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生产工艺简介电缆橡胶的配方内容摘要:

90140℃。 丁腈橡胶压出性能差,压出时应充分热炼。 机身温度 5060℃,机头温度 7080℃。 注射工艺 橡胶注射成型工艺是一种把胶料直接从机筒注入模性硫化的生产方法。 包括喂料、塑化、注射、保压、硫化、出模等几个过程。 注射硫化的最大特点是内层和外层得胶料温度比较均匀一致,硫化速度快,可加工大多数模压制品。 橡胶注射成型的设备是橡胶注射成型硫化机。 压铸 工艺 压铸法又称为传递模法或移模法。 这种方法是将胶料装在压铸机的塞筒内,在加压下降胶料铸入模腔硫化。 与注射成型法相似。 如骨架油封等用此法生产溢边少,产品质量好。 硫化工艺 早先,天然橡胶的主要用途只是做擦字橡皮;后来才用于制造小橡胶管。 直到 1823 年,英国化学家麦金托什才发明将橡胶溶解在煤焦油中然后涂在布上做成防水布,可以用来制造雨衣和雨靴。 但是,这种雨衣和雨靴一到夏天就熔化,一到冬天便变得又硬又脆。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当时许多人都在想办法。 美国发明家查理 ?古德伊尔也在进行橡胶改性的试验,他把天然橡胶和 硫黄放在一起加热,希望能获得一种一年四季在所有温度下都保持干燥且富有弹性的物质。 直到 1839年 2月他才获得成功。 一天他把橡胶、硫黄和松节油混溶在一起倒入锅中(硫黄仅是用来染色的),不小心锅中的混合物溅到了灼热的火炉上。 令他吃惊的是,混合物落入火中后并未熔化,而是保持原样被烧焦了,炉中残留的未完全烧焦的混合物则富有弹性。 他把溅上去的东西从炉子上剥了下来,这才发现他已经制备了他想要的有弹性的橡胶。 经过不断改进,他终于在 1844 年发明了橡胶硫化技术。 在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硫化是最后一道加工工序。 硫化是胶料在一定条件下,橡胶大分子由线型结构转变为网状结构的交联过程。 硫化方法有冷硫化、室温硫化和热硫化三种。 大多数橡胶制品采用热硫化。 热硫化的设备有硫化罐、平板硫化机等。 其他生产工艺 橡胶制品的生产工艺还有浸渍法、涂刮法、喷涂法、蕉塑法等。 3 橡胶配方设计 橡胶的硫化(交联) 交联是橡胶高弹性的基础,其特点是在一个橡胶分子链上仅形成少数几处交联点,因此不会影响橡胶分子链段的运动。 橡胶的硫化体系较多,常见的有:硫黄硫化体系、过氧化物硫化体系、树脂 硫化体系、氧化物硫化体系等 硫黄硫化体系 主要适应于二烯类橡胶,其硫化活性点是在双键旁边的α氢原子。 组成: 硫黄  活性剂:氧化锌,硬脂酸  促进剂:噻唑类( DM, M),次磺酰胺类( CZ, NOBS),秋兰姆类( TETD, TMTM, TMTD),胍( D)  表 1 硫黄硫化体系分类 硫化体系 硫黄 /促进剂( S/A)比 交联键组成 性能特点 普通硫黄硫化体系 1 以多硫键为主 动态疲劳性能好;老化性能差 半有效硫黄硫化体系( SemiEV) ≈ 1 以单硫键和双硫键为主 老化性能好;压缩永久变形小 ;无硫化返原 有效硫黄硫化体系( EV) 1 过氧化物硫化体系 自由基机理 1 常见的过氧化物有: DCP(二枯基过氧化物)、 BPO、 DCBP、双 2,5 2 助交联剂:抑制聚合难自由基无用的副反应。 如 TAIC, TAC, HVA2 3 过氧化物硫化橡胶性能特点:老化性能好,压缩永久变形小,制品透明性好。 表 2 过氧化物的交联效率 橡胶品种 交联效率 原因 NR 1 自由基的活性主要与甲基的超共轭作用有关,同时位阻较大,无法出笼格 BR, SBR 105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