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论文口腔修复毕业论文口腔内科论文综述:口腔黏膜真菌鉴定方法的比较内容摘要:

作 ,取 10μ L 酶切产物 , 2%琼脂糖凝胶电泳 , 110 V 30 min 电泳 ,紫外线凝胶扫描成像。 不同的假丝酵母菌菌种被酶分离出不同的片段长度 ,产物鉴定标准 [7]。 1. 2. 7 ITS 序列分析菌种鉴定 取 ITS1ITS4 的 30μ LPCR 扩增产物 (总量 1~2μ gPCR 产物 ),送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测序。 测序结果用 Blast 搜索程序提交 GenBank。 1. 2. 8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1. 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 5种鉴定假丝酵母菌种的方法阳性率比较用χ 2检验 ,当 T5时用 Pearson ChiSquare分析 , 1T5时用 Continuity Correction 分析 ,P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微量培养法鉴定 37例真菌菌株样本在玉米吐温 80琼脂上镜检可见类圆形厚壁孢子 ,部分有明显假菌丝。 4 例热带假丝酵母菌镜下见分枝菌丝 ,无厚壁孢子。 3 例近平滑假丝酵母菌镜下观察见小分生孢子 , 1例乙醇假丝酵母菌培养后见长棒状孢子。 其他标本镜下观察不典型。 该法检测正常人群口腔假丝酵母菌阳性检出率占 20% (46/230)。 2. 2 CHROM agar 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检测 可鉴别出 9株白假丝酵母菌 (草绿色 ),4株热带假丝酵母菌 (蓝灰色 ),10株近平滑假丝酵母菌 (淡粉色 ),其余 7个菌株分别呈粉色、白色、粉紫色 ,颜色接近难以鉴别。 该法检测正常人群口腔假丝酵母菌阳性 检出率占 13% (30/230)。 该法和基因测序法热带假丝酵母菌检出一致率为 80% (4/5),2 种方法检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完全相符 ,皆为 10 例。 2. 3 糖发酵生化法检测 该法阳性标本占被检出真菌例数的 %(26/56)。 2. 4 ITS 基因的 PCRRFLP 鉴定 白假丝 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均被 Msp I 分离出 2个片段大小各不相同的条带 ,季也蒙假丝酵母菌被酶切分离出 3个条带 ,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则在酶切前后保持相同的片段。 该法鉴定正常人群口腔假丝酵母菌阳性结果和基因测序结果一致率为 91%。 2. 5 ITS 基因测序鉴定 测序结果阳性真菌 50 株 ,GenBank 已提供 45 个菌株的序列登录号 ,每个菌种选取其中的 1 例 ,见表 2。 各菌种阳性率分别为白色假丝酵母菌 51. 8% (29/50),近平滑假丝酵母菌 17. 9% (10/50),热带假丝酵母菌 8. 9% (5/50),克柔假丝酵母菌 1. 8% (1/50),乙醇假丝酵母菌 1. 8% (1/50), 季也蒙假丝酵母菌 3. 6% (2/50),Lodderomyces elongisporus% (1/50),Candida metapsilosis % (1/50)。 各种方法鉴定比较 5 种鉴定假丝酵母菌种的方法测得阳性例数有所不同 ,结果见表 3。 ITSRFLP 鉴定阳性例数、测序鉴定阳性例数各自分别同玉米吐温 80 培养鉴定阳性例数、 CHROMagar 显色培养基鉴定阳性例数、生化鉴定阳性例数进行比较 ,差异皆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