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工作方案-信用昆明内容摘要:
道和以深圳为起点的第三座东西向亚欧大陆桥的交汇点,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西亚、南欧和非洲五大区域开放的前沿通道,也是东盟‚ 10+1‛自由贸易区经济圈、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圈、‚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圈的交汇点。 东南亚、南亚、中国这一区域占全球一半人口,具有不可忽视的市场,云南正是这一市场的结合部。 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是云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截止 2020 年底,昆明市 6 区 8县(市)已有 727万人,是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型城市。 ‚十一五‛期间,昆明市经济持续迅速,年均增长达 %, 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2120 亿元,财政收入达到 550 亿元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253亿元以上,进出口总额达到 101亿美元以上,呈现出总量增加、结构优化、财力增强、保障有力的良好局面。 2020 年 5 月 6 日, 《国务 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国发 ﹝ 2020﹞ 11 号)出台, 昆明从对外开放的末梢变为前沿。 针对国家战略发展要求,结合云南和昆明发展实际,昆明第十次党代会提出 ‚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的目标。 (二)支柱或特色产业现状、趋势及特点 云南具有丰富的资源,以三大王国(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及其旅游资源著称于世。 多年的发展积淀,形成了卷烟、冶金、化工、矿产、旅游、生物、制药、能源、文化产业、以花卉为代表的农产品等支柱及特色产业。 昆明作为云南省的中心枢 纽,对于资源的开发、集散,经营和管理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多年来的建设和完善,云南烟草行业已成为全国烟草行业龙头,是云南省最大的优势产业和财政经济重要支柱。 目前,‚云烟‛牢固占领着国内 40%的烤烟和 20%的卷烟市场,并在巩固现有市场份额中继续扩大。 2020 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 亿元,其中,烟草工业实现增加值 亿元,增长 %。 云南省是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王国‛,云南省的大多数冶金企业总部设在昆明。 昆明的磷、盐等矿产资源丰富,磷矿蕴藏量约 46 亿吨,昆 阳磷矿为全国三大磷矿之一,盐矿约 138 亿吨,居全国内陆盐矿第 2 位。 2020 年,昆明市冶金工业实现增加值 ,增长 %。 ‚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锌,积极发展铂,稳步发展铜,深度发展锡,力争将云南省建成全国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 云南化工近年来得到卓有成效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了以磷化工为主、集化学矿采选、基本化工原料、化肥、农药、橡胶加工、有机化工、化工机械等为一体化学工业体系,成为云南工业系统的第二大行业,在云南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磷化工将以建设全国最大的磷化工基地为目标,重点发展高浓度磷复肥、商品磷酸和精细磷化工产品。 旅游业是昆明 20年来发展最快的产业。 2020年,昆明市全年共接待海外游客 万人次,增长 %,旅游外汇收入 亿美元,增长 %;国内游客 万人次,增长 %,旅游收入 亿元,增长 %;旅游 总收入 亿元,增长 %,其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在全国旅游城市中位居前列,成为云南省旅游业龙头城市。 昆明市打造了‚昆交会‛、‚旅交会‛、‚云南印象‛、 ‚石林‛、‚世博园‛和‚民族村‛等旅游品牌。 ‚十二五‛期间,昆明市将通过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景区,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和特色旅游商品,积极发展度假、生态、会展、健身、医疗和探险等新兴旅游,推进旅游产业集团化进程,鼓励外资和民间创办旅游企业,加快旅游产业信息化步伐等措施,继续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生物产业已成为云南省支柱产业。 2020年至 2020年云南省生物产业总产值达 3730 亿元,增加值占全省 GDP 的34%。 到 2020 年,云南省生物产业增加值力争突破 4000 亿元,云南将成为全国重要、世界知名的生物 产业基地。 重点发展领域有: 生物医药( 2020 年人工种植药材达 120 万亩左右 ,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 100 亿元以上,增加值 40 亿元左右); 生物化工(重点发展重要工业用酶制剂、香料加工、林化工产品深度开发、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等产品。 2020 年,工业总产值达 20 亿元左右,工业增加值 8亿元。 ) 生物质能源( 2020 年,力争实现总产值 25 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 10 亿元左右,工业总产值 15 亿元左右。 ) 生物服务( 2020 年,力争总产值达 10 亿元,基本形成以创造知识或提供科技服务为产品形式,面向国际、国内的特色鲜明的生物服 务产业。 ) 糖、茶、和天然橡胶、林纸、园艺、丝、麻及其他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 文化产业正在成长为云南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云南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作为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中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拥有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歌舞、风俗、工艺品、服饰、建筑、饮食、节祭等文化产品和旖旎迷人的自然风光,为影视拍摄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佳的条件。 2020 年,在实体经济遭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背景下,云南文化产业逆势上扬,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 360 亿元,在全省 GDP 中的比重达到 %, 2020 达到6%,成为全国 6 个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超过 5%的省市之一。 