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内容摘要:

方法施工。 4.治理方法 (1)加强操作控制,严格按次序均匀挖土,避免在刃脚部位过多掏空,或挖土过深, 16 或排水迫沉水头差过大。 (2)在沉井外壁空隙填粗糙材料增加摩 阻力;或用枕木在定位垫架处给以支撑,重新调整挖土。 (3)发现沉井有涌砂或软粘土因土压不平衡产生流塑情况时,为防止突然急剧下沉和意外事故发生,可向井内灌水,把排水下沉改为不排水下沉。 、下沉搁置 1.现象 沉井被地下障碍物搁住或卡住,出现不能下沉或下沉困难的现象。 2. 原因分析 (1)沉井下沉局部遇孤石、大块卵石、矿渣块、砖石、混凝土基础、管线、钢筋、树根等被搁置、卡住,造成沉井难以下沉。 (2)下沉中遇局部软硬不均地基或倾斜岩层。 3.预防措施 (1)施工前做好地基勘察工作,对沉井壁下部 3m 以内的各种地下障碍物,下沉前挖井取出。 (2)对局部软硬不均地基或倾斜岩层,采取先破碎开挖较硬土层或倾斜岩层,再挖较弱土层,使其均匀下沉。 4.治理方法 (1)遇较小孤石,可将四周土掏空后取出;较大孤石或大块石、地下沟道等,可用风动工具或用松动爆破方法破碎成小块取出。 炮孔距刃脚不小于 50cm,其方向须与刃脚斜面平行,药量不得超过 200g,并设钢板、草垫防护,不得用裸露爆破。 (2)钢管、钢筋、树根等可用氧气烧断后取出。 (3)不排水下沉,爆 破孤石,除打眼爆破外,也可用射水管在孤石下面掏洞,装药破碎吊出。 、沉井悬挂 1.现象 沉井下沉过程中,刃脚下部土体已经掏空,而沉井的自重仍不能克服摩阻力下沉,产生悬挂现象,有时将井壁拉裂。 2.原因分析 (1)井壁与土壁间的摩阻力过大,沉井自重不够,下沉系数过小。 17 (2)沉井平面尺寸过小,下沉深度较大,遇较密实的土层,其上部有可能被土体夹住,使其下部悬空,有时将井壁拉裂。 3.预防措施 (1)使沉井有足够的下沉自重;下沉前应验算沉井的下沉系数,应不小于 1. 1~1. 25。 (2)加大刃脚上部空隙,使井壁与土体问有一定空间,以避免被土体夹住。 4.治理方法 (1)用 0. 2~ 0. 4MPa 的压力流动水针沿沉井外壁缝隙冲水,以减少井壁和土体间的摩阻力。 (2)在井筒顶部加荷载;或继续浇筑上节筒身混凝土增加自重和对刃口下土体的压力,但应在悬空部分下沉后进行,以免突然下沉破坏模板和混凝土结构。 (3)继续第二层碗形挖土,或挖空刃脚土,必要时向刃脚外掏深 100mm。 (4)在岩石中下沉,可在悬挂部位进行补充钻孔和爆破。 、筒体倾斜 1.现象 沉井下沉过程中或下沉后,简体发生倾斜,使筒体中心线与刃脚中心线不重合,沉井垂直度出现歪斜,超过允许限度。 2.原因分析 (1)沉井制作时,就出现歪斜,详见“井筒歪斜”的原因分析 (1)一 (4)。 (2)土层软硬不均,或挖土不均匀,使井内土面高低悬殊;或局部超挖过深,使下沉不均;或刃脚下掏空过多,使沉井不均匀突然下沉,易导致沉井倾斜。 (3)不排水下沉沉井,未保持井内水位高于井外,造成向井内涌砂,引起沉井歪斜。 (4)刃脚局部被石块或埋设物搁住,未及时处理 ;或排水下沉,井内一侧出现流砂。 (5)沉井壁上留有较大孔洞,使重心偏移,未填配重使井壁各部达到平衡就下沉 (6)井外临时弃土或堆重对沉井产生偏心土压;或在井壁上施加施工荷载,对沉井一侧产生偏压。 (7)在下沉过程中,未及时采取防偏、纠偏措施。 (8)在软土中下沉封底时,未分格、逐段对称进行,造成沉井不均匀下沉而引起倾斜。 18 3.预防措施 ( 1) 沉井制作时出现歪斜详见“ 11. 1. 3 井筒歪斜”的预防措施 (1)~ (4)。 ( 2)根据不同土质情况,采用不同的挖 1j 顺序,分层开挖,使挖土对称均匀, 刃脚均匀受力,沉井均匀、竖直平稳下沉。 对松软土质,可先挖沉井中部土层 (每层约深40~ 50cm),沿沉井刃脚周围保留土堤,使沉井挤土下沉;对中等密实的土,如刃脚土堤挖出后仍很少下沉,可再从中部向刃脚分层均匀削薄土堤,使沉井平稳下沉;对土质软硬不均的土层,应先挖硬的一侧,后挖软的一侧;对流砂层只挖中间不挖四周;对坚硬土层,可按撤除垫木州顷序分段掏空刃脚,并随即回填砂砾,待最后几段 (即定位承垫木处 )掏空并回填后,再分层逐步挖去回填填料,使均匀下沉。 沉井倾斜如受地下水方向影响时,先挖背水方面的土,后挖迎水方向的土。 (3)不排水下沉应常向井内注水,保持井内水位高于井外 1~ 2m,以防向井内涌砂。 排水下沉井内侧出现流砂,应采取措施减小或平衡动水压力,或改用不排水下沉,或用井点降水。 (4)刃脚遇到小块姜石、孤石搁住,可将四周土挖空后立即橇去;较大姜石或孤石,用风动工具破碎,或钻孔爆破成小块取出,炮孔应与刃脚斜面平行,药量控制在 200g以内。 (5)井壁孔洞应封闭,内用填配重 (块石、铁块等 )办法,保持井壁各段重量均衡,以达到平衡下沉。 (6)井外卸土、堆重,井上施工荷载,务使均匀、对称。 (7)下沉井 过程中加强测量观测,在沉井外设置控制网,沉井顶部设十字控制线和基准点,在井筒内壁按四或八等分划垂线,设置标板,吊锤球 (图 112),以控制平面和垂直度。 下沉过程中,每班观测不少于 2 次,发现倾斜 (锤球偏离 5cm)应及时纠正。 4.治理方法 (1)在初沉阶段,一般可采取在刃脚较高部位的一侧加强挖土,在较低的一侧少挖土或回填砂石来纠正。 如系不排水下沉,一般可靠近刃脚较高的一侧加强抓土。 (2)在终沉阶段,一般可利用设在井外侧的射水管冲刷土体或采取井外射水来纠正倾斜。 (3)在刃脚底的一侧加垫木楔,刃脚高的一侧 多挖土。 (4)在井口上端加偏心压载纠正,务使在沉井封底以前纠正达到合格。 三、桩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19 、锤击沉桩质量通病及防治 、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 、沉桩施工中常见问题、原因和一般处理方法。 ( 1)桩的惯如度突然减小 原因:桩由软土突然进入应土或遇到石头; 处理方法:不要硬打,要查明原因,对症处理。 ( 2)桩贯入度突然加大随着发生倾斜 原因:桩身断裂、接头断裂、桩尖劈裂; 处理方法:管桩用灌水法、铁钩、电钳、照明等方法探明,如探不明应该拔桩后处理。 ( 3)桩发生倾斜或者位移 原因:桩尖不对称、遇到障碍物、桩顶不平、桩接头错动; 处理方法:如为桩尖、接头,则拔出处理;如为桩顶不平,则削平桩顶。 ( 4)桩不下沉,桩身颤动,锤回跳 原因:桩尖遇到障碍物或者桩身弯曲 处理方法:偏移桩位,加装铁靴,射水配合。 桩身过长可加夹杠,桩身弯曲过大,需要换桩。 ( 5)桩身涌起 原因:较粘的土层中,先打入的桩随土的涌起而涌起。 处理方法:对涌起过大的桩进行冲击试验,不合格的桩要求复打。 ( 6)桩顶破裂或者桩身开裂 原因:桩顶混凝土质量,桩顶面与桩轴线不一致,未安装桩顶帽或者没有缓冲垫等。 处理方法 :木桩可截桩顶重做,混凝土桩法兰接触面处不牢,主筋与法兰、桩尖焊接不牢,吊点位置和码放支点不正确造成的,则分别预防和纠正。 特别是施工前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防官桩的断裂。 、断裂破损桩的加固处理 对于沉入后已经断裂破损的桩,较为严重的应拔出重打或另补新桩外,其他可根据 具体情况,作如下修补加固处理: ( 1)河床以上部分,桩身露筋、混凝土脱落及裂纹较多的,可用薄钢板制成拼装式套筒,由潜水员安装于破损处桩的外围,套筒的长度应使套筒下端能放在河床上和视 20 桩身破损部分的高度而定。 将套筒内水抽干后灌筑混凝土或水 抽不干时则可灌满水下混凝土。 混凝土凝固后再拆除套筒。 ( 2)在河床以下桩已断裂时,如仅管壁混凝土破损,而钢筋未变形时,可净混凝土灌筑至顶部。 如钢筋已变形弯曲时,可用通桩器等工具,将弯曲钢筋冲开,加置钢筋骨架后填充混凝土。 通桩器应用直径大小不同的,由小至大逐步替换冲击,以扩大桩心通路。 如钢筋弯曲均在上部,而桩的下端有足够锚固力时,可考虑用拨桩设备适当地将钢筋拉直,但应避免将桩的下段拔动,再进行填充加固处理。 ( 3)加固处理后的基桩,应进行静载试验。 经试验合格,方可使用,如不合格,则加打新桩。 、射水 沉桩质量通病及防治 射水沉桩常见问题、原因及预防与处理方法 、桩下沉发生困难 ( 1)由正常下沉突然变为不易下沉,锤击时桩身颤动,桩锤有回弹现象 原因:桩尖遇到障碍物或坚硬土层 处理方法: 可适当延续锤击后会穿过障碍物继续下沉,但切忌硬打,如仍无效,可将桩拔出,检查桩尖有无砬撞障碍物的痕迹,必须时改移桩位 ( 2)桩下沉逐渐缓慢,最后除桩身颤动,桩锤回弹外无其他现象 原因:一般是桩周土层摩阻力过大 处理方法: 此时不宜硬打,应增大射水量及水压,并可增加外射水,或改用锤击动能较大的桩锤 、 桩突然急剧下沉 ( 1)、当桩位正直无变化,在开始急剧下沉前,亦无锤击过猛射水过多,或无桩身颤动等情况时。 原因:桩穿过密实土层后进入软弱土层,亦可能因射水时间过长,桩尖下已冲空较大 处理方法: 一般可继续下沉,加强观察,但若当桩已接近设计入土深度时,则应考虑改变设计将桩加深,或增加桩数 ( 2)桩经过大量猛烈锤击以后突然下沉,或桩有偏斜现象 原因:可能桩已断裂弯折 处理方法: 应即停止下沉,分析情况,采取措施,或拔出换桩重打,或另加桩 21 、桩周停止翻水 水从桩顶空心内翻出或从邻桩处涌出 原因:( a)桩 身周围已被土挤塞密实现象,桩下沉缓慢或难于下沉 ( b)射水水压、水量不足,或是曾用锤击使桩尖强行穿过密实土层 处理方法: 可加大射水压力、水量和延续射水时间并配合轻慢锤击或震动,或另加外射水,引水沿桩射周围上翻如对桩下沉无大阻碍时,可不作处理 、内射水管被顶起,且桩顶大量向外涌水 