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茂23楼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计算书内容摘要:
易于操作的地点报警阀距地面的高度宜为 12m 安装报警阀的部位应设 有排水设施 连接报警阀进出口的控制阀宜采用信号阀当不采用信号阀时控制阀应设锁定阀位的锁具 除报警阀组控制的喷头只保护不超过防火分区面积的同层场所外每个防火分区每个楼层均应设水流指示器 每个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应设末端试水装置其他防火分区楼层的最不利点喷头处均应设直径为 25mm 的试水阀 配水管道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 120MPa并不应设置其他用水设施 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没有 2 个及以上报警阀组时报警阀组前宜设环状供水管道 系统的供水泵稳压泵应采用自灌式吸水方式 采用天然水源时水泵的吸水口应采取防止杂物堵塞的措施 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设高位消防水箱其储水量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消防水箱的供水应满足系统最不利点处喷头的最低工作压力和喷水强度 建筑高度不超过 24m 并按轻危险级或中危险级场所设置湿式系统干式系统或预作用系统时如设置高位消防水箱确有困难应采用 5Ls 流量的气压给水设备供给 10min 初期用水量 消防水箱的出水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设止回阀并应与报警阀入口前管道连接 2 轻危险级中危险级场所的系统管径不应小于 80mm 严重 危险级和仓库危险级不应小于 100mm 自喷系统分区确定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管网压力超过 12Mpa 时需分区供水否则必然带来弊病一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报警阀组的工作压力为 12Mpa 若管网中的压力过高将造成报警阀损坏一向系统的正常工作而室内使用的水龙带一般工作压力不超过1Mpa本工程为高级普通住宅根 2无需设置自喷系统故只在地下车库设置自动喷水系统但在配水入口处水压力超过 04Mpa 时设置减压孔板 筑物的火灾危险等级 本设计 建筑 为一 类高 级普 通住宅 查自 动喷 水灭 火系 统设 计规范GB5008420202020 年版附录 A 设置场所火灾危险等级举例为中危险等级 I 级 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给水方式 湿式干式和预作用三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比较 分类 系统规模 监测装置宜设状态 适用范围 喷头安装 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每组报警阀后喷头数不宜大于 800 个吊顶上下设置喷头时参照国外有些规范建议吊顶内可不计 1 系统控制阀开启状态 2 消防水泵电源供应和工作情况 3 水池水箱的水位 4 报警阀和水流指示器的动作情况当设置时 5系统上各阀门的开启状态 室温不小于 4℃且不大于 70℃ 直立或下坠均可易碰撞损坏场所应向上安装 干式自动喷 水灭火系统 1 每组报警阀后管网容积不宜大于 1500L 设有排气装置时不宜大于 3000L2 每组报警阀后喷头数不宜大于 250 个但设有排气装置时可达 500 个 12345 同湿式系统 6 最高和最低充气气压显示 室温小于 4℃或大于 70℃ 向上直立安装但干式悬吊型喷头可向下直立安装 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 预作用阀后管道充水时间从火灾探测系统动作至最不利点喷头喷水不宜大于 3min2 每组报警阀后喷头数不宜大于 800 个吊顶内上下设置喷头时吊顶内可不计 12345 同湿式系统 6 最低气压显示 室温小于 4℃或大于 70℃或不允许有水 渍损失的场所 向上直立安装 室内最冷月平均气温为 