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专学生宿舍楼工程技术标-67页内容摘要:

查 尺寸 177。 10, 0 钢尺检查 钢筋安装施工 五、钢筋安装施工 1. 材料要求 ⑴ 钢筋应有质保书或试验报告单。 ⑵ 钢筋进场时应分批见证取样做物理力学试验。 使用中发生异常(如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时),应补充化学分析试验。 ⑶ 钢筋必须顺直, 调直后表面伤痕及侵蚀不应使钢筋截面积减少。 ⑷ 钢筋的类别和直径如需调换、替代时须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并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 2. 钢筋焊接加工 ⑴ 钢筋焊接使用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以接头中使用的钢板和型钢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 ⑵ 进口钢筋焊接必须进行化学成份检验和焊接试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⑶ 焊接成型时,焊接处不得有缺口、裂纹及较大和金属焊瘤,用小锤敲出时,应发出与钢筋同样的清脆声。 钢筋端部的扭曲、弯折应予以校直或切除。 ⑷ 钢筋闪光接触对焊接头处不得有裂缝,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 表面,对于 HPB23HRB335 钢筋不得有明显的烧伤。 3. 钢筋绑扎安装施工 ⑴ 所配置钢筋的级别、钢种、根数、直径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⑵ 钢筋交叉点采用铁丝扎牢。 ⑶ 同一根钢筋上在 35d、且< 500mm 的范围内,只准有一个接头。 ⑷ 绑扎或焊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相距不应小于 10 倍主筋直径,也不宜位于最大弯距处。 ⑸ 钢筋与模板间应设置足够数量与强度的垫块,确保钢筋的保护层达到设计要求。 ⑹ 在绑扎双层钢筋网时,应设置足够强度的钢筋撑脚,以保证钢筋网的定位准确。 板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 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生产位置偏移;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混凝土浇筑施工 ⑴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主要考虑混凝土泵作运输布料,布料时应根据浇筑的混凝土量大小、施工浇筑速度,与作业工人协调。 混凝土采用针式和平板振荡器振捣密实,并且需要连续施工。 楼面浇筑顺序:原则上由远至近施工。 ⑵ 柱的混凝土浇筑要到楼面模板安装完成后,以楼面模板作操作平台,用混凝土泵输送至浇筑点。 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先自检,一切具备后,向监理公司申请浇捣令,批准后方可 捣制。 柱施工缝设在梁底或板底。 柱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能超过500。 振捣注意均匀密实不漏振。 浇筑楼面混凝土前在楼面每 3179。 3m 设置一道标志,以控制楼面混凝土厚度和保证浇筑面的平整度。 ⑶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配合比、塌落度立方量等要求用牌悬挂在现场。 ⑷ 浇筑混凝土时,应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不发生离析现象。 ⑸ 加强混凝土淋水养护,淋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并指派专人负责。 在浇筑地点按规定留混凝土试块,并按 28d 标准养护混凝土试块。 ⑹ 混凝土浇筑保证质量措施 ① 确保混凝 土不漏振,振捣密实。 按规定要求,每次振动移动距离不大于 3040cm,振动器每次插入下层 5cm。 做到“快插慢拔”,保证振捣时间。 在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时才完成振动工作,不准将振动器贴压模板及钢筋上振动。 ② 避免在恶劣条件下浇筑混凝土,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升温,防止混凝土裂缝隙。 浇筑混凝土前掌握天气情况,避免在不适合的天气下浇筑混凝土。 ③ 防止混凝土漏浆。 在浇混凝土前填实所有预埋管件的缝隙,并由技术人员认真检查。 ④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 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 如由于不可预见因素形成了施工冷缝时,在第二次接浇筑混凝土前,将混凝土面打毛,并冲洗干净。 在浇混凝土前,先在施工缝隙上刷两道水泥浆。 再浇混凝土并加强施工缝处的振捣。 ⑤ 防止浇混凝土时模板预埋件走位变形。 在浇筑混凝土前,施工员、质安员对所有支模的紧固件进行检查,预埋件加固情况进行检查。 浇筑混凝土时,派有经验的值班人员检查模板、拉条、支撑情况,并根据混凝土浇筑高度、速度随时收紧松动的螺栓、支撑等。 ⑥ 防止出现表面裂缝。 在楼面混凝土浇筑振捣后,即进行第一次抹平,在终凝前,混凝土表面收水后进 行第二次压光抹平,可防止表面裂缝。 ⑦ 柱混凝土养护方法:拆模板前淋水养护,拆模板后挂塑料布,防止养护水分散失,并定时淋水。 楼板淋水养护。 ⑺ 所有预留孔洞、预埋件必须在浇砼时按专业设计图纸定好位,固定好。 关键工序 粗钢筋连接施工 施工工艺 施焊前,把钢筋安装于夹具钳口内予将两钢筋端面互相接触,然后检查两钢筋的轴线是否在一直线上,关闭焊剂盒,装满焊剂,施焊时接通电路,立即操纵压杆使两钢筋之间形成2~ 3 毫 m 的空隙而产生电弧,接着借助操纵杆使上钢筋缓缓上升,进行电弧过程,待溶化流量达到规定数值后,切断 焊接电路,用力迅速顶压。 挤出金属熔渣和熔化金属,使之形成坚实的焊接接头,待冷却约 1~ 3 分钟后卸下夹具,敲去溶渣即完成。 技术措施 施焊前,要把钢筋端部 120 ㎜范围内的铁锈、杂质、油污等清除干净。 使用的焊剂要有出厂合格证。 钢筋夹紧后,要检查两根钢筋的轴线成一直线才能施焊。 质量要求 接头四周铁浆饱满均匀,没有裂缝。 上下钢筋的轴线应尽量一致,其最大偏移不得超过 ,同时不得大于 2 ㎜。 抗拉试验:做好见证取样工作。 并应按接触对焊中规定的批量标准,每批切取 3 个试件做拉力试验。 试验结 果如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必须切取两倍数量的试件进行复查。 在复查中如仍有一个试件的强度达不到要求,则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 要采取措施,重新焊接,抽件试验,直至合格为止。 泵送混凝土施工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运输,设混凝土泵机 1 台。 ⑴ 泵送混凝土前,先把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达到湿润和清洁管道的目的,然后向料斗内加入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润滑管道后即可开始泵送混凝土。 ⑵ 开始泵送时,泵送宜放慢,油压变化应在允许值范围内,待泵送顺利时,才用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⑶ 泵送期间,料斗内的混凝土量 应保持不低于在缸筒口上 100mm 到料斗口下 150mm之间为宜,避免吸入效率低,容易吸入空气而造成塞管,太多则反抽时会溢出并加大搅拌负荷。 ⑷ 混凝土泵送宜连续作业,当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需降低泵送速度,泵送暂时中断,搅拌不应停止。 当叶片被卡死时,需反转排除,再正、反转一定的时间,待正转顺利后方可继续泵送。 ⑸ 混凝土泵管通过平桥铺管到浇筑点。 泵送先远后近,在浇筑中逐渐拆管。 ⑹ 当遇上混凝土泵故障,除抓紧抢修外,改用垂直钢井架上料。 ⑺ 配备专职人员定期维修保养,确保混凝土泵机保持最佳状态。 砌体粉刷 饰面施工 墙体砌筑和粉刷施工 ⑴ 砌体施工应弹好建筑物的主要轴线及砌体的砌筑控制边线,经有关技术部门进行复线,检查合格,方可施工。 砖的品种、强度等级符合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合格证明及试验单。 砌体砌筑前应具备砌筑砂浆配合比,并做好砂浆配合比技术交底及配料量的准备。 ⑵ 砖砌筑及抹灰砂浆要按设计标号做好配合比,然后按照配比拌制。 灰浆均匀饱满,砖体要按规定错缝搭接,不得出现竖向通缝。 墙体灰缝要饱满,墙要平整垂直,以保证墙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⑶ 内外砌砖大面积施工前实行样板带路 ,设样板墙、样板间,并经 质安部门检验确认,指导交底才作全面砌砖粉刷施工,并落实工序验收检查,实现质量目标管理。 ㈠ 砌筑施工操作工艺: ⑴ 砌筑前,按墙体实量尺寸和砌块规格进行排列摆块,不足整快的可锯截成需要尺寸,但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 1/3。 最下一层如灰缝厚大于 20mm 时,应用细石混凝土找平铺砌,应用不低于 混合砂浆,采用满铺满挤法砌筑,上下皮错缝砌结,转角处相互咬砌搭接,每隔二皮砌块钉扒钉一个,梅花形设置。 砌块墙的丁字交接处,应使横墙砌块隔皮露头。 ⑵ 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 水平灰缝厚度不得大于 15mm。 竖向灰缝宜用内 外临时夹板夹住后灌缝,其宽度不得大于 20mm。 ⑶ 砌到接近上层梁,板底部时,待砌体沉实(大约 7 天),应用斜砌挤紧,砖的倾斜度约为 60176。 左右,砂浆应饱满密实。 ⑷ 墙体洞口上部应放置 2φ 6mm 钢筋,伸过洞口每边长度不小于 500mm。 ⑸ 当墙长度大于 5 米应设置构造柱,高度大于 4 米的 180 墙或大于 3 米的 120 墙应在门窗顶设置通长钢筋混凝土圈梁。 ⑹ 砌块与楼板或梁低的联结,一般在楼板或梁底每 2φ 6mm 拉结筋插入墙内,如未预留拉结筋时,可先在砌块与楼板接触面抹粘结砂浆,每砌完一块,用小木楔在砌块上皮 帖楼板底(梁底 1 与砌块楔平),将粘界砂浆塞实,灰缝刮平。 ㈡ 粉饰施工操作工艺: 操作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 — 顶板勾缝 — 浇水湿润基层 — 找规矩 — 做灰饼 — 设标筋(冲筋) — 做护角 — 抹底层灰和中层灰 — 抹窗台(踢脚线或墙裙在内) 抹面灰 — 清理 — 保护 防止门窗框与墙交接处抹灰层空股、裂缝、脱落,抹灰前对基层彻底处理并浇水湿透,检查门窗框固定是否牢固,木砖尺寸,埋设数量和位置是否符合标准;门窗框与墙的缝隙嵌塞,宜采用水泥混合砂浆分层多遍填塞,砂浆的稠度不宜太稀,并设专人嵌塞密实。 墙面抹灰层空鼓,裂缝极度影响 抹灰工程质量。 