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内容摘要:
测定 1213MMX 100%能力目标 ,使学生掌握采用常压干燥法测定水分含量的方法。 ,明确造成测定误差的主要原因。 能力目标 ,使学生对粮食和油料原料的种类有一定的了解,并能熟悉几种粮油产品的感官检验。 2 一、材料与用具 小麦 , 大豆 , 马铃薯 , 菜籽 , 花生等。 搭粉板 , 粉刀 , 试管 , 玻璃管 等。 二、方法与步骤 、油料原料分类观察 ( 1)每组取各种粮食原料产品。 ( 2)观察各种粮食原料的粒形、饱满程度、色泽、不完善粒和杂质,按感官品质进行评定。 粉色是小麦粉定等级的依据 , 麸星是小麦粉中含有的粉状麸皮,小麦粉的加工精度以粉色麸星来表示。 粉色麸星的测定,必须用标准样品与试样对照比较,比较方法有干法、湿法和烫法三种。 ( 1)干法 取少许标准粉样,置搭粉板上,用粉刀紧压表面,将右面切齐;另取等量待测试样放于标样右侧,使用时其与标样相连接,后用粉刀压平打成上厚下薄 的 楔形,并切其各边,切去标样左上角以示标记,最后对比粉色麸星。 ( 2)湿法 将干法检验的粉样连同搭粉板倾斜放入冷水中,停止起泡后取出,微干后观察对比麸星。 ( 3)烫法 将湿法检验过的粉样连同搭粉板放入已经停止加热的沸 水中约 1min 取出,轻轻刮去表面浮起的粉糊,对比麸星。 将以上结果,以粉色高低分稍高、稍低、相同 3 级,麸星多少分多于、少于、相同 3 级,列表说明。 三、观察与思考。 模块二 粮油的贮藏原理及技术 实验实训一 粮油作物种子散落性测定 一、材料与用具 各种农作物种子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等。 长方形玻璃缸 , 玻璃缸盖 , 量角器 , 自流角测量仪 , 玻璃板 , 天平(感量 )等。 二、方法和步骤 测定 ( 1)将种子倒入长方形玻璃缸中以其高度的 1/3 为宜。 ( 2)把玻璃缸内的种子平整后,用玻璃盖盖上,然后慢慢地将它向一侧倾倒(即反转 900),使缸内种子形成一个斜面,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即为静止角。 ( 3)用量角器测量这个角度并加记录。 ( 4)用同法重复 3 次,取平均值。 能力目标 ,使学生掌握种子静止角和自流角的测定方法,加深对种子散落性概念的理解。 3 ( 1)称取种子 10g,置于自流角测量仪玻璃板的一端。 ( 2)将玻璃板有种子的一端慢慢提起,使种子滚落,当种子开始滚落时即记下玻璃板与水平面所成之角度,为始角。 ( 3)再记下种子绝大部分滚落时所成之角度,为终角。 ( 4)始角与终角范围内的角度为自流角。 ( 5)用同法重复 3 次,取平均值。 根据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种子对仓壁的侧压力,计算公式为: 221P= ( 4 5 )22m h tg 式中: P— — 侧压力 (kg/m); m— — 种子容重 (kg/m3); h— — 种子堆高度 (m); tg— — 正切 (函数 );α —— 静止角( 0)。 三、观察与思考 根据测定的静止角和自流角,计算种子对仑壁的侧压力。 实验实训二 油脂酸价的测定 测定原理 酸价指中和 1g 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酸价表示脂肪酸败的程度。 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与氢 氧化钾发生中和反应,从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消耗量可计算出脂肪酸的量。 反应式为: 一、仪器用具和试剂 滴定管 , 锥形瓶( 250mL) , 试剂瓶 , 容量瓶 , 移液管 , 天平(感量 ) , 称量瓶等。 (或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 中性乙醚 乙醇( 2︰ 1)混合溶剂(临用前用 碱液滴定至中性) , 指示剂( 1﹪ 酚酞乙醇溶液)。 二、操作方法 称取均匀试样 3~ 5g(W)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混合溶剂 50mL,摇动使试样溶解,再加三滴酚酞指示剂,用 mol/L 碱液滴定至 出现微红色在 30s 不消失,记下消耗的碱液毫升数( V)。 