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指南(试行)施工单位部分(住建部20xx年)内容摘要:

员上下专用通道,扣 10 分 通道设置不符合要求,扣 5 分 10 合计分数 100 评价意见: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与评分标准 标准分数 扣减分数 实得分数 检查人员: 检查日期: 说明: 100 分; ;。 附表 基坑支护安全检查评分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与评分标准 标准 分数 扣减 分数 实得 分数 1 施工方案 基坑深度超过 3 米或地质条件复杂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扣 20分; 应经专家论证的方案未组织专家论证并按专家意见修改完善,扣15 分 专项施工方案未 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扣 10 分 专项施工方案未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分段、严禁超挖”基本原则,或者针对性差不能指导施工,扣 10~ 15 分 方案针对性差不能指导施工,扣 l0~ l5 分 20 2 临边防护 深度超过 2m 的基坑施工无临边防护措施,扣 l0 分 临边及其它防护不符合要求,扣 5 分 10 3 基坑支护 未进行基坑支撑体系设计,扣 10 分 钢支撑未经过检测合格或开挖时混凝土撑强度报告未达到要求,扣 5 分 基坑支护不及时,扣 5~ 10 分 钢支撑和腰梁架设(包括支撑连接、支撑和腰 梁连接)、与围护结构连接(包括斜支撑设置防滑移装置、连接的密实性等),防钢支撑坠落措施、预加应力等违反设计或方案要求,每项扣 4~ 6分 支护结构拆除或换撑不符合设计或方案要求(包括混凝土撑强度条件、拆撑换撑顺序、预加力卸载程序等),扣 5~ 8 分 10 4 降排水措 施 需要降水时未进行降水试验、编制降水专项方案或方案未按规定进行专家论证,扣 5~ 8 分 深基坑降水时无防止临近建(构)筑物等工程周边环境沉降的措施,扣 10 分 未设置足够截面的排水沟,或未设置截水、封堵、防倒流等措施防止地表冲刷基坑侧壁,扣 3~ 5 分 围护结构漏水(沙)或基坑底积水、涌水(沙),每处扣 5 分 10 5 坑边荷载 弃土、料具堆放距坑边距离小于设计规定,扣 5~ 8 分 基坑周边堆载超过设计允许值,扣 10 分 机械设备施工与坑边距离不符合要求又不采取措施,扣 10 分 10 6 上下通道 人员上下无专用通道,扣 10 分 专用通道少于两处,扣 5 分 设置的通道不符合要求,扣 6 分 10 7 土方开挖 施工机械进场时未按规定进行验收,扣 5 分 挖土机作业时,作业半径范围内无警示或人员监护或人员监护等防止其他人员进入的措施,扣 6 分 挖土机作业位置不牢、 不安全,扣 l0 分 司机未持证作业,每人扣 1 分 未按方案规定的程序、方式挖土,存在超挖,扣 10 分 开挖面边坡不符合安全要求,扣 5~ 10 分 施工机械碰撞,损伤支撑结构,每处扣 3~ 5 分 10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与评分标准 标准 分数 扣减 分数 实得 分数 8 基坑监测 未按设计编制基坑施工监测方案并落实,扣 10 分 监测方案未按规定审批,扣 5 分 未按监测方案对桩(墙)体位移、支撑轴力、地表沉降、水位等进行监测,扣 5~ 10 分 未按规定对受施工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重要管线和道路等进行沉降观测,扣 10 分 监测点设置或监测频率不符合监测方案,扣 3~ 5 分;测点破坏未及时恢复,每 一测点扣 2 分 未按设计及工程情况及时处理监测数据并反馈、指导施工,扣 3~5 分 基坑支护变形、轴力变化、监测保护对象变形及其他重要监测数据等达到预警和报警值时未按规定程序有效处理,扣 5~ 10 分 10 9 作业环境 基坑内作业人员无安全立足点,扣 l0 分 垂直方向交叉作业无隔离防护措施,扣 6 分 未按规定设置足够照明,扣 5 分 坑壁或支撑上存在可能脱落的混凝土块或其他物料,扣 8 分 坑边安全范围外堆放的料具无牢靠的防滑落入基坑措施,扣 8 分 10 合计分数 100 评价意见: 检查 人员: 检查日期: 说明: 100 分; ;。 