因此,施工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基层处理好,清理干净并浇水湿透; 脚手架孔和其他预留孔洞及不用的孔洞在抹灰前填食抹平; 应分层抹灰且赶平,每遍厚度为 79mm; 石灰砂浆、混合砂浆及水泥砂浆等不能前后覆盖交叉涂抹; 不同基层材料交接处,宜脯钢板网; 配制砂浆一定要控制原材料质量及砂浆的稠度。 抹灰前应认真挂线找平,按其规矩和标准细致的进行做灰饼和冲筋,并要交圈,顺杆、有程序和有规矩,以保证抹灰面平整及阴阳角垂直、方正。 为保证墙裙、踢脚板和窗台板上口出墙厚度一致,水泥砂浆不空鼓、不裂缝, 抹灰时应按规矩吊垂直,拉线找直、找方;抹灰应反尺把踢脚板、墙裙和窗台板上口赶平压光;抹水泥砂浆墙裙和踢脚板处,应清除抹石灰砂浆时抹过线的部分,基层须洒水湿透,并分层抹实赶平,按实压光面层表面。 顶板抹灰时,基层应处理干净,并浇水湿润,灌缝要密实平整,做好砂浆配合比计量,以保其质量,使砂浆与楼板粘结牢固,不空鼓,不裂缝。 对管道后抹灰,必须按规范安放过墙套管,派操作技术高的人员,用专用工具认真细致地操作,以保证抹灰平整,光滑无抹文和不空鼓、不裂缝。 墙面釉面砖镶贴施工 1.墙贴面防渗漏施工方法 ⑴ 所有梁、柱面与砌体交接处均挂 400mm 宽的钢网; ⑵ 批挡基层面加一道用水泥浆掺细砂纵横各扫一遍。 ⑶ 面砖镶贴完成后,要注意贴面勾缝,以防渗水的现象发生。 2.外墙釉面砖施工工艺 ⑴ 面砖一般按 1mm 差距分类选出若干个规格,选好后根据墙柱面积,计划用料。 选砖要求方正,平整,楞角完好,同一规格的面砖,力求颜色均匀。 ⑵ 抹底子灰: 吊垂直,找规矩,贴灰饼(打墩)冲筋(打栏)。 吊垂直、找规矩时,应与墙面的窗台,腰线,阳角立边等部位面砖贴面排列方法,对称性以及室内地台块料铺贴方正综合考虑,力求整体完美。 将基层浇水湿润(混凝土基层面尚应用水灰比为 内掺 108 胶的素水泥均匀涂刷),分层 3 遍用水泥石灰砂浆底灰,第一层宜为 20mm 厚(内铺钢网),用铁抹子(铁灰匙)均匀抹压密实;待第一层干至七 ~八成即可抹第二层,厚度约为 8~10mm,直至冲筋大至相平,用木杠(压尺)刮平,再用木抹子(磨板)槎毛压实,划成麻面。 ⑶ 预排砖块,弹线 预排砖块应按设计色样要求,整幅墙柱面贴同一分类规格面砖,杂形砖不少于 1/2 砖;在同一墙面,最后只能留一行(排)非整块砖面,非整块面砖应排在靠近地面或不显眼的阴角处;砖块排列一般自阳 角开始,至阴角止(收口),水池、梯屋等凸出楼面时,必须以其中心往两边对称排列;女儿墙顶、窗顶、窗台及各种腰线部位,顶面砖应盖立面砖,以免渗水,引起空鼓;如遇设计有滴水线的外墙各种腰线部位,顶面砖应盖立面砖,正面砖最下一排宜下突 3mm 左右,线底部面砖应往内翘起约 20%以利滴水(鸡嘴线)。 弹好花色变异分界线及垂直与水平控制线。 ⑷ 贴面砖: 预先将面砖泡水浸透凉干(一般宜天泡水凉干备用)。 在每一分段或分块内的面砖,均应自上向下铺贴。 铺贴前先浇水将底子灰面湿润。 以第排贴好的砖面为基准,并用垂球(线称)移正,以控 制砖面出墙面尺寸和垂直度。 ⑸ 铺贴完毕,待粘贴水泥初凝后,用清水将砖面洗干净,用水泥膏将缝填平,完工后用棉纱,布片将表面拭擦干净至不留残灰迹为止。 ⑹ 清洁:砖表面的清洁工作,应在当天随即做好,如见有个别不洁之处,可用钢丝球清洗干净。 ⑺ 外墙砖施工还要注意窗台,女儿墙顶的排水(滴水)坡度。 注意窗框边留设 5 宽 8深的槽口,封胶处理。 内墙身、卫生间瓷片镶贴施工 底灰为 1:1:6 水泥石灰砂浆,厚 15mm。 抹灰前应清理基层,对凹凸不平的墙面应凿平或修补,然后浇水湿润。 再行抹灰,应刮平搓毛养 护 1~ 2d 后,方可镶贴面层,混凝土墙面应用火碱或洗涤剂将隔离剂清洗掉,并用清水冲净,再用 1:1 水泥砂浆加 108 胶水溶液拌合 ,甩成小拉毛,两天后再抹底灰。 在底灰上抹 3 厚 1:1 水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