三、结果计算 油脂酸价按下式计算: 式中: V—— 滴定消耗的氢氧化钾溶液体积( mL); M—— 氢氧化钾溶液摩尔浓度( mol/L); ——氢氧化钾的 摩尔质量 (g/mol); W—— 试样重量( g)。 注意事项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 ,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 四、观察与思考 , 可 减少试样用量或适当增加混合溶剂的用量 , 为什么。 ,为什么只用中性乙醇不用混合溶剂。 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油脂酸价测定的意义。 ,掌握测定方法。 OHC O O KK O HR O O H 2R 100W 油酸价 gm gK O H 4 实验实训三 油脂 过氧化值 的测定 测定原理 脂肪氧化的初级产物是氢过氧化物 ROOH,因此通过测定脂肪中氢过氧化物的量,可以评价价脂肪的氧化程度。 实验中过氧化值的测定采用碘量法,即在酸性条件下,脂肪中的过氧化物与过量的 KI 反应生成I2,用 Na2S4O6,滴定生成的 I2,求出每千克油中所含过氧化物的毫摩尔数,称为脂肪的过氧化值 (POV)。 其反应如下 : 一、仪器和试剂 碘量瓶( 250mL) , 酸式滴定管。 ⑴ 三氯甲烷 冰乙酸混合液 取氯仿 40mL 加冰乙酸 60mL,混匀。 ⑵ 饱 和碘化绅溶液 取碘化钾 14 g,加水 10mL,贮于棕色瓶中,如发现溶液变黄,应重新配制。 ⑶ 硫代硫酸钠标准液( )。 ⑷ 淀粉指示剂 (10g/L) 二、 操作步骤 称取 ~ (准至 )样品 于干燥的 250mL 碘量瓶底部,加入 30mL 氯仿 冰乙酸混合液,轻轻摇动使样品完全溶解,加入 饱和碘化钾溶液,紧密塞好瓶盖,并轻轻震摇 ,然后,置暗处放置 3min。 取出立即加水 100mL,充分摇匀,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液( )滴定至淡黄色,加入 1mL 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记下体积 V。 同时,取相同量的三氯甲烷 冰乙酸溶液、碘化钾溶液、水,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三、计算 : 式中: V1—— 样品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 mL); V2—— 试剂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体积( mL); M——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mol/L); m—— 试样质量 (g); —— 与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相当的碘的质量, g。 ( mmol)表示过氧化值时按下式计算: 测定结果取算术平均值的二位有效数,相对偏差≤ 10%。 注意事项 ( 1)加入碘化钾后,静置时间长短和加水量多少,对测定结果均有影响,应严格控制条件。 ( 2)在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滴定被测试样品时,必须在接近滴定终点溶液呈淡黄色时,才能加淀粉指示剂,否则淀粉能大量吸附碘而影响结果的准确。 四 、观察与思考。 应注意哪些事项。 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油脂过氧化值测定的意义。 ,掌握测定方法。 1 00 0CVV 21 m过氧化值HC HCO O+ 2 K I K 2 O + I 2 + HC HCOI 2 + 2 N a 2 S 2 O 3 N a 2 S 4 O 6 + 2 N a I %10012 6 212 mM过氧化值 5 实验实训四 新陈米的鉴定方法 实验原理 大米经过长时间的储藏后,由于温度、水分等因素的影响,大米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会 发生各种变化,使大米失去原有的色、香、味,营养成分和食品品质下降,甚至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黄曲霉毒素等)。 储存时间、温度、水分和氧气是影响大米陈化主要因素,另外大米品种、加工精度、糠粉含量以及虫霉危害也与大米陈化有密切关系。 不同类型的大米中糯米陈化最快,粳米次之,籼米较慢。 