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工程试卷及答案2套(新浪)内容摘要:

轮为刚性轮,则在侧向力不大于附着力的条件下,汽车保持原行驶方向;当侧向力超过附着极限时,车轮即汽车偏离原行驶方向。 而对于弹性车轮,即使侧向力未达到附着极限,车轮也将发生侧向偏离原始行驶方向的现象,即侧偏现象。 [返回 3] 四、分析题(每题 10分,计 20分) 1 分析汽车三种转向特性的稳定性。 汽车的三种稳态转向特性分别为不足转向、中性转向和过度转向。 对于不足转向,汽车转向灵敏度随车速增加而下降,是一种稳定转向特性。 对于过度转向,汽车转向灵敏度随车速增加而增加,是一种不稳定转向特性。 对 于中性转向,汽车转向灵敏度不随车速变化,也是一种稳定转向特性,但是在实际中容易变为过度转向。 [返回 4] 2 已知某汽车 φ0= ,请利用 I、 β、 f、 γ线,分析 φ= ,φ= 以及 φ= 过程。 ①  时,踏下制动踏板,前后制动器制动力沿着  增加, 11 FFxb  、 22 FFxb  ,即前后轮地面制动力与制动器制动力相等。 当  与  的 f 线相交时,符合前轮先抱死的条件,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仍沿着  增加,而 11 FFxb  , 22 FFxb  ,即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仍沿着  线增长,前轮地面制动力沿着  的 f 线增长。 当 f 与 I 相交时,  的 r 线也与 I 线相交,符合前后轮均 抱死的条件,汽车制动力为。 ② 当  时, 踏下制第 6 页 共 11 页 答案参见我的新浪博客: 动踏板,前后制动器制动力沿着  增加, 11 FFxb  、 22 FFxb  ,即前后轮地面制动力与制动器制动力相等。 当  与 = 的 r 线相交时,符合后轮先抱死的条件,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仍沿着  增加,而 11 FFxb= , 22 FFxb  ,即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仍沿着  线增长,后轮地面制动力沿着  的 r 线增长。 当 r 与 I 相交时,  的 f 线也与 I 线相交,符合前后轮都抱死的条件,汽车制动力为。 ③  ,踏下制动踏板,前后制动器制动力沿着 增加, 11 FFxb  、 22 FFxb  ,即前后轮地面制动力与制动器制动力相等。 继续增加,11 FFxb  、 22 FFxb  ,同时与  的 r 线和 f 线相交,前后车轮同时抱死。 [返回 4] 五、计算题(每题 10分,计 20分) 1 某汽车总质量 m=4600kg,CD=,A=4m2,旋转质量换算系数 gi211   (其中 ,  ) , f ,传动系机械效率 ηT=,传动系总速比 0iii g (其中, 0  iig ) ,车轮滚动半径 mr  ,发动机转矩 mN24000 tqT ,道路附着系数  ,求汽车全速从 25km/h 加速至 40km/h 所经过的路程。 ① tF 计算过程:Nr iiTF gtqt 72 。 Nmg 0 3 0  ② 由于 mgFt , 因此2222 Sg , mS 。 [返回 5] 2 请详细地推导出式 kw,9549etqe nTP ,并注明符号的单位。 hkwnTP etqe /,9549 95496021000m i n)/()( nTnTrnNTkWP eeee )( 第 7 页 共 11 页 答案参见我的新浪博客: 其中 95492 100060  [返回 5] 汽车运用工程 试题 2 答案 一、概念解释(每题 4分,计 20分) 1 附着力和附着系数 轮胎传递的轮缘切向力受到接触面的制约。 当车轮驱动力 tF 超过某值(附着力 F )时,车轮就会滑转。 因此 ,汽车行驶的约束条件(必要充分条件)为 FFFFF twif 。 附着力 F 的计算式为 zFF  。 式中, zF 接触面对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