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及显示内容摘要:
前都要判断液晶模块是否处于忙的状态。 1602 液晶模块内部的字符发生存储器( CGROM)已经存储了 160 个不同的点阵字符图形,这些字符有: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常用的符号、和日文假名等,每一个字符都有一个固定的代码,比如大写的英文字母 “ A” 的代码是 01000001B( 41H),显示时模块把地址 41H 中的点阵字符图形显示出来,我们就能看到字 母 “ A”。 硬件原理图 1602 液晶显示模块可以和单片机 AT89C51 直接接口,电路如图 9 所示 : 单片机 89C51 为了设计此系统,我们采用了 80C51 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 89C51 是 MCS51系列单片机中 CHMOS 工艺的一个典型品种 ;其它厂商以 8951 为基核开发出的CMOS 工艺单片机产品统称为 89C51 系列。 该系列 单片机 是采用高性能的静态89C51 设计 由先进 CMOS 工艺制造并带有非易失性 Flash 程序存储器全部支 持图 9 硬件原理图 单片机课设 13 12 时钟和 6 时钟操作 P89C51X2 和 P89C52X2/54X2/58X2 分别包含 128 字节和256 字节 RAM 32 条 I/O 口线 3 个 16 位定时 /计数器 6 输 入 4 优先级嵌套中断结构 1 个串行 I/O 口可用于多机通信 I/O 扩展或全双工 UART以及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此外,由于器件采用了静态设计,可提供很宽的操作频率范围,频率可降至 0。 可实现两个由软件选择的节电模式,空闲模式和掉电模式,空闲模式冻结 CPU 但 RAM 定时器,串口和中断系统仍然工作 , 掉电模 式保存 RAM 的内容 ,但是冻结振荡器导致所有其它的片内功能停止工作。 由于设计是静态的时钟可停止而不会丢失用户数据 , 运行可从时钟停止处恢复。 89C51 的基本结构 89C51 的微处理器( CPU) ; 运算器 ; 累加器 ACC ; 寄存器 B ; 程序状态字寄存器 PSW; 控制器 ; 程序计数器 PC ; 指令寄存器 IR ; 定时与控制逻辑 ; 89C51 的片内存储器 ; 内部 ROM 容量 4K 字节 ; 内部 RAM 容量 128 字节 ; 89C51 的 I/O 口及功能单元 ; 四个 8 位的并行口,即 P0~P3。 它们均为双向口,既可作 为输入,又可作为输出。 每个口各有 8 条 I/O 线 ; 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口(利用 P3 口的两个引脚 和 ); 有 2 个 16 位的定时 /计数器 ; 有 1 套完善的中断系统 ; 89C51 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SFR) ; 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 ; 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 单片机课设 14 89C51 的引脚图 89C51 的引脚图如图 10 所示: 89C51 的制作工艺为 CMOS,采用 40 管脚双列直插 DIP 封装,引脚说明如下: VCC:供电电压。 GND:接地。 P0 口 : P0 口为一个 8 位漏级开路双向 I/O 口,每脚可吸收 8TTL 门电流。 当 P1 口的管脚第一次写 1 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 P0 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 /地址的第八位。 在 FIASH 编程时, 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 FIASH 进行校验时, P0 输出原码,此时 P0 外部必须被拉高。 P1 口: P1 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口, P1 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 4TTL 门电流。 P1 口管脚写入 1 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 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在 FLASH编程和 校验时, P1 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图 10 89C51 引脚图 单片机课设 15 P2 口: P2 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口, P2 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 4 个 TTL 门电流,当 P2 口被写 “ 1” 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 并因此作为输入时, P2 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 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P2 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 或 16 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 P2 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 在给出地址 “ 1” 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 P2 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 P2 口在 FLASH 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 址信号和控制信号。 P3 口: P3 口管脚是 8 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 I/O 口,可接收输出 4 个 TTL门电流。 当 P3 口写入 “ 1” 后,它们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 作为输入,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 P3 口将输出电流( ILL)这是由于上拉的缘故。 