因此,为保持大米的新鲜品质与食用可口性,应该注意减少储存时间,保持阴凉干新米陈米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别。 一、观察步骤 新米要比陈米硬度大 , 米的硬度越大,蛋白质含量和透明度越高。 选购时用牙咬一下,就能分辨出是新米还是陈米。 新米的腹白应该是乳白或者淡黄色的,而陈米的颜色就会变深,甚至呈现出咖啡色。 米粒变黄是由于大米中某些营养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或是大米粒中微生物繁殖所引起的。 这样的黄粒米会影响饭的香味和口味。 新米颗粒均匀有光泽,米粒表面呈灰粉状或有白沟纹是陈米,且白沟纹、灰粉越多越陈旧。 有霉味、虫蛀粒的显然也是陈米。 ,抽出后观察手面 有少许白色粉面,轻吹即掉的证明是新米,轻吹不掉且搓之有油泥的为陈米或劣质掺假米。 新米颗粒内的水分比陈谷新碾的大米 多,用手使劲撮捏时感觉黏性很强,最新鲜的大米甚至可以捏紧呈一团,而陈米捏不起来如散沙,较生硬。 新米闻起来有一股稻谷的清香,陈米则没有。 二、 观察与思考 根据测定结果,对实验做出评价。 模块三 粮油加工技术 实验实训一 小麦面粉面筋含量的测定 实训原理 利用小麦面粉中的蛋白质(麦谷蛋白、麦胶蛋白)在水溶液中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蛋白质网络结构的特性,其它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充填在网络空隙中形成所谓的湿面筋。 一、仪器用具和试 验 材料 能力目标 ,使学生掌握面筋的含量的测定方法。 能力目标 ,使学生学会鉴别新陈米的方法。 握观察硬度、腹白、黄粒和闻香等方法。 6 特制粉 、标 准粉各 1kg,小搪瓷盆 1 个 /组,温度计 1 支 /组,大量筒 1 个 /组, 5 克砝码 1 个 /组,玻璃板 1 块 /组,坐标纸 1 张 /组,干燥器 1 个 /组,恒温箱 1台,天平 1台。 二、操作方法及步骤 ( 1)称取面粉 10~ 20g(特制粉 10g,标准粉 20g),置小盆中,在盆内加温水( 15℃~ 20℃) 8~ 15 mL(特制粉 8mL、 标准粉 15mL)。 ( 2)用玻璃棒或两个指头(拇指和食指)将样品捏成较光滑的面团,置常温水中静置 20min。 ( 3)将面团置手掌中,在常温水中捏揉,以水洗除去面团中的淀粉,直至洗面筋的水不呈现白色淀粉为止。 ( 4)将面筋内残留水用手挤出,挤出的水分用 碘液( 碘化钾和 碘溶于 100mL 蒸馏水中)实验不显示蓝色,则说明面筋中不含淀粉,然后再 用手挤水分至稍感粘手时进行称重,并计算面筋含量,其公式如下: 面筋质量的优劣,主要根据下列物理性质进行测定。 ( 1)弹性 弹性是指被拉长或压缩后立即恢复其原有状态的能力。 指压时不粘手,指压后恢复能力快,不留指印为弹性强面筋。 面筋弹性以强、中、弱表示。 ( 2)延伸性 延伸性是指面筋拉长到某种程度而不断裂的特性。 通常以 4g 湿面筋, 先 在 25℃ ~ 30℃水中静置 15min,然后取出,搓成 5cm 长条,用双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拿住两端,左手放在米尺的零点处,右手沿米尺拉伸到断裂为止,记下拉断时的长度。 长度在 15cm 以上为延伸性长,在 8~ 15cm 为延伸性中等,在 8cm 以下为延伸性短。 ( 3)比延伸性 一般以 湿面筋,一端用铁丝钩住悬入 30℃的清水中,一端挂上 5g 重的砝码,使面筋延伸,在 2h 内以其最后的延伸长度和延伸时间为准,计算每分钟内面筋的长度。 筋, ~ 1cm/min 为中等面筋, 1cm /min 以上为弱面筋。 ( 4)流散性 取固定量的湿面筋,揉团后放在反面 贴有坐标纸的玻璃板上,然后放入下边有 30℃水的干燥器中,再将干燥器于 30℃的恒温箱中观察,单位时间查看一次(直径 mm/h)。 如果单位时间直径大的则流散性大,弹性小。 有的面筋保持 3h 以上也不流散。 三、观察与思考 中。 项目 面筋含量 /﹪ 面筋品质 湿面筋 弹性 延伸性 比延伸性 流散性 特制粉 标准粉 ,对两者做出评价。 实验实训二 花生油的提取 实训原理 能力目标 ,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利用压榨法提取花生油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1 0 0 样品质量面筋质量面筋含量 m in延伸时间面筋的最后延伸长度比延伸性 cm 7 压榨取油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同时受到温度、水分、微生物的影响,也会 产生某些生物化学变化,影响油脂的品质,所以毛油要进行精炼提纯。 