原因:射水嘴已被顶起缩入桩内 处理方法: 应即停锤,继续射水,并摇动射水管,使劲下插,如桩入土不深时可将桩上拔少许,使射水管落出桩尖如仍不能解决,可将射水管拔起改作外射水或单用锤击或震动 、桩不下沉,桩内涌 出大量清水 原因:射水管在桩内断裂或漏水 处理方法: 可吊出射水管检修 、涌水由浑变清 原因:射水时间过长,或桩已沉入卵石或砾石层 处理方法: 应适当地加强配合锤击 、停止涌水 ( 1)这时射水管无流水声音和感觉 原因:桩突然下沉,使桩尖撞击在硬层或孤石上,将射水嘴堵塞或砸扁,胶管胀紧并发生颤动,水压表指针上升、摆动 处理方法: 将射水管提起少许,仍不通则拨出检修 ( 2)水流不能 原因:桩管弯折,使水管亦弯折压扁,水流不通 处理方法: 应吊出射水管检修 ( 3)停水后,射水嘴涌入泥沙堵塞 原 因:停水过急或接桩时停水时间过长所致 处理方法: 缓停水或缩短接桩时间 ( 4)射水管内流水正常,压力表指针正常,压力表指针正常稳定,但不向上涌水 原因:水由渗水层流失 22 处理方法: 如下沉困难,可加外射水管辅助或增大射水水量 、射水管拨不出 原因:停水后桩内下端被淤塞,挤住射水管 处理方法: 可在桩内另插入射水管射水冲击淤积后,射水管即可拔出 、水量与水压不足 常出现涌水量小、涌出泥沙量少、桩周围不涌水、桩下沉极慢或下沉停止等现象 原因:水泵设备能力不足;或管路有渗漏,管路内有障碍使水不 畅通;或吸入空气进入水管或泵壳内等 处理方法: 查明情况后,可采服下列措施 ( 1)随时检查维修管路和机械设备 ( 2)保持水源清洁和适当水位 ( 3)开放水泵的放气阀,放出空气 ( 4)使用的管路不适合土质情况,如在砂土或砂夹砾石土层内,需较大水量时,应用稍大的水管,反之在坚硬粘土层内,需较大水压时,则应用稍小的水管或射水嘴 、涌水后地面下沉 影响安放在地面的沉桩设备下沉, 原因:由于砂土大量随水流失所致 处理方法: 应事先估计到土层下沉影响范围来布置脚手平台施工中应随时检查、加固和修理。 桩架下的垫木 应采用长木料,或加设钢轨加固 、射水不均衡造成沉桩的倾斜或移位 原因:使用外射水时,两边对称的射水管中的水量、水压不均衡,或两侧土质软硬不均,均可能使基桩走向软弱的一侧,先下沉的基桩一侧土受破坏较大破坏,虽经恢复,仍有差别,也可导致后下沉桩的偏斜或在下沉斜桩时土被冲松,由于桩身自重亦将使其斜度变大 ( 1)对称地安设外射水管,并注意掌握水量、水压的均衡 ( 2)插桩时预先偏向较坚实的一侧,具体偏移尺寸应视土质和实际经验确定,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验证修正 ( 3)在已偏斜的反方向增加射水的水量、水压, 进行校正 、振动沉桩质量通病及防治 、桩身产生横向裂纹 23 振动沉桩由于振动时有上拔力,易使混凝土产生横向裂纹,桩的接头螺检也容易震 松。 因此,施工中应合理选锤和控制振动时间,不可过长、过猛。 、桩机电机损坏 振动沉柱机上的电动机容易损坏,因此,施工中应注意合理使用,并且需有较熟练 的电机修理技工,经常进行检修。 、桩下沉困难 当桩基土层含有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