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内容摘要:

教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图引文,创设教学情境导入课文,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首先用课件出示情景图,说:请大家仔细观察情境图,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小男孩、黄蝶、花、小路);然后教师问大家:来到这里,你认为这里的景色怎样。 (美丽),人呢。 (可爱);最后教师问:想知道这是哪里吗。 这里是新市一个姓徐的人开店的地方,唐代诗人杨万里就住在这里。 (教师随手板书课题和作者);接着,教师让学生齐读课题,理解题意,自然而然地引入古诗,多媒体课件使时空变小,实现向文学的自然过渡,对教学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 利用信息技术,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 教学的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 教学 重点和教学难点是老师在备课时必须设计的内容,也是教 学中要达到的要求。 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称象》是一篇很好的课文,既能让 学生认识我国的历史人物 —— 曹操、曹冲,又能认识曹冲才 7 岁就能帮助父亲想到用大船和石头来称出一头大象的重量这段历史故事,还可以受到遇到困难要动动脑筋才会有解决办法的思想教育。 但是,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而有的知识又比较抽象枯燥,难于理解:“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这句话学生较难理解,是个难点,称象的几个步骤:“( 1)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 2)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 3)分几 次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是重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使用了计算机多媒体课件,使课文里的人物都变成了生动有趣的动画人物。 学生一边听着课文朗读,一边看着大象上了大船,船慢慢地下沉了,一个大臣在船舷上用红色的笔清晰地画了一条线,那条红线还在闪动着,再把大象赶上岸,船慢慢地升高了,再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