一、材料与用具 花生果 , 振动筛 , 锤击式剥壳机 , 辊式破碎机 , 对辊轧胚机 , 榨油机 等。 二、方法步骤 花生果→清理→剥壳→破碎→轧胚→蒸炒→压榨→毛油 ( 1)清理 采用振动筛选机。 ( 2)剥壳 采用锤击式剥壳机,剥壳分离后要求仁中含壳率在 2﹪ ~ 4﹪ ,而壳中含仁率不超过 ﹪。 ( 3)破碎 采用辊式破碎机。 ( 4)轧胚 采用对辊轧胚机。 ( 5)蒸炒 辅助蒸炒时。前言-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推荐
且技术和素质双优的施工班组进行施工。 ⑷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以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安全生产为主要指标的内部承包责任制,真正做到质量和施工进度同每个施工人员的利益相联系,使每个施工人员真正认识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职工的生命。 ⑸专负责及时编制旬、月季生产作业计划和其他计划:每周召开一次现场生产会议,落实生产计划,解决存问题;每天进行一次管理班子碰头,处理当天发生的总是和调整次日的生产计划
、监督、指导的职能,经常分析职工思想状况,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 2 ( 3)每月召开一次病区病人座谈会,对病人所提意见应有 ( 4)及时完成院医德医风领导小组和管理办公室布置的任务,认真做好医德医 院医德医风领导小组每年年终对各部门、各科室、每个职工做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个人晋职、晋级、科室评先、 院医德医风管理办公室每月对全院各科室医德医风情况进行一次考核评分。 对查实的医德医风违纪问题
(九)注办 17 收文处理完毕,要在《收文处理单》上注明办理结果:传阅的文件,要有传阅人签名;承办完毕的文件,要有承办部门或人员签注的承办结果及办结时间。 (十)查办 办公室要对上级单位来文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查办项目包括针对来文的办理情况,文件要求的落实情况,回复报告及统计数字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十一)清退 重要文件或保密文件待处理完毕或承办完毕后,主办单位应将其退回办公室,办理清退手续
安全生产费用总额一般不得低于投标价的 %,且不得作为竞争性报价。 6. 安全生产费用开设专门账户核算,记录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支付和使用。 安全生产费用在建设项目成本中列支,工程完工前支付完毕。 二、安全生产专项费用计量支付 1. 安全生产费用的计量和支付应按照施工单位申报、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审批支付的程序实施。 2. 安全生产费用的计量与支付应以现场计量为主
3. 排泥底阀控制管线安装 主要 3. 管道及支架防腐 主要 3.3 电气安装工程 一般 3. 电缆线路工程 一般 3. 配管及管内穿线工程 主要 3. 成套配电柜及动力开关柜安装 主要 3. 电机的电气检查及接线 主要 3. 滑触线安装 一般 3. 电缆桥架安装 一般 3. 电气照明器具安装 一般 3.4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 主要 3. 仪表管路敷设 一般 3. 仪表安装 一般 3. 仪表调校
转动的力 (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F2) 美思文化培训学校物理教研室 第 7 页 共 16 页 第 8 页 共 16 页 ————————————————装————————————————————————订——————————————线———————————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L2)