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横洞进正洞挑顶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完成小导坑开挖后就为上导的顶部的压顶爆破提供了临空面。 一般情况下,正常洞 身掘进时,爆破的临空面为垂直的掌子面;而进行压顶爆破时的临空面就相当于将掌子面旋转 90 度而成的水平面。 当临空面为垂直的掌子面时,采用楔形或直眼掏槽眼进行掏槽;相应,当临空面为水平面时,采用“扇形”掏槽眼进行压顶。 其炮眼布置如图 所示。 其压顶可能要经过多次才能彻底完成,形成正洞洞顶轮廓,并需人工风镐修整配合。 1234扇形掏槽眼下导小导坑( 洞身纵断面图)茅坪山隧道横洞进正洞挑顶施工方案 中铁十七局 集团 7 . 支护工艺 整个交叉口处支护采用喷锚支护,并采用拱架加强。 (1) 横洞 底支护 当 横洞 身开挖进入正洞洞身,形成 AB 轮廓后,及时施作 横洞 底AB 处支护。 由于正洞洞身此段线左支护重量完全由 横洞 底 AB 处支护承担,故在 AB 处施作 I18 工字 钢拱架进行加强支护,并反向向 横洞身方向采用 I18工字 钢 钢架加强支护,其余支护参数如表 : 表 横洞底初期支护参数 喷砼 系统锚杆 (Ф 22 砂浆锚杆 ) 钢筋网 加强支护 设置部位 厚度(cm) 设置部位 长度 (m) 间距 (m) 设置部位 规格(mm) 间距(cm) 设置部位 规格 间距(cm) 拱墙 22 拱墙 *(环*纵 ) 拱墙 Ф 6 25*25 拱墙 I18 1 同时由于 AB处支护即为 横洞 底支护,又不能侵入正洞洞身衬砌,故施作 AB 处 横洞 底支护钢架时,现场跟踪测量放线,使 AB 钢架刚好与正洞洞身开挖轮廓线相切,如图。 I18工字 钢I18工字 钢异型钢架茅坪山隧道横洞进正洞挑顶施工方案 中铁十七局 集团 8 (2) 临时支护 完成 横洞 底支护后,在沿方向向正洞 1 部开挖时,每开挖完成后及时初喷 3~ 5 ㎝厚喷射 C20 砼封闭围岩, 形成临时支护,待稳定后继续向前开挖。 在完成 1 部开挖后,由 1 部向 2 部下导洞开挖和对2 部压顶,再由 2 部向 3部压顶及由 3 部向 4 部开挖上导的每一循环,都及时初喷 3~ 5 ㎝厚喷射 C20 砼封闭围岩,形成临时支护。 (3) 正洞洞身初支 虽然此处为Ⅲ级白云岩,但由于此段不仅受力薄弱,而且到正洞施工的最后才能完成衬砌,故先采用 I18 钢架加强支护。 支护方法由开挖方法确定为上下导支护,具体步骤如下: ① 1 部向 2 部施工开挖形成上导台阶后,及时施作上导 I18 钢架,支护参数如表 : 表 正洞 2 部和 4 部洞身 初期支护参数 喷砼 系统锚杆 钢筋网 加强支护 设置部位 厚度(cm) 设置部位 长度 (m) 间距 (m) 设置部位 规格(mm) 间距(cm) 设置部位 规格 间距(cm) 拱墙 20 拱墙 *(环*纵 ) 拱墙 Ф 8 25*25 拱墙 I18 ② 当向 3 部反向压顶时,每完成一循环及时施作上导 I18 钢架。 该拱架为异型架,线左连接在 横洞 底 AB 处钢拱架上,采用钢板夹焊,线右落在下台阶上,采用 22a 槽钢垫实,如图 ,其余支护参数如表 : 茅坪山隧道横洞进正洞挑顶施工方案 中铁十七局 集团 9 表 正洞 3 部异形架洞身 初期支护参数 喷砼 系统锚杆 钢筋网 加强支护 设置部位 厚度(cm) 设置部位 长度 (m) 间距 (m) 设置部位 规格(mm) 间距(cm) 设置部位 规格 间距(cm) 拱墙 20 拱墙 *(环*纵 ) 拱墙 Ф 8 25*25 拱墙 I18 异型架 ③ 完成向大小里程的上导支护后,清除 1 部堆渣,逐榀完成 1部线右下导支护。 再先向 2 部下导开挖并完成支护,后再反向完成 4部下导开挖和支护。 四 、资源配置 . 施工组织机构 一工区 成立横洞三岔口施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监督横洞三岔口施工。 组长: 聂武丁 副组长: 张卫国 、 刘金民 组员: 曹丽炳 、 卫广臣 、 冉凡明 、 靳红波 、 彭 瑶 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施工方案论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技术指导,安排专人跟踪现场施工过程,及 时监控量测,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由施工管理领导小组现场勘察情况,确定新的施工方法,必要时采取加强支护措施,确保现场施工安全。 . 人员配置 横洞施工至井底前,按一个工作面配置人员 :开挖作业人员 20人;钢架、钢筋网及锚杆施工 10 人;喷射混凝土作业 14 人。 ;施工完成后,分队管理人员不变, 根据现场需要 配置人员。 . 机械设备配置 茅坪山隧道横洞进正洞挑顶施工方案 中铁十七局 集团 10 表 31 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表 序 号 机械或设备名称 型号 /规格 完好率( %) 数 量 1 挖掘机 PC2008 100 2 台 2 装载机 ZL50 80 2 台 3 自卸汽车 CQ3240 90 6 台 4 搅拌站 HS90 100 2 套 5 电焊机 BX1500 100 15 台 6 注浆机 KBY50/70 90 2 台 7 混凝土喷射机 (湿喷 ) TK961 100 2 台 8 柴油发电机组 250KW 100 1 台 9 空压机 20m3 100 4 台 10 凿岩机 YT28 100 28 台 五、安全 保证措施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安全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 杜绝死亡事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