附表 模板工程安全检查评分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与评分标准 标准分数 扣减分数 实得分数 1 施工方案 属危险性较大的模板工程无专项施工方案或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进行审批,扣 10 分 专项施工方案未按照规定组织专家论证或未按专 家意见修改完善,扣 8 分 未根据混凝土施工工艺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扣 6 分 10 2 材料材质 模板、主(次)楞、对拉螺栓的材质、型号与方案不符扣 3~ 5分 主(次)楞间距、对拉螺栓间距等与方案不符,扣 3~ 5 分 5 3 支撑系统或桥墩立模 立杆间距、步距等架体布设参数与方案不符,每处扣 8 分 杆件连接不牢,每处扣 3 分 不按规定设置剪刀撑,扣 3 分 不按规定高度作整体加固,扣 3 分 立杆垂直偏差超过规定,扣 5 分 梁、板下立杆未采用横杆连接成整体,每处扣 3 分 立杆顶托或底托和自由端超过规范长度,每处扣 2 分 扣件预紧不符合要求,每处扣 3 分 杆件对接、搭接不符合要求,扣 3~ 5 分 未按说明书规定组装,有漏装杆件和锁件,扣 6 分 脚手架组装不牢、紧固不合要求,每处扣 1 分 立模钢模板、连接螺栓强度不足,扣 10 分 立模不按规定高度作整体加固,扣 5 分 钢模板连接、钢模板与基础连接的螺栓数量不足,每缺 1 个扣 5 分 支撑体系地基处理不符合方案要求,扣 5 分 高架桥模板工程浇注混凝土前未按方案要求进行预压,扣 10 分 加压和卸压未按方案进行,扣 5 分 20 4 施工荷载 未根据施工方案按合理顺序进行浇筑,扣 5 分 模板上施工荷载超过 规定,扣 10 分 混凝土浇注速度超过施工方案限值,扣 5~ 10 模板上堆料不均匀,扣 5 分 10 5 模板存放 大模板存放无防倾倒措施,扣 3 分 各种模板存放不整齐、过高等不符合安全要求,扣 3~ 5 分 5 6 支拆模板 2m 以上高处作业无可靠立足点,扣 8 分 拆除区域未设置警戒线且无监护人,扣 5 分 留有未拆除的悬空模板,扣 4 分 10 7 模板验收 模板工程无验收手续,扣 10 分 验收单无量化验收内容,扣 5 分 模板拆除前未办理审批手续,扣 10 分 支拆模板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扣 5 分 15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与评分标准 标准分数 扣减分数 实得分数 8 混凝土 强度 受力构件模板拆除前无混凝土强度报告,扣 5 分 混凝土强度未达规定值提前拆模,扣 10 分 多层结构在施工中,板、梁作为支撑体系基础时,上层 结构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支撑提前拆除,扣 5 分 10 9 作业环境 作业面孔洞及临边无防护,无防坠物措施,扣 10 分 垂直方向交叉作业上下无隔离防护措施,扣 l0 分 在市政道路搭设模板、支架无防撞措施,扣 5 分 10 合计分数 100 评价意见: 检查人员: 检查日期: 说明: 100 分; ;。 附表 矿山法隧道施工安全检查评分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与评分标准 标准 分数 扣减 分数 实得 分数 1 施工方案 无专项施工方案,扣 10 分 未对重大风险源(爆破作业、涌水涌泥、有毒气体地层,穿越建(构)筑物或既有地铁线等)制定专项方案,扣 8 分;方案可操作性不强,扣 6 分 方案未按规定程序经过审批,扣 10 分 隧道专项施工方案、爆破专项方案未经专家评审,或未按专家意见修改完善,扣 10 分 开挖前未核实施工现场及其毗邻区域内的建(构)筑物、 地下管线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扣 10 分 方案中安全措施不全面、无针对性,扣 2~ 8 分 对采用降水施工的,专项方案中没有专篇论述,扣 2~ 8 分 10 2 洞口工程 横通道、竖井或正洞连接处开挖无专项施工方案或安全专项措施,扣 