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课后习题答案内容摘要:

,废水中悬浮固体浓度不高时取下限,;但悬浮固体较高时,可选用上限。 9.在废水处理中,气浮法与沉淀法相比较,各有何缺点。 答:10.某工业废水水量为1200 m3/d,水中悬浮固体浓度为800 mg/L,需要进行气浮法预处理,请为其设计平流式气浮池处理系统。 11.如何改进及提高沉淀或气浮分离效果。 答:由式 可知,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大悬浮颗粒的直径,减小流体的黏度等都能提高沉淀或气浮分离效果。 如:通过混凝处理增大颗粒粒径,提高水温以减小水的黏度。 另外,也可以减小气泡直径来提高气浮分离效果。 三、污水的生物处理基本概念1.简述好氧和厌氧生物处理有机污水的原理和使用条件。 答:污水生物处理是利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个体微小、代谢营养类型多样、适应能力强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的处理方法。 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水中存在溶解氧的条件下(即水中存在分子氧)。 利用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水中既无分子氧又无化合态氧存在的条件下,兼性细菌与厌氧细菌降解和稳定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方法。 2.某种污水在一连续进水和完全均匀混合的反应器进行处理,假设反应是不可逆的,且符合一级反应(v=kSA),,求解当反应池容积为20 m反应效率为98%时,该反应器能够处理的污水流量为多大。 3.简述城镇污水生物脱氮过程的基本步骤。 答:污水生物脱氮过程氮的转化主要包括氨化、硝化和反硝化作用。 (1)氨化:微生物分解有机氮化合物产生氨的过程称为氨化反应。 在氨化微生物作用下,有机氮化合物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分解、转化为氨态氮。 (2)硝化反应:在亚硝化菌和硝化菌的作用下,将氨态氮转化为亚硝酸盐(NO2—)和硝酸盐(NO3)。 (3)反硝化反应:在缺氧条件下,NO2和NO3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被还原为氮气。 4.简述生物除磷的原理。 四、活性污泥法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流程是什么。 答: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有机废水一类好氧生物的处理方法。 活性污泥法处理流程包括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及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等基本组成部分。 图如书251废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曝气池与池内的活性污泥混合成混合液,并在池内充分曝气,一方面使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废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另一方面,通过曝气,向活性污泥供氧,保持好氧条件,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 废水中有机物在曝气池内被活性污泥吸附、吸收和氧化分解后,混合液进入二次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净化的废水排出。 大部分二沉池的沉淀污泥回流到曝气池进口,与进入曝气池的废水混合。 2.常用的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答:曝气池实质上是一个反应器,它的池型与所需的水力特征及反应要求密切相关,主要分为推流式、完全混合式、封闭环流式及续批式四大类。 3.活性污泥法有哪些主要运行方式。 各运行方式有何特点。 答:活性污泥法主要运行方式有:普通曝气法、渐减曝气法、阶段曝气法、吸附再生(接触稳定)法、吸附—生物降解工艺、延时曝气法、纯氧曝气法和间歇活性污泥法。 特点:普通曝气法:在曝气池内,废水有机物浓度和需氧量沿池长逐步下降,而供氧量沿池长均匀分布,可能出现前段供氧不足,后段供氧过剩的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