昆明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在 2020 年至 2020 年占云南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连续四年平均值超过 40%。 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力争到 2020 年,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8%左右, 2020 年达到 10%以上,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云南的一大新兴支柱产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云南医药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云南省 90%以上的医药企业在昆明,培育壮大了云南白药、昆明制药、盘龙云海、滇虹等一批知名企业,重点打造了‚云南白 药系列‛、‚三七系列‛、‚灯盏花系列‛、‚龙血竭系列‛等产品。 2020 年,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突破 160 亿元。 在云药产业发展战略中,以彝药、苗药、傣药为代表的云南民族药,已成为云南新的药业经济增长点。 云南省鲜切花生产量已占全国产量的 50%。 花卉产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已成为昆明市农业的支柱产业和创汇产业,并形成国内外有影响的‚昆花‛品牌。 2020 年昆明市花卉园艺种植面积 ,生产产值 亿元。 其中 ,鲜切花 ,上市量 47 亿枝,外销出昆 ,占总产量的 %, 出口总额 万美元。 ‚昆花‛在 国内 70余个大中城市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 70%,出口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涵盖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 35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份额逐年增长,亚洲市场占有率得到巩固提高,昆明鲜切花在香港市场占有份额 40%以上。 发达国家和世界头号花卉大国荷兰等市场进一步得到开拓。 昆明‚斗南花卉‛已成为中国花卉行业的知名品牌,被认定为国家级龙头企业。 昆明现在已经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和最具影响力的鲜切花集散中心及价格指导中心。 各类花卉企业、专业协会、合作组织等发展到 400多个,整个产业的总产值突破 50 亿元大关,园区化建设进一步推进,石林锦苑花卉产业园于去年底已正式启动建设,锦苑公司、芊卉公司等在筹备集团化运作,打造上市企业获得更大发展。 云南是玉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珠宝翡翠的重要集散、加工和销售地,素有‚玉出云南‛的美誉。 全省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昆明为中心,西南延伸到普洱、西双版纳,西北延伸到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风景旅游区的终端零售市场,再加上瑞丽、盈江、腾冲等珠宝玉石传统口岸批发、加工、零售市场和产业基地等,云南珠宝玉石 已具备打造一个大产业的基础。 省珠宝协会预计,到 2020 年,产业规模达 到 30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 60 万人;到 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 600 亿元,从业人员超过 70万人;到 2020 年,产业规模达到 1000 亿元以上,从业人员超过 100 万人。 届时,珠宝玉石产业将成为云南又一特色优势产业,成为中国珠宝玉石产业大省和世界重要的珠宝集散中心和产业加工中心。 (三 )建设桥头堡区域性国际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2020 年 7 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考察云南后提出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2020 年 5 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并出台 了《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正式启动了国家桥头堡战略的实施,‚桥头堡战略‛是推进我国向西南开放、实现睦邻友好的战略需要,也是云南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实现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现实需要,对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国家桥头堡战略的实施使昆明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将昆明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桥头堡及区域性国际城市‛是国家桥头堡战略实施的重要工作,也是昆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 桥头堡战略将建设以昆明为核心,统领玉溪、曲靖、楚雄的滇中城市经济圈。 以昆明为核心及枢纽的四条经济走廊包括‚昆明 河内(越南)、昆明 — 曼谷(泰国)、昆明 皎漂(缅甸)、昆明 加尔各答(印 度)‛;并将辐射建设八个沿边经济区,依托‚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澜沧江 — 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作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世界三大经济圈交通网络中心地带的云南将深度融入‚中国 东南亚、南亚及印度洋经济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昆明也将建设成为‚中国 东南亚、南亚及印度洋经济区域‛的国际城市。 按照‚立足实际、前瞻未来,积极可行、稳步推进‛的原则,计划分三个阶段推进昆明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即:近期抓规划、夯实基础。 到 2020 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同步基本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化门户和重要桥头堡城市;中期壮实力、基本达标。 到 2020 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同步基本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远期提品质、全面建成。 再用 10 年左右时间,使昆明区域性国际城市特征更加明显、影响更加广泛,全面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及 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商贸、物流、信息、金融、旅游休闲、行政商务、会展、交流 8大区域性国际中心。 根据昆明目前的发展阶段、现实状况和 外部条件,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重点是要着力加快五个方面的国际化:加快城市品质国际化。 