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机场飞行区水泥混凝土道面施工技术内容摘要:

泥混凝土的道面接缝结构为上宽下窄形,填缝料的储存槽规模则常为上部深 25 至 35 毫米、宽 5 至 8 毫米,而下 部深 40 至 70 毫米、宽 4 毫米, 90 度直角槽口。 利用上述这种传统的直角切缝技术,在它表面槽口端位置的水泥混凝土如果遇到飞行器轮载频繁影响之下,会发生斜切式破坏。 而新切缝倒角的施工技术则是考虑当道面处于切缝施工阶段时,把直角尖端位置可能被破坏的混凝土部分事先实施切割去除操作,具体说就是利用倒圆角或是倒斜角形式替代以往的直角槽口,以使道面发生接缝被破坏现象有效减少直至避免发生。 施工技术应用试验 在对切缝倒角施工技术进行了充分的室内试验以后,室外试验利用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第三跑道东侧 1200 米的三幅 混凝土板区域作为室外实地试验区域。 在 1200 米长的滑行道上划分为 300 米长的四段,分别进行 r6 毫米圆角、 r4 毫米圆角、 45 度 6 毫米斜角以及传统直角的不同切割方式对道面外观与性能所形成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是施工机械的选择。 选择 dimas fs6600d 型机械设备为原型,并对其进行相关技术改造,加设了引导轮装置在金刚石刀具的轴线 位置,从而实现对锯切深度的有效控制,如此一来,切缝机在遇到道面表层 出现的高低变化时都能够在保证切缝深度的基础上,能够适应用于各类地形变化。 在对金刚石刀具的选择上,则对传统切缝方式进行了技术改造,改变了传统操作上三次锯切成型的操作方式,而是研究发明了整体特种异型式的金刚石刀具头部,其能够在扩缝操作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