10 分 横通道、竖井或正洞连接处开挖未严格按审批的施工方案进行,扣 10 分 上下井未建立登记管理制度,扣 5 分;无登记记录或记录不全,扣 3~ 5 分 横通道、竖井或正 洞连接处缺少加固措施,扣 10 分 洞口工程无专项安全措施,扣 10 分 路堑及边、仰坡未自上而下施工,扣 5 分 防、排水系统不完善,扣 5 分 洞口邻近建(构)筑物时未采取措施防护,扣 10 分 10 3 隧道开挖 开挖(爆破)未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专项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扣 10 分 开挖前及过程中降水施工未按照方案实施,扣 5~ 10 分 作业面周围支护不牢固,或松动土石未及时清理,扣 5~ 10 分; 核心土留置,或台阶长度、导洞间距不符合要求,各扣 5 分 掌子面暴露时间过长,或在长时间停工时未及时封闭,扣 5 分 10 4 地 层超前 支护加固 未按设计要求及规范进行超前支护、加固或地下管线等工程周边环境保护,扣 10 分 大管棚(小导管)材质、规格、长度及花眼不符合设计和方案要求,扣 5~ 8 分 (管棚、超前小导管或开挖面深孔)注浆参数不符合设计要求,扣 5~ 8 分注浆完成后浆液强度未达到规定要求就进行开挖,扣5~ 8 分 浆液配置或存放过程中未设专人管理,扣 3 分 未进行开挖面地质描述和地质超前预报,扣 3 分 10 5 初期支护 施工方案未明确安全技术措施,扣 10 分 未按照设计技术参数及规范进行支护,扣 10 分 型钢、钢格栅、混凝土、锚杆等支 护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各扣 3~5 分 钢架间距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扣 8 分 钢架未采用螺栓连接或连接(板)不符合要求,扣 5 分 钢架底部未垫实、连接筋间距、搭接长度及焊缝等不符合设计文10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与评分标准 标准 分数 扣减 分数 实得 分数 件要求,扣 5 分 钢筋网片之间搭接长度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且未和钢架牢固焊接,扣 5 分 锚杆及锁脚锚管材质、规格、长度及花眼不符合设计和方案要求,未按设计要求注浆,各扣 3 分 支护变形损坏未及时修复,扣 5 分 未及时进行拱背回填注浆,扣 5 分 喷混裂缝脱落、钢筋、锚杆外露、漏喷,每项扣 3 分 支护表面凹凸不平,未达到设计要求,扣 2 分 6 防水工程 作业现场未遵守用火管理规定,扣 5 分 现场未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扣 5 分 热焊机等操作人员未经培训考核上岗,扣 3 分 热风机等操作人员未经培训上岗,扣 3 分 射钉枪枪口对着人,扣 5 分 5 7 二次衬砌 施工方案未明确安全技术措施,扣 5 分 模板台车未进行稳定性验算,扣 5 分 模板台车工作平台、扶手、栏杆、人行梯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扣 3 分 模板台车移动时设备、电线、管路未撤除或未加保护,无统一指挥,扣 3 分 模板台车堵头拆除无防护,扣 2 分 模板台车未设安全警示标志,扣 2 分 非标准段采用高支模施工时,无 专项方案的,扣 3 分 5 8 作业架 防护 作业架未设工作平台及围栏防护,扣 10 分 作业架脚手板铺设不严、不牢,扣 2 分 未设置登高扶梯,扣 2 分 10 9 隧道运输 竖井垂直运输材料升降过程中,井下作业人员未撤离至安全地带,扣 10 分 运输车辆无产品合格证明,扣 5 分 洞内运输车辆制动失效、人料混载、超载、超宽、超高运输,扣10 分 洞内道路两侧无排水沟,扣 5 分 洞内道路积水、泥泞,扣 5 分 洞内车辆照明、信号系统不完善,扣 4 分 洞内车辆无限速规定或无人指挥,扣 2 分 司机无证上岗,扣 2 分 车辆启动前未检查、 未鸣笛,扣 3 分 隧道道路周边物体侵界,扣 5 分 10 10 施工监测 未按设计编制隧道施工监测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