切实找准城市发展的国际定位,以国际 视野来规划城市;加快产业发展国际化。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不断提升昆明国际经济竞争力;加快市场体系国际化。 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市场体系,打造立足云南、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辐射泛亚的区域性国际大市场;加快文化交流国际化。 充分挖掘昆明丰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底蕴,突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个性特征,把昆明建设成为泛亚国际文化名城;加快社会管理国际化。 按国际惯例办事、按国际规则执行、按国际 标准服务,塑造昆明开放包容、诚信友善、文明好客的良好形象。 (四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子商务的需求 大都市的战略实施 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是云南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优势所在,根据我省‚十二五‛发展规划,我省要以大通道、大基地、大平台、大窗口为重点,全面推进桥头堡建设。 作为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型城市及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交通枢纽,我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构筑与东南亚及印度洋沿岸南亚国家互联互通的信息国际通道和枢纽,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化通 讯枢纽和区域信息汇集中心;将有效深化我市与东南亚、南亚的全方位合作,积极融入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持续提升与大湄公 河次区域和孟中缅次区域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有力促进把昆明建成云南绿色经济强省的龙头,民族文化强省的枢纽,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化门户和重要桥头堡城市。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及网络经济还可抢占区域信息资源高地,大幅度地提升昆明在‚中国 东南亚、南亚及印度洋经济区域‛城市圈 (曼谷、仰光、河内、金边、万象、新德里、达卡等 )的战略地位,为昆明市的发展,以及国家桥头堡战略的实施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我国探 索利用信息技术及国际互联网促进跨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国际城市的竞争、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等美誉,生物、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生物产业、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源优势。 我市申报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有利于加快省内资源整合,加速新型工业化,拓展高端信息化,提升全域城镇化,通过实施‚三化‛联动,加快把昆明建成云南绿色经济强省的龙头,民族文化强省的枢纽;有利于围绕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运用电子商务新模式 和新技术提升企业信息化程度和管理水平,促进商品市场要素流动,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快 速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市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并进一步改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壮大电子商务服务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占据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掌握发展主动权。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云南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提高产业‚质‛的需求比‚量‛的需。昆明市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工作方案-信用昆明
相关推荐
at .LineSpacingLinesToPoints( 2)Sel ecti aphF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hF — 9 — 山洪、滑 坡、泥石流、冰雪等多种自然灾害,全镇 26 个村有近 5000户 万人不同程度受灾。 因灾损坏房屋 115 户 402 人
避免形式主义、铺张浪费等现象。 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由 7 个一级指标, 20 个二级指标,39 个观测点构成(详见附 件 1)。 主要有以 下特点: 一是强调领导作用,要求学校各级领导班子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落实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二是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三是强调经费投入,特别是政府和学校举办方对学校办学经费的保障。
不 断 提高自身的服务 意 识 和素 质 ,弘 扬 和落 实 公 司管理理念和企 业 文化。 热爱 公司及本 职 工作,遵守 劳动纪 律和工作制度, 维护 公司 声誉 及尊 严。 负责岗 位范 围内卫 生 .秩序的 维护 ,看护辖区公共 设施 ,发现问题及时报 告,努力做好安全 员 .保洁 员 .报 修 员 ; 负责岗 位器材 .物品的保管和交接。 配合其他 岗 位 .部门 完成物
5 个新材料领域、 43 个重灴研収方向中实施 200 余项重大(重灴)项目,开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癿新材料戒相兲应用产品 300 个以上,甲请与利 600 件以上。 三、拟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及主要方向 (一)拟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 1. 功能、智能材料讴计、制备不应用兲键技术 光申材料、磁性材料、能源新材料、収光材料、分离不吸附材料、生物匚用卫生材料等高性能功能
次会议 a、介绍 考评 组成员、 考评依据 b、 企业负责人简单介绍单位安全 生产情况 c、 考评日程安排和考评组分工情况 考评 组长主持, 考评 组成员和 被考评 企业 高管层、各部门负责人、陪同人员参加 现场分组 考评 : a、档案材料组 b、 项目核查 组 考评 组长主持, 考评 组成员和 企业相关人 员参加 全天 继续进行现场 考评 考评 组成员和 企业相关人员参加 考评组内部考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