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内容摘要:

用两层包装,专人(经过培训人员)运送,对装标本的容器进行定期消毒。 (毒)种样本应在实验室就地高压灭菌后再送出实验室进行焚烧,菌(毒)种样本的销毁应有人监督,并有销毁及监督记录。 (毒)种样本在运输、保藏或使用中丢失、泄露或被盗、被抢时,单位或个人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污染的蔓延,同时按规定向相关部门报告。 四、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应急处理制度。 明确高危险区域和地点。 明确可以暴露于危险或受感染的人员及其这些人员的转移通道。 列出 能够接受暴露或感染人员进行治疗、隔离的单位和运送方案。 列出事故处理需要的免疫血清、疫苗、药品、特殊仪器和其他物资的来源。 列出应急状态下所需的装备和制剂的名录及存放地点。 明确事故处理的责任人员及其所承担的职责。 其他必须明确规定的事项。 实验室的应急预案应每年培训或演练,所有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操作程序等有关事项。 建筑防火规格应以实验室所含危险的类型而定。 应指定主出口路线。 应备有辅助出口确保人员可从实验室安全撤离。 指定的消防出口应通向防火 区。 应在使用或存放可燃气体或液体的所有实验室区内备有自动烟雾和热量探测及报警系统。 应定期检测报警系统以确保其功能正常并使所有人员熟知其运行。 应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建筑物内所有人员进行消防指导和培训。 内容包括 : 火险的识别及评估。 制定减少火险的计划。 失火时应采取的全部行动。 现场应配备符合相关要求的适当设备用于扑灭可控制的火灾及帮助人员撤离火场。 实验室人员的责任是确保人员安全有序地撤离而不是试图去灭火。 应寻求消防部门援助。 应 制定灾害应急预案。 如可能 ,救援人员应事先了解危险物的性质、数量和存放位置 ,应熟悉实验室的布局和设备。 当遇水灾、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时 ,视建筑物或实验室遭破坏程度 ,应采取隔离污染区域和污染源、有效消毒、疏散人员等紧急措施。 应对危害进行评估 ,并 采取进一步措施。 应有灾害报告制度。 应制定紧急撤离的行动计划。 该计划应考虑到生物性、化学性、失火和其他紧急情况。 应包括所采取的使留下的建筑物处于尽可能安全状态的措施。 所有人员都应了解行动计划、撤离路线和紧急撤离的集合地点。 所有人员 每年应至少参加一次演习。 实验室负责人应确保有用于急救和紧急程序的设备在实验室内可供使用。 五、病原生物危害性评估 :根据对所操作生物因子采取的防护措施,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实验室应建立并维持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识别、风险评估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 ,实验室应进行生物风险评估。 ,还应对化学、辐射、电气、火灾、自然灾害等的风险进行评估。 (不限于本机构内部的人员)进行;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操作规范应以风险评估的数据为依据。 ,风险评估报告应注明评估时间、编审人员和所依据的法规、标准、研究报告、权威资料、数据等 ,评估的周期应根据实验室活动和风险特征而确定 (包括相关的设施、设备、人员、活动范围、管理等),应事先或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实验室应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其生物安全防护要求,适用时,应经过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 、事故等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法规、标准等发生改变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对未列入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生物因子的风险评估报告,适用时,应得到相关 主管部门的批准。 六、化学品安全和危险废物处理工作要求 1.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的管理应符合国家、地区或地方的相关要求。 2.所有不再需要的样本、培养物和其 他生物性材料应弃置于专门设计的、专用的和有标记的用于处置危险废弃物的容器内。 生物废弃物容器的充满量不能超过其设计容量。 3.利器(包括针头、小刀、金属和玻璃等)应直接弃置于耐扎容器内。 4.实验室管理层应确保由经过适当培训的人员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和设备处理危险废弃物。 5.不允许积存垃圾和实验室废弃物。 已装满的容器应定期运走。 在去污染或最终处置之前,应存放在指定的安全地方,通常在实验室区内。 6.所有弃置的实验室生物样本、培养物和被污染的废弃物在从实验室中取走之前,应使其达到生物学安全。 生物学安全可通过 高压消毒处理或其他被承认的技术达到。 7.实验室废弃物应置于适当的密封且防漏容器中安全运出实验室。 有害气体、气溶胶、污水、废液应经适当的无害化处理后排放,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要求。 、培养物和其他生物性材料应弃置于专门设计的、专用的和有标记的用于处置危险废弃物的容器内。 生物废弃物容器的充满量不能超过其设计容量的 2/3。 七、电气安全。 可能引起火灾的断路器及用于保护工作人员避免触电的漏电保护器。 ,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应尝试对任何电器进行维修。 至少每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