5℃通过比较采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湿式系统工作原理室内发生火灾探测器报警→喷头动作喷水→水流指示器动作报警→报警自动打开→水箱开始供水→延时器迅速充满水 ↓ ↓ 压力开关工作 水力警铃发出火情警报 ↓ 水泵启动从水池吸水再向喷头供水 25 热水供应系统方案设计 设计依据 生活热水水质的卫生指标应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原水的水处理应根据水质水量水温水加热设备的构造使用要求等因素技术经济比较按下列确定 1 洗衣房日用热水量按 60℃计大于或等于 10m3 且原水总硬度以碳酸钙计大于 300mgL 时应进行水质软化处理原水总硬度以碳酸钙计为 150~ 300mgL 时宜进行水质软化处理 2 其它生活日用热水量按 60℃计大于或等于 10m3 且原水总硬度以碳酸钙计大于 300mgL 时宜进行水质软化或稳定处理 3 经软化处理后的 水质总硬度宜为洗衣房用水 50~ 100mgL 其它用水 75~150mgL 4 水质稳定处理应根据水的硬度适用流速温度作用时间或有效长度及工作电压等选择合适的物理处理或化学稳定剂处理方法 5 冷水的计算温度应以当地最冷水平均水温资料确定当无水温资料时 区 ℃ 地下水温度 ℃ 上海浙江全部江西安徽江苏的大部分福建北部湖南湖北东部河南南部 5 15~ 20 直接供应热水的热水锅炉热水机组或水加热器出口的最高水温和配水点的最低水温 直接供应热水的热水锅炉热水机组 或水加热器出口的最高水温和配水点的最低水温 热水锅炉热水机组或水加热器出口的最高水温℃ 配水点的 最低水温℃ 原水水质无需软化处理原水水质需水质处理且有水质处理 75 50 原水水质需水质处理但未进行水质处理 60 50 热水供应系统的选择应根据使用要求耗热量及用水点分布情况结合热源条件确定 当没有条件利用工业余热废热或太阳能时宜优先采用能保证全年供热的热力管网作为集中热水供应的热源 当区域性锅炉房或附近的锅炉房能充分供给蒸气或高温水时宜采用蒸气或高温水作集 中热水供应系统的热煤 热源可利用时可设燃油燃气热水机组或电蓄设备等供给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或直接供给热水 局部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宜采用太阳能及电能燃气蒸汽等 升温后的冷却水其水质如符合本 的要求时可作为生活用热水 利用废热废气烟气高温无互液等作为热媒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1 2 防止热煤管道渗漏而污染水质 3 消除废气压力波动和除油 采用蒸汽直接通往水中或采取汽水混合设备的加热方式时宜用于开式热水供应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2 加热时应采用消声混合器所产生的噪声应符合现行的《城市区域 环境噪声标准》的要求 3 当不回收凝结水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 4 应采取防止热水倒流至蒸汽管道的措施 循环管道应采用同程布置的方式并设循环泵采取机械循环 高层建筑热水系统的分区应遵循如下原则 1 2 当采用减压阀分区时除满足 要求外尚应保证各分区热水的循环 当给水管道的水压变化较大且用水点要求水压稳定时宜采用开式热水供应系统或采取稳压措施 当卫生设备有冷热水混合器或混合龙头时冷热水供应系统在配 水点处应有相近的水压 1 热效率换热效果好节能节省设备用房 2 生活热水侧阻力损失小有利于整个系统冷热水压力的平衡 3 安全可靠构造简单操作维修方便 选用水加热设备应遵循下列原则 1 当采用自备热源时宜采用直接供应热水的燃气燃油等燃料的热水机组亦可采用间接供应热水的自带换热器的热水机组或外配容积式半容积式水加热器的热水机组 2 热水机组 求之外还应具备燃料燃烧完全消烟除尘机组水套通大气自动控制水温火焰传感自动报警等功能 3 4 当热源为太阳能时宜采用热管或真空管太阳 能热水器 5 在电源供应充沛的地方可采用电热水器 热水系统给水方式的确定 建筑内部热水系统的给水方式按热水的供应范围可分为局部热水给水方式区域热水给水方式和集中热水给水方式 1 局部热水给水方式 采用小型加热器在用水场所就地加热供局部范围内一个或几个配水点使用的热水供应方式 优点热水输送管道短热损失小设备系统简单造价低维护管理方便灵活改建增设较容易 缺点小型加热器的热效率低制水成本高使用不够方便舒适每个用水场所均需设置加热装置占用的建筑总面积较大 2 区域热水给水方式 在热电厂区域性锅炉房或热交换站将 