P3 口也可作为 AT89C51 的一些特殊功能口,如下所示: RXD(串行输入口) ; TXD(串行输出口) ; /INT0(外部中断 0) ; /INT1(外部中断 1) ; T0(记时器 0 外部输入) ; T1(记时器 1 外部输入) ;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 /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 ; P3 口同时为闪烁编程和编程校验接收一些控制信号。 RST:复位输入。 当振荡器复位器件时,要保持 RST 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间。 ALE/PROG: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地址锁存允许的输出电平用于锁存地址的地位字节。 在 FLASH 编程期间,此引脚用于输入编程脉冲。 在平时, ALE 端以不变的频率周期输出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 1/6。 因此它可用作对外部输出的脉冲或用于定时目的。 然而要注意的是:每当用作外 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 ALE 脉冲。 如想禁止 ALE 的输出可在 SFR8EH 地址上置 0。 此时, ALE 只有在执行 MOVX, MOVC 指令是 ALE 才起作用。 另外,该引脚被略微拉高。 如果微处理器在外部执行状态 ALE 禁止,置位无效。 /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 在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期间,每个机器周期两次 /PSEN 有效。 但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 /PSEN 信号将不出现。 /EA/VPP :当 /EA 保 持 低 电 平 时 , 则 在 此 期 间 外 部 程 序 存 储 器( 0000HFFFFH),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 注意加密 方式 1 时, /EA 将内单片机课设 16 部锁定为 RESET;当 /EA 端保持高电平时,此间内部程序存储器。 在 FLASH 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 12V 编程电源( VPP)。 XTAL1: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入及内部时钟工作电路的输入。 XTAL2:来自反向振荡器的输出。 89C51 的存储器配置 89C51 的存储器配置如图 11 所示: 对于 程序存储器 , 与 ROM 密切相关的两个引脚 是 地址锁存允许信号端 和 外部程序存储器允许输出信号 端。 当 ROM 容量不够时 ,尽量选择高容量存储器空间的单片机 ,如 89C52,89C54,89C58 等 ,应避免外扩程序存储器 ,因为会增加硬件负担 , 通过 16 位 PC 寻址 ,最大可寻址 64kB 地址空间。 数据存储器用于存放运算中间的结果、数据暂存、缓冲、标志位、待测程序等功能。 片内的 128B 的 RAM 地址为 00H~ 7FH,供用户做 RAM 用,但是在这中间的前 32 单元, 00H~ 1FH 即引用地址寻址做用户 RAM 用,常常做工作寄存器区,分做四组,每组由 8 个单元组成通用寄存器 R0~ R7,任何时候都由其中一组作为当前工作寄存器,通过 RS0, RS1 的内容来。单片机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及显示
相关推荐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KEY1 = P3^2。 sbit KEY2 = P3^3。 uchar Count = 0。 uchar code table[10] = {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void Delay(uint del) //延时 ,延时时间为 10ms *
据的传送。 8 路模拟通道选择 如 左下 图所示模拟通道选择信号 A、 B、 C 分别接最低三位地址 A0、 A A2即( 、 ),而地址锁存允许信号 ALE 由 ,则 8 路模拟通道的地址为 0FEF8H~ 0FEFFH.此外,通道地址选择以 作写选通信号,这一部分电路连接如 右下 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到,把 ALE 信号与 START 信号接在一起了
步数, ADD A,步数 判断 A 是否已经 满了。 否 重新设置初值 A 是 开 始 单片机设计报告 7 梯形波 程序流程图 梯形波输出跟锯齿波和三角波相似,只不过当加到顶峰后的一段时间内不改变 A的值,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将减少 A 的值,不过先后的步数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 然后减到初始的值后也要持续一段时间,然后再进行加数,如此循环下去。 程序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给 A 设置初值 MOV
投标人应认真阅读招标文件中所有事项、格式、合同条款和规范要求等,同时鉴于投标 人为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及其以上资质的企业 ,应可预见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事项,投标报价中应包括完成招标文件规定的承包范围内工作的全部费用。 任何在清单内未有报价而工程所需之项目将视为已包括在其它项目报价内,风险由投标人自行承担。 投标人应按招标文件所给的现有设计图纸和技术条件
图 18 读卡器外型图 ⑤ 、 读卡原理 : 22 图 19 读卡器引脚连接示意图 非接触式射频 卡的基本原理 : 每个卡片内部有一个小芯片和感应线圈,价格低廉,国内最普及的 EM ID卡,大多为瑞士 nEM 或台湾 GK 公司的 4100、 4102 系列芯片 +线圈 +卡基封装而成。 每张卡有且只有一个唯一的,不可更改和复制的 ID 内码( 64 位 2 进制机密的永不重复的卡号)
1 1 1 0 0 0/1 1 1 3s 红 转 1 1 1 0 1 1 0 1 30s 南北黄灯闪 1 1 1 0 1 0/1 0 1 5s 绿 红 0 1 1 1 1 1 1 0 40s 东西黄灯闪 0 0/1 1 1 1 1 1 0 5s 紧急停止红红 1 1 0 0 1 1 1 0 键控 夜间模式黄黄 1 0/1 1 1 1 0/1 1 1 键控 12 主程序流程图 13 4 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