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某高速公路小净距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6 围岩级别 断面间距( m) Ⅴ Ⅵ 1020 Ⅳ 2030 Ⅲ 3050 注:Ⅱ级围岩视具体情况确定间距。 净空变化量测侧线数,参照表 45布置。 表 15. 净空变化量测侧线数 地段 开挖方法 一般地段 特殊地段 全断面法 一条水平侧线 台阶法 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 每 台阶一条水平测线,两条斜侧线 分部开挖法 每分部一条水平侧线 上部每分部一条水平侧线,两条斜侧线,其余分部一条水平侧线 选测项目应根据设计和施工的特殊要求确定,监测断面应视需要而定,优先在施工初始阶段布置。 不同断面的测点应布置在相同部位,测点应尽量对称布置,以便数据的相互验证。 1 必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根据测点的距开挖面的距离及位移速度分别按表 46和表 47确定。 表 16. 按距开挖面距离的监测频率 监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 监测频率 ( 01) B 2 次 /d ( 12) B 一次 /d ( 25) B 一次 /23d ﹥ 5B 一次 /7d 注: B— 隧道最大开挖宽度。 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测频率。 由位移速度决定的监测频率和由距开挖面的距离决定的监测频率之中,原则上采用较高的频率值。 表 17. 按位移速度确定的监测频率 7 位移速度 监测频率 ≥ 5 2 次 /d 15 一次 /d 一次 /23d ﹤ 一次 /7d 1 监控量测控制基准应包括隧道内位移、地表沉降、爆破振动的控制基准。 1)、 地表沉降控制基准根据地层稳定性、周围建筑物的安全要求分别确定,取最小值。 2)、 爆破振动控制基准根据支护结构 、边坡稳定性、周围建筑物的安全性确定。 3)、 位移控制基准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可参考表 48要求确定。 表 18. 位移控制基准 类别 距开挖面 1B(U1B) 据开挖面 2B(U2B) 据开挖面较远 允许值 65%U0 90%U0 100% U0 注: B— 隧道最大开挖宽度; U0— 极限相对位移值。 1 位移管理等级按三级管理,相应的位移管理等级见表 49。 表 19. 位移管理等级 管理等级 距开挖面 1B 距开挖面 2B Ⅲ U< U1B/3 U< U2B/3 Ⅱ U1B/3≤ U≤ 2 U1B/3 U2B/3≤ U≤ 2 U2B/3 Ⅰ U> 2 U1B/3 U> 2 U2B/3 注: U— 实测位移值。 1 爆破振动控制基准按表 410 控制,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表 110.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序号 保护对象类别 安全允许振速( cm/s) < 10Hz 1050Hz 50100Hz 1 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 2 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 3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 4 一般古建筑物和古迹 5 水工隧道 715 6 交通隧道 1020 8 7 矿山巷道 1530 8 水电站及发电厂中心控制室设备 9 新浇大体积混凝土: 龄期:初凝 3d 龄期:初凝 37d 龄期 :728d 注: 表列频率为主振频率,系指最大振幅所对应波的频率。 频率范围可根据类似工程或现场实测波形选取。 选取频率时亦可参照下列数据:洞室爆破<20Hz;深孔爆破 1060Hz;浅孔爆破 40100Hz。 有特殊要 求的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 ⑴、 选取建筑物安全允许振速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重要性、建筑质量、新旧程度、自振频率、第几条件等因素。 ⑵、 省级以上(含省级)重点保护古建筑与古迹的安全允许振速,应经专家论证选取,并报相应文物管理部门批准。 ⑶、 选取隧道、巷道安全允许振速时,应综合考虑构筑物的重要性、围岩状况、断面大小、深埋大小、爆源方向、地震振动频率等因素。 ⑷、 非挡水新浇大体积混凝土的安全允许振速,可按本表给出的上限值选取。 1 测试仪器的精度应满足表 411 及表 412 的要求,测试仪器的量程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具 有良好的防震、防水、防腐性能。 表 111.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测试精度 序号 监测项目 测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