水集中加热后通过市政热力管网输送至整个建筑群居民区城市街坊或整个工业企业的热水供应方式 优点便于集中统一维护管理和热能的综合利用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设备热效率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热水成本低设备总容量小占用总面积小使用方便舒适保证率高 缺点设备系统复杂建设投资高需要较高的维护管理水平改建扩建困难 3 集中热水给水方式 在锅炉房热交换站或加热间将水集中加热后通过热水管网输送到整栋或几栋建筑的热水供应方式 优点加热和其他设备集中设置便于维护管理加热设备热效率较高热水成本较低各热水使用场所不必设置加热装置占用总建筑面积较少 使用较为方便舒适 缺点设备系统较复杂建筑投资较大需要有专门维护管理人员管网较长热损失较大一旦建成后改建扩建较困难 国际恒茂华城为普通高层住宅热水的用水量比较集中对热水的使用要求较高根据以上的规范综合比较上述三种热水给水方式的优缺点在此选用集中热水给水方式以满足热水的使用和管理的方便投资的节省 热水分区方式的确定 本工程根据 层建筑热水系统的分区应遵循如下原则 1 与给水系统的分区宜一致各区水加热器贮水罐的进水均应由同区的给水系统专管供应当不能满足时应采取保证系统冷热水压力平衡的措施 2 当采 用减压阀分区时除满足 要求外尚应保证各分区热水的循环 直接加热时其承受压力为 06Mpa特殊情况下可达到 08Mpa间接加热时水压力为 10~ 18Mpa 拟采用水加热器间接加热所以水压力适当且分一个区可以减少加热设备减少热水回水管节约管材节省投资减少设备占用面积故在此热水系统为两个区即 119 层为低区 2033 层为高区 加热方式及热媒的确定 按热水加热方式的不同有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之分 1 直接加热方式 以燃油燃煤为燃料的热水锅炉把冷水直接加热到所需要的热水温度或者是将蒸汽或高温水通过穿孔管或喷射器直接通 过热水混合制备热水具有设备简单热效率高无需冷凝水管的优点其锅炉的承压可达 06MPa特殊情况下不超过 08MPa且存在噪音大对蒸汽质量要求高冷凝水不能回收热源需大量经水质处理的补充水运行费用高等缺点适用于具有合格的蒸汽热媒且对噪声无严格要求的公共浴室洗衣房工矿企业等用户 2 间接加热方式 将热媒通过水加热器把热量传递给冷水达到加热冷水的目的在加热过程中热媒不与被加热水不直接接触该方式优点是回收的冷凝水可重复利用只需对少量补充水进行软化处理蒸汽不会对热水产生污染供水安全稳定其锅炉的承压可达 18MPa 但其热效率低不利 于节能 分区方式即 119 层为低区 2033 层为高区第 19 层的热水横干管至水加热器的距离 H= 3 18064 588m 小于 06MPa 虽然水加热后压力有所增大但不会超过 08MPa 故采用直接加热方式第 33 层的热水横干管至水加热器的距离 H= 332064 1006m 远大于 08MPa 故采用间接加热方式 综上所述采用间接加热方式热源选用燃油热水机 热水供热方式及加热设备的确定 1 循环方式确定 该建筑中可采用的循环方式有全循环和半循环两种全循环供水方式是指热水干管热水立管和热水支管都设置相应的循环管道保持热 水循环各配水龙头随时打开均能提供符合设计水温要求的热水半循环供水方式可分为立管循环和干管循环立管循环需要放掉热水支管中少量的存水才能获得规定水温的热水干管循环需要放掉立管和支管中的冷水才能获得规定水温的热水恒茂国际要求随时得到所需的水温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2020 规定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应设置热水回水管道其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热水供应系统应保证干管和立管中的热水循环 2 要求随时取得不低于规定温度的热水建筑应保证支管中的热水循环或有保证支管中热水温度的措施故采用半循环中的立管循环就可 以满足热水用水的需求 2 循环动力确定 根据循环动力的不同可分为自然循环方式和机械循环方式自然循环方式是利用热水管网中配水管和回水管内的温度差所形成的自然循环作用水头使管网内维持一定的循环流量以补偿热损失保持一定的供水温度机械循环方式是利用水泵强制水在热水管网内循环造成一定的循环流量以补充管网热损失维持一定的水温因自然循环的作用水头值很小对于中大型的建筑采用自然循环有一定的困难且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2020 规定循环管道应采用同程布置的方式并设循环泵采取机械循环故该建筑采用机械循 环 3 热水配水横干管布置方式确定 按照水平横干管的敷设位置可分为上行下给下行上给和中分式三种形式 根据本工程对供水要求较高故高区采用上行下给方式供水低区采用下行上给方式供水 4 安全设备确定 开式热水供水方式是在所有配水点关闭后系统内的水仍与大气相连通该方式可保证系统水压稳定和供水安全可靠但水箱易受外界污染闭式热水供水方式是在所有配水点关闭后整个系统与大气隔绝形成密闭系统该方式的管路简单水质不易受外界污染但供水水压稳定性差安全可靠。