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方波、三角波、正弦波信号发生器设计内容摘要:

备检测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可以用于生产测试、仪器维修和实验室,还广泛使用在其它科技领域,如医学、教育、化学、通讯、地球物理学、工业控制、军事和宇航等。 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通用信号源。 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方案有多种,如: ①首先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再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②也可以首先产生三角波 — 方波,再将三角波变成正弦波或将方波变成 正弦波;③也可以通过单片 集成函数发生器 8038 来实现„„。 先是对电路的分析,参数的确定选择出一种最适合本课题的方案。 在达到课题要求的前提下保证最经济、最方便、最优化的设计策略。 然后运用仿真软件Multisim 对电路进行仿真。 观察效果并与课题要求的性能指标作对比。 8 3 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正弦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正弦波信号发生器使用文氏桥电路。 电路由放大电路、选频网络、正反馈网络和稳幅环节四个部分组成。 放大电路应具有尽可能大的输入电阻和尽可能小的输出电阻 以减少放大电路对选频特性的影响,使振荡频率几乎仅决定于选频网络,因此通常选用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的放大电路。 选频网络由图中的 C CR1和 R2构成,由图可知: 11111112 111*RsCRsCRsCRZ 图中所取的 21 RR 且 21 CC ,那么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为: 22222111 sC RsCsCRZ  9 221 2 )(31)( )()( s CRs CR s CRZZ ZsV sVsF ofv  就实际的 频率而言,可用 jS 替换,则得: RCjCR RCjF v   3)1( 222  如令0=RC1,则上式变为)(j3100  F 由此可得 RC 串并联选频网络的幅频响应及相频响应: 2002 )(31 VF 和 3ta na 00f )(  rc 由此可知,当 RC10  或 RCf 2 1f0  时,幅频响应的幅值为最大,即 31vmax F ,而相频响应的相位角为零,即 0f 正弦波电路参数设计:由于 RC 桥式振荡的振荡频率是由 RC 网络决定的,因此选择 RC的值时,应把已知的振荡频率作为主要依据。 同时,为了使选频网络的特性不受集成放大器输入和输出电阻的影响,选择 R时还应考虑 R 应该远远大于集成远放的输出电阻,并且要远远小于集 成远放的输入电阻。 根据已知条件,由 fo =1/( 2π RC)可以计算电容的值,实际应用时要选择稳定性好的电阻和电容。 R1 和 Rf 的值可以由起振条件来确定,通常取 Rf=,这样可以保证起振又不会使输出波形严重失真。 因为 Rcf 2 10 20KHz 得  R 。 又因 Rf 2R1 取Rf=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