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道路(改造)施工方案d内容摘要:

路面基层利用段( 0+300—— 0+680) 该段路面基层已按原设计( 30cm 厚石灰土)完成,在此基层上新筑水稳层兼找平 层作用。 施工工序如下:清理原路面基层→铺筑基层→透层油→沥青面层。 先清理基层表面泥土及松散层,按设计高程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厚44cm48cm)。 然后按规范进行面层施工。 三、 非机动车道、人行道( 0+020—— 0+680) 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按新建路面进行施工。 四、 道路基层、底基层 基层和底基层施工必须严格按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进行,道路原材料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水稳基层必须保湿养生,一般养生期应大于 7 天,基层未铺封层,严谨一切机动车通行(施工车辆除外)。 水泥用 425 普通硅酸盐 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水泥稳定碎石采用厂拌法集中拌合,机械摊铺并采用 12T 以上压路机碾压,严禁用薄层贴补法找平。 水泥稳定碎石最大粒径不应大于。 颗粒组成在下表级配范围内: 筛孔尺寸 (mm) 19 通过质量 百分率( %) 100 90~ 100 72~ 89 17~ 67 20~ 19 17~ 35 8~ 22 0~7 碎石集料的压碎值< 30%。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度标准: 98%。 石灰土底基层:严格按照《城镇道路 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进行质量控制,压实度标准: 80%。 五、 沥青路面施工 沥青采用道路石油沥青 A 级 70 号,面层 AC13C, AC16C 采用 SBSID改性沥青(成品),改性剂含量 4%。 道路石油沥青 A 级 70 号技术要求 针入度( 25℃, 100g, 5S),最小值( ) 60~80 针入度指数 PI ~+ 延度 15℃ , cm ≥ 100 软化点, Tramp。 b( ℃ ) ≥ 46 闪点( ℃ ) ≥ 260 溶解度( %) ≥ 质量变化( %) ≤177。 SBSI—— D 指标 针入度 25℃, 100g, 5S 3060 针入度指数 PI 不小于 0 延度 5℃, 5cm/min 不小于 20cm 软化点, Tramp。 b 不小于 60℃ 运动粘度, 135℃ 不大于 3Pas 闪点 不小于 230℃ 溶解度 不小于 99% 弹性恢复 25℃ 不小于 75% 六、 材料要求 车行道上面层: 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 AC13℃矿料级配表如下: 筛孔尺寸( mm) 通过百分率( %) 100 90~100 68~85 38~68 筛孔尺寸( mm) 通过百分率( %) 24~40 15~38 10~28 7~20 5~15 4~8 具体应进行马歇尔实验,以确定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