恒茂23楼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计算书
相关推荐
rect the time 39。 ,0ah,0dh db 39。 39。 ,0ah,0dh db 39。 Press ESC button to exit 39。 ,0ah,0dh,39。 $39。 tn db 39。 Please input the new time (hh:mm:ss):39。 ,0dh,0ah,39。 $39。 a2 db 39。 Time is:39。 ,0ah
OH=-200MA 2 .4 V 达林顿驱动电流I OAR -4 .0 -1 .0 mA 电源电流 I CC 120 mA 输入负载电流 I IL I IN=0~V CC I/O mA 输出浮动电流 I OF V OR=0 .45~ VCC I/O mA 6)、 8255A 的逻辑图 图 13: 8255A 内部逻辑图 选择芯片七段 LED 显示器 1)、 LED 显示器在本设计中的作用:
042020)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20. [ 3]国家标准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 GB 500452020) .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20. [ 4]国家标准 .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93) .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3. [ 5]国家标准 .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 6789)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 [ 6]国家标准
0 的使用场合 湖南工业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论文) 5 方式 0 的使用场合有两种,一种是同步传送,另一种是查 询式传送。 在同步传送时,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动作由一个时序信号来管理,所以,双方互相知道对方的动作,不需要应答信号,也就是说, CPU 不需要查询外设的状态。 这种情况下,对接口的要求很简单,只要能传送数据就行了。 因此,在同步传输下使用 8255A 时,三个数据端口可以实现三路数据传输。
尽量靠近施工点。 本工程既有道路又有 预埋 管道工程,为保证施工质量,上述工程水准点高程采用同一系统。 按规范,我们道路部分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施测。 对基准点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法进行测量。 开工前对沿路基纵向每 10m 测设出路基横断面图,并标明底口线原地面标高、路基设计标高、填(挖)高度、断面面积、边坡坡度。 清表后及原地面清理碾压后,根据原设计 断面桩号,再按每 10m 测设出路基横断面图
位置测定仪在检测混凝土内部钢筋的位置、钢筋直径和保护层厚度时,不需要破坏混凝土保护层,就可以有效地达到测量的目的。 使用钢筋位置检测仪获得最佳检测结果的条件是:混凝土结构和构件中的配筋稀疏,并距混凝土表面较近。 8.何谓拔出法。 与钻芯法相比,拔出法有什么优点。 答:拔出法是将金属锚固件固定在结构或构件混凝土中,然后将其拔出时测量拔出力的大小,再利用拔出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间的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