道低压带控制 全 年高 温多雨 亚马孙河流域 刚果河流域 印度尼西亚 热带草原 气候 南北纬 10176。 ~南 北纬回归线 之间 赤道低压带和信风 带交替控制 干、湿季明显 交替 非 洲中部、巴西、 澳大利亚北部和南部 ★热带季风 气候 南北纬 10176。 ~南北回归线 之间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全年高温, 雨季集中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热带沙漠 气候 南北回归线 ~南北纬 30176。 大陆内部和西岸 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 干旱少雨 撒哈拉